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1839U - 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1839U
CN220511839U CN202322069609.1U CN202322069609U CN220511839U CN 220511839 U CN220511839 U CN 220511839U CN 202322069609 U CN202322069609 U CN 202322069609U CN 220511839 U CN220511839 U CN 220511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reeding
bolted
cabinet
nutrient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96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涛
彭慧
谭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eng L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eng L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eng L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eng L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96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1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1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1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其包括育种柜、密封门和自动育种系统,所述密封门转动连接在育种柜的前侧,所述育种柜内部的右侧栓接有温湿度检测器,通过设置自动育种系统、温湿度检测器、浸泡机构、通风机构和养液补充机构,在对水稻新品种育种时,使用者将处于育种柜前侧的密封门打开,然后将浸泡机构的部分结构取出,然后将水稻新品种置入然后再放置浸泡机构的内部,然后关闭密封门,经过供电模块对自动育种系统进行供电进行启动,以此经过控制终端统一的对升降模块的浸泡机构、检测模块的温湿度检测器、通风模块的通风机构、养液补给模块的补液组件、搅拌模块的搅拌组件进行统一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育种技术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水稻遗传育种准备了大量的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水稻育种正迈向设计育种的新时代,育种目标高抗、优质和高产并重。
目前,公告号为:CN20564850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稻育种装置,此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稻育种装置,其结构包括:铁框架、平台、固定杆、电机、控制台、固定支架、底座、轮子、轴、链条、所述底座下连接有轮子,上方通过固定支架固定有铁框架及控制台,所述电机固定于铁框架下方,所述铁框架上通过固定杆固定有平台,所述链条上连接有轴,所述轮子共有四个,所述链条包裹于铁框架内,所述电机与链条相连接;所述平台有2个以上通过固定杆和轴固定于链条上,所述底座的长宽大于铁框架。
现有的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在使用时有以下缺点,在对水稻新品种育种时其育种装置无法自动且较为智能的实现对水稻新品种进行浸泡、通风、日照以及补充营养的进行育种的使用,进而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旨在解决在对水稻新品种育种时其育种装置无法自动且较为智能的实现对水稻新品种进行浸泡、通风、日照以及补充营养的进行育种的使用,进而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包括育种柜、密封门和自动育种系统,所述密封门转动连接在育种柜的前侧,所述育种柜内部的右侧栓接有温湿度检测器,所述育种柜内部的右侧内嵌有进风网,所述育种柜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浸泡机构,所述育种柜的左侧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育种柜的顶部设置有养液补充机构;
所述自动育种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升降模块、检测模块、通风模块、养液补给模块和搅拌模块,所述升降模块、检测模块、通风模块、养液补给模块和搅拌模块均与控制终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育种系统单向电性连接有供电模块,所述升降模块为浸泡机构,所述检测模块为温湿度检测器,所述通风模块为通风机构;
所述养液补充机构包括补液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补液组件设置在育种柜的顶部,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补液组件的内部,所述补液组件和搅拌组件分别为养液补给模块和搅拌模块。
优选地,所述浸泡机构包括储水框、电动伸缩杆、内网载框和置种框,所述储水框栓接在育种柜内部的底侧,所述电动伸缩杆分别栓接在储水框顶部的两侧,所述内网载框的两侧与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栓接,所述置种框设置在内网载框的内部,所述电动伸缩杆为升降模块。
优选地,所述通风机构包括通风扇和防护网,所述通风扇内嵌在育种柜的左侧,所述防护网栓接在通风扇的左侧,所述通风扇为通风模块。
