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8404U - 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 - Google Patents

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8404U
CN220528404U CN202322040552.2U CN202322040552U CN220528404U CN 220528404 U CN220528404 U CN 220528404U CN 202322040552 U CN202322040552 U CN 202322040552U CN 220528404 U CN220528404 U CN 220528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ray
bearing
wire
bear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05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万里
李圣义
高从文
张晓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05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8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8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8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务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所述交换机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安装挂钩以及固定部;所述托盘本体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用以承载交换机;所述安装挂钩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上,用以挂设至机柜立柱上;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上,用以与所述交换机上的配合部配合固定所述交换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换机托盘中,通过所述托盘本体上的所述承载面承载所述交换机,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交换机,使得所述交换机整体被托起,避免所述交换机由于一端固定连接导致的下垂问题,同时,通过所述安装挂钩直接挂设在机柜立柱上,无需通过专用工具进行连接固定便于整体的拆装与运维。

Description

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
背景技术
当前的服务器整机柜系统中,PDU(电源分配单元)通常安装在机柜后方,交换机电源供电接口也位于交换机后侧,因此当交换机安装在机柜顶部,且下方有服务器时,由于交换机深度小于服务器,交换机后侧的操作空间非常狭小,插拔交换机电源线就会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在后期运维需要更换交换机时。
目前,交换机的安装方式是先将浮动螺母安装到交换机安装位的立柱方孔上,然后用螺钉和配套的浮动螺母将交换机固定在机架上。由于交换机只是前方固定,后方是悬空的,因此存在后方下垂的风险,可能干涉到交换机下方的设备;同时,交换机的电源线不方便插拔;在拆装交换机时,需要用托住交换机后部,避免交换机跌落。综上所述,现有交换机不便于进行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旨在解决交换机不便于进行拆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换机托盘,包括:
托盘本体,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用以承载交换机;
安装挂钩,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上,用以挂设至机柜立柱上;以及,
固定部,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上,用以与所述交换机上的配合部配合固定所述交换机。
优选的,所述承载面的旁侧形成有承载侧板,所述承载侧板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用以共同承载所述交换机;
所述安装挂钩设于所述承载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托盘本体上设有固定螺纹孔,所述固定螺纹孔形成所述固定部。
优选的,所述交换机托盘还包括固线结构,所述固线结构设于所述承载面上,用以固定电源转换线。
优选的,所述固线结构包括固线槽体部,所述固线槽体部上形成有两侧端呈贯穿设置的固线槽,所述固线槽体部可拆卸安装至所述承载面上。
优选的,所述托盘本体上设有连接螺纹孔;
所述固线槽体部上贯设有过孔;
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自所述过孔螺纹连接至所述连接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承载面的旁侧形成有承载背板,所述承载背板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用以共同承载所述交换机;
所述承载背板上对应所述固线结构贯设有过线孔。
优选的,所述承载背板上还贯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交换机托盘还包括电源转换线,所述电源转换线包括用以与所述交换机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头以及用以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电源转换线安置于所述承载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机柜,包括:
机柜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以及,
交换机托盘,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交换机托盘;
其中,所述托盘本体安装至所述容置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换机托盘中,通过所述托盘本体上的所述承载面承载所述交换机,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交换机,使得所述交换机整体被托起,避免所述交换机由于一端固定连接导致的下垂问题,在进行维护和更换时,直接将所述交换机自所述托盘本体上取下即可,同时,所述托盘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挂钩,通过所述安装挂钩直接挂设在机柜立柱上,无需通过专用工具进行连接固定,便于所述托盘本体的快速安装,进而便于快速将所述交换机安置于所述托盘本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换机托盘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固线槽体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安装挂钩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交换机托盘 2 安装挂钩
1 托盘本体 31 固定螺纹孔
11 承载侧板 41 固线槽体部
