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0054U - 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0054U
CN220530054U CN202321858908.7U CN202321858908U CN220530054U CN 220530054 U CN220530054 U CN 220530054U CN 202321858908 U CN202321858908 U CN 202321858908U CN 220530054 U CN220530054 U CN 220530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upporting plates
grab handle
anus
sw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89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超
陈曼
常秀兰
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Weizh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Weizh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Weizh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Weizh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589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0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0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0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握柄上转动安装有压柄,握柄与压柄同侧端均固定有半锥形的撑板,捏合压柄,撑板翘起而将肛门扩开,而在撑板翘起的同时,转轴经行程放大机构驱动肛拭子左移而伸出撑板,直至抵在肠道内壁上,之后肛拭子受到挤压,套筒在固定筒内螺旋收缩,从而带动肛拭子转动,继而完成肛拭子的转动取样,松开压柄,撑板合拢,肛拭子收缩到撑板内,在这个过程中,肛门被扩开,从而避免了肛拭子棉质部位被挤压而导致部分材料脱离滞留人体的风险,而在取样完成后,肛拭子收缩到撑板内,降低了刚拔出撑板时,取样者直视取样后的肛拭子的心理不适感。

Description

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道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菌群构成,肠道菌群是一类生活在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肠道菌群通过产生/转化一系列代谢物和分子来影响宿主代谢健康,包括SCFA、胆汁酸、内源性大麻素、TMAO、LPS等病原相关分子模式、Amuc_1100等细菌蛋白、12-HETE等生物活性脂质,以及果糖赖氨酸和咪唑丙酸等。这些分子可作用于多种宿主细胞受体,如TLR、PPARα/γ、AhR、G蛋白偶联受体(如GPR41/43/119和TGR5)、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等,来调控宿主信号通路,影响肠腔环境、肠屏障和肠道激素分泌等生理功能。因此常利用肠道菌群检测来查看相关疾病,如消化道症状普查。
具体操作为:采用无菌拭子插入肛门内转动进行取样,而后将样品送检,但这种取样方式在肛拭子插入、拔出时,易导致无菌拭子头部棉质材料脱落,滞留在人体内,进而对被取样者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肛拭子取样后,其棉质部位沾染粪便,容易造成取样者心理不适。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解决肛拭子棉质部位被肛周夹持易脱落以及棉质部位沾染粪便易引起心理不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7字形握柄,所述握柄外侧转折部位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与握柄配合的V形压柄,握柄竖直部位与压柄相对一侧共同连接有顶簧,握柄水平部位左端与压柄左端均固定有半锥形的撑板,转轴经行程放大机构连接有左右滑动安装在握柄水平部位的顶杆,顶杆左端设有左侧开口的套筒,套筒开口内设有橡胶环,橡胶环内插入有取样器。
优选的,所述行程放大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上的大齿轮,大齿轮啮合有转动安装在握柄上的变向齿轮,变向齿轮啮合有转动安装在握柄上的小齿轮,小齿轮同轴转动有放大齿轮,放大齿轮啮合有齿条,齿条左右滑动安装在握柄水平部位表面,顶杆右端固定在齿条左端。
优选的,所述顶杆右端固定有固定筒,套筒螺旋滑动安装在固定筒左端,套筒与固定筒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握柄上的撑板内壁上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个隔板,每个隔板上均设有插孔,顶杆自插孔内穿过并与插孔滑动配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撑板的两侧临近侧壁均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大齿轮、变向齿轮、小齿轮的传动比小于1,放大齿轮直径大于小齿轮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设置了握柄,握柄上转动安装有压柄,握柄与压柄同侧端均固定有半锥形的撑板,捏合压柄,撑板翘起而将肛门扩开,而在撑板翘起的同时,转轴经行程放大机构驱动肛拭子左移而伸出撑板,直至抵在肠道内壁上,之后肛拭子受到挤压,套筒在固定筒内螺旋收缩,从而带动肛拭子转动,继而完成肛拭子的转动取样,松开压柄,撑板合拢,肛拭子收缩到撑板内,在这个过程中,肛门被扩开,从而避免了肛拭子棉质部位被挤压而导致部分材料脱离滞留人体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