优选地,所述补液组件包括药液箱、下液管、供给水泵、雾化喷板和光照灯板,所述药液箱栓接在育种柜的顶部,所述下液管的顶部与药液箱的底部连通,所述供给水泵的吸收端与下液管的底部连通,所述供给水泵的排放端贯穿育种柜的顶部,所述雾化喷板的顶部与供给水泵的排放端连通,所述光照灯板分别栓接在雾化喷板的前侧和后侧,所述供给水泵为养液补给模块。
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转动轴和搅拌杆,所述电机栓接在药液箱的左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药液箱的左侧,所述转动轴的左侧与电机的输出端栓接,所述搅拌杆栓接在转动轴的外侧,所述电机为搅拌模块。
优选地,所述育种柜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块。
优选地,所述密封门的前侧内嵌有观察板,所述观察板为透明钢化玻璃。
优选地,所述密封门前侧的右侧内嵌有拉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自动育种系统、温湿度检测器、浸泡机构、通风机构和养液补充机构,在对水稻新品种育种时,使用者将处于育种柜前侧的密封门打开,然后将浸泡机构的部分结构取出,然后将水稻新品种置入然后再放置浸泡机构的内部,然后关闭密封门,经过供电模块对自动育种系统进行供电进行启动,以此经过控制终端统一的对升降模块的浸泡机构、检测模块的温湿度检测器、通风模块的通风机构、养液补给模块的补液组件、搅拌模块的搅拌组件进行统一的控制,然后控制终端对升降模块的浸泡机构下达对水稻新品种进行浸泡的指令,同时检测模块的温湿度检测器对育种柜内部的湿度以及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当湿度或者温度过高时,向控制终端反馈,然后控制终端经过控制通风模块的通风机构配合进风网对育种柜内部的空气进行置换,以此保持育种柜内部的干燥以及温度处于正常的状态,然后当水稻新品种充分浸泡后,控制终端控制升降模块的浸泡机构使得水稻新品种升起进行脱水,以此避免稻种长时间浸泡,出现腐烂的的情况,然后再经过控制终端控制养液补给模块的补液组件对处于浸泡机构内部的稻种喷洒营养液,并充分进行接触,再配合其光照的效果,进而提高育种的质量,在此基础上经过控制终端控制搅拌模块的搅拌组件对含有营养液的补液组件进行搅拌的使用,以此整体相互配合自动的实现对稻种进行浸泡、通风、日照以及补充营养的育种使用,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养液补充机构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育种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浸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通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补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育种柜;2、密封门;3、自动育种系统;301、控制终端;302、升降模块;303、检测模块;304、通风模块;305、养液补给模块;306、搅拌模块;307、供电模块;4、温湿度检测器;5、浸泡机构;501、储水框;502、电动伸缩杆;503、内网载框;504、置种框;6、通风机构;601、通风扇;602、防护网;7、养液补充机构;701、补液组件;7011、药液箱;7012、下液管;7013、供给水泵;7014、雾化喷板;7015、光照灯板;702、搅拌组件;7021、电机;7022、转动轴;7023、搅拌杆;8、支撑块;9、观察板;10、拉板;11、进风网。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旨意解决了在对水稻新品种育种时其育种装置无法自动且较为智能的实现对水稻新品种进行浸泡、通风、日照以及补充营养的进行育种的使用,进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括育种柜1、密封门2和自动育种系统3,密封门2转动连接在育种柜1的前侧,育种柜1内部的右侧栓接有温湿度检测器4,育种柜1内部的右侧内嵌有进风网11,育种柜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浸泡机构5,育种柜1的左侧设置有通风机构6,育种柜1的顶部设置有养液补充机构7;
自动育种系统3包括控制终端301、升降模块302、检测模块303、通风模块304、养液补给模块305和搅拌模块306,升降模块302、检测模块303、通风模块304、养液补给模块305和搅拌模块306均与控制终端301单向电性连接,自动育种系统3单向电性连接有供电模块307,升降模块302为浸泡机构5,检测模块303为温湿度检测器4,通风模块304为通风机构6;
养液补充机构7包括补液组件701和搅拌组件702,补液组件701设置在育种柜1的顶部,搅拌组件702设置在补液组件701的内部,补液组件701和搅拌组件702分别为养液补给模块305和搅拌模块3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自动育种系统3、温湿度检测器4、浸泡机构5、通风机构6和养液补充机构7,在对水稻新品种育种时,使用者将处于育种柜1前侧的密封门2打开,然后将浸泡机构5的部分结构取出,然后将水稻新品种置入然后再放置浸泡机构5的内部,然后关闭密封门2,经过供电模块307对自动育种系统3对供电进行启动,以此经过控制终端301统一的对升降模块302的浸泡机构5、检测模块303的温湿度检测器4、通风模块304的通风机构6、养液补给模块305的补液组件701、搅拌模块306的搅拌组件702进行统一的控制,然后控制终端301对升降模块302的浸泡机构5下达对水稻新品种进行浸泡的指令,同时检测模块303的温湿度检测器4对育种柜1内部的湿度以及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当湿度或者温度过高时,向控制终端301反馈,然后控制终端301经过控制通风模块304的通风机构6配合进风网11对育种柜1内部的空气进行置换,以此保持育种柜1内部的干燥以及温度处于正常的状态,然后当水稻新品种充分浸泡后,控制终端301控制升降模块302的浸泡机构5使得水稻新