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3497U - 智能晾衣机 - Google Patents
智能晾衣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03497U CN220503497U CN202322251758.XU CN202322251758U CN220503497U CN 220503497 U CN220503497 U CN 220503497U CN 202322251758 U CN202322251758 U CN 202322251758U CN 220503497 U CN220503497 U CN 2205034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ying
- heating
- rod
- main body
- ai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61 sun expo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晾衣机,其包括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和升降装置,第一烘干装置包括主体和第一烘干组件,主体形成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相连通的出风口,第一烘干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且对应出风口设置,第一烘干组件用于吹出热风;第二烘干装置包括发热架和第二烘干组件,第二烘干组件与发热架连接,第二烘干组件具有朝向出风口设置的发热平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主体连接,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发热架连接,升降装置用于驱动发热架靠近或远离主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烘干组件向衣物吹出热风进行烘干,并且,在安装平台上设置第二烘干组件进行发热,通过第一烘干组件和第二烘干组件配合提高烘干效率,实现快速烘干衣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晾衣机。
背景技术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晾晒环境不佳,例如室内通风不佳或外部环境本身就比较潮湿时,由于没有充足阳光照射或空气流动蒸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很难晾干。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智能晾衣机来辅助烘干衣物。现有市面上的智能晾衣机一般采用发热风机吹出热风或者加热来辅助烘干衣物。但是,现有的智能晾衣机的烘干效率比较低,难以实现快速烘干衣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晾衣机,以解决传统智能晾衣机烘干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晾衣机包括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主体和第一烘干组件,所述主体形成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第一烘干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烘干组件用于吹出热风;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包括发热架和第二烘干组件,所述第二烘干组件与所述发热架连接,所述第二烘干组件具有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的发热平台;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架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发热架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烘干组件包括传热板和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发热架上,所述传热板盖设于所述发热件上,所述传热板远离所述发热件的一侧形成所述发热平台。
可选地,所述发热架上设置有隔热棉,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隔热棉上。
可选地,所述发热架包括连接杆、支撑杆、支架和两个晾杆,两个所述晾杆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撑杆均连接于两个所述晾杆之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支架支撑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烘干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智能晾衣机还包括两个被杆和多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被杆与两个所述晾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被杆承托于所述连接杆上;各所述连接件上均开设有滑动槽,一所述晾杆至少对应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晾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晾杆对应的所述被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滑动槽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连接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晾杆连接,所述安装件形成有安装槽,所述被杆卡入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晾杆包括相连接的杆状部和悬挂部,所述悬挂部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悬挂部上开设有多个沿所述杆状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悬挂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有所述安装槽,所述悬挂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以形成容纳槽,所述杆状部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件、转动件、传动轮和传动索,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索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且所述传动索的另一端经过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发热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两个剪刀架,两个所述剪刀架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各所述剪刀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和所述发热架连接;各所述剪刀架均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以及多个依次铰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地交叉设置,并且于交叉处进行铰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主体形成有安装腔和出风口,出风口与安装腔相连通。