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7483U - 一种箱式变压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式变压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7483U
CN220527483U CN202322023359.8U CN202322023359U CN220527483U CN 220527483 U CN220527483 U CN 220527483U CN 202322023359 U CN202322023359 U CN 202322023359U CN 220527483 U CN220527483 U CN 220527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x body
top end
water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33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美丽
田典
薛小刚
梁伟
周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Kaiteng Power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Kaiteng Power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Kaiteng Power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Kaiteng Power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33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7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7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7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箱式变压站,包括箱体,箱体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支撑凸台,支撑凸台的顶端设置有U形限位板,U形限位板的开口端朝向柜门设置,U形限位板内安装有元器件;箱体的内壁底端位于支撑凸台的四周形成储液槽,储液槽内设置有排水组件,储液槽的顶端设置有滤板,滤板的顶端低于所述支撑凸台的顶端;该箱式变压站结构简单,能够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进行使用,缩短施工周期;其通过设置储液槽,能够容纳渗透到箱体内部的积水,将箱体侧壁与支撑凸台分隔开;并通过在储液槽内设置排水组件,能够将渗透到箱体内部的积水快速排出到箱体外部,有效避免积水流入到元器件内,影响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箱式变压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式变压站。
背景技术
变压站是用于电能输送过程中,对电压进行高低压转换的设备,其内部设置有多个元器件;以往的变压站为了防止雨水进入影响元器件的正常运行,大多只在顶部设置挡雨外延,但无法阻挡积水从散热口和门缝中渗透进去,其防水效果差;基于上述缺陷,现有公开号为CN215119607U公开了一种箱式变压站的防水构造,通过在箱体上设置开槽,使得柜门盖合在开槽内,然后在开槽上安装具有导水机构的侧板,防止雨水从门缝中进入箱体;并在箱体底部浇注水泥支座,将其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差,来防止雨水从散热口进入箱体;但该防水构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提前浇注水泥支座,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压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式变压站,包括箱体,以及铰接在所述箱体上的柜门,所述箱体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的顶端设置有U形限位板,所述U形限位板的开口端朝向所述柜门设置,所述U形限位板内安装有元器件;
所述箱体的内壁底端位于所述支撑凸台的四周形成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储液槽的顶端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的顶端低于所述支撑凸台的顶端;
靠近所述U形限位板一侧的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的顶端低于所述U形限位板的顶端;
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处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上方设置有遮雨罩,所述遮雨罩的边沿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
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储液槽内,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储液槽的内壁底端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贯穿所述储液槽的内壁,并与所述箱体的外侧连通;
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安装在所述储液槽内,且所述液位开关位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上方。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锥形导风罩,所述锥形导风罩竖直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端,使得所述锥形导风罩的进风口与所述散热口连通;
