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2052U -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2052U
CN220492052U CN202321746038.4U CN202321746038U CN220492052U CN 220492052 U CN220492052 U CN 220492052U CN 202321746038 U CN202321746038 U CN 202321746038U CN 220492052 U CN220492052 U CN 220492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hickness direction
recess
exhaust pipe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60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明
唐代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60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2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2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2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包括箱本体和凹陷部,箱本体位于自身厚度方向上的一端表面包括落座区和脚踏区,落座区和脚踏区在箱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相邻布置。凹陷部沿厚度方向凹陷形成于脚踏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池箱体在厚度方向上的一端表面中的落座区用于驾乘人员落座,脚踏区用于驾乘人员脚踏,由于在脚踏区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拉低了驾乘人员的脚踏高度,凹陷部的设置,即使降低驾乘人员的落座高度,也可以降低驾乘人员的腿部疲劳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驾乘人员的驾乘高度空间和驾乘人员的驾乘体验。

Description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车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技术在于电池,电池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决定整车性能。
新能源汽车通常包括车身及装载在车身上的电池包,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对电池包的保护,将电池包集成于车身地板上,如此电池包会占用车内空间,导致驾乘人员乘坐高度空间不足,用户驾乘体验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能够缓解因电池包占用车内空间导致驾乘人员乘坐高度空间不足,用户驾乘体验不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箱本体和凹陷部,箱本体位于自身厚度方向上的一端表面包括落座区和脚踏区,落座区和脚踏区在箱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相邻布置。凹陷部沿厚度方向凹陷形成于脚踏区。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池箱体应用于电池包时,电池包应用于车辆等用电装置时,电池箱体在厚度方向上的一端表面中的落座区用于驾乘人员落座,脚踏区用于驾乘人员脚踏,由于在脚踏区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拉低了驾乘人员的脚踏高度,凹陷部的设置,即使降低驾乘人员的落座高度,也可以降低驾乘人员的腿部疲劳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驾乘人员的驾乘高度空间和驾乘人员的驾乘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沿箱本体的宽度方向纵长延伸,并贯穿箱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表面。此时,凹陷部沿箱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贯穿设置,驾乘人员在车辆进出口位置的脚踏高度与落座时的脚踏高度基本一致,可以降低脚踏高度落差导致驾乘人员摔倒等风险出现的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的厚度为L1,凹陷部沿厚度方向的凹陷尺寸为L2,满足:30%≤L1/L2≤50%。在L1/L2的比值在30%~50%范围内选值时,电池箱体能够兼顾良好的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较佳的驾乘人员的乘坐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L2满足:40mm≤L2≤80mm。当L2在40mm~80mm范围内选值时,能够较好的满足其与L1的比值在30%~50%范围内,使得电池箱体能够兼顾良好的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较佳的驾乘人员的乘坐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箱体还包括防爆阀,防爆阀设置于箱本体。在箱本体上设置防爆阀,在电池箱体内的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可对电池箱体内部进行泄压,降低电池包爆炸引发大面积损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爆阀设置在箱本体在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防爆阀设置在箱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在一些应用情形下,箱本体的长度方向对应车辆的前后方向,如此在防爆阀连通箱本体内外以泄压时,喷泄而出的高温气体较少程度会朝向位于电池箱体上方的驾乘人员流动,可降低驾乘人员被烫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电池箱体还包括排气管和防爆阀,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连通有不同的防爆阀。排气管连通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排气管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排气路径,高温气体可以从较短的排气行程进行排气,有助于提高电池箱体热失效时的排气效率,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设置于凹陷部内。