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1013U - 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1013U
CN220501013U CN202221432397.8U CN202221432397U CN220501013U CN 220501013 U CN220501013 U CN 220501013U CN 202221432397 U CN202221432397 U CN 202221432397U CN 220501013 U CN220501013 U CN 220501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frame body
brak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23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竞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kailai Yant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kailai Yant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kailai Yant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kailai Yant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23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1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1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1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底座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桨叶,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传动杆贯穿框体并与框体转动连接。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通过制动机构的设计,制动板移动至紧紧贴合与摩擦柱外侧表面进行摩擦,从而对传动杆进行制动,同时为了避免所制动的制动板长时间制动而产生热量导致变形等情况,处于顶部和底部的制动板进行轮流制动,可有效避免某一制动板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而导致制动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制动效果更好,确保了降落过程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自旋翼飞机是一种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在自旋翼飞机进行飞行时,除了旋翼外,屁股位置还有一个碳纤维的前推三叶螺旋桨,其中整架飞机的动力装置就是这个螺旋桨,上面的两个旋翼并没有动力支援,只是借助风力自由旋转来创造升力,虽然自旋翼飞机外形与直升机比较像,但实际上自旋翼飞机比直升机更加安全,因为一旦三叶螺旋桨在空中突然停车时,旋翼可以利用飞机下坠时产生的气流加速旋转带来升力,从而让飞机能够平安降落。
目前现有的自旋翼飞机在降落时,特别是处于熄火等情况紧急降落时,由于自旋翼是没有动力提供,只依靠气流吹动旋转产生升力,现有的自旋翼分级缺少针对自旋翼的专属制动机构,在降落时,自旋翼降落仍然处于转动状态,会导致机体不稳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底座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桨叶,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传动杆贯穿框体并与框体转动连接,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动机构。
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摩擦柱,所述摩擦柱固定连接于传动杆外部,所述框体内腔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板,两个横板分别与框体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横板,所述螺纹杆外部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一侧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螺纹块之间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分别与移动板和螺纹块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动板,其中一个制动板与摩擦柱外侧表面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框体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底部与横板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滑槽内部并与滑槽相匹配,滑块可以在滑槽内部灵活移动,并对移动板提供限位。
优选的,所述螺纹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横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矩形板,且限位杆顶部与框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杆可以对矩形板提供限位。
优选的,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伸缩杆,所述横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传动伸缩杆贯穿通槽,所述传动伸缩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框体内腔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传动伸缩杆贯穿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底部,电机工作后带动传动伸缩杆转动。
优选的,两个横板之间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贯穿壳体,传动伸缩杆贯穿壳体底部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方形杆相匹配,方形槽延伸入矩形槽内部后,可以带动套筒转动。
优选的,所述方形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第一齿轮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横板底部,所述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条形板,两个横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竖杆分别贯穿两个条形板,竖杆对条形板提供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通过制动机构的设计,制动板移动至紧紧贴合与摩擦柱外侧表面进行摩擦,从而对传动杆进行制动,同时为了避免所制动的制动板长时间制动而产生热量导致变形等情况,处于顶部和底部的制动板进行轮流制动,可有效避免某一制动板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而导致制动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制动效果更好,确保了降落过程的稳定性。
2、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的设计,电机工作并带动传动伸缩杆转动,传动伸缩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方形杆转动,配合电动伸缩杆进行上下推拉,方形杆可带动不同的套筒转动,实现制动板的更替制动,且实现以上步骤的同时并没有添加过多的零部件,有利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框体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传动杆;3、桨叶;4、框体;5、制动机构;51、摩擦柱;52、横板;53、螺纹杆;54、螺纹块;55、移动板;56、衔接板;57、制动板;58、辅助块;59、滑块;591、矩形板;592、限位杆;6、传动机构;61、电机;62、传动伸缩杆;63、第一齿轮;64、竖杆;65、壳体;66、方形杆;67、套筒;68、第二齿轮;69、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5,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设置有传动杆2,传动杆2贯穿底座1并与底座1转动连接,传动杆2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桨叶3,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4,传动杆2贯穿框体4并与框体4转动连接,框体4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动机构5。
制动机构5包括摩擦柱51,摩擦柱51固定连接于传动杆2外部,框体4内腔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板52,两个横板52分别与框体4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3,螺纹杆53贯穿横板52,螺纹杆53外部设置有螺纹块54,螺纹块54与螺纹杆53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53一侧设置有移动板55,移动板55与螺纹块54之间设置有推动板,推动板分别与移动板55和螺纹块54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移动板55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56,衔接板56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动板57,其中一个制动板57与摩擦柱51外侧表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框体4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58,辅助块58底部与横板52顶部均开设有滑槽,移动板55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9,滑块59设置于滑槽内部并与滑槽相匹配,螺纹块54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591,横板52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92,限位杆592贯穿矩形板591,且限位杆592顶部与框体4内腔顶部固定连接。
制动板57移动至紧紧贴合与摩擦柱51外侧表面进行摩擦,从而对传动杆2进行制动,同时为了避免所制动的制动板57长时间制动而产生热量导致变形等情况,处于顶部和底部的制动板57进行轮流制动,可有效避免某一制动板57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而导致制动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二
