CN220531053U - 一种工地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地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1053U
CN220531053U CN202320812211.XU CN202320812211U CN220531053U CN 220531053 U CN220531053 U CN 220531053U CN 202320812211 U CN202320812211 U CN 202320812211U CN 220531053 U CN220531053 U CN 220531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se
drying
rotating shaft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22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斌
黄霸
周山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High Tech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High Tech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High Tech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High Tech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22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1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1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1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包括移动底座、风干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底部四角安装有转轮,所述移动底座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底部中央固定安装有下电机,所述转动槽内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转动槽相配合,所述转动板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板的顶部两端垂直固定有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与所述右支撑板靠近所述转动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左转轴与右转轴,所述左转轴与所述右转轴轴心相对,所述左转轴与所述右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喷雾筒的外壁两侧,所述左转轴连接左电机,所述左电机固定放置在电机架上,所述电机架与所述左支撑板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工地降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地设施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工地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的加快,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工地,建筑工地上很容易产生的大量扬尘给周围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灰尘,导致大量污染物扬尘污染,同时扬尘中还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仅严重影响工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周围的居民和场所造成严重的污染,将给整个城市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最终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现有的一些降尘方法和系统只是圆形空气雾化喷嘴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向工地上喷出水雾,存在喷洒方向单一、喷洒角度小的问题,并且工地中被长时间被喷洒雨雾的工作区域雨雾太多,会造成地面湿滑,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尤其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被喷洒雨雾的工作区域易结冰,易造成车辆与人员打滑,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地降尘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地降尘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包括移动底座、风干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底部四角安装有转轮,所述移动底座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底部中央固定安装有下电机,所述转动槽内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转动槽相配合,所述转动板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板的顶部两端垂直固定有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与所述右支撑板靠近所述转动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左转轴与右转轴,所述左转轴与所述右转轴轴心相对,所述左转轴与所述右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喷雾筒的外壁两侧,所述左转轴连接左电机,所述左电机固定放置在电机架上,所述电机架与所述左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风干底座底部四角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至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安置于所述风干底座的内部,所述风干底座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风干孔,所述风干孔通过风干管连接所述风干底座内部的风机的出风端,所述风干底座的侧面设有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风干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防风框,所述防风框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风干孔位于防风框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风干底座的上方固定设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落雨板与右落雨板,所述左落雨板与所述右落雨板的放置角度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所述挡雨板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所述风干底座的顶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在所述转动板底部呈圆周均匀放置,所述转动槽底部边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风干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风干管包括T型的主管与若干支管,所述主管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相连,所述主管的端面连接所述支管的一端,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干孔相连,所述支管与所述风干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底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设有水塞,所述喷雾筒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移动底座的内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下电机,通过下电机带动转动板进行旋转,进而带动位于转动板上的喷雾筒进行圆周运动,实现了对喷雾筒方向的调节,并通过设置左电机,通过左电机的旋转,带动喷雾筒进行上下角度的旋转,实现了对喷雾筒角度的调节,风干底座底部的风干孔以及位于风干底座内部的风机以及电加热装置,可对地面上的水雾进行吹热风,加速其风干,防止喷洒雨雾的工作区域雨雾太多,会造成地面湿滑,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雨板,可在风干底座工作时防止喷雾筒喷出的水雾直接落入到风干底座的顶部,水雾浸入到风干底座的内部,对内部的电器件造成损坏,并且通过设置左落雨板与右落雨板,可将挡雨板上的水雾直接导引到地面上,防止在挡雨板上堆积。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风框,使风干孔位于防风框的内侧,通过防风框的阻挡,减少风干孔吹出的风的扩散,提升了对地面风干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的喷雾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的移动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的风干底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的风干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的风干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移动底座;2、转轮;3、风干底座;4、移动轮;5、转动板;6、左支撑板;7、电机架;8、左电机;9、喷雾筒;10、进水管;11、进气口;12、右支撑板;13、右转轴;14、水塞;15、挡雨板;16、左落雨板;17、右落雨板;18、左转轴;101、下电机;102、转动槽;103、限位槽;104、限位杆;201、风干孔;202、防风框;203、风机;204、电加热装置;205、风干管;2051、主管;2052、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风干底座3,所述移动底座1底部四角安装有转轮2,所述移动底座1顶部开设有转动槽102,所述转动槽102底部中央固定安装有下电机101,所述转动槽102内设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与所述转动槽102相配合,所述转动板5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下电机10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板5的顶部两端垂直固定有左支撑板6与右支撑板12,所述左支撑板6与所述右支撑板12靠近所述转动槽1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左转轴18与右转轴13,所述左转轴18与所述右转轴13轴心相对,所述左转轴18与所述右转轴13分别固定连接喷雾筒9的外壁两侧,所述左转轴18连接左电机8,所述左电机8固定放置在电机架7上,所述电机架7与所述左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风干底座3底部四角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移动轮4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至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安置于所述风干底座3的内部,所述风干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风干孔201,所述风干孔201通过风干管205连接所述风干底座3内部的风机203的出风端,所述风干底座3的侧面设有进气口11。