排气管不会因突出于箱本体,而增加电池箱体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箱体的结构紧凑性,且降低电池箱体所占用空间体积,有利于提高车辆上所装载的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排气管沿箱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于凹陷部。此时,多个排气管的设置可增加高温气体在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流通的通道面积,加快高温气体的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还包括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位于凹陷部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且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分隔设置。当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所产生的高温气体不会流入第三容纳腔,对高压盒的热影响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沿厚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箱本体,第三容纳腔的腔体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沿厚度方向凹陷设置,排气管在移动地过程中,具有位于凹陷部的第一位置和收容于容纳槽的第二位置。此时,当驾乘人员脚踏在凹陷部时,排气管在外力驱动下可以沿厚度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收容在容纳槽的第二位置处,排气管不会干涉驾乘人员的行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腔体上均设置有至少一组伸缩门,每组伸缩门包括沿厚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伸缩部,排气管密封连接于各组伸缩门的两个伸缩部之间,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伸缩部沿厚度方向伸缩。此时,在排气管移动的过程中,排气管的端部带动伸缩部伸缩。伸缩部的设置,使得排气管在移动过程中,也可实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腔体上还设置有引导轨道,引导轨道布置于各组伸缩门在箱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排气管沿以引导轨道可移动地设置。此时,利用引导轨道引导排气管移动,排气管的移动方向更准确,排气管在移动过程中,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密封效果更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电池箱体和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容纳于电池箱体的箱本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高压盒,箱本体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容纳有电池单体,高压盒容纳于第三容纳腔内,第三容纳腔分隔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且位于凹陷部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此时,将高压盒容纳在与电池单体所在空间隔离的第三容纳腔内,有利于保护高压盒少受电池单体热失控所产生的高温影响。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电池包,电池包用于提供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电装置包括车辆,车辆包括座椅,座椅设置于落座区。此时,乘坐在落座区的座椅上的驾乘人员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较高的乘坐空间,驾乘体验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内空间划分为驾驶空间和乘客空间,邻近乘客空间的座椅布置的脚踏区凹陷形成有凹陷部。针对车辆乘客空间较小的车型,对于乘客的乘坐空间提升明显,可较佳的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根据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图6所示的电池包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图6所示的电池包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排气管在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电池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00、车辆;2000、驾乘人员;100、电池包;200、控制器;300、马达;400、座椅;10、电池箱体;11、箱本体;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Z、厚度方向;11a、地板面;a1、落座区;a2、脚踏区;Q1、第一容纳腔;Q2、第二容纳腔;Q3、第三容纳腔;12、凹陷部;13、防爆阀;14、排气管;F、移动方向;W1、第一位置;W2、第二位置;20、电池单体;21、端盖;21a、电极端子;22、壳体;23、电芯组件;30、高压盒;C、容纳槽;40、伸缩门;41、伸缩部;50、引导轨道;6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若有出现,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车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技术在于电池,电池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决定整车性能。
通常地,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及装载在车身上的电池包。通常地,电池包直接设置在车身底部而暴露在环境下,电池包容易被损坏。因此,为了提高对电池包的保护,在相关技术中,将电池包集成于车身地板上,电池包位于车身内部。此种方式,电池包会占用车内空间,导致驾乘人员乘坐高度空间不足,用户驾乘体验不好。