衬板,所述衬板安装在所述锥形导风罩顶端的排风口处,且所述衬板的四周延伸至所述锥形导风罩的排风口外侧安装有所述遮雨罩,所述遮雨罩的结构呈三角状,所述遮雨罩的相对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遮雨罩的两端设置有挡雨部,所述挡雨部的底端延伸至与所述箱体的顶端平齐,使得所述衬板的顶端与所述遮雨罩的内侧之间形成缓冲腔室,所述衬板的底端与所述遮雨罩的内侧、以及所述锥形导风罩的外侧和所述箱体的顶端之间围成两个L形散热风道;
所述衬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口和散热孔;
若干所述安装口用于将所述缓冲腔室与所述锥形导风罩的内壁连通,所述安装口内安装有风扇;
若干所述散热孔用于将所述缓冲腔室与所述L形散热风道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光伏发电板,所述光伏发电板安装在所述遮雨罩的顶端;
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所述遮雨罩的底端,所述光伏发电板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池组件、所述水泵、所述液位开关和所述风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顶端靠近所述柜门的一侧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锥形导风罩的进风口大于所述排风口。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安装有单向阀,使得所述排水管由所述储液槽内向所述箱体外排水。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沉头槽,所述沉头槽靠近所述箱体内侧的一端小于靠近所述箱体外侧的一端;
所述柜门通过合页铰接安装在所述沉头槽靠近所述箱体外侧的一端内;
所述滤板的顶端与所述沉头槽靠近所述箱体内侧一端的下表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排水量大于所述百叶窗的进水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该箱式变压站结构简单,能够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进行使用,缩短施工周期;其通过设置储液槽,能够容纳渗透到箱体内部的积水,将箱体侧壁与支撑凸台分隔开;并通过在储液槽内设置排水组件,能够将渗透到箱体内部的积水快速排出到箱体外部,有效避免积水流入到元器件内,影响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压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柜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锥形导风罩与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向阀的流向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柜门;3、支撑凸台;4、U形限位板;5、元器件;6、储液槽;7、滤板;8、百叶窗;9、散热口;10、遮雨罩;11、挡雨部;12、水泵;13、进水管;14、排水管;15、液位开关;16、单向阀;17、锥形导风罩;18、衬板;19、缓冲腔室;20、L形散热风道;21、安装口;22、散热孔;23、风扇;24、光伏发电板;25、电池组件;26、控制器;27、照明灯;28、沉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式变压站,包括箱体1,以及铰接在箱体1上的柜门2,箱体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支撑凸台3,支撑凸台3的顶端周侧焊接有U形限位板4,U形限位板4的开口端朝向柜门2设置,U形限位板4内安装有元器件5,便于通过U形限位板4对元器件5进行定位安装;
箱体1的内壁底端位于支撑凸台3的四周形成储液槽6,用于容纳渗透到箱体1内部的积水;储液槽6内安装有排水组件,用于将渗透到箱体1内部的积水排出到箱体1外部,避免积水流入到元器件5内,影响元器件5的正常运行;储液槽6的顶端安装有滤板7,其中将滤板7通过钢结构支架支撑安装在储液槽6内,便于操作人员站立,同时使得水流沿着滤板7上的滤孔流入到储液槽6内;滤板7的顶端低于支撑凸台3的顶端,能够避免水流沿着滤板7的顶端流入到元器件5内;
靠近U形限位板4一侧的箱体1的侧壁安装有百叶窗8,百叶窗8的顶端低于U形限位板4的顶端,能够阻挡从百叶窗8流入的积水飞溅入到元器件5内;
箱体1的顶端开设有散热口9,散热口9处安装有散热组件,使得元器件5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散热组件将外部的冷空气从百叶窗8吸入到箱体1内,使得冷空气对箱体1内部的元器件5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经热交换后从散热口9排出箱体1;散热组件的上方设置有遮雨罩10,遮雨罩10的边沿延伸至箱体1的外侧,能够避免雨水从散热口9流入到箱体1内;该箱式变压站结构简单,能够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进行使用,缩短施工周期;并通过设置排水组件,能够将从百叶窗8渗透到箱体1内部的积水快速排出到箱体1外部,有效避免积水流入到元器件5内,影响元器件5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排水组件包括水泵12和液位开关15,其中,水泵12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储液槽6内,水泵12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13与储液槽6的内壁底端连通,水泵12的出水端安装有排水管14,排水管14的出水口贯穿储液槽6的内壁,并与箱体1的外侧连通;液位开关15安装在储液槽6内,且液位开关15位于进水管13的进水口上方;在使用过程中,当液位开关15检测到储液槽6内的积水达到设定高度后,启动水泵12,使得水泵12将储液槽6内的积水依次经过进水管13和排水管14排出到箱体1外。
进一步的,散热组件包括;
锥形导风罩17,锥形导风罩17竖直焊接在箱体1的顶端,使得锥形导风罩17的进风口与散热口9连通;
衬板18,衬板18安装在锥形导风罩17顶端的排风口处,且衬板18的四周延伸至锥形导风罩17的排风口外侧安装有遮雨罩10,遮雨罩10的结构呈三角状,遮雨罩10的相对侧分别延伸至箱体1的外侧,遮雨罩10的两端设置有挡雨部11,挡雨部11的底端延伸至与箱体1的顶端平齐,使得衬板18的顶端与遮雨罩10的内侧之间形成缓冲腔室19,衬板18的底端与遮雨罩10的内侧、以及锥形导风罩17的外侧和箱体1的顶端之间围成两个L形散热风道20;
