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0417U - 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0417U
CN220510417U CN202321973063.6U CN202321973063U CN220510417U CN 220510417 U CN220510417 U CN 220510417U CN 202321973063 U CN202321973063 U CN 202321973063U CN 220510417 U CN220510417 U CN 220510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inner core
proof
housing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30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阳
王斌
许世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9730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0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0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0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区分公接头和母接头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属于电缆接头技术领域。该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包括:内芯、防爆壳体、防爆壳体盖、壳体连接密封环、密封波纹柔性胶套、紧固螺母、内外固定螺丝、接线紧固螺丝。相较于传统电胶布缠绕接线方式该快速接头具备安装简单、防爆防水、抗拉扯、连接可靠、连接断开操作迅速等优点,适用于存在爆炸性粉尘和气体的危险场所的临时用电电缆的连接及一般场所用电电缆的连接。相较于一般快速接头该快速接头不区分公母,任意两个相同的本快速接头均可相互连接,具备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快速接头,特别地,提供了一种不区分公母且具备防爆性能的电缆快速接头,属于电缆接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临时用电电缆的布置过程中,常因接线距离较长需对电缆进行搭接延长,目前电缆的接线方式通常是在接头处剥离一定长度的电缆保护层露出线芯,而后将线芯相互缠绕拧合后用电胶布进行缠绕包裹,该连接方式受现场作业环境的影响,接头易松脱、漏电、浸水、短路,容易造成触电等危险事故,在一些存在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的危险场所,采用该连接方式容易漏电产生电火花从而导致爆炸事故。在用电结束后一般通过直接切断电缆接头进行分离拆除,此连接方式同时造成了电缆的损耗。同时,此连接方式不能做到快速连接、快速断开。
另外,危险场所通常设置有防爆开关,为了省事,临时用电接线人员常违规拆开防爆开关,将防爆开关作为临时电缆的电源接入点,在防爆开关处接入临时电缆破坏了危险场所固有电气设备的封堵措施,降低了其防爆性能,增加了危险性。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电缆连接头均区分公接头、母接头,连接过程中公接头和母接头必须配套方能进行连接,不具备通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 现有电缆连接方式中连接不可靠、不具备防爆和防水性能、操作费时、电缆损耗、电缆接入会破坏电气防爆封堵降低防爆性以及一般电缆连接头区分公母不具备通用性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区分公母接头且具备防爆性能的临时用电电缆快速接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L”形导通器和接线L旋扣设计,使两个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连接时本侧接头的“L”形导通器、接线L旋扣与对侧接头的“L”形导通器、接线L旋扣能够相互插入嵌合(本侧接头、对侧接头指两个接头的相对位置,本侧接头、对侧接头结构完全一样,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而实现电缆的连接,设置壳体连接密封环、密封波纹柔性胶套和紧固螺母,从而实现了本快速接头的防爆、防水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包括内芯、防爆壳体、防爆壳体盖、壳体连接密封环、密封波纹柔性胶套、紧固螺母、内外固定螺丝、接线紧固螺丝,所述内芯包括分线槽、接线插口、内芯固定螺丝孔、导通器、接线紧固螺丝孔、限位卡条、接线L旋扣、L旋扣区分标识、内芯安装位置标识、内芯护壳、内芯L旋扣槽、内芯轴凸,两个所述内芯相互匹配,所述分线槽设置于所述内芯一端,所述分线槽与所述接线插口相接,所述接