在取样完成后,肛拭子收缩到撑板内,降低了刚拔出撑板时,取样者直视取样后的肛拭子的心理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B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C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撑开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去处压柄及压柄上的撑板后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图8的D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顶杆第二种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撑板的第二种形态示意图。
图中:1、握柄;2、转轴;3、压柄;4、撑板;5、大齿轮;6、变向齿轮;7、小齿轮;8、放大齿轮;9、齿条;10、顶杆;11、固定筒;12、套筒;13、肛拭子;14、隔板;15、驱动盘;1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1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包括7字形握柄1,握柄1外侧转折部位转动安装有转轴2,转轴2上固定有与握柄1配合的V形压柄3,转轴2与压柄3转动连接部位位于压柄3弯折处,握柄1竖直部位与压柄3相对一侧共同连接有顶簧,握柄1水平部位左端与压柄3左端均固定有半锥形的撑板4,转轴2上固定有大齿轮5,大齿轮5啮合有转动安装在握柄1上的变向齿轮6,变向齿轮6起到改变转动方向的作用,变向齿轮6啮合有转动安装在握柄1上的小齿轮7,小齿轮7同轴转动有放大齿轮8,放大齿轮8啮合有齿条9,齿条9左右滑动安装在握柄1水平部位表面,齿条9左端固定有顶杆10,顶杆10左端固定有固定筒11,固定筒11左端设有圆形的安装腔,安装腔内插入有套筒12,安装腔内壁上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固定在套筒12侧壁上,安装腔底壁上固定有弹簧,弹簧另一端抵接在套筒12端面上,套筒12左端开口,套筒12开口内设有橡胶环,橡胶环内插入有取样器。
在本实施例中,握柄1上的撑板4内壁上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个隔板14,每个隔板14上均设有插孔,顶杆10自插孔内穿过并与插孔滑动配合,给与顶杆10辅助支撑,使得顶杆10推动取样器移动时更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取样器为肛拭子13,肛拭子13柄端直径大于橡胶环内径,使得肛拭子13柄端与橡胶环过盈配合,从而将肛拭子13夹持,即稳定,也便于更换,而两个撑板4左端均设有弧形槽,两个弧形槽组合成一个圆形槽,圆形槽的圆心与套筒12对应,圆形槽直径大于肛拭子13最大直径,避免对肛拭子13的伸缩造成妨碍。
在本实施例中,大齿轮5、变向齿轮6、小齿轮7的传动比小于1,使得小齿轮7转速大于大齿轮5转速,而放大齿轮8直径大于小齿轮7直径,使得小齿轮7转动同样角度,小齿轮7移动弧长小于放大齿轮8移动弧长,从而使得齿条9移动间距更大。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撑板4的两侧临近侧壁均留有间隙,避免两个撑板4张开后闭合过程中夹伤肠道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附图展示,附图中显示的两个撑板4组成的锥形件的直径大于实际尺寸,避免尺寸过大插入时对肛周造成伤害,而本实施例中设置行程放大机构的目的也是因为设备尺寸一定,肛门扩撑角度不能过大,避免弄伤患者,而行程放大机构是放大了转轴2最终传递给肛拭子13的移动行程,使得肛拭子13能伸出撑板4外,并能与肠道内壁接触,保证肛拭子13能完成取样。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12右端转动安装有转盘,转盘直径小于套筒12直径,弹簧一端固定在安装腔底壁上、另一端固定在转盘上,避免套筒12螺旋移动时,弹簧端部磨损套筒12右端面,弹簧弹性系数较小,避免弹力过大不易压缩而使得肛拭子13受压时容易折断。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
初始状态时,如附图3所示,两个撑板4处于合拢状态,两个撑板4的端部组成锥形件,肛拭子13收纳入两个撑板4组成的空腔内。
使用时,一手四指握持握柄1、拇指压覆在压柄3表面,将两个撑板4端部插入肛门,按下压柄3,顶簧被压缩,压柄3顺时针偏转,压柄3右端逐渐往握柄1靠拢,而压柄3左端的撑板4随压柄3偏转而翘起,从而扩撑肛门,而在压柄3偏转的同时,转轴2随压柄3同步顺时针转动,转轴2带动大齿轮5顺时针转动,大齿轮5带动变向齿轮6逆时针转动,变向齿轮6带动小齿轮7顺时针转动,小齿轮7带动放大齿轮8顺时针转动,放大齿轮8带动齿条9左移,齿条9抵着顶杆10左移,顶杆10带动套筒12左移,套筒12带动肛拭子13左移而抵在肠道内壁上,而随着套筒12的继续左移,肛拭子13被抵压,套筒12往固定筒11内螺旋收缩,从而带动肛拭子13转动,使得肛拭子13的棉质部分转动,从而完成肛拭子13取样;
之后松开压柄3端部,压柄3在顶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而复位,两个撑板4合拢,在这个过程中,转轴2随压柄3逆时针转动,大齿轮5随转轴2逆时针转动,大齿轮5带动变向齿轮6顺时针转动,变向齿轮6带动小齿轮7逆时针转动,小齿轮7带动放大齿轮8逆时针转动板,齿条9右移而通过顶杆10带动套筒12右移,使得肛拭子13收缩到撑板4内,之后拔出撑杆即可,此时取样后的肛拭子13收缩在撑板4内,被遮蔽,不会轻易被人看到,从而降低了样品刚取出时对取样者的心理压力与不适感。
取样完毕后,按压压柄3,肛拭子13伸出,将肛拭子13拔出储存,而后在下次使用前更换新的肛拭子13即可。
使用完毕后,清洗消毒,以便下次使用。