为了提高驾乘人员乘坐高度空间,提高驾乘体验,可以降低驾乘人员的落座高度,为驾乘人员的顶部预留充足空间,提升驾乘体验。具体地,可以降低座椅的厚度,但是此种方式驾乘人员落座在座椅上时,腿部弯曲程度较大,驾乘人员容易疲劳。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电池包占用车内空间,导致驾乘人员乘坐高度空间不足,用户驾乘体验不好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设计了一种电池箱体,其通过在电池箱体顶面的脚踏区上凹陷形成凹陷部,利用凹陷部形成凹槽空间用于放置驾乘人员的脚部,如此有利于降低驾乘人员的落座高度以提高驾乘人员的驾乘高度空间时,可以提高驾乘人员的腿部舒适程度,提高驾乘人员的驾乘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包可以但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可以使用具备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包组成该用电装置的电源系统。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包100,电池包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电池包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包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包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箱体10用于电池包100,电池包100除包括电池箱体10外,通常还包括容纳在电池箱体10内的电池单体20。在电池包100中,电池单体20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其中,每个电池单体20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20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请参照图2,图2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单体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电池单体20是指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如图2,电池单体20包括有端盖21、壳体22、电芯组件23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
端盖21与壳体22围合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电芯组件23、电解液容纳在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中。壳体22和端盖21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可以于壳体22上设置开口,通过在开口处使端盖21盖合开口以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不限地,也可以使端盖21和壳体22一体化,具体地,端盖21和壳体22可以在其他部件入壳前先形成一个共同的连接面,当需要封装壳体22的内部时,再使端盖21盖合壳体22。端盖21上可以设置有如电极端子21a等的功能性部件。电极端子21a可以用于与电芯组件23电连接,以用于输出或输入电池单体20的电能。壳体22可以是多种形状和多种尺寸的,例如长方体形、圆柱体形、六棱柱形等。具体地,壳体22的形状可以根据电芯组件23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
电芯组件23是电池单体20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壳体22内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电芯组件23。电芯组件23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电芯组件23的主体部,正极片和负极片不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各自构成极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共同位于主体部的一端或是分别位于主体部的两端。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极耳连接电极端子21a以形成电流回路。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10作详细介绍。
图3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箱体10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请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10,包括箱本体11和凹陷部12,箱本体11位于自身厚度方向Z上的一端表面包括落座区a1和脚踏区a2,落座区a1和脚踏区a2在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上相邻布置。凹陷部12沿厚度方向Z凹陷形成于脚踏区a2。
箱本体11是电池包100中用于围合形成容纳电池单体20的容置空间的构件,其通常不限为塑料箱体。示例地,电池箱体1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盖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的容置空间。第二部分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一部分盖合于第二部分的开口侧,以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同限定出容置空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二部分的开口侧。当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的电池箱体10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在一些情形下,箱本体11的厚度方向Z沿重力方向布置,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沿车辆1000的前后方向布置,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沿车辆1000的左右方向布置。可理解地,车辆1000的前后方向为行驶方向,箱本体11的厚度方向Z、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大致两两垂直。
箱本体11位于厚度方向Z上的一端表面定义为地板面11a,在一些情形下,地板面11a作为箱本体11的顶面,地板面11a上可以用来安装车辆1000的座椅400,驾乘人员2000可以直接踩踏在地板面11a上。在其他情形下,可以在地板面11a上设置中间层结构(例如地毯、地板、保护板等)保护地板面11a。
地板面11a包括落座区a1和脚踏区a2。落座区a1是指用于供驾乘人员2000落座的区域,通常在落座区a1设置有座椅400,驾乘人员2000通过座椅400落座在落座区a1。脚踏区a2是指用于供驾乘人员2000落脚踩踏的区域。