12 承载背板 5 电源转换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交换机托盘100,包括托盘本体1、安装挂钩2以及固定部;所述托盘本体1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用以承载交换机;所述安装挂钩2设于所述托盘本体1上,用以挂设至机柜立柱上;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托盘本体1上,用以与所述交换机上的配合部配合固定所述交换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换机托盘100中,通过所述托盘本体1上的所述承载面承载所述交换机,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交换机,使得所述交换机整体被托起,避免所述交换机由于一端固定连接导致的下垂问题,在进行维护和更换时,直接将所述交换机自所述托盘本体1上取下即可,同时,所述托盘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挂钩2,通过所述安装挂钩2直接挂设在机柜立柱上,无需通过专用工具进行连接固定,进而便于快速将所述交换机安置于所述托盘本体1上。
需要说明的是,机柜立柱上形成有挂钩槽,所述安装挂钩2用以挂钩至所述挂钩槽内,以便于所述托盘本体1的快速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挂钩2设置有多个,以便于稳定的挂设置机柜立柱上。其中,多个所述安装挂钩2沿所述承载面的周向间隔设置,用以同时挂设至多个所述机柜立柱上。
具体的,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挂钩形成一挂钩组,所述挂钩组设置有四个,以便于分别挂设至四个机柜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面的旁侧形成有承载侧板11,所述承载侧板11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用以共同承载所述交换机;所述安装挂钩2设于所述承载侧板1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面的旁侧形成有所述承载侧板11,使得交换机被围设于所述承载侧板11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并使得所述安装挂钩2处于所述承载侧板上,降低所述托盘本体1厚度需求,使得所述安装挂钩2与所述交换机处于同一高度方位内,节省服务器机柜内的位置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部有多种实施方式,对应所述交换机上的配合部不同进行不同方式的固定,例如交换机与承载面之间形成相互配合的卡接槽以及卡接筋条,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筋条分别形成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配合部。
其中,现有交换机通过前侧的穿孔,螺栓固定至机柜的立柱上,所述穿孔形成所述配合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1上设有固定螺纹孔31,所述固定螺纹孔31形成所述固定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螺纹孔31形成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托盘本体1以及所述交换机,无需对所述交换机进行改进,便于适配现有交换机,结构简单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纹孔3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螺纹孔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面的旁侧设置有所述承载侧板11,所述承载侧板11的其中一端同时设有所述安装挂钩2以及所述固定螺纹孔31,以便于所述承载侧板11同时进行托盘本体1的安装以及所述交换机的安装,结构简洁,减小所述托盘本体11上的结构复杂性;另一端仅设有所述安装挂钩2。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侧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承载侧板11分别处于所述承载面的相对两侧,以在两个所述承载侧板11以及所述承载面之间共同承载所述交换机。
另一方面,所述交换机托盘100还包括固线结构,所述固线结构设于所述承载面上,用以固定电源转换线。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固线结构,将电源转换线固定在所述承载面上,所述交换机直接与所述承载面上的所述电源转换线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线与机柜内的电源电性连接无需绕行所述交换机的电源线,直接在所述承载面上进行电源连接,减少机柜内线体的走线复杂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线结构包括固线槽体部41,所述固线槽体部41上形成有两侧端呈贯穿设置的固线槽,所述固线槽体部41可拆卸安装至所述承载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固线槽体部41将所述电源转换线固定在所述承载面上,避免所述电源转换线的晃动,保证所述机柜内部线体的有序,同时,便于在固定的位置进行所述电源转换线与电源的连接以及与所述交换机的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1上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固线槽体部41上贯设有过孔;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自所述过孔螺纹连接至所述连接螺纹孔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将所述固线槽体部41固定在所述托盘本体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本体1包括所述承载侧板11,所述固线槽体部41的槽口朝向所述承载侧板11,且固定安装至所述承载侧板11上,所述承载侧板11与所述固线槽共同形成固线孔。所述固线孔内用以固定所述电源转换线。
另外,所述承载面的旁侧形成有承载背板12,所述承载背板12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用以共同承载所述交换机;所述承载背板12上对应所述固线结构贯设有过线孔。通过所述承载背板12,将所述交换机围设在所述承载背板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对所述交换机以及处于所述承载面上的电源转换线进行保护,并通过所述过线孔,使得机柜的电源线可以通过所述过线孔与所述电源转换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背板12上还贯设有散热孔。以便于散发所述交换机与所述电源转换线内产生的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本体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所述承载侧板11以及处于两个所述承载侧板11之间的所述承载背板12,以在两个所述承载侧板11、所述承载背板12以及所述承载面之间保护所述交换机。
另一方面,所述交换机托盘100还包括电源转换线5,所述电源转换线5包括用以与所述交换机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头以及用以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电源转换线5安置于所述承载面上。以便于所述交换机与机柜电源的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源转换线5为C13-C14电源转换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线结构用以固定所述电源转换线5的所述第二接头,以便于在固定的位置与机柜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机柜,包括上述的交换机托盘100,也即包括所述交换机托盘100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有上述全部技术特征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服务器机柜还包括机柜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其中,所述托盘本体1安装至所述容置腔内。以便于在所述服务器机柜内安置交换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交换机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本体,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用以承载交换机;