衬板18的顶端分别开设有若干安装口21和散热孔22;
若干安装口21用于将缓冲腔室19与锥形导风罩17的内壁连通,安装口21内安装有风扇23;
若干散热孔22用于将缓冲腔室19与L形散热风道20连通。
具体的,该散热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启动风扇23,使得风扇23将外部冷空气通过百叶窗8吸入到箱体1内,然后将冷空气对箱体1内部的元器件5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经热交换后,穿过锥形导风罩17进入到缓冲腔室19内,再通过散热孔22排入到L形散热风道20,最后从L形散热风道20流出箱体1;其中,当液位开关15检测到水位达到设定值后,停止风扇23转动,避免在气流的引动下,将箱体1外部的雨水通过百叶窗8引入到箱体1内;等液位开关15检测到水位没有达到设定值后,重新启动风扇23,进行正常散热。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
光伏发电板24,光伏发电板24通过支架和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遮雨罩10的顶端;
电池组件25,电池组件25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遮雨罩10的底端,光伏发电板24与电池组件25电连接;
控制器26(采用单片机),控制器26通过螺丝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上,控制器26分别与电池组件25、水泵12、液位开关15和风扇23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光伏发电板24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到电池组件25中,便于为控制器26提供电能,使得控制器26根据液位开关15的检测信息控制水泵12和风扇23的启停。
进一步的,箱体1的内壁顶端靠近柜门2的一侧安装有照明灯27,照明灯27与控制器26电连接;便于为维护、检修人员提供照明,避免因箱体1内部光线暗而引发安全事故。
具体的,可以在柜门2的开合端加设接近开关,然后将接近开关与控制器26电连接,当接近开关检测到柜门2打开后,通过控制器26控制照明灯27亮;当接近开关检测到柜门2关闭后,通过控制器26控制照明灯27熄灭,能够实现照明灯27的自动控制,避免操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忘记打开照明灯27;由于照明灯27自动控制在配电柜内已普遍应用,属于成熟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的,锥形导风罩17的进风口大于排风口;能够对箱体1内部的气体起到汇聚导流的作用,
进一步的,排水管14的出水口安装有单向阀16,使得排水管14由储液槽6内向箱体1外排水,避免箱体1外部的杂物堵塞排水管14。
进一步的,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沉头槽28,沉头槽28靠近箱体1内侧的一端小于靠近箱体1外侧的一端;柜门2通过合页铰接安装在沉头槽28靠近箱体1外侧的一端内;滤板7的顶端与沉头槽28靠近箱体1内侧一端的下表面平齐,便于对箱体1内部进行维护时,将滤板7表面的杂物从沉头槽28处清理出箱体1;同时能够阻挡水流从柜门2的缝隙中渗入到箱体1内;为了提高柜门2的密封效果,还可以在柜门2与箱体1的盖合处安装密封条。
进一步的,水泵12的排水量大于百叶窗8的进水量,能够保证水泵12将储液槽6内的积水有效排出到箱体1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箱式变压站,包括箱体(1),以及铰接在所述箱体(1)上的柜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支撑凸台(3),所述支撑凸台(3)的顶端设置有U形限位板(4),所述U形限位板(4)的开口端朝向所述柜门(2)设置,所述U形限位板(4)内安装有元器件(5);
所述箱体(1)的内壁底端位于所述支撑凸台(3)的四周形成储液槽(6),所述储液槽(6)内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储液槽(6)的顶端设置有滤板(7),所述滤板(7)的顶端低于所述支撑凸台(3)的顶端;
靠近所述U形限位板(4)一侧的所述箱体(1)的侧壁设置有百叶窗(8),所述百叶窗(8)的顶端低于所述U形限位板(4)的顶端;
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散热口(9),所述散热口(9)处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上方设置有遮雨罩(10),所述遮雨罩(10)的边沿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
水泵(12),所述水泵(12)安装在所述储液槽(6)内,所述水泵(12)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13)与所述储液槽(6)的内壁底端连通,所述水泵(12)的出水端安装有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的出水口贯穿所述储液槽(6)的内壁,并与所述箱体(1)的外侧连通;
液位开关(15),所述液位开关(15)安装在所述储液槽(6)内,且所述液位开关(15)位于所述进水管(13)的进水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式变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锥形导风罩(17),所述锥形导风罩(17)竖直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顶端,使得所述锥形导风罩(17)的进风口与所述散热口(9)连通;
衬板(18),所述衬板(18)安装在所述锥形导风罩(17)顶端的排风口处,且所述衬板(18)的四周延伸至所述锥形导风罩(17)的排风口外侧安装有所述遮雨罩(10),所述遮雨罩(10)的结构呈三角状,所述遮雨罩(10)的相对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外侧,所述遮雨罩(10)的两端设置有挡雨部(11),所述挡雨部(11)的底端延伸至与所述箱体(1)的顶端平齐,使得所述衬板(18)的顶端与所述遮雨罩(10)的内侧之间形成缓冲腔室(19),所述衬板(18)的底端与所述遮雨罩(10)的内侧、以及所述锥形导风罩(17)的外侧和所述箱体(1)的顶端之间围成两个L形散热风道(20);