落座区a1与脚踏区a2在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上相邻布置。通常地,落座区a1在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上位于相邻脚踏区a2的后方。具体可以地,同一脚踏区a2与多个落座区a1在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上相邻布置,也可以脚踏区a2与落座区a1一一对应相邻布置。以两排座椅400的车辆1000为例,位于后排的多个座椅400可以共同对应同一脚踏区a2布置,位于前排的多个座椅400可以分别对应布置有一脚踏区a2。
凹陷部12是沿箱本体11的厚度方向Z凹陷设置在脚踏区a2的凹槽结构。当地板面11a上包括多个独立的脚踏区a2,则至少其中一个脚踏区a2凹陷设置有凹陷部12。例如,在车辆1000上设置有儿童座椅,与儿童座椅所在的落座区a1相邻的脚踏区a2可以不设置凹陷部12。又例如,在与车辆1000的主驾驶座椅所在的落座区a1相邻的脚踏区a2上设置凹陷部12,与副驾驶座椅所在的落座区a1相邻的脚踏区a2不设置凹陷部12。又例如,两排座椅400的车辆1000中,前排座椅对应的脚踏区a2和后排座椅对应的脚踏区a2均设置有凹陷部12。
示例地,脚踏区a2所在表面的全部区域沿厚度方向Z凹陷形成凹陷部12,此时脚踏区a2的全部表面均在同一平面上,更加方便驾乘人员2000踩踏和进出车辆1000。又示例地,脚踏区a2所在表面的局部区域沿厚度方向Z凹陷形成凹陷部12。
图4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100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结合图4,电池包100在应用时,车辆1000的座椅400可以设置在箱本体11的地板面11a的落座区a1上,当驾乘人员2000坐在座椅400上时,驾乘人员2000的腿脚可以放置、踩踏在脚踏区a2的凹陷部12内。
凹陷部12在箱本体11厚度方向Z上的一端敞口,另一端与敞口对应的表面为其凹陷底面。凹陷部12在箱本体11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可以封闭,也可以敞开。凹陷部12在长度方向X上的两端通常为封闭设置。
上述电池箱体10,应用于电池包100时,电池包100应用于车辆1000等用电装置时,电池箱体10在厚度方向Z上的一端表面中的落座区a1用于驾乘人员2000落座,脚踏区a2用于驾乘人员2000脚踏,由于在脚踏区a2设置有凹陷部12,凹陷部12拉低了驾乘人员2000的脚踏高度,凹陷部12的设置,即使降低驾乘人员2000的落座高度,也可以降低驾乘人员2000的腿部疲劳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驾乘人员2000的驾乘高度空间和驾乘人员2000的驾乘体验。
图5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100的俯视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凹陷部12沿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纵长延伸,并贯穿箱本体11在宽度方向Y上的至少一端表面。
即,凹陷部12沿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延伸呈条状,且凹陷部12在该宽度方向Y上的一端可以是封闭或者开放,另一端可以是封闭或者开放,且两端中的至少一端是开放。当凹陷部12贯穿箱本体11在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凹陷部12的宽度与箱本体11的宽度基本一致。
通常地,驾乘人员2000自车辆1000的左右方向(即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进出车辆1000,此时,凹陷部12沿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延伸并贯穿设置,驾乘人员2000在车辆1000进出口位置的脚踏高度与落座时的脚踏高度基本一致,可以降低脚踏高度落差导致驾乘人员2000摔倒等风险出现的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箱本体11的厚度为L1,凹陷部12沿厚度方向Z的凹陷尺寸为L2,满足:30%≤L1/L2≤50%。
箱本体11的厚度L1是指箱本体11沿厚度方向Z的尺寸。凹陷部12沿厚度方向Z的凹陷尺寸L2是指在厚度方向Z上,凹陷部12的最低处距离所在脚踏面的最高处的尺寸。通常,凹陷部12沿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各处的凹陷尺寸相同。
L1/L2的比值在30%~50%范围内选值(包含端点值),具体可以地,L1/L2的比值可以是30%、35%、40%、45%、50%等数值以及位于这些数值中任意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数值。
当凹陷部12的凹陷尺寸L2过大,凹陷部12所占用的凹陷空间过大,不利于电池包100的能量密度的提升。当凹陷部12的凹陷尺寸L2过小,凹陷部12所提供的脚踏空间不足,对驾乘人员2000在高度方向上的乘坐空间提升不足。
在L1/L2的比值在30%~50%范围内选值时,电池箱体10能够兼顾良好的电池包100的能量密度和较佳的驾乘人员2000的乘坐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L2满足:40mm≤L2≤80mm。通常地,电池箱体10的厚度L1在60mm~250mm之间取值。当L2在40mm~80mm范围内选值时,能够较好的满足其与L1的比值在30%~50%范围内,使得电池箱体10能够兼顾良好的电池包100的能量密度和较佳的驾乘人员2000的乘坐空间。
具体可以地,L2可以选值为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等数值以及位于这些数值中任意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数值。
进一步地,L2可在45mm~60mm之间取值。当L2在45mm~60mm之间取值,经试验证明,凹陷部12能够更好的兼顾电池包100的能量密度和驾乘人员2000的乘坐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电池箱体10还包括防爆阀13,防爆阀13设置于箱本体11。
防爆阀13是指在箱本体11内的压力/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能够将箱本体11内外连通的构件。示例地,防爆阀13为设置在箱本体11上的结构减薄区,该结构减薄区能够在箱本体11内的压力/温度超过自身的承受程度时断裂而连通箱本体11内外。防爆阀13可以选用本领域的常规部件。
在箱本体11上设置防爆阀13,在电池箱体10内的电池单体20发生热失控时,可对电池箱体10内部进行泄压,降低电池包100爆炸引发大面积损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防爆阀13设置在箱本体11在长度方向X上的至少一端。
具体地,防爆阀13可以设置在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的一端或者相对两端。