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风干底座3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防风框202,所述防风框202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风干孔201位于防风框202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风干底座3的上方固定设有挡雨板15,所述挡雨板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落雨板16与右落雨板17,所述左落雨板16与所述右落雨板17的放置角度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所述挡雨板15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所述风干底座3的顶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104,所述限位杆104在所述转动板5底部呈圆周均匀放置,所述转动槽102底部边缘开设有限位槽103,所述限位杆104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103。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风干底座3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装置204,所述电加热装置204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口11相连,所述电加热装置204的出气端与所述风机203的进风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风干管205包括T型的主管2051与若干支管2052,所述主管2051的一端与所述风机203的出风端相连,所述主管2051的端面连接所述支管2052的一端,所述支管2052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干孔201相连,所述支管2052与所述风干孔201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底座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移动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设有水塞14,所述喷雾筒9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10与所述移动底座1的内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转轴18与所述下转轴上设有角度传感器,通过所述角度传感器测出所述喷雾筒9的喷雾角度以及方向,进而得出喷雾的大致落地区域,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风干底座3前往喷雾的大致落地区域,进行风干工作。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注水口将水注入移动底座1内部,一方面可增加移动底座1的重量,保证移动底座1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另一方面喷雾筒9可以通过进水管10将移动底座1内部储存的水形成水雾喷射出去,风干底座3采用蓄电池进行供电,便于风干底座3在工作区域进行移动,避免使用线缆供电在风干底座3移动时造成线缆缠绕,由于移动底座1属于使用期间基本上不会移动,因此,可对移动底座1采用线缆进行供电,并且在移动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转轮2,可在初始使用时,便于将移动底座1移动到要工作的区域,并通过下电机101,通过下电机101带动转动板5进行旋转,进而带动位于转动板5上的喷雾筒9进行圆周运动,实现了对喷雾筒9方向的调节,并通过设置左电机8,通过左电机8的旋转,带动喷雾筒9进行上下角度的旋转,实现了对喷雾筒9角度的调节,同时可以通过设置角度传感器测出喷雾筒9的喷雾角度以及方向,进而得出喷雾的大致落地区域,通过控制器控制风干底座3前往落地区域,通过其底部的风干孔201,以及位于风干底座3内部的风机203以及电加热装置204,对地面上的水雾进行吹热风,加速其风干,防止喷洒雨雾的工作区域雨雾太多,会造成地面湿滑,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通过设置防风框202,使风干孔201位于防风框202的内侧,通过防风框202的阻挡,减少风干孔201吹出的风的扩散,提升了对地面风干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风干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底部四角安装有转轮(2),所述移动底座(1)顶部开设有转动槽(102),所述转动槽(102)底部中央固定安装有下电机(101),所述转动槽(102)内设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与所述转动槽(102)相配合,所述转动板(5)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下电机(10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板(5)的顶部两端垂直固定有左支撑板(6)与右支撑板(12),所述左支撑板(6)与所述右支撑板(12)靠近所述转动槽(1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左转轴(18)与右转轴(13),所述左转轴(18)与所述右转轴(13)轴心相对,所述左转轴(18)与所述右转轴(13)分别固定连接喷雾筒(9)的外壁两侧,所述左转轴(18)连接左电机(8),所述左电机(8)固定放置在电机架(7)上,所述电机架(7)与所述左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风干底座(3)底部四角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移动轮(4)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至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安置于所述风干底座(3)的内部,所述风干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风干孔(201),所述风干孔(201)通过风干管(205)连接所述风干底座(3)内部的风机(203)的出风端,所述风干底座(3)的侧面设有进气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底座(3)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防风框(202),所述防风框(202)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风干孔(201)位于防风框(202)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底座(3)的上方固定设有挡雨板(15),所述挡雨板(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落雨板(16)与右落雨板(17),所述左落雨板(16)与所述右落雨板(17)的放置角度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所述挡雨板(15)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所述风干底座(3)的顶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104),所述限位杆(104)在所述转动板(5)底部呈圆周均匀放置,所述转动槽(102)底部边缘开设有限位槽(103),所述限位杆(104)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底座(3)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装置(204),所述电加热装置(204)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口(11)相连,所述电加热装置(204)的出气端与所述风机(203)的进风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管(205)包括T型的主管(2051)与若干支管(2052),所述主管(2051)的一端与所述风机(203)的出风端相连,所述主管(2051)的端面连接所述支管(2052)的一端,所述支管(2052)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干孔(201)相连,所述支管(2052)与所述风干孔(201)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移动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设有水塞(14),所述喷雾筒(9)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10)与所述移动底座(1)的内部相连。
CN202320812211.X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工地降尘装置 Active CN220531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2211.XU CN22053105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工地降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2211.XU CN22053105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工地降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1053U true CN220531053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8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2211.XU Active CN22053105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工地降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1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6563B (zh) 防盗防潮型充电桩
CN205994461U (zh) 一种基于伯努利原理的清洁机器人
CN20722802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高效降尘装置
CN220531053U (zh) 一种工地降尘装置
KR102064707B1 (ko) 태양광발전 시스템의 솔라셀모듈 세척 및 냉각장치
CN214972597U (zh) 一种房建施工高效降尘装置
CN205587223U (zh) 自动喷涂设备
CN112546772A (zh) 一种除尘泡泡发生器及其除尘方法
CN21939945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房建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05217443U (zh) 行道树清洁设备
CN105088995A (zh) 道路除尘系统
CN215465506U (zh) 一种雾化除尘喷雾机
CN213398082U (zh)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物用在线扬尘监测监控装置
CN205024631U (zh) 道路除尘系统
CN114320784A (zh) 一种自动爬升风力发电机塔筒维护装置
CN113086353A (zh) 一种用于盆栽运输的敏感器件保护系统及其保护方法
CN209196884U (zh) 供热厂锅炉内壁清灰装置
CN215782366U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环保型抑尘装置
CN221036896U (zh) 防冻闭式凉水塔
CN212786854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储能的高速公路除雾装置
CN218712050U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养护机构
CN220573909U (zh) 一种园林绿化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浸油装置
CN112946316B (zh) 一种风沙地貌高精度测量用风速廓线装置
CN105414071A (zh) 行道树清洁设备和行道树的清洁方法
CN220644027U (zh) 一种用于公路建设的防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