参阅图1-5,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框体4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包括两个电机61,电机61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电机61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伸缩杆62,横板52上开设有通槽,传动伸缩杆62贯穿通槽,传动伸缩杆62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3,框体4内腔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传动伸缩杆62贯穿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电机6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底部,两个横板52之间设置有壳体65,壳体65内部转动连接有方形杆66,方形杆66贯穿壳体65,传动伸缩杆62贯穿壳体65底部并与壳体65转动连接,螺纹杆53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67,套筒67内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与方形杆66相匹配。
进一步的,方形杆66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8,第二齿轮68设置于第一齿轮63一侧,第二齿轮68与第一齿轮63相啮合,壳体65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伸缩杆69,电动伸缩杆69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横板52底部,壳体6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条形板,两个横板52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64,两个竖杆64分别贯穿两个条形板。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此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接通电源,在降落需要对自旋翼进行制动时,电动伸缩杆69工作将壳体65向上推动,壳体65带动方形杆66移动,当方形杆66移动至其中一个套筒67内部后,电机61工作并带动传动伸缩杆62转动,传动伸缩杆62带动第一齿轮63转动,第一齿轮63带动第二齿轮68转动,第二齿轮68带动方形杆66转动,方形杆66带动外部的套筒67转动,此套筒67带动所连接的螺纹杆53转动,螺纹杆53带动螺纹块54移动,螺纹块54移动后带动推动板进行翻转,推动板则将衔接板56向一侧推动,衔接板56将制动板57推动至紧紧贴合与摩擦柱51外侧表面进行摩擦,从而对传动杆2进行制动;
在以上制动过程中,为了避免所制动的制动板57长时间制动而产生热量导致变形等情况,在制动一段时间后,电机61迅速反转,通过以上原理可知,此时制动板57离开摩擦柱51外侧,随后电动伸缩杆69继续对壳体65进行拉动,从而促使方形杆66移动至另一个套筒67内部,随后重复以上步骤,使另外两个制动板57对摩擦柱51进行制动,可有效避免某一制动板57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而导致制动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制动效果更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传动杆(2),所述传动杆(2)贯穿底座(1)并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桨叶(3),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4),所述传动杆(2)贯穿框体(4)并与框体(4)转动连接,所述框体(4)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动机构(5);
所述制动机构(5)包括摩擦柱(51),所述摩擦柱(51)固定连接于传动杆(2)外部,所述框体(4)内腔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板(52),两个横板(52)分别与框体(4)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3),所述螺纹杆(53)贯穿横板(52),所述螺纹杆(53)外部设置有螺纹块(54),所述螺纹块(54)与螺纹杆(53)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53)一侧设置有移动板(55),所述移动板(55)与螺纹块(54)之间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分别与移动板(55)和螺纹块(54)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55)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56),所述衔接板(56)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动板(57),其中一个制动板(57)与摩擦柱(51)外侧表面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58),所述辅助块(58)底部与横板(52)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55)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9),所述滑块(59)设置于滑槽内部并与滑槽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54)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591),所述横板(52)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92),所述限位杆(592)贯穿矩形板(591),且限位杆(592)顶部与框体(4)内腔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两个电机(61),所述电机(61)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所述电机(61)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伸缩杆(62),所述横板(52)上开设有通槽,所述传动伸缩杆(62)贯穿通槽,所述传动伸缩杆(62)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3),所述框体(4)内腔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传动伸缩杆(62)贯穿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6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横板(52)之间设置有壳体(65),所述壳体(65)内部转动连接有方形杆(66),所述方形杆(66)贯穿壳体(65),传动伸缩杆(62)贯穿壳体(65)底部并与壳体(65)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3)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67),所述套筒(67)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方形杆(66)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杆(66)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8),所述第二齿轮(68)设置于第一齿轮(63)一侧,所述第二齿轮(68)与第一齿轮(63)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5)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伸缩杆(69),所述电动伸缩杆(69)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横板(52)底部,所述壳体(6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条形板,两个横板(52)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64),两个竖杆(64)分别贯穿两个条形板。
CN202221432397.8U 2022-06-09 2022-06-09 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 Active CN220501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2397.8U CN220501013U (zh) 2022-06-09 2022-06-09 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2397.8U CN220501013U (zh) 2022-06-09 2022-06-09 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1013U true CN220501013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2397.8U Active CN220501013U (zh) 2022-06-09 2022-06-09 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1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3908A (zh) 一种具有在线发电功能的安全可靠的智能无人机
CN220501013U (zh) 自旋翼飞机的自旋翼制动装置
CN219492877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滚针轴承
CN21398984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集成式低压开关柜
CN115875203B (zh) 一种新能源风力发电储能设备
CN112550751A (zh) 一种辅助起飞的无人机巢及起飞方法
CN209852596U (zh) 一种无人机用气动散热装置
CN111594381B (zh) 一种变形式风力发电机叶片
CN214084759U (zh) 一种可对机翼进行快速拆装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05768419U (zh) 适用于海陆空的飞行器
CN213450665U (zh) 一种叶片数量可调节的风轮
CN114987758A (zh) 一种摆线桨涵道动力装置及应用其的飞行器
CN211001888U (zh)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摄像头悬挂装置
CN210371018U (zh) 一种用于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横撑装置
CN220298744U (zh)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自旋翼机
CN112357072A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CN209838594U (zh) 风力发电机桨叶助力装置
CN113955083B (zh) 一种被动变距螺旋桨风扇
CN112429228A (zh) 一种多扑旋翼航空器
CN112283022A (zh) 一种叶片数量可调节的叶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3800175U (zh) 一种电机直驱主轴的直升机
CN221189149U (zh) 一种无人机旋翼仿生结构
CN216332753U (zh) 一种可变直径旋翼
CN201195056Y (zh) 一种玩具直升飞机结构
CN219115753U (zh) 一种新型旋翼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