线插口两端分别与所述分线槽和所述导通器相接,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设置于所述内芯外侧,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设内螺纹,所述内芯除所述导通器外均为绝缘材质,所述导通器为金属导电材质,所述导通器为“L”状,所述导通器包括导通上片、导通下片、导通插脚、导通插孔,所述导通器沿所述内芯轴凸外侧360度平均分布包裹固定于所述内芯和所述接线L旋扣中,所述导通插脚和所述导通插孔于接线L旋扣侧方露出,所述导通上片和所述导通下片一端为对向弧形结构,所述导通上片和所述导通下片的对向弧形结构与所述接线插口相通,所述导通插脚设置在所述导通器底部位置,所述导通插孔设置在所述导通器中部位置,所述导通插孔与所述导通插脚相互匹配,所述导通插孔与所述导通插脚为同轴线、等半径的圆弧结构,所述导通插孔和所述导通插脚与所述内芯轴凸同轴,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设置于所述内芯护壳外侧,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沿所述内芯径向方向深入至所述导通上片的弧形结构位置,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设内螺纹,所述限位卡条为凸起条状结构,所述限位卡条设置于所述内芯护壳外侧,所述接线L旋扣为圆弧结构,所述接线L旋扣与所述内芯轴凸同轴,所述接线L旋扣顶端设置所述设L旋扣区分标识,所述内芯护壳设置于所述内芯外侧,所述内芯安装位置标识设置于所述内芯护壳顶面,所述内芯L旋扣槽与所述接线L旋扣相匹配,所述内芯轴凸与所述内芯同轴,所述内芯轴凸设置于所述内芯中心。
所述防爆壳体包括紧固螺纹、壳体固定螺丝孔、限位槽、壳体连接卡扣、壳体连接凹槽、壳体密封环凹槽、安装插入对齐标识、安装旋接到位标识、壳体安装位置标识、固定底座、固定孔,两个所述防爆壳体相互匹配,所述防爆壳体与所述内芯匹配,所述壳体固定螺丝贯穿所述防爆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螺丝孔设内螺纹,所述壳体固定螺丝孔与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直径相同,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防爆壳体内侧,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卡条匹配,所述壳体连接卡扣和所述壳体连接凹槽设置于所述防爆壳体接口端外侧,所述壳体连接卡扣和所述壳体连接凹槽为圆弧结构,所述壳体连接凹槽、所述壳体连接卡扣与所述防爆壳体同轴,所述壳体连接凹槽与所述壳体连接卡扣匹配,所述壳体密封环凹槽设置于所述防爆壳体接口端内侧,所述壳体连接密封凹槽截面为“丁”字形结构,所述壳体安装位置标识设置于所述防爆壳体接口端面。
所述防爆壳体盖与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匹配,所述防爆壳体盖为盖状结构,所述防爆壳体盖包括上述壳体连接卡扣、上述壳体连接凹槽、上述壳体密封环凹槽结构。
所述壳体连接密封环为具有弹性和回弹性的材质,所述壳体连接密封环与所述壳体密封环凹槽匹配。
所述密封波纹柔性胶套为具有弹性和回弹性的材质,所述密封波纹柔性胶套内侧为密封波纹结构。
所述紧固螺母内侧两端分别设置凸台和内螺纹,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紧固螺丝匹配。
所述内外固定螺丝与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壳体固定螺丝孔匹配。
所述接线紧固螺丝与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匹配。
两个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相互匹配。
所述防爆壳体包括设置电缆线管、固定底座或固定孔固定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
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和壳体固定螺丝孔匹配,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和所述壳体固定螺丝孔设置数量包括一个或多个。
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卡条设置数量相同,所述限位卡条和所述限位槽设置数量包括一个或多个。
所述导通器、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所述接线L旋扣和所述壳体连接卡扣四者设置数量相同,所述导通器、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所述接线L旋扣和所述壳体连接卡扣设置数量包括两个或多个。
