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8044U - 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8044U
CN220528044U CN202322188686.9U CN202322188686U CN220528044U CN 220528044 U CN220528044 U CN 220528044U CN 202322188686 U CN202322188686 U CN 202322188686U CN 220528044 U CN220528044 U CN 220528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im car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terface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86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方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886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8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8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8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eSIM卡、通信装置和切换开关。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组、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用于连接第一SIM卡与通信模组,eSIM卡通过第二通信接口与通信模组连接。切换开关集成于通信装置内,且与通信模组连接;切换开关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切换开关连通第一通信接口和通信模组,使第一SIM卡和通信模组连通;切换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切换开关连通第二通信接口和通信模组,使eSIM卡和通信模组连通。本申请的通信设备利用内部集成的切换开关,无需额外设置开关以实现eSIM卡和实体SIM卡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且节省通信设备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实体SIM(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eSIM(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具有集成度及灵活性更高的特点。
然而,目前的通信设备通常采用外部开关实现eSIM卡和SIM卡之间的切换,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可以降低通信设备的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包括:
eSIM卡;
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组、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连接第一SIM卡与所述通信模组,所述eSIM卡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通信模组连接;及
切换开关,集成于所述通信装置内,且与所述通信模组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切换开关连通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通信模组,使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通信模组连通;所述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切换开关连通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和所述通信模组,使所述eSIM卡和所述通信模组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利用通信装置内部集成的切换开关,无需额外设置外部开关以实现eSIM卡和实体SIM卡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节约成本,节省设备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电控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包括第一SIM卡接口;和/或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包括SD卡接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和所述第一SIM卡接口连接的第一SIM卡座,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一SIM卡座可插拔地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SIM卡座与所述第一SIM卡接口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NFC模组,与所述通信装置分离设置;所述eSIM卡嵌设于所述NFC模组内。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三通信接口,用于连接第二SIM卡和所述通信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信接口包括第二SIM卡接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和所述第二SIM卡接口连接的第二SIM卡座,所述第二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座可插拔地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SIM卡座与所述第二SIM卡接口之间。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通信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通信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至少两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eSIM卡、通信装置和切换开关。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组、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用于连接第一SIM卡与通信模组,eSIM卡通过第二通信接口与通信模组连接。切换开关集成于通信装置内,且与通信模组连接;切换开关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切换开关连通第一通信接口和通信模组,使第一SIM卡和通信模组连通;切换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切换开关连通第二通信接口和通信模组,使eSIM卡和通信模组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利用通信装置内部集成的切换开关,无需额外设置外部开关以实现eSIM卡和实体SIM卡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且节省通信设备内部空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通信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所示为本申请通信设备1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包括eSIM卡100、通信装置200和切换开关240。其中,通信装置200包括通信模组210、第一通信接口220、第二通信接口230,第一通信接口220用于连接第一SIM卡300与通信模组210,eSIM卡100通过第二通信接口230与通信模组210连接。