实施例2,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一般医护用品尽可能减少重复使用的次数,实施例1中行程放大机构结构较为复杂,若丢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本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简单的机构替代,参照附图10所示,大齿轮5、变向齿轮6、小齿轮7、放大齿轮8、齿条9均舍弃,在转轴2上固定驱动盘15,驱动盘15端面非同轴心转动安装有连杆16,连杆16另一端与顶杆10转动连接,驱动盘15、连杆16、顶杆10形成曲柄滑块机构,如此按动压柄3,就会带动驱动盘15转动,连杆16就会抵着顶杆10左移,肛拭子13同样会伸出撑板4外,结构更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3,由于两个撑板4组成的锥形件本身就具备一定粗度,撑板4扩撑肛门会加剧患者的不适感,因此,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将两个撑板4融合成一个完整的锥形体,并固定在握柄1上,锥形体的端部设有倒角,避免扎伤,锥形体的端部同样设有圆形槽,此时按动压柄3,压柄3仅自己与转轴2同步偏转,从而将肛拭子13自圆形槽内伸出,进行取样,这样通过撑板4组成的锥形体仍将肛门周边附近扩开,即避免了抽插肛拭子13时,肛拭子13棉质部位破损,又避免了撑板4扩撑对患者的不适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7字形握柄(1),所述握柄(1)外侧转折部位转动安装有转轴(2),转轴(2)上固定有与握柄(1)配合的V形压柄(3),握柄(1)竖直部位与压柄(3)相对一侧共同连接有顶簧,握柄(1)水平部位左端与压柄(3)左端均固定有半锥形的撑板(4),转轴(2)经行程放大机构连接有左右滑动安装在握柄(1)水平部位的顶杆(10),顶杆(10)左端设有左侧开口的套筒(12),套筒(12)开口内设有橡胶环,橡胶环内插入有取样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放大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2)上的大齿轮(5),大齿轮(5)啮合有转动安装在握柄(1)上的变向齿轮(6),变向齿轮(6)啮合有转动安装在握柄(1)上的小齿轮(7),小齿轮(7)同轴转动有放大齿轮(8),放大齿轮(8)啮合有齿条(9),齿条(9)左右滑动安装在握柄(1)水平部位表面,顶杆(10)右端固定在齿条(9)左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0)右端固定有固定筒(11),套筒(12)螺旋滑动安装在固定筒(11)左端,套筒(12)与固定筒(11)之间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上的撑板(4)内壁上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个隔板(14),每个隔板(14)上均设有插孔,顶杆(10)自插孔内穿过并与插孔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撑板(4)的两侧临近侧壁均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5)、变向齿轮(6)、小齿轮(7)的传动比小于1,放大齿轮(8)直径大于小齿轮(7)直径。
CN202321858908.7U 2023-07-15 2023-07-15 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530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8908.7U CN220530054U (zh) 2023-07-15 2023-07-15 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8908.7U CN220530054U (zh) 2023-07-15 2023-07-15 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0054U true CN220530054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8908.7U Active CN220530054U (zh) 2023-07-15 2023-07-15 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0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30054U (zh) 肠道微生物检测装置
CN112704522A (zh) 一种妇科用宫腔内壁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CN114191059B (zh) 一种妇科腹腔手术用取物器
CN114796832B (zh) 一种皮肤科采样前隔离式消毒设备
CN212118190U (zh) 宫颈癌的采样装置
CN114680946A (zh) 一种妇女临床阴道取样及清洁装置
CN201108445Y (zh) 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取样器
CN113693634A (zh) 一种妇科用可调节型病灶取样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65646B (zh) 巴氏涂片检测装置
CN112168128A (zh) 一种辅助后穹隆分泌物采集阴道扩张器
CN220917396U (zh) 妇科视检镜导管
CN215078853U (zh) 一种b超探头防脱落放置架
CN219814174U (zh) 一种医学临床微生物检测取样装置
CN215424823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
CN214912508U (zh) 一种妇产科上药护理器
CN219846632U (zh) 取样机构及大便取样盒
CN113367741B (zh) 一种妇科用子宫肌瘤取样装置
CN219270979U (zh) 一种宫颈癌防治中心用采样装置
CN219595595U (zh) 一种肛肠科给药器
CN214965972U (zh) 一种病理细胞学检查取样装置
CN220877511U (zh) 一种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上药装置
CN220898727U (zh) 一种一次性活检钳加强弹簧管
CN214260346U (zh) 一种皮肤性病涂药器
CN215741296U (zh) 一种肛肠外科临床用给药器
CN215384198U (zh) 一种咽拭子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