两个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对齐所述安装插入对齐标识旋转至所述安装旋接到位标识对齐处连通电缆,两个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连接后呈梭子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L”形导通器和接线L旋扣,两个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连接时彼此的导通器相互插入嵌合,本侧导通器的导通插脚插入对侧导通器的导通插口,对侧导通器的导通插脚插入本侧导通器的导通插口,形成可靠连接;接线紧固螺丝拧入接线紧固螺丝孔推动导通上片向导通下片靠近,使导通器上片、导通下片夹紧电缆线芯,保证线芯充分与导通器接触的同时还具备固定线芯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连接的可靠。
电缆穿入防爆壳体,电缆与壳体之间存在一定缝隙,在电缆穿过防爆壳体处(即紧固螺母和防爆壳体紧固螺纹之间)设置密封波纹柔性胶套,紧固螺母拧入紧固螺纹时,紧固螺母的凸台和紧固螺纹端面将挤压密封波纹柔性胶套使其发生弹性变形,其内密封波纹结构变形将紧密包裹电缆,实现密封;安装于防爆壳体接口端的壳体连接密封环在两个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连接时,本侧壳体连接密封环与对侧的壳体连接密封环亦相互贴合挤压,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接头和电缆之间、本实用新型接头和接头之间均形成密封,有效隔绝可燃粉尘、可燃气体、水和电火花,具备防爆、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剥离一定长度的电缆保护层和较少长度的线芯绝缘层,电缆线芯沿内芯分线槽分别插入接线插口至导通器导通上片和导通下片的弧形结构间,从接线紧固螺丝孔拧入接线紧固螺丝固定线芯,通过限位设置(限位槽、限位卡条、内外固定螺丝)将内芯固定至防爆壳体内,拧紧紧固螺母即完成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即可多次反复使用无需拆解本接头,不进行接线时,使用防爆壳体盖盖住本接头,进行接线操作时旋下防爆壳体盖并与对侧接头旋接即完成电缆的连接,断开连接仅需反向旋转即可,实现快速连接与断开,操作迅速不费时。同时因安装完成后可多次反复进行连接与断开,避免了传统接线方式造成的电缆损耗。
将本实用新型的防爆壳体设置固定底座、固定孔,配合电缆线管将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固定,加盖所述防爆壳体盖,可作为临时电缆的固定电源接入点,进行临时用电时便无需从防爆开关内接电,避免破坏防爆开关的防爆封堵,有效保证了危险场所电气的防爆性能。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一般电缆接头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区分公母接头,任意两个相同的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均可相互连接,具备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爆壳体和壳体连接密封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了壳体连接密封环的防爆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穿线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穿线安装过程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芯接线示意图。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内芯接线后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芯接线后透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通器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两侧导通器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内芯与防爆壳体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防爆壳体盖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非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透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固定电源接入点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中:0000-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1000-内芯,1010-分线槽,1020-接线插口,1030-内芯固定螺丝孔,1040-导通器,1041-导通上片,1042-导通下片,1043-导通插脚,1044-导通插孔,1050-接线紧固螺丝孔,1060-限位卡条,1070-接线L旋扣,1080-L旋扣区分标识,1090-内芯安装位置标识,1