第一烘干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烘干组件通过与安装腔的腔壁连接实现其安装和固定。并且,第一烘干组件对应出风口设置,第一烘干组件用于吹出热风,热风从出风口送出以烘干主体下方的衣物。第二烘干组件通过与发热架连接实现其安装和固定。第二烘干组件具有发热平台,发热平台朝向出风口设置,衣物可以平铺在发热平台上,第二烘干组件能够发热以对发热平台上的衣物进行进一步的烘干,从而加快烘干效率,且设置发热平台还方便晾晒玩偶、鞋子等不方便悬挂烘干的物件,同时还能增加衣物容纳和解决衣物平放的问题。升降装置的上端与主体连接,升降装置的下端与发热架连接,升降装置驱动发热架远离主体,以便于用户将衣物铺设或挂设于发热架上;升降装置驱动发热架靠近主体,减小第一烘干组件与衣物之间的距离,提高第一烘干组件的烘干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烘干组件向衣物吹出热风进行烘干,并且,在安装平台上设置第二烘干组件进行发热,通过第一烘干组件和第二烘干组件配合提高烘干效率,实现快速烘干衣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智能晾衣机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智能晾衣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二烘干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晾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晾衣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智能晾衣机100包括第一烘干装置10、第二烘干装置20及升降装置30,第一烘干装置10包括主体11和第一烘干组件12,主体11形成有安装腔111和与安装腔111相连通的出风口112,第一烘干组件12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对应出风口112设置,第一烘干组件12用于吹出热风;第二烘干装置20包括发热架21和第二烘干组件22,第二烘干组件22于发热架21连接,第二烘干组件22具有朝向出风口112设置的发热平台2221;升降装置30的一端与主体11连接,升降装置30的另一端与发热架21连接,升降装置30用于驱动发热架21靠近或远离主体11。
主体11形成有安装腔111和出风口112,出风口112与安装腔111相连通。第一烘干组件12设置于安装腔111内,第一烘干组件12通过与安装腔111的腔壁连接实现其安装和固定。并且,第一烘干组件12对应出风口112设置,第一烘干组件12用于吹出热风,热风从出风口112送出以烘干主体11下方的衣物。第二烘干组件22通过与发热架21连接实现其安装和固定。第二烘干组件22具有发热平台2221,发热平台2221朝向出风口112设置,衣物可以平铺在发热平台2221上,第二烘干组件22能够发热以对发热平台2221上的衣物进行进一步的烘干,从而加快烘干效率,且设置发热平台2221还方便晾晒玩偶、鞋子等不方便悬挂烘干的物件,同时还能增加衣物容纳和解决衣物平放的问题。升降装置30的上端与主体11连接,升降装置30的下端与发热架21连接,升降装置30驱动发热架21远离主体11,以便于用户将衣物铺设或挂设于发热架21上;升降装置30驱动发热架21靠近主体11,减小第一烘干组件12与衣物之间的距离,提高第一烘干组件12的烘干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烘干组件12向衣物吹出热风进行烘干,并且,在安装平台上设置第二烘干组件22进行发热,通过第一烘干组件12和第二烘干组件22配合提高烘干效率,实现快速烘干衣物。
具体地,第一烘干组件12包括贯流风机和加热器,主体11开设有进风口113,进风口113与安装腔111相连通,贯流风机的出口端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用于对气流进行加热,使得第一烘干组件12能够吹出热风。加热器为PTC陶瓷加热器,PTC陶瓷加热器具有恒温发热、热转换率高、耐电压高、残余电流小、功率低、响应时间迅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贯流风机单独工作时,出风口112送出自然风以辅助晾干衣物,贯流风机与加热器同时工作时,出风口112送出热风以烘干衣物。智能晾衣机100具有基本状态、风机状态和烘干状态。基本状态下,贯流风机和加热器以及第二烘干组件22均不工作,衣物自然晾干。风机状态下,贯流风机单独工作,加热器以及第二烘干组件22均不工作,出风口112送出自然风以辅助晾干衣物。烘干状态具有三个烘干模式:风机烘干、发热架21烘干和双重烘干。风机烘干模式时,开启贯流风机和加热器,此时第一烘干组件12吹出热风辅助晾干衣物,经预先设定程序为定时预设时间后自动关闭。发热架21烘干模式时,开启第二烘干组件22,此时第二烘干组件22发热,并将热量传导至发热平台2221上,散发出的热量辅助烘干平铺在发热平台2221上的衣物。双重烘干模式时,同时开启贯流风机和加热器以及第二烘干组件22,此时第一烘干组件12吹出热风和第二烘干组件22发出热量,高效辅助晾干衣物,经预先设定程序为定时预设时间后自动关闭。预设时间可以为30分钟、60分钟或120分钟等,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衣物选择不同的预设时间,从而能够有效地节省能源。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第二烘干组件22包括传热板222和发热件221,发热件221设置在发热架21上,传热板222盖设于发热件221上传热板222远离发热件221的一侧形成发热平台2221。
发热件221设置在发热架21上,具体地,发热件221为碳钎维发热丝,碳纤维发热丝具有升温迅速、电热转换效率高、节省电能、重量轻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传热板222盖设于发热件221上,传热板222远离发热件221的一侧形成发热平台2221,发热件221发热,将热量传导至传热板222上,使得发热平台2221发热,散发出的热量辅助烘干平铺在发热平台2221上的衣物。
具体地,传热板222为铝板,铝板的传热系数较高,能够提高传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发热架21上设置有隔热棉211,发热件221设置在隔热棉211上。
隔热棉211设置于发热架21上,发热件221设置在隔热棉211上,通过在发热件221下方垫上隔热棉211进行隔热,隔热棉211将发热件221与发热架21隔开,通过隔热棉211的隔热作用把发热件221向下散热的热量反馈到传热板222上,使得传热板222快速发热,减少热量消耗,提高发热平台2221的发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发热架21包括连接杆212、支撑杆213、支架214和两个晾杆215,两个晾杆215间隔设置,连接杆212和支撑杆213均连接于两个晾杆215之间,连接杆212与升降装置30连接,支架214支撑于支撑杆213上,支架214与第二烘干组件22连接。
