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7836U - 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7836U
CN220477836U CN202320234530.7U CN202320234530U CN220477836U CN 220477836 U CN220477836 U CN 220477836U CN 202320234530 U CN202320234530 U CN 202320234530U CN 220477836 U CN220477836 U CN 220477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tightening strap
bottom element
opening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45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红
刘凤春
田思颖
王宏梅
李苏爱
李佩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2345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7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7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7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固定装置,优选用于鼻胃管固定,包括底部元件,底部元件具有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底面和背离底面的顶面,所述底部元件的顶面上设置有放置导管的管槽和开口,所述底部元件连接有具有连接至所述底部元件的第一端部和自由的第二端部的收紧带,所述收紧带的第二端部插入所述开口以形成定位孔,所述底部元件的管槽的深度由远鼻端至近鼻端逐渐加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槽使得导管保持在底部元件时,管槽近鼻端的接触导管的面距离患者面部仅有可忽略不计的高度,在近鼻端处导管不会发生弯折而导致导管的内部空间受到挤压,进而避免进水、供食受阻。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胃管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医疗中通过将胃管经口腔或鼻孔置入食道中,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食物或药物等,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在临床医疗中,许多患者需要数周、数月甚至常年留置胃管。胃管需要更换,并且胃管的粗细长短有不同规格,胃管分别是口胃管和鼻胃管,其中,口胃管经口插入35~40cm即可;鼻饲管长约105cm,需经鼻孔插入55cm左右,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鼻胃管容易脱出,应粘贴牢固,防止反复插管和误吸。传统的固定方法是使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患者鼻翼两侧,但是胶布在遇到分泌的汗液、油脂等其黏度会下降,导致鼻胃管松动,发生胃管随体位变化而来回滑动的情况,最终导致黏膜损伤。而频繁地更换胶布容易对患者的皮肤造成反复损伤和刺激,因此,需要能够替换胶布作用的鼻胃管固定装置,以克服传统胶布的不足。
公开号为CN111840087B的发明提供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可套设在胃管上的套筒,套筒内壁上设置有气囊,气囊连通有给气囊充气的充气机构,套筒外壁上连接有鼻夹,充气机构用于给气囊充气,将套筒套在胃管上,给气囊充气,使得气囊抵紧胃管,即可将套筒固定在胃管上,然后将鼻夹夹持在患者鼻翼上,即可实现胃管的固定。虽然该发明采用套筒和鼻夹的结构固定胃管,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胶布固定的方式,固定稳固,不会出现胃管松脱的现象,但是胃管通过气囊固定在套筒中,会在胃管插入鼻腔时发生弯折,挤压胃管的空间,导致进水或输送食物受到阻碍。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的鼻胃管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底部元件和连接于底部元件上的带,在底部元件上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开口使得带能够从开口中穿出,最终将导管收紧保持于底部元件上。鼻胃管固定装置虽然能克服传统胶布固定方法的缺陷,但是该装置上设置了具有一定深度的开口,使用时首先将带的一端从该装置的顶面穿过开口朝向该装置的底部延伸再朝向顶面的另一开口穿出,以将胃管固定在装置中,因此,现有的固定装置具有一定厚度。由于装置具有一定厚度,鼻胃管固定在这类装置中时,装置本身具有的厚度会导致鼻胃管在进入鼻腔时发生弯折现象,鼻胃管弯折后会对鼻胃管的内部空间进行挤压从而导致进水、供食受阻。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固定装置,用于管道固定,尤其是用于鼻胃管固定。固定装置包括底部元件,所述底部元件具有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底面和背离底面的顶面。所述底部元件的顶面上设置有放置导管的管槽和开口。所述底部元件上设置有收紧带。所述收紧带具有连接至所述底部元件的第一端部和自由的第二端部,所述收紧带的第二端部插入所述开口以形成定位孔。所述底部元件的管槽的深度由远鼻端至近鼻端逐渐加深。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槽在近鼻端的深度接近于所述底部元件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以使得导管在进入鼻腔时不会在底部元件的近鼻端发生弯折,导管的内部空间因此能够保持原有空间大小,在进水、供食时不会受到阻碍。