100-内芯护壳,1110-内芯L旋扣槽,1120-内芯轴凸,2100-防爆壳体,2101-紧固螺纹,2102-壳体固定螺丝孔,2103-限位槽,2104-壳体连接卡扣,2105-壳体连接凹槽,2106-壳体密封环凹槽,2107-安装插入对齐标识,2108-安装旋接到位标识,2109-壳体安装位置标识,2110-固定底座,2111-固定孔,2200-防爆壳体盖,3000-壳体连接密封环,4000-密封波纹柔性胶套,4001-密封波纹,5000-紧固螺母,5001-凸台,6000-内外固定螺丝,7000-接线紧固螺丝,8000-电缆线管,900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针对接线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三芯电缆及普遍使用单相220V交流电的情况,以连接两段使用单相220V交流电的三芯电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针对使用单相220V交流电的三芯电缆,本实施例中将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中的导通器(1040)、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接线L旋扣(1070)和壳体连接卡扣(2104)的数量均设置为3个。
请参照图1、2所示,防爆壳体(2100)包括紧固螺纹(2101)、壳体固定螺丝孔(2102)、限位槽(2103)、壳体连接卡扣(2104)、壳体连接凹槽(2105)、壳体密封环凹槽(2106)、安装插入对齐标识(2107)、安装旋接到位标识(2108)、壳体安装位置标识(2109)。
安装步骤1:将壳体连接密封环(3000)安装至防爆壳体(2100)中的壳体密封环凹槽(2106)内。壳体密封环凹槽(2106)及壳体连接密封环(3000)截面均为“丁”字形,该“丁”字形结构使壳体连接密封环(3000)不易发生松脱。
两侧接头(0000)进行连接时,两侧的壳体连接密封环(3000)相互贴合挤压,形成密封,使本实用新型具备防爆、防水性能。
请参照图3、4所示,密封波纹柔性套管(4000)为具有弹性和回弹性的材质,其内侧为密封波纹(4001)结构,紧固螺母(5000)内侧设置凸台(5001)和螺纹。安装时,通过紧固螺母(5000)与紧固螺纹(2101)的拧合挤压密封波纹柔性套管(4000),使其发生弹性变形,其内密封波纹结构(4001)进而紧密包裹电缆,实现密封。
安装步骤2:依次将紧固螺母(5000)、密封波纹柔性套管(4000)、安装了壳体连接密封环(3000)的防爆壳体(2100)穿入电缆(9000)。
请参照图5-7所示,内芯(1000)包括分线槽(1010)、接线插口(1020)、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导通器(1040)、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限位卡条(1060)、接线L旋扣(1070)、L旋扣区分标识(1080)、内芯安装位置标识(1090)、内芯护壳(1100)、内芯L旋扣槽(1110)、内芯轴凸(1120),内芯(1000)除导通器(1040)外均为绝缘材质。
分线槽(1010)设置于内芯(1000)一端并与接线插口(1020)相接,接线插口(1020)另一端与导通器(1040)相接。
限位卡条(1060)为凸起条状结构,限位卡条(1060)和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设置于内芯护壳(1100)外侧,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设内螺纹。
导通器(1040)为金属导电材质,导通器(1040)为“L”状。导通器(1040)包括导通上片(1041)、导通下片(1042)、导通插脚(1043)、导通插孔(1044)。本实施例设置3个导通器,3个导通器(1040)沿内芯轴凸(1120)外侧间隔120度平均分布包裹固定在内芯(1000)和接线L旋扣(1070)中,导通插脚(1043)和导通插孔(1044)从接线L旋扣(1070)侧方露。导通上片(1041)和导通下片(1042)一端为对向弧形结构,导通上片(1041)和导通下片(1042)的对向弧形结构与接线插口(1020)相通,导通插脚(1043)设置在导通器(1040)底部位置,导通插孔(1044)设置在导通器(1040)中部位置。
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设置于内芯护壳(1100)外侧并沿内芯(1000)径向方向深入连通至导通上片(1041)的弧形结构位置,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设内螺纹。
导通插孔(1044)与导通插脚(1043)相互匹配,导通插孔(1044)与导通插脚(1043)为同轴线、等半径的圆弧结构,导通插孔(1044)和导通插脚(1043)与内芯轴凸(1120)同轴。
