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5945U - 一种粉尘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尘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5945U
CN220495945U CN202320985349.XU CN202320985349U CN220495945U CN 220495945 U CN220495945 U CN 220495945U CN 202320985349 U CN202320985349 U CN 202320985349U CN 220495945 U CN220495945 U CN 220495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pipe
tank body
tank
filter screen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53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东
袁磊
王钊
赵文涛
杨雪林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Shengl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Bohai Drilling Corp of Sinopec Shengl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Shengl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Bohai Drilling Corp of Sinopec Shengl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Shengl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Bohai Drilling Corp of Sinopec Shengl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9853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5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5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5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尘收集装置,涉及废气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排气口、进水管及排污管,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进气管用于向所述罐体中通入待排放的废气,废气经所述过滤网和水过滤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废气的净化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并避免粉尘吸入所造成的人身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粉尘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行业中,重晶石粉时是钻井必须储备的钻井液材料之一,由于其用量大,在钻井现场通常采用大型石粉罐存放。当钻井队需要重晶石粉时,采用石粉罐车向井队运送重晶石粉;通过向石粉罐车内吹气打压,将罐车内的重晶石粉吹送至井队石粉储备罐。卸车完毕后,拆除连接管线时,罐车内因存在高压气体及残余石粉,打开泄压阀门时,罐车内残余石粉被吹至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人体吸入石粉后也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利用清水和过滤网过滤废气中的粉尘,避免含有重晶石粉的废气直接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并防止粉尘吸入所造成的人体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排气口、进水管及排污管,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进气管用于向所述罐体中通入待排放的废气,废气经所述过滤网和水过滤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采用80目过滤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框架,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环形框架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罐体上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过滤网的设置高度,且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为弯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内部并穿过所述过滤网;工作时,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罐体内液面的下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罐体内液面高度的液位显示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且所述排污管上还设置有排污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供水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的底部至少固定有三个起支撑作用的支撑腿。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进气管将含有重晶石粉粉尘的废气排入罐体,借助罐体内的清水和过滤网对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和吸附,实现废气的净化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并避免粉尘吸入所造成的人身伤害。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粉尘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粉尘收集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液位显示计;2、排气口;3、罐体;4、过滤网;5、支撑腿;6、排污管;7、进气管;8、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附图1,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包括罐体3,罐体3上设置有进气管7、排气口2、进水管8及排污管6。其中,进气管7用于向罐体3内排入待排放的废气,排气口2用于排出净化后的废气,进水管8用于向罐体3内通入用于净化废气的清水,而排污管6则用于排出罐体3内的污水。
实际工作中,通过进水管8向罐体3内通入一定量的清水;废气从进气管7进入罐体3,清水能够对废气中的重晶石粉的粉尘起到吸附、净化作用;净化后的气体从排气口2排出,而罐体3内的污水则可以通过排污管6排出,从而实现重晶石粉粉尘的收集,避免环境污染,并保证人身安全。
上述罐体3为废气的过滤和净化提供了相对密闭的空间,其整体结构可以采用任意形状结构,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罐体3可以采用圆柱型空心罐,而其材质可以采用不锈钢,对此亦不作具体限定。罐体3的底部固定有至少三个起支撑作用的支撑脚,通过各个支撑脚,可以充分保证罐体3整体的稳定性。
参见附图1-2,上述进气管7可以采用管柱钢来加工制作,其与罐体3连通,且进气管7与罐体3的连接位置高于罐体3内液面的高度,避免清水倒灌至进气管7内。
具体的,进气管7的一端可延伸至罐体3内部,且其出气口应位于罐体3内液面的上方;优选的,进气管7可设置于罐体3的上部位置。实际工作中,废气从进气管7进入罐体3,并逐渐向下运动并填满罐体3;在此过程中,气体中的粉尘逐渐沉降,并落入下方的清水中;如此,即可通过清水对废气中的重晶石粉的粉尘实现吸附和净化。
同时,进气管7远离罐体3的一端可以采用直管,也可以采用弯管。考虑到管线连接的便捷性,进气管7远离罐体3的一端优选设置成弯管。同时,进气管7上可设置进气阀,用于控制废气的排入。
在另一实施例中,进气管7与罐体3连接的一端也可以设置于罐体3的下部。此时,进气管7的出气口位于罐体3内部,并位于罐体3内液面的下方。考虑到液体倒灌的问题,进气管7的进气压力应大于罐体3内的液体压力,确保废气能够正常排入罐体3,且罐体3内的清水不会出现倒灌的现象。
上述排气口2用于排出罐体3内净化的气体,其可以设置于罐体3的任意位置,只需确保罐体3内的液体不会从排气口2流出即可。具体的,为保证该收集装置能够时刻正常工作,排气口2优选设置于罐体3的顶部。实际制作时,该排气口2也可以采用管柱钢来加工制作。