连接杆212和支撑杆213沿前后方向延伸,晾杆215沿左右方向延伸,两个晾杆215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晾杆215用于悬挂晾晒衣物。连接杆212连接于两个晾杆215之间,连接杆212和两个晾杆215配合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发热架21通过连接杆212实现与升降装置30连接。支撑杆213连接于两个晾杆215之间,支撑杆213用于支撑支架214。发热架21通过设置支架214实现与第二烘干组件22连接。
具体地,连接杆2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212均连接于两个晾杆215之间,连接杆212与晾杆215配合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支撑杆2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杆213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杆213使得支架214能够稳定且可靠地放置在支撑杆213上。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智能晾衣机100还包括两个被杆40和多个连接件50,两个被杆40与两个晾杆215一一对应设置,被杆40承托于连接杆212上;各连接件50上均开设有滑动槽51,一晾杆215至少对应两个连接件50,晾杆21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连接件50转动连接,且与晾杆215对应的被杆4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滑动槽51内。
被杆40与晾杆215的延伸方向相一致,被杆40沿左右方向延伸,两个被杆40与两个晾杆215一一对应设置,被杆40承托于连接杆212上。各连接件50上均开设有滑动槽51,滑动槽51沿前后方向延伸,晾杆21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晾杆215连接件50转动连接,连接件50可绕晾杆215进行转动。并且,与晾杆215对应的被杆4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滑动槽51内,被杆40可相对于滑动槽51滑动。
当用户需要晾晒床单被褥时,可以将被杆40抬起,并向远离发热架21的方向转动被杆40,以使被杆40悬挂在晾杆215下方,以便于用户在被杆40上晾晒床单被褥;当用户不需要使用被杆40时,反方向转动被杆40直至被杆40承托于连接杆212上,便于在晾杆215上悬挂衣物。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连接杆212连接有安装件60,安装件60与晾杆215连接,安装件60形成有安装槽61,被杆40卡入安装槽61内。
被杆40卡入安装槽61中,安装槽61对被杆40进行限位,避免在升降装置30驱动连接杆212靠近或远离主体11时被杆40与连接杆212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4,晾杆215包括相连接的杆状部2151和悬挂部2152,悬挂部2152与连接杆212连接,悬挂部2152上开设有多个沿杆状部215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悬挂孔2153。
悬挂孔2153用于挂设衣架,使悬挂的衣物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且衣架挂设于悬挂孔2153中能够有效地防止衣物被吹落,提高了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安装件60包括第一安装部62和第二安装部63,第一安装部62与连接杆212连接,第二安装部63形成有安装槽61,悬挂部2152连接于第一安装部62与第二安装部63之间,第一安装部62和第二安装部63配合以形成容纳槽64,杆状部2151容纳于容纳槽64内。
安装件60通过第一安装部62实现与连接杆212连接,悬挂部2152连接于第一安装部62与第二安装部63之间。具体地,安装件60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为螺栓,螺栓具有易于取材和方便安装的优点。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二安装部63、悬挂部2152、第一安装部62伸入连接杆212内,以使安装件60与连接杆212之间能够稳定且可靠地连接。第一安装部62和第二安装部63配合以形成容纳槽64,容纳槽64用于容纳杆状部2151。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6,升降装置30包括驱动件31、转动件32、传动轮33和传动索34,驱动件31设置于安装腔111内,转动件32与主体11转动连接,转动件32与驱动件31的输出端连接,传动索34的一端与转动件32连接,且传动索34的另一端经过传动轮33与发热架21连接。
用户放置好衣物后,驱动件31驱动转动件32转动,使传动索34绕设于转动件32上,传动索34带动传动轮33转动以拉动发热架21靠近主体11,以使衣物挂于高处,从而避免占用过多空间,保证通风效果;驱动件31驱动转动件32反方向转动,以将绕设于转动件32上的传动索34放出,同时发热架21受重力作用沿竖直方向朝下移动以远离主体11,传动索34穿过传动轮33牵引发热架21,从而保证发热架21平稳下降,避免发热架21拉扯传动索34而造成损耗,且方便用户收取和晾晒衣服。通过传动索34和传动轮33的结构进行传动有利于增强升降过程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6,升降装置30还包括两个剪刀架35,两个剪刀架35分别位于主体11的两端,各剪刀架35的两端分别与主体11和发热架21连接;各剪刀架35均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351以及多个依次铰接的第二连杆352,第一连杆351和第二连杆352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地交叉设置,并且于交叉处进行铰接。
两个剪刀架35分别位于主体11的左右两端,各剪刀架35的上端与主体11连接,剪刀架35的下端与发热架21连接。各剪刀架35均包括多个第一连杆351和多个第二连杆352,多个第一连杆351依次铰接,多个第二连杆352依次铰接,第一连杆351与第二连杆352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地交叉设置,并且,第一连杆351和第二连杆352的交叉处铰接,使得剪刀架35能够进行伸缩。通过设置剪刀架35使得发热架21能够更加稳定地上下移动,提高智能晾衣机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2,智能晾衣机100还包括LED灯板,LED灯板设置于顶机底部;智能晾衣机100还包括两个消毒灯,消毒灯设置于顶机底部。LED灯板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两个消毒灯分别设置于LED灯板的两侧,消毒灯为UV紫外线消毒灯,能够对晾晒的衣物、床单被褥等进行杀菌消毒。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晾衣机包括:
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主体和第一烘干组件,所述主体形成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第一烘干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烘干组件用于吹出热风;