接线L旋扣(1070)为圆弧结构,接线L旋扣(1070)与内芯轴凸(1120)同轴,接线L旋扣(1070)顶端设置设L旋扣区分标识(1080)。因三个接线L旋扣(1070)结构完全相同,针对使用单相220V交流电的三线芯电缆,三线芯分别为地线、零线、火线,使用本实施例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进行连接时,为确保两侧地线相互连接,故设置设L旋扣区分标识(1080)对三个接线L旋扣(1070)进行区分。L旋扣区分标识(1080)以文字或符号体现,通过L旋扣区分标识(1080)将三个接线L旋扣(1070)区分为1个接地线的接线L旋扣(1070)(后文称“接线L旋扣A”)和2个接相线的线L旋扣(1070)(后文称“接线L旋扣B”)。
内芯L旋扣槽(1110)与所述接线L旋扣(1070)相匹配,所述内芯轴凸(1120)与所述内芯(1000)同轴,所述内芯轴凸(1120)设置于所述内芯(1000)中心。
内芯护壳(1100)设置于内芯(1000)外侧,进行接头连接时,两侧的内芯护壳(1100)贴合对齐而将接线L旋扣(1070)、导通器(1040)等保护在内芯护壳(1100)内,起着较好的保护和绝缘作用。
安装步骤3:剥离一定长度的电缆(9000)保护层和较少长度的线芯绝缘层,电缆线芯沿内芯(1000)的分线槽(1010)分别插入接线插口(1020)至导通器(1040)的导通上片(1041)和导通下片(1042)的弧形结构间,从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拧入接线紧固螺丝(7000)固定线芯,使线芯与导通器(1040)的良好接触。安装时,地线线芯接入接线L旋扣A对应的接线插口(1020),相线(即火线、零线)分别接入接线L旋扣B对应的接线插口(1020)。若无地线,则火线、零线分别接入接线L旋扣B对应的接线插口(1020),接线L旋扣A对应的接线插口(1020)不接线。
请参照图8、9所示,进行接头连接时,本侧导通器(1040)的导通插脚(1043)将插入对侧导通器(1040)的导通插口(1044),对侧导通器(1040)的导通插脚(1043)将插入本侧导通器(1040)的导通插口(1044),相互的插入形成可靠连接。
请参照图10所示,防爆壳体(2100)的壳体安装位置标识(2109)设置于防爆壳体(2100)接口端面,内芯安装位置标识(1090)设置于内芯护壳(1100)顶面。
安装步骤4:将内芯安装位置标识(1090)与壳体安装位置标识(2109)对齐,对齐后沿限位卡条(1060)和限位槽(2103)将内芯(1000)放入防爆壳体(2100)中,限位卡条(1060)与限位槽(2103)卡合,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与壳体固定螺丝孔(2102)对齐,而后拧入内外固定螺丝(6000),实现内芯(1000)与防爆壳体(2100)的相对固定,使其不发生相对移动。然后拧入紧固螺母(5000),挤压密封波纹柔性套管(4000),使其发生弹性变形,其内密封波纹结构(4001)进而紧密包裹电缆,实现电缆(9000)与防爆壳体(2100)间缝隙的封堵。
请参照图11-16所示,防爆壳体盖(2200)为盖状结构,防爆壳体盖(2200)包括壳体连接卡扣(2104)、壳体连接凹槽(2105)、壳体密封环凹槽(2106)。在本实用新型不进行连接时,通过加盖防爆壳体盖(0000)实现不连接状态的防爆、防水以及对接头的保护。
安装步骤5:将安装了壳体连接密封环(3000)的防爆壳体盖(2200)对齐盖入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即可。
对需要进行连接的另一接线电缆(9000)重复进行以上安装步骤1-5,即完成电缆(9000)连接前的安装。
连接操作:进行连接前,分别取下防爆壳体盖(2200),将本侧接头(0000)与对侧接头(0000)的安装插入对齐标识(2107)对齐贴合,并相互旋转至安装旋接到位标识(2108)相互对齐,即完成电缆接头的连接。
连接后,三芯线电缆的地线相互连通,本侧电缆(9000)的火线、零线分别与对侧电缆(9000)的零线、火线连接,因交流电不区分正负,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使用交流电电缆的连接。
断开操作:将连接状态的两侧接头(0000)由安装旋接到位标识(2108)反向相互旋转至安装插入对齐标识(2107)处,即完成接头的断开,断开后分别盖上防爆壳体盖(2200)。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7所示,于防爆壳体(2100)外侧设置固定底座(2110)或固定孔(2111),配合电缆线管(8000)将本实用新型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固定,作为临时电缆的固定电源接入点,不进行临时用电接电时加盖上述防爆壳体盖(2200),进行接电时使用带本实用新型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的电缆(9000)与之连接。设置于危险场所内,即能满足防爆安全要求,也具备操作方便迅速的特点。
【实施例3】
将本实用新型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的导通器(1040)、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接线L旋扣(1070)和壳体连接卡扣(2104)的数量设置为2个或4个,可用于双线芯或四线芯电缆的连接。

Claims (6)