所述衬板(18)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口(21)和散热孔(22);
若干所述安装口(21)用于将所述缓冲腔室(19)与所述锥形导风罩(17)的内壁连通,所述安装口(21)内安装有风扇(23);
若干所述散热孔(22)用于将所述缓冲腔室(19)与所述L形散热风道(2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式变压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光伏发电板(24),所述光伏发电板(24)安装在所述遮雨罩(10)的顶端;
电池组件(25),所述电池组件(25)安装在所述遮雨罩(10)的底端,所述光伏发电板(24)与所述电池组件(25)电连接;
控制器(26),所述控制器(26)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控制器(26)分别与所述电池组件(25)、所述水泵(12)、所述液位开关(15)和所述风扇(2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箱式变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顶端靠近所述柜门(2)的一侧安装有照明灯(27),所述照明灯(27)与所述控制器(2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式变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导风罩(17)的进风口大于所述排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式变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4)的出水口安装有单向阀(16),使得所述排水管(14)由所述储液槽(6)内向所述箱体(1)外排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沉头槽(28),所述沉头槽(28)靠近所述箱体(1)内侧的一端小于靠近所述箱体(1)外侧的一端;
所述柜门(2)通过合页铰接安装在所述沉头槽(28)靠近所述箱体(1)外侧的一端内;
所述滤板(7)的顶端与所述沉头槽(28)靠近所述箱体(1)内侧一端的下表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式变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2)的排水量大于所述百叶窗(8)的进水量。
CN202322023359.8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箱式变压站 Active CN220527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3359.8U CN22052748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箱式变压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3359.8U CN22052748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箱式变压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7483U true CN220527483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2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3359.8U Active CN22052748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箱式变压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74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27483U (zh) 一种箱式变压站
CN211297513U (zh) 一种通信设备用户外机柜
CN219219216U (zh) 一种柜式一体化供水设备
CN210273089U (zh) 一种冶炼厂专用废水处理电气柜
CN109518262A (zh) 电镀自动线排风系统
CN216866938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发电排水一体式泵车
CN116047015A (zh) 一种漂浮式水环境治理检测设备
CN215723101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照明灯开关
CN208767655U (zh) 一种节能型景观式地埋箱变
CN212343098U (zh) 落地式电力计量箱
CN212926423U (zh)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12534290U (zh) 雨水回收再利用的绿色节能建筑
CN210806369U (zh) 一种防水散热户外动力柜
CN217824393U (zh) 一种光伏路灯充放电控制系统
CN220489308U (zh) 一种地源热泵机组
CN218028120U (zh) 一种玻璃钢一体化泵站
CN205453012U (zh) 一种多功能电缆分支箱
CN109811394A (zh) 废气收集方法
CN110752822A (zh) 一种节水的光伏板温度保持系统
CN216959060U (zh) 一种便于安装光伏并网箱
CN215442751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电板的恒静节能屋顶
CN213959439U (zh) 水上光伏变电站及其变电站箱体
CN218997494U (zh) 一种稳定的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CN115604963B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
CN219322876U (zh) 盖帽隔热式风力发电变桨系统plc抗干扰电控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