安装挂钩,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上,用以挂设至机柜立柱上;以及,
固定部,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上,用以与所述交换机上的配合部配合固定所述交换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机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的旁侧形成有承载侧板,所述承载侧板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用以共同承载所述交换机;
所述安装挂钩设于所述承载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机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上设有固定螺纹孔,所述固定螺纹孔形成所述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机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托盘还包括固线结构,所述固线结构设于所述承载面上,用以固定电源转换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换机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结构包括固线槽体部,所述固线槽体部上形成有两侧端呈贯穿设置的固线槽,所述固线槽体部可拆卸安装至所述承载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机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上设有连接螺纹孔;
所述固线槽体部上贯设有过孔;
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自所述过孔螺纹连接至所述连接螺纹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换机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的旁侧形成有承载背板,所述承载背板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用以共同承载所述交换机;
所述承载背板上对应所述固线结构贯设有过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机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背板上还贯设有散热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机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托盘还包括电源转换线,所述电源转换线包括用以与所述交换机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头以及用以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电源转换线安置于所述承载面上。
10.一种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柜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以及,
交换机托盘,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换机托盘;
其中,所述托盘本体安装至所述容置腔内。
CN202322040552.2U 2023-07-31 2023-07-31 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 Active CN220528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552.2U CN220528404U (zh) 2023-07-31 2023-07-31 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552.2U CN220528404U (zh) 2023-07-31 2023-07-31 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8404U true CN22052840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0552.2U Active CN220528404U (zh) 2023-07-31 2023-07-31 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8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1769B2 (en) Open bridge rack
US9185975B2 (en) Modular stackable shelving framework and equipment storage system
US8925739B2 (en) High-capacity computer rack with rear-accessible side bays
WO2010062469A1 (en) Rack with vertical mounting providing room for rack pdu
US10602636B2 (en) Sled, tray, and shelf assembly for computer data center
WO2009134251A1 (en) Power supply assembly for server rack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power supply for server rack
EP3509407B1 (en) Rack pdu bracket with rotation function
CN211579632U (zh) 柜式储能系统
CN220528404U (zh) 交换机托盘以及服务器机柜
US20030221817A1 (en) Rack mountable computer component cooling method and device
JP7286819B2 (ja) 相互運用サーバ電力ボード支持構造
CN216134186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
CN212322791U (zh) 一种安装便捷式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CN211858725U (zh) 电池柜
CN210274917U (zh) 一种机柜的组合冲孔轨
CN108811456B (zh) 交换机散热装置
CN220210818U (zh) 服务器机箱安装支架
CN219802812U (zh) 一种导向结构和服务器机柜
CN213521465U (zh) 导轨电源
CN205336092U (zh) 一种风能变流器及其功率模块
CN217215861U (zh) 一种母线槽结构
CN217767363U (zh) 一种高密服务器热插拔节点内置理线架托盘及组合结构
CN218102197U (zh) 一种模块化电容补偿单元
CN216852519U (zh) 一种盲孔导通电路板
CN215681390U (zh) 一种新型电力柜抽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