切换开关240集成于通信装置200内,且与通信模组210连接;切换开关240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开关240处于第一状态时,切换开关240连通第一通信接口220和通信模组210,使第一SIM卡300和通信模组210连通;切换开关240处于第二状态时,切换开关240连通第二通信接口230和通信模组210,使eSIM卡100和通信模组210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利用通信装置200内部集成的切换开关240,无需额外设置外部开关以实现eSIM卡100和实体SIM卡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且节省通信设备10的内部空间。如此,通信设备10可以利用节省下的内部空间嵌入其他电子元件,如更大容量的电池和/或更多数量的传感器,以提高通信设备10的整体性能;也可以缩小通信设备10的尺寸,提升便携性和用户握持的舒适程度,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切换开关240处于第一状态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SIM卡300实现通信功能;切换开关240处于第二状态时,用户可以通过eSIM卡100实现通信功能。当然,用户可以控制切换开关240的状态,通信设备10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动改变切换开关240的状态,本申请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的eSIM卡100、通信装置200和切换开关240可以设于通信设备10内的PCB上。通常来说,由于通信设备10在欧洲市场需要通过GCF(GlobalCertification Forum,全球认证论坛)认证,第一SIM卡300的信号链路需要进行阻抗控制,目前相关技术采用开关外置的方案,由于第一SIM卡的信号必须经过外部开关,会导致阻抗增加,则PCB的其余走线需要加粗,因此会占据PCB的布局面积。而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内置切换开关240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更细的走线,如此可以节省PCB的布局面积,便于设计。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的PCB可以减少一个外部开关的面积,实现通信设备10内部更极致堆叠。通常来说,一个外部开关的面积约4mm2,因此采用本申请的内部开关方案的一通信设备10可以节约4mm2左右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可以包括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及其他需要接入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设备,也可以包括需要接入无线网络、具有紧急呼叫等功能的车辆,本申请不作限制。可选地,通信装置200可以包括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即用户使用通信设备10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
需要说明的,上述切换开关240为通信装置200原有的内部开关,该内部开关用于切换第一通信接口220和第二通信接口2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220包括第一SIM卡接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220包括UIM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信接口230包括SD卡接口。目前用户对于SD卡的需求较低,导致AP上的SD卡接口闲置率较高。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利用AP上原有的内部开关作为切换第一SIM卡300和eSIM卡100的切换开关240,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节约通信设备10内部空间。当然,第二通信接口230也可以包括AP的其他接口,本申请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0还包括控制器。切换开关240包括电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切换指令,控制切换开关240的状态。可选地,切换开关240包括单刀双掷开关。举例来说,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一SIM卡300实现通信功能时,可以通过通信设备10的设置界面打开第一SIM卡300;当用户需要使用eSIM卡100实现通信功能时,可以通过通信设备10的设置界面添加eSIM卡100,打开eSIM卡100,并从第一SIM卡300切换至eSIM卡100。可选地,控制器可以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写相关寄存器的值改变切换开关240的状态,即可以将切换开关240自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也可以将切换开关240自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图2所示为本申请通信设备10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组210和第一SIM卡30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传输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时钟(Clock,CLK)信号、复位(Reset,RST)信号和输入输出(Input Output,IO)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对第一SIM卡300输入CLK信号、RST信号和IO信号。当用户切换第一SIM卡300至eSIM卡100时,第一SIM卡300可以输出中断信号至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0还包括NFC模组400,与通信装置200分离设置。其中,eSIM卡100嵌设于NFC模组400内。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模组可以实现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NFC模组400和AP均设于PCB上,eSIM卡100嵌设于NFC模组400上,如此可以实现通信设备10内部元件的高集成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0还包括和第一SIM卡接口连接的第一SIM卡座,第一SIM卡300与第一SIM卡座可插拔地连接。第一SIM卡座可以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内部的导电部,导电部可以包括金属丝和弹片,金属丝的一端和PCB连接,另一端和弹片连接。第一SIM卡座可以包括SIM检测模组,可以检测第一SIM卡300是否插设于第一SIM卡座内。当第一SIM卡300未插设于第一SIM卡座内时,用户无法通过通信设备10的设置界面打开第一SIM卡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0还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500,连接于第一SIM卡座与第一SIM卡接口之间,如此可以提高通信设备10切换SIM卡的可靠性。第一电压转换电路500可以包括电平转换芯片,电平转换芯片可以包括1.8V/3.3V电平转换芯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压转换电路500与通信模组210独立设置,灵活性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200还包括第三通信接口250,用于连接第二SIM卡600和通信模组210。当然,用户可以通过通信设备10的设置界面选择关闭或打开第二SIM卡600,通信设备10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关闭或打开第二SIM卡600,本申请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通信接口250包括第二SIM卡接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通信接口250包括UIM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和第二SIM卡接口连接。通信模组210和第二SIM卡60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传输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CLK信号、RST信号和IO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向第二SIM卡600输出CLK信号、RST信号和IO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信设备10还包括和第二SIM卡接口连接的第二SIM卡座,第二SIM卡600与第二SIM卡座可插拔地连接。第二SIM卡座可以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内部的导电部,导电部可以包括金属丝和弹片,金属丝的一端和PCB连接,另一端和弹片连接。第二SIM卡座可以包括SIM检测模组,可以检测第二SIM卡600是否插设于第二SIM卡座内。当第二SIM卡600未插设于第二SIM卡座内时,用户无法通过通信设备10的设置界面打开第二SIM卡600。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0还包括第二电压转换电路700,连接于第二SIM卡座与第二SIM卡接口之间,如此可以提高通信设备10切换SIM卡的可靠性。第二电压转换电路700可以包括电平转换芯片,电平转换芯片可以包括1.8V/3.3V电平转换芯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压转换电路700与通信模组210独立设置,灵活性更高。