品种升起进行脱水,以此避免稻种长时间浸泡,出现腐烂的的情况,然后再经过控制终端301控制养液补给模块305的补液组件701对处于浸泡机构5内部的稻种喷洒营养液,并充分进行接触,再配合其光照的效果,进而提高育种的质量,在此基础上经过控制终端301控制搅拌模块306的搅拌组件702对含有营养液的补液组件701进行搅拌的使用,以此整体相互配合自动的实现对稻种进行浸泡、通风、日照以及补充营养的育种使用,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其中请参考图4,浸泡机构5包括储水框501、电动伸缩杆502、内网载框503和置种框504,储水框501栓接在育种柜1内部的底侧,电动伸缩杆502分别栓接在储水框501顶部的两侧,内网载框503的两侧与电动伸缩杆502的伸缩端栓接,置种框504设置在内网载框503的内部,电动伸缩杆502为升降模块30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储水框501、电动伸缩杆502、内网载框503和置种框504,在对水稻新品种育种时,使用者将处于育种柜1前侧的密封门2打开,然后将内网载框503内部的置种框504取出,然后将水稻新品种置入种框然后再放置回内网载框503的内部,然后关闭密封门2,接着经过供电模块307对自动育种系统3进行供电进行启动,然后经过控制终端301控制电动伸缩杆502使得置种框504降至储水框501的内部,使得置种框504内部的稻种与储水框501内部的水进行接触,以此实现对稻种的浸泡使用,在此说明内网载框503和置种框504内部的底侧均为镂空网状。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5,通风机构6包括通风扇601和防护网602,通风扇601内嵌在育种柜1的左侧,防护网602栓接在通风扇601的左侧,通风扇601为通风模块30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通风扇601和防护网602,当检测模块303的温湿度检测器4对育种柜1内部的湿度以及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当湿度或者温度过高时,向控制终端301反馈,然后控制终端301经过控制通风模块304的通风扇601配合进风网11对育种柜1内部的空气进行置换,以此保持育种柜1内部的干燥以及温度处于正常的状态,并且在此过程中防护网602对通风扇601进行防护。
请继续参考图6,补液组件701包括药液箱7011、下液管7012、供给水泵7013、雾化喷板7014和光照灯板7015,药液箱7011栓接在育种柜1的顶部,下液管7012的顶部与药液箱7011的底部连通,供给水泵7013的吸收端与下液管7012的底部连通,供给水泵7013的排放端贯穿育种柜1的顶部,雾化喷板7014的顶部与供给水泵7013的排放端连通,光照灯板7015分别栓接在雾化喷板7014的前侧和后侧,供给水泵7013为养液补给模块30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药液箱7011、下液管7012、供给水泵7013、雾化喷板7014和光照灯板7015,当水稻新品种充分浸泡后,控制终端301控制升降模块302的电动伸缩杆502使得置种框504带动内部的内网载框503升起至初始位置,以此避免稻种长时间浸泡,出现腐烂的的情况,然后再经过控制终端301控制养液补给模块305的供给水泵7013配合下液管7012抽吸药液箱7011内部的营养液,然后再经过雾化喷板7014对处于内网载框503内部的稻种喷洒营养液,并充分进行接触,再配合其雾化喷板7014前侧和后侧的光照灯板7015进行光照的使用,进而提高育种的质量。
请参考图7,搅拌组件702包括电机7021、转动轴7022和搅拌杆7023,电机7021栓接在药液箱7011的左侧,电机7021的输出端贯穿药液箱7011的左侧,转动轴7022的左侧与电机7021的输出端栓接,搅拌杆7023栓接在转动轴7022的外侧,电机7021为搅拌模块30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机7021、转动轴7022和搅拌杆7023,在抽吸药液箱7011内部营养液时,控制终端301同步的控制搅拌模块306的电机7021驱动转动轴7022和搅拌杆7023来实现对药液箱7011内部的营养液进行搅拌的使用。
另外,请参考图1,育种柜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块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块8,可以实现对育种柜1的支撑使用,以提升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另外,请参考图1,密封门2的前侧内嵌有观察板9,观察板9为透明钢化玻璃。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观察板9,经过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的观察板9可以便于使用者对育种柜1内部的育种作业进行观察使用,以增加实用性。
另外,请参考图1,密封门2前侧的右侧内嵌有拉板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拉板10,可以便于使用者手动的拉动密封门2进行使用的效果,以增加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包括育种柜(1)、密封门(2)和自动育种系统(3),所述密封门(2)转动连接在育种柜(1)的前侧,所述育种柜(1)内部的右侧栓接有温湿度检测器(4),所述育种柜(1)内部的右侧内嵌有进风网(11),所述育种柜(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浸泡机构(5),所述育种柜(1)的左侧设置有通风机构(6),所述育种柜(1)的顶部设置有养液补充机构(7);
所述自动育种系统(3)包括控制终端(301)、升降模块(302)、检测模块(303)、通风模块(304)、养液补给模块(305)和搅拌模块(306),所述升降模块(302)、检测模块(303)、通风模块(304)、养液补给模块(305)和搅拌模块(306)均与控制终端(301)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育种系统(3)单向电性连接有供电模块(307),所述升降模块(302)为浸泡机构(5),所述检测模块(303)为温湿度检测器(4),所述通风模块(304)为通风机构(6);