防爆阀13设置在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上,在一些应用情形下,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对应车辆1000的前后方向,如此在防爆阀13连通箱本体11内外以泄压时,喷泄而出的高温气体较少程度会朝向位于电池箱体10上方的驾乘人员2000流动,可降低驾乘人员2000被烫伤的风险。
图6为根据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100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箱本体11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电池箱体10还包括排气管14和防爆阀13,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连通有不同的防爆阀13。排气管14连通于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之间。
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均用于容置电池单体20。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可以不限于通过在箱本体11内设置分隔板,利用分隔板将箱本体11内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可以在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上分开布置,也可以在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上分开布置。
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所连通的防爆阀13可以位于箱本体11宽度方向Y上一端或两端、长度方向X上的一端或两端或者厚度方向Z上的一端或两端,只要能够实现对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进行泄压即可。
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两者分隔设置,且排气管14连通在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之间,是指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通过排气管14实现连通。
排气管14是可以流通流体的管件,具体可以是圆管、方管等。排气管14可以耐受一定高温,以在电池箱体10内的电池单体20发生热失效时,允许高温气体在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之间流通。
结合图6,在一些情形下,第二容纳腔Q2的长度大于第一容纳腔Q1的长度,容纳于第二容纳腔Q2的电池单体20中靠近第一容纳腔Q1的部分电池单体20发生热失效时,其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经排气管14进入第一容纳腔Q1,而后在与第一容纳腔Q1的防爆阀13的作用下得以释放至电池箱体10外部,此时该部分高温气体相比利用与第二容纳腔Q2的防爆阀13进行释放,其排气行程要短,排气效率更高。
也就是说,排气管14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内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排气路径,高温气体可以从较短的排气行程进行排气,有助于提高电池箱体10热失效时的排气效率,提高电池包100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排气管14设置于凹陷部12内。
即,排气管14收容在凹陷部12内,如此排气管14不会因突出于箱本体11,而增加电池箱体10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箱体10的结构紧凑性,且降低电池箱体10所占用空间体积,有利于提高车辆1000上所装载的电池包100的能量密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管14也可以突出于箱本体11,例如排气管14设置在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上的至少一端,并位于凹陷部12之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14的宽度为20mm~80mm。排气管14的宽度是指在宽度方向Y上的最大尺寸,具体地,排气管14的宽度可以选值为20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当排气管14的宽度满足上述范围,排气管14能够起到较好的气体流通效果,且不会占用凹陷部12在宽度方向Y上的过大空间,为驾乘人员2000预留较大的脚踏空间。
图7和图8为不同实施例中的图6所示的电池包100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和图8,排气管1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排气管14沿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间隔布置于凹陷部12。
各个排气管14均位于凹陷部12内,且沿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间隔布置。具体可以地,箱本体11包括两个排气管14,两个排气管14位于所述凹陷部12在箱本体11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此时凹陷部12的中部区域可以用于容纳驾乘人员2000脚踏,驾乘人员2000脚踏范围较大。具体还可以地,箱本体11包括三个排气管14,其中两个排气管14位于所述凹陷部12在箱本体11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另一个排气管14布置在凹陷部12在箱本体11宽度方向Y上的中部位置。
此时,多个排气管14的设置可增加高温气体在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流通的通道面积,加快高温气体的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11还包括第三容纳腔Q3,第三容纳腔Q3位于凹陷部12在厚度方向Z上的一侧,且与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分隔设置。
第三容纳腔Q3用于容纳高压盒30。高压盒30主要用于实现电池包100中电池单体20的高压电能的分配和高压回路的过载及短路保护的装置。通常地,高压盒30内可以不限于包含继电器、熔断器、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传感器等。高压盒30可以选用本领域的常规类型。
第三容纳腔Q3位于凹陷部12在厚度方向Z的一侧,即第三容纳腔Q3与凹陷部12沿箱本体11的厚度方向Z上下设置,通常凹陷部12在第三容纳腔Q3的上方。第三容纳腔Q3沿厚度方向Z的投影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凹陷部12在厚度方向Z的投影。