参见附图2,为进一步提高粉尘的净化效果,罐体3内还设置有过滤网4。具体的,该过滤网4可以采用60-100目过滤网,优选为80目过滤网。同时,过滤网4可以设置在罐体3内部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过滤网4的安装,过滤网4的下部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一环形框架,环形框架与罐体3的内壁抵接,并可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与罐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完成后,过滤网4位于罐体3内部的中间位置,并呈水平设置。安装完成后,若上述进气管7选择安装在罐体3的上部,则进气管7的出气口应高于过滤网4的设置高度。
实际工作中,过滤网4在罐体3内部的设置高度高于罐体3内的液面高度;如此,废气在进入液体后,粉尘被吸附;而过滤网4则能对废气中的粉尘起到进一步的过滤作用,快速实现气体与粉尘的分离,保证除尘效果。
上述进水管8与罐体3连通,用于向罐体3内通入清水。进水管8位于罐体3外部的部分设置有供水阀,用于控制清水的注入量。同时,进水管8的一端延伸至罐体3内部,并穿过上述过滤网4。具体的,进水管8与罐体3的连接位置可以设置在罐体3顶部的中间位置,使得清水从罐体3的中部注入。同时,进水管8的端部竖直向下延伸并进入罐体3内部。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8位于罐体3内部的一端的经过滤网4的中部穿过过滤网4,并向下延伸。正常工作时,进水管8位于罐体3内的一端可低于液面,防止废气从进水管8逸出。
同时,为方便确定罐体3内清水的注入量,罐体3上还设置有液位显示计1,液位显示计1能够实时显示罐体3内的液面高度。具体的,该液位显示计1可以采用浮球加直杆的结构形式,直杆上标有刻度,安装于罐体3的上部,浮球通过浮力漂浮在液面上。
此外,上述排污管6与罐体3连通,主要用于排出罐体3内的污水。具体的,排污管6优选设置于罐体3的底部,且排污管6上还设置有排污阀,用以控制污水的排出。正常工作时,排污阀关闭;而当需要排放废液时,开启排污阀,大大方便收集废液。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进水管8可设置成可转动的结构形式。具体的,进水管8经罐体3顶部穿入罐体3;可以在进水管8穿过罐体3的位置设置轴承,通过轴承将进水管8转动设置在罐体3上,使得进水管8能够在罐体3上转动。
同时,进水管8的外壁上还固定设置有清理刷,清理刷沿过滤网4的径向延伸,并与过滤网4表面贴合。当进水管8受外力作用开始转动时,进水管8可带动清理刷转动,并对过滤网4表面起到刷洗效果,防止粉尘堆积并严重堵塞过滤网4,避免过滤网4受堵而影响排气。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进水管8的外壁上还可以设置多个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与进水管8连通,其位于罐体3内部,并靠近罐体3的顶壁。工作时,各个雾化喷头并倾斜朝向下方液面设置;随着废气逐渐排入,雾化喷头持续喷水,并加速废气中粉尘的沉降。
此时,为保证雾化喷头能够持续喷水,进水管8需保持持续注水。为避免罐体3内液面过高,上述排污管6可持续排水,或间歇性排水,以将罐体3内的液面控制在合适高度位置(高于过滤网4但不超过进气管7的出气口)。同时,为实现智能化操作,可以将上述液位显示计1更换为电子的液位计,并将排污管6上的排污阀设置为电磁阀;配合PLC控制模块,即可实现液面高度的自动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排气口、进水管及排污管,所述进水管用于向所述罐体内通入清水,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罐体内部的污水;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进气管用于向所述罐体中通入待排放的废气,废气经所述过滤网和水过滤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罐体内液面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采用60-100目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框架,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环形框架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罐体上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过滤网的设置高度,且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为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内部并穿过所述过滤网;工作时,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罐体内液面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罐体内液面高度的液位显示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且所述排污管上还设置有排污阀。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供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至少固定有三个起支撑作用的支撑腿。
CN202320985349.X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粉尘收集装置 Active CN220495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5349.XU CN220495945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粉尘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5349.XU CN220495945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粉尘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5945U true CN220495945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6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5349.XU Active CN220495945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粉尘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5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87764U (zh) 一种吸收液循环利用的化工废气处理装置
CN208049627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可调节气体净化除尘设备
CN110694452A (zh)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电池回收用裂解废气碱洗喷淋塔
CN220495945U (zh) 一种粉尘收集装置
CN104722151B (zh) 工业用废气清洗器
CN206688445U (zh) 一种废气净化塔
CN109173363A (zh) 连续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6114495U (zh) 一种盐雾试验废气回收装置
CN206143859U (zh) 一种高效节能净水供水装置
CN205897360U (zh) 一种嵌套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10544287U (zh) 一种工业二氧化碳捕集用填料塔
CN210145761U (zh) 一种广谱气污净化设备
CN208990508U (zh) 一种用于气体净化的小型填料吸收塔
CN216367197U (zh) 一种卷烟厂空气水洗过滤器
CN112426819A (zh) 一种印刷纸废料自动排出装置
CN216537533U (zh) 一种含尘废气回收系统
CN202638088U (zh) 一种反吹袋式过滤装置
CN205974201U (zh) 地下水除铁除锰装置
CN205412541U (zh) 一种风送式超声波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
CN213314030U (zh) 一种用于大气污染的处理装置
CN215465596U (zh) 一种带有净水机构的景观喷泉水池
CN110395819A (zh)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5275921U (zh) 一种触发式反冲洗自动排污装置
CN218951092U (zh) 一种用于锅炉的单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CN219848733U (zh) 一种市政工程降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