1.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芯(1000),所述内芯(1000)包括分线槽(1010)、接线插口(1020)、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导通器(1040)、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限位卡条(1060)、接线L旋扣(1070)、L旋扣区分标识(1080)、内芯安装位置标识(1090)、内芯护壳(1100)、内芯L旋扣槽(1110)、内芯轴凸(1120),两个所述内芯(1000)相互匹配,所述分线槽(1010)设置于所述内芯(1000)一端,所述分线槽(1010)与所述接线插口(1020)相接,所述接线插口(1020)两端分别与所述分线槽(1010)和所述导通器(1040)相接,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设置于所述内芯(1000)外侧,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设内螺纹,所述内芯(1000)除所述导通器(1040)外均为绝缘材质,所述导通器(1040)为金属导电材质,所述导通器(1040)为“L”状,所述导通器(1040)包括导通上片(1041)、导通下片(1042)、导通插脚(1043)、导通插孔(1044),所述导通器(1040)沿所述内芯轴凸(1120)外侧360度平均分布包裹固定于所述内芯(1000)和所述接线L旋扣(1070)中,所述导通插脚(1043)和所述导通插孔(1044)于接线L旋扣(1070)侧方露出,所述导通上片(1041)和所述导通下片(1042)一端为对向弧形结构,所述导通上片(1041)和所述导通下片(1042)的对向弧形结构与所述接线插口(1020)相通,所述导通插脚(1043)设置在所述导通器(1040)底部位置,所述导通插孔(1044)设置在所述导通器(1040)中部位置,所述导通插孔(1044)与所述导通插脚(1043)相互匹配,所述导通插孔(1044)与所述导通插脚(1043)为同轴线、等半径的圆弧结构,所述导通插孔(1044)和所述导通插脚(1043)与所述内芯轴凸(1120)同轴,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设置于所述内芯护壳(1100)外侧,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沿所述内芯(1000)径向方向深入至所述导通上片(1041)的弧形结构位置,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设内螺纹,所述限位卡条(1060)为凸起条状结构,所述限位卡条(1060)设置于所述内芯护壳(1100)外侧,所述接线L旋扣(1070)为圆弧结构,所述接线L旋扣(1070)与所述内芯轴凸(1120)同轴,所述接线L旋扣(1070)顶端设置所述L旋扣区分标识(1080),所述内芯护壳(1100)设置于所述内芯(1000)外侧,所述内芯安装位置标识(1090)设置于所述内芯护壳(1100)顶面,所述内芯L旋扣槽(1110)与所述接线L旋扣(1070)相匹配,所述内芯轴凸(1120)与所述内芯(1000)同轴,所述内芯轴凸(1120)设置于所述内芯(1000)中心;
防爆壳体(2100),所述防爆壳体(2100)包括紧固螺纹(2101)、壳体固定螺丝孔(2102)、限位槽(2103)、壳体连接卡扣(2104)、壳体连接凹槽(2105)、壳体密封环凹槽(2106)、安装插入对齐标识(2107)、安装旋接到位标识(2108)、壳体安装位置标识(2109)、固定底座(2110)、固定孔(2111),两个所述防爆壳体(2100)相互匹配,所述防爆壳体(2100)与所述内芯(1000)匹配,所述壳体固定螺丝贯穿所述防爆壳体(2100),所述壳体固定螺丝孔(2102)设内螺纹,所述壳体固定螺丝孔(2102)与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直径相同,所述限位槽(2103)设置于所述防爆壳体(2100)内侧,所述限位槽(2103)与所述限位卡条(1060)匹配,所述壳体连接卡扣(2104)和所述壳体连接凹槽(2105)设置于所述防爆壳体(2100)接口端外侧,所述壳体连接卡扣(2104)和所述壳体连接凹槽(2105)为圆弧结构,所述壳体连接凹槽(2105)、所述壳体连接卡扣(2104)与所述防爆壳体(2100)同轴,所述壳体连接凹槽(2105)与所述壳体连接卡扣(2104)匹配,所述壳体密封环凹槽(2106)设置于所述防爆壳体(2100)接口端内侧,所述壳体连接密封凹槽截面为“丁”字形结构,所述壳体安装位置标识(2109)设置于所述防爆壳体(2100)接口端面;
防爆壳体盖(2200),所述防爆壳体盖(2200)与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匹配,所述防爆壳体盖(2200)为盖状结构,所述防爆壳体盖(2200)包括所述壳体连接卡扣(2104)、所述壳体连接凹槽(2105)、所述壳体密封环凹槽(2106);
壳体连接密封环(3000),所述壳体连接密封环(3000)为具有弹性和回弹性的材质,所述壳体连接密封环(3000)与所述壳体密封环凹槽(2106)匹配;
密封波纹柔性胶套(4000),所述密封波纹柔性胶套(4000)为具有弹性和回弹性的材质,所述密封波纹柔性胶套(4000)内侧为密封波纹(4001)结构;
紧固螺母(5000),所述紧固螺母(5000)内侧两端分别设置凸台(5001)和内螺纹,所述紧固螺母(5000)与所述紧固螺纹(2101)匹配;