第三容纳腔Q3与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分隔设置,是指第三容纳腔Q3与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均不连通。具体地,可以在箱本体11内设置分隔板,利用分隔板将箱本体11内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容纳腔Q1、第二容纳腔Q2和第三容纳腔Q3。如此,当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电池单体20发生热失控时,所产生的高温气体不会流入第三容纳腔Q3,对高压盒30的热影响较小。
图8示出了排气管14在第一位置W1时电池包100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池包100的排气管14在第二位置W2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和图9,排气管14沿厚度方向Z可移动地设置于箱本体11,第三容纳腔Q3的腔体上设置有容纳槽C,容纳槽C沿厚度方向Z凹陷设置,排气管14在移动地过程中,具有位于凹陷部12的第一位置W1和收容于容纳槽C的第二位置W2。
排气管14沿箱本体11的厚度方向Z可移动地设置。驱动排气管14移动的动力,可以来源于电机60的驱动件,也可以来源于驾乘人员2000。
第三容纳腔Q3的腔体是指围合形成第三容纳腔Q3所在空间的外框结构,其作为箱本体11的一部分,关于其构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设置。容纳槽C设置在第三容纳腔Q3的腔体上,且背离凹陷部12的槽口凹陷。
当排气管14设置有多个,可以对应每一排气管14均布置一容纳槽C。
此时,当驾乘人员2000脚踏在凹陷部12时,排气管14在外力驱动下可以沿厚度方向Z从第一位置W1移动至收容在容纳槽C的第二位置W2处,排气管14不会干涉驾乘人员2000的行动。
为了实现排气管14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与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密封连通,可以在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腔体上设置有连接头,该连接头可以是伸缩管形式,排气管14可以通过连接头与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连通,且连接头可以允许排气管14移动时保持于排气管14的密封性能。当然,也可以但不限于采取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案。
图10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电池包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0,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腔体上均设置有至少一组伸缩门40,每组伸缩门40包括沿厚度方向Z间隔布置的两个伸缩部41,排气管14密封连接于各组伸缩门40的两个伸缩部41之间,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伸缩部41沿厚度方向Z伸缩。
第一容纳腔Q1的腔体是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Q1所在空间的外框结构,其作为箱本体11的一部分。第二容纳腔Q2的腔体是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Q2所在空间的外框结构,其作为箱本体11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地,在第一容纳腔Q1的腔体和第二容纳腔Q2的腔体上设置有安装口,各安装口处设置有一组伸缩门40。各组伸缩门40包括两个伸缩部41,排气管14连通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各端部密封连接在对应的两个伸缩部41之间,也就会说,各个安装口经由两个伸缩部41及所连接的排气管14的端部所闭合,以实现安装口所连通的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密封性。
伸缩部41可以沿厚度方向Z上伸缩,具体地,伸缩部41可以是波纹板、伸缩套板。波纹板类似于波纹管的伸缩原理,其包括相互相交的多个部分,各个部分可改变相交角度,进而实现波纹板的伸缩。伸缩套板类似于伸缩套管的伸缩原理,其包括相互嵌套的多个板部,各个板部可彼此沿厚度方向Z相互移动,进而实现伸缩套板的伸缩。
此时,在排气管14移动的过程中,排气管14的端部带动伸缩部41伸缩。伸缩部41的设置,使得排气管14在移动过程中,也可实现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腔体上还设置有引导轨道50,引导轨道50布置于各组伸缩门40在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上的两侧,排气管14沿以引导轨道50可移动地设置。
引导轨道50沿箱本体11的厚度方向Z延伸设置,用于引导排气管14沿厚度方向Z移动。具体可以地,排气管14上凸设有配合部,配合部与引导轨道50凹凸配合。
此时,利用引导轨道50引导排气管14移动,排气管14的移动方向F更准确,排气管14在移动过程中,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的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伸缩部41在箱本体11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也可与引导轨道50配合,引导轨道50可引导伸缩部41伸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电池箱体10还包括电机60,电机60设置在箱本体11上且传动连接排气管14,可驱动排气管14移动。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箱体10上可以设置弹性件,弹性件沿厚度方向Z设置容纳槽C的槽底和排气管14之间,弹性件用于提供驱动排气管14远离容纳槽C的弹性力。弹性件可以是弹簧、弹性橡胶等具有弹性回复形变能力的构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电池箱体10包括箱本体11、凹陷部12、排气管14和防爆阀13,箱本体11位于自身厚度方向Z上的一端表面包括落座区a1和脚踏区a2,落座区a1和脚踏区a2在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上相邻布置。凹陷部12沿厚度方向Z凹陷形成于脚踏区a2。凹陷部12沿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纵长延伸,并贯穿箱本体11在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表面。箱本体11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容纳腔Q1、第二容纳腔Q2和第三容纳腔Q3,沿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第三容纳腔Q3位于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之间。第三容纳腔Q3位于凹陷部12在厚度方向Z的一侧。排气管14连通在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之间。箱本体11在长度方向X上的两端均设置有防爆阀13,其中部分防爆阀13与第一容纳腔Q1连通设置,部分防爆阀13与第二容纳腔Q2连通设置。