可以理解的,第一通信接口220、第二通信接口230和第三通信接口250可以设于通信装置200的同侧,如图2所示;也可以分别设于不同侧,上述接口的位置不应当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组210和eSIM卡10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传输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CLK信号、RST信号和IO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向eSIM卡100输出CLK信号、RST信号和IO信号。当用户切换eSIM卡100至第二SIM卡600时,eSIM卡100可以输出中断信号至控制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eSIM卡;
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组、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连接第一SIM卡与所述通信模组,所述eSIM卡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通信模组连接;及
切换开关,集成于所述通信装置内,且与所述通信模组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切换开关连通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通信模组,使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通信模组连通;所述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切换开关连通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和所述通信模组,使所述eSIM卡和所述通信模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电控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包括第一SIM卡接口;和/或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包括SD卡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所述第一SIM卡接口连接的第一SIM卡座,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一SIM卡座可插拔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SIM卡座与所述第一SIM卡接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FC模组,与所述通信装置分离设置;所述eSIM卡嵌设于所述NFC模组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三通信接口,用于连接第二SIM卡和所述通信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信接口包括第二SIM卡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所述第二SIM卡接口连接的第二SIM卡座,所述第二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座可插拔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SIM卡座与所述第二SIM卡接口之间。
CN202322188686.9U 2023-08-14 2023-08-14 通信设备 Active CN220528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8686.9U CN220528044U (zh) 2023-08-14 2023-08-14 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8686.9U CN220528044U (zh) 2023-08-14 2023-08-14 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8044U true CN22052804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8686.9U Active CN220528044U (zh) 2023-08-14 2023-08-14 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8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80176B1 (ko) 메모리 카드, 호스트 기기, 메모리 카드용 커넥터 및 메모리 카드용 어댑터
CN102123380B (zh) 无线终端及其多sim卡连接装置
CN101729676B (zh) 一种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手机
CN102158599B (zh) 无线终端及其多sim卡连接装置
EP2680664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network accessing device
US20120270602A1 (en)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ontroller
KR100771256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의 무선통신모듈
CN202058194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sim卡的封装结构
EP1189465A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removable memory having SIM card function
CN201986166U (zh) 无线终端及其多sim卡连接装置
CN107577370B (zh) 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528044U (zh) 通信设备
CN105141714A (zh) 第一移动设备、外接设备和第二移动设备
CN201967137U (zh) 无线终端及其多sim卡连接装置
CN202351915U (zh) 基于swp协议的移动支付sd卡
CN111836452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套件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203086471U (zh) 一种网络nfc设备
CN202222017U (zh) 通信系统
CN111598206A (zh) 一种多功能sim卡及终端设备
CN220754822U (zh) 两网合一的sim卡
CN212696017U (zh) 一种新型移动网络无线路由器
CN103531978A (zh) 复合功能传输线
CN217935603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04948136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451758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