第二烘干装置,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包括发热架和第二烘干组件,所述第二烘干组件与所述发热架连接,所述第二烘干组件具有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的发热平台;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架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发热架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烘干组件包括传热板和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发热架上,所述传热板盖设于所述发热件上,所述传热板远离所述发热件的一侧形成所述发热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架上设置有隔热棉,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隔热棉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架包括连接杆、支撑杆、支架和两个晾杆,两个所述晾杆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撑杆均连接于两个所述晾杆之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支架支撑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烘干组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晾衣机还包括两个被杆和多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被杆与两个所述晾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被杆承托于所述连接杆上;各所述连接件上均开设有滑动槽,一所述晾杆至少对应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晾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晾杆对应的所述被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滑动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连接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晾杆连接,所述安装件形成有安装槽,所述被杆卡入所述安装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杆包括相连接的杆状部和悬挂部,所述悬挂部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悬挂部上开设有多个沿所述杆状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悬挂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有所述安装槽,所述悬挂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以形成容纳槽,所述杆状部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件、转动件、传动轮和传动索,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索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且所述传动索的另一端经过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发热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两个剪刀架,两个所述剪刀架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各所述剪刀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和所述发热架连接;各所述剪刀架均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以及多个依次铰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地交叉设置,并且于交叉处进行铰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51758.XU CN220503497U (zh) | 2023-08-21 | 2023-08-21 | 智能晾衣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51758.XU CN220503497U (zh) | 2023-08-21 | 2023-08-21 | 智能晾衣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03497U true CN220503497U (zh) | 2024-02-20 |
Family
ID=89869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51758.XU Active CN220503497U (zh) | 2023-08-21 | 2023-08-21 | 智能晾衣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03497U (zh) |
-
2023
- 2023-08-21 CN CN202322251758.XU patent/CN2205034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19148B (zh) | 结构-功能集成化智能晾衣机 | |
CN201292468Y (zh) | 自动风干灭菌晾衣架 | |
CN207438894U (zh) | 壁挂式取暖器 | |
CN220503497U (zh) | 智能晾衣机 | |
CN210420633U (zh) | 消毒装置及晾衣机 | |
CN110863330A (zh) | 晾衣架及晾衣机 | |
CN207727309U (zh) | 一种具有动态干燥功能的晾衣架 | |
CN210420632U (zh) | 风干装置及晾衣机 | |
CN220132601U (zh) | 智能晾衣架 | |
CN209750691U (zh) | 一种可杀菌消毒的衣架 | |
CN215163925U (zh) | 具有多个功能区域的晾衣机 | |
CN210420634U (zh) | 结构-功能集成化智能晾衣机 | |
CN212103399U (zh) | 烘干消毒架 | |
CN210138106U (zh) | 一种干脚器 | |
CN2805654Y (zh) | 电热毛巾架 | |
CN222978260U (zh) | 一种带升降晾杆的浴霸 | |
CN210493913U (zh) | 一种加热毛巾架 | |
CN111394971A (zh) | 烘干消毒架 | |
CN2185759Y (zh) | 一种改进的悬挂式干衣机 | |
CN219982330U (zh) | 一种酒店用吹风机 | |
CN203256509U (zh) | 一种多功能暖风干燥机 | |
CN219147433U (zh) | 烘干杀菌器 | |
CN212679006U (zh) | 一种辅助取暖型毛巾架 | |
CN2515221Y (zh) | 干衣机 | |
CN212103401U (zh) | 衣架支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