另外,请参照图3和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100,包括上述电池箱体10和电池单体20,电池单体20容纳于电池箱体10的箱本体11内。该电池包100具备上述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00还包括高压盒30,箱本体11包括第一容纳腔Q1、第二容纳腔Q2和第三容纳腔Q3,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内容纳有电池单体20,高压盒30容纳于第三容纳腔Q3内,第三容纳腔Q3分隔于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之间,且位于凹陷部12在厚度方向Z上的一侧。
关于第一容纳腔Q1、第二容纳腔Q2、第三容纳腔Q3、及高压盒30的介绍请参照上文描述,在此不赘述。
此时,将高压盒30容纳在与电池单体20所在空间隔离的第三容纳腔Q3内,有利于保护高压盒30少受电池单体20热失控所产生的高温影响。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电池包100,电池包100用于提供电能。该用电装置具备上述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可理解地,电池包100用于提供用电装置所需的电能。需要说明地,为该用电装置提供电能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100,还可以是常规的电池装置。
图11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用电装置包括车辆1000,车辆1000包括座椅400,座椅400设置于落座区a1。
座椅400是车辆1000上供驾乘人员2000落座的装置,其具体构造可以进行常规设计。可理解地,车辆1000上设置有多个座椅400,可以部分座椅400对应布置在电池包100中电池箱体10的落座区a1上,也可以是全部座椅400布置在同一电池包100中电池箱体10的落座区a1上或者不同电池包100中电池箱体10的落座区a1上。
此时,乘坐在落座区a1的座椅400上的驾乘人员2000(包括驾驶员和乘客)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较高的乘坐空间,驾乘体验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1000内空间划分为驾驶空间和乘客空间,邻近乘客空间的座椅400布置的脚踏区a2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2。
驾驶空间是供驾驶员以及副驾驶员乘坐的空间,通常其是车辆1000的前排座椅400所在空间。乘客空间是供乘客乘坐的空间,通常其是车辆1000的后排座椅400所在空间。
邻近乘客空间的座椅400布置的脚踏区a2是指位于乘客空间的脚踏区a2,乘客空间内的脚踏区a2上形成有凹陷部12,可使得乘客的乘坐空间较大,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特别是针对车辆1000乘客空间较小的车型,对于乘客的乘坐空间提升明显,可较佳的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驾驶空间内的电池包100的脚踏区a2也可以设置凹陷部1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本体(11),所述箱本体(11)位于自身厚度方向(Z)上的一端表面包括落座区(a1)和脚踏区(a2),所述落座区(a1)和所述脚踏区(a2)在所述箱本体(11)的长度方向(X)上相邻布置;
凹陷部(12),沿所述厚度方向(Z)凹陷形成于所述脚踏区(a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2)沿所述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纵长延伸,并贯穿所述箱本体(11)在所述宽度方向(Y)上的至少一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11)的厚度为L1,所述凹陷部(12)沿所述厚度方向(Z)的凹陷尺寸为L2,满足:30%≤L1/L2≤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L2满足:40mm≤L2≤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10)包括防爆阀(13),所述防爆阀(13)设置于所述箱本体(11)在所述长度方向(X)上的至少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11)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容纳腔(Q1)和第二容纳腔(Q2),所述电池箱体(10)还包括排气管(14)和防爆阀(13);
所述第一容纳腔(Q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Q2)连通有不同的所述防爆阀(13),所述排气管(14)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纳腔(Q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Q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4)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排气管(14)沿所述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间隔布置于所述凹陷部(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11)还包括第三容纳腔(Q3),所述第三容纳腔(Q3)位于所述凹陷部(12)在所述厚度方向(Z)上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Q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Q2)分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4)沿所述厚度方向(Z)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箱本体(11);
所述第三容纳腔(Q3)的腔体上设置有容纳槽(C),所述容纳槽(C)沿所述厚度方向(Z)凹陷设置;
所述排气管(14)在移动过程中,具有位于所述凹陷部(12)的第一位置(W1)和收容于所述容纳槽(C)的第二位置(W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Q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Q2)的腔体上均设置有至少一组伸缩门(40),每组所述伸缩门(40)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Z)间隔布置的两个伸缩部(41);