所述养液补充机构(7)包括补液组件(701)和搅拌组件(702),所述补液组件(701)设置在育种柜(1)的顶部,所述搅拌组件(702)设置在补液组件(701)的内部,所述补液组件(701)和搅拌组件(702)分别为养液补给模块(305)和搅拌模块(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机构(5)包括储水框(501)、电动伸缩杆(502)、内网载框(503)和置种框(504),所述储水框(501)栓接在育种柜(1)内部的底侧,所述电动伸缩杆(502)分别栓接在储水框(501)顶部的两侧,所述内网载框(503)的两侧与电动伸缩杆(502)的伸缩端栓接,所述置种框(504)设置在内网载框(503)的内部,所述电动伸缩杆(502)为升降模块(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6)包括通风扇(601)和防护网(602),所述通风扇(601)内嵌在育种柜(1)的左侧,所述防护网(602)栓接在通风扇(601)的左侧,所述通风扇(601)为通风模块(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组件(701)包括药液箱(7011)、下液管(7012)、供给水泵(7013)、雾化喷板(7014)和光照灯板(7015),所述药液箱(7011)栓接在育种柜(1)的顶部,所述下液管(7012)的顶部与药液箱(7011)的底部连通,所述供给水泵(7013)的吸收端与下液管(7012)的底部连通,所述供给水泵(7013)的排放端贯穿育种柜(1)的顶部,所述雾化喷板(7014)的顶部与供给水泵(7013)的排放端连通,所述光照灯板(7015)分别栓接在雾化喷板(7014)的前侧和后侧,所述供给水泵(7013)为养液补给模块(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702)包括电机(7021)、转动轴(7022)和搅拌杆(7023),所述电机(7021)栓接在药液箱(7011)的左侧,所述电机(7021)的输出端贯穿药液箱(7011)的左侧,所述转动轴(7022)的左侧与电机(7021)的输出端栓接,所述搅拌杆(7023)栓接在转动轴(7022)的外侧,所述电机(7021)为搅拌模块(3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柜(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块(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2)的前侧内嵌有观察板(9),所述观察板(9)为透明钢化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2)前侧的右侧内嵌有拉板(10)。
CN202322069609.1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 Active CN220511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9609.1U CN220511839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9609.1U CN220511839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1839U true CN220511839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5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9609.1U Active CN220511839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1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9308A (zh) 一种农业用具有晾晒功能的粮食存储装置
CN208753803U (zh) 一种散热型户外配电柜
CN113875456B (zh) 一种用于森林幼苗快速生长的培育装置
CN115838628A (zh) 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的环境模拟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20511839U (zh) 一种水稻新品种育种装置
CN109601361A (zh) 一种农业实验用户外育种箱
CN205902507U (zh) 一种新型光伏农业大棚
CN208064326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灭虫装置
CN208807154U (zh) 一种市政用驱虫花箱
CN216753240U (zh) 一种禽类养殖用使用方便的全自动孵化器
CN214852679U (zh) 一种全天候育种实验室用的高效催芽装置
CN215346155U (zh) 一种草莓种植装置
CN208549529U (zh) 一种智能控制型水培种植系统
CN208002074U (zh) 一种饲料搅拌的自动化机械设备
CN111820038A (zh) 一种高效育苗的薄壳山核桃大棚
CN112616742A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饲料投放装置
CN213548264U (zh) 水稻种子催芽箱
CN219330181U (zh) 一种用于农业技术开发的农作物试验箱
CN220630386U (zh) 一种红托竹荪培养装置
CN212876924U (zh) 一种大棚育苗用育苗装置
CN215774805U (zh) 一种畜禽养殖环境调控装置
CN218942082U (zh) 一种辣椒栽培用防病虫害装置
CN213847874U (zh) 一种智慧农业育苗大棚
CN215074497U (zh) 箱式岩棉基质树式无土栽培设备
CN212324941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