内外固定螺丝(6000),所述内外固定螺丝(6000)与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壳体固定螺丝孔(2102)匹配;
接线紧固螺丝(7000),所述接线紧固螺丝(7000)与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匹配;
两个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相互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其特征是所述防爆壳体(2100)包括设置电缆线管(8000)、固定底座(2110)或固定孔(2111)固定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其特征是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和所述壳体固定螺丝孔(2102)匹配,所述内芯固定螺丝孔(1030)和所述壳体固定螺丝孔(2102)设置数量包括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槽(2103)和所述限位卡条(1060)设置数量相同,所述限位卡条(1060)和所述限位槽(2103)设置数量包括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其特征是所述导通器(1040)、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所述接线L旋扣(1070)和所述壳体连接卡扣(2104)四者设置数量相同,所述导通器(1040)、所述接线紧固螺丝孔(1050)、所述接线L旋扣(1070)和所述壳体连接卡扣(2104)设置数量包括两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其特征是两个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对齐所述安装插入对齐标识(2107)旋转至所述安装旋接到位标识(2108)对齐处连通电缆,两个所述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0000)连接后呈梭子状。
CN202321973063.6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 Active CN220510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3063.6U CN22051041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3063.6U CN22051041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0417U true CN220510417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0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3063.6U Active CN22051041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0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0075B (zh) 一种屏蔽件及使用该屏蔽件的电连接器插头
CN202268551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102176585B (zh)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CN220510417U (zh) 一种不区分公母的电缆防爆快速接头
CN209880997U (zh) 一种防水对接头
CN109378605B (zh) 插接式电缆连接头
CN202025947U (zh) 屏蔽件及使用该屏蔽件的电连接器插头
CN204732629U (zh) 电气设备绝缘快速连接构件
CN214249520U (zh) 线缆结构及灯具
CN216015807U (zh) 一种连接器的防水线夹
CN210092466U (zh) 一种用于供电的高可靠性连接器
CN213878574U (zh) 一种防水单极电源连接器的公插头
KR101562166B1 (ko) 전선 커넥터용 방수튜브
CN209963293U (zh) 一种绝缘分支线夹及其分支线连接器
CN204760567U (zh) 绝缘导线l型连接端子
CN112467455A (zh) 一种高防水塑胶水密连接器
CN2122444U (zh) 潜油(水)电机与电缆联接装置
CN219321660U (zh) 一种重载连接器
CN112003202A (zh) 电缆的连接方法
CN219144583U (zh) 一种电气连接件
CN216161992U (zh) 一种快装式充电接头
CN218513700U (zh) 一种分支连接器
CN217607453U (zh) 一种高压电缆附件
CN110600895A (zh) 一种电线连接头
CN218919294U (zh) 一种发电车连接接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