所述排气管(14)密封连接于各组所述伸缩门(40)的两个所述伸缩部(41)之间,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所述伸缩部(41)沿所述厚度方向(Z)伸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Q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Q2)的腔体上还设置有引导轨道(50),所述引导轨道(50)布置于各组所述伸缩门(40)在所述箱本体(11)的宽度方向(Y)上的两侧;
所述排气管(14)沿所述引导轨道(50)可移动地设置。
13.一种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10);及
电池单体(20),容纳于所述电池箱体(10)的箱本体(11)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00)括还包括高压盒(30);所述箱本体(11)包括第一容纳腔(Q1)、第二容纳腔(Q2)和第三容纳腔(Q3);
所述第一容纳腔(Q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Q2)内容纳有所述电池单体(20),所述高压盒(30)容纳于所述第三容纳腔(Q3)内,所述第三容纳腔(Q3)分隔于所述第一容纳腔(Q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Q2)之间,且位于所述凹陷部(12)在所述厚度方向(Z)上的一侧。
15.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池包(100),所述电池包(100)用于提供电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包括车辆(1000),所述车辆(1000)包括座椅(400),所述座椅(400)设置于所述落座区(a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1000)内空间划分为驾驶空间和乘客空间,邻近所述乘客空间的所述座椅(400)布置的所述脚踏区(a2)凹陷形成有所述凹陷部(12)。
CN202321746038.4U 2023-07-05 2023-07-05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20492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6038.4U CN220492052U (zh) 2023-07-05 2023-07-05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6038.4U CN220492052U (zh) 2023-07-05 2023-07-05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2052U true CN220492052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7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6038.4U Active CN220492052U (zh) 2023-07-05 2023-07-05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2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171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KR102659543B1 (ko) 배터리 트레이 및 전력 배터리 팩
KR101831817B1 (ko) 가스 배출 수단 및 내,외부의 압력 보상 수단을 갖는 차량용 배터리 팩
CN107112452B (zh) 电池模块排气系统和方法
KR102014462B1 (ko) 이차 전지용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1615941B1 (ko) 냉매 및 배기 가스의 혼합을 방지하는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JP2004001683A (ja) 自動車用電池の冷却構造、自動車用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動車
US20210028424A1 (en) Battery housing, battery and motor vehicle
CN219123437U (zh) 绝缘件、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KR20220155879A (ko) 가스 벤팅 패스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CN116114113A (zh) 电池、装置、电池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装置
CN220492052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KR101795703B1 (ko) 이차 전지용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116670906A (zh)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JP6641189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CN117178418A (zh) 电池、用电装置及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JP6986049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6034513A (zh) 电池、用电装置、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系统
JP4561083B2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搭載構造
CN219600903U (zh) 电池箱体、底盘、电池和车辆
KR102681020B1 (ko) 배터리, 장치,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및 배터리 제조 장치
CN220774649U (zh) 底托板、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040661U (zh) 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CN220604897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0692260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