本实用新型将底部元件上的管槽的深度设置为由远鼻端至近鼻端逐渐加深,使得管槽近鼻端的接触导管的面距离患者面部仅有较小的高度或者是可忽略不计的高度,即管槽的形状类似于滑梯,从远鼻端到近鼻端呈一个由高到低的斜坡,可以避免导管在近鼻端处发生弯折而导致导管的内部空间受到挤压,在医护人员设置了指定的进食速度条件下,食物在通过受到挤压的位置时,由于导管内部空间减小,造成被挤压的部位流速增大,食物进入患者胃部的速度加快,因此会对患者胃部造成刺激,可能引起呕吐等情况。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导管在近鼻端处发生弯折导致导管的内部空间受到挤压,食物在挤压部位被阻断而使得进水、供食受阻。
优选的,所述管槽在远鼻端的深度小于导管的外半径,以使得所述收紧带与导管能够贴合,从而将导管保持于所述管槽中。
优选地,所述开口与所述收紧带分别设置于所述管槽的两侧。收紧带与底部元件之间形成定位孔,以使得所述收紧带能够将导管保持在所述底部元件的管槽上。
优选地,所述收紧带按照能够与位于所述管槽的导管相贴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部元件的远鼻端,以使得导管牢固保持于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底部元件的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得所述收紧带的第二端部插入至少一个开口以形成能够将导管保持在管槽的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底部元件设置有分离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由阻隔件分隔,以使得所述收紧带围绕阻隔件发生形变。所述收紧带能够从第一开口插入并从第二开口插出,即所述收紧带的第二端部从底部元件的顶面的第一开口插入后,绕着阻隔件延伸,经过阻隔件的底面并沿着第二开口继续延伸,最后所述收紧带的第二端部从第二开口穿出,操作者通过拉动收紧带的第二端部使得导管被收紧带约束在底部元件的管槽中。
优选地,所述阻隔件的底面相对于所述底部元件的底面设置为凹入。即阻隔件的底面相对于所述底部元件的底面具有α的距离,使得所述收紧带的第二端部进入第一开口后能够围绕阻隔件的底部延伸并从第二开口穿出,即收紧带绕阻隔件延伸时不会穿出底部元件的底部,收紧带发生形变形成定位孔,因此将导管牢固地束缚在底部元件上。
优选地,所述底部元件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以减少对鼻腔通道的阻挡面。三角形结构的底部元件能够减少对患者呼吸的干扰。
优选地,所述收紧带上设置有拉出件。拉出件设置于收紧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以使得所述收紧带能够从开口中拉出。当需要将导管从底部元件移除时,操作者通过拉动拉出件使得收紧带从所述开口中拉出,从而使得导管从底部元件释放。
优选地,所述阻隔件的顶面区域设置为向上凸起的构型,即阻隔件的顶面超过底部元件的顶面并向上凸起。操作者通过阻隔件顶面的凸起可以更容易地拉动拉出件。
优选地,所述收紧带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元件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底部元件由硅橡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一体式的单件。
优选地,所述底部元件设置有连接耳挂的连接部,以使得耳挂连接至所述底部元件。
优选地,耳挂设置为橡皮筋。橡皮筋的两端分别连至连接部,将橡皮筋绕过患者头部并套在患者头部,使得底部元件保持在特定位置。当橡皮筋的弹力减小或无弹力时可更换新的橡皮筋,使得底部元件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底部元件上的管槽的深度设置为由远鼻端至近鼻端逐渐加深,使得管槽近鼻端的接触导管的面距离患者面部仅有可忽略不计的高度,即管槽的形状类似于滑梯,从远鼻端到近鼻端呈一个由高到低的斜坡,在近鼻端导管能够顺畅进入鼻腔,不会在近鼻端处发生弯折而导致进水、供食受阻。若近鼻端的管槽具有一定高度,导管在管槽的近鼻端会发生弯折,导管的内部空间受到挤压,影响进水、供食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收紧带从开口中拉出不同的长度而形成不同尺寸的定位孔,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导管拉动收紧带,收紧带产生形变,从而使得定位孔与导管相适应并对导管进行固定,增加了所述固定装置的适用范围。
(3)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将导管固定,可以避免胶布的使用,若使用胶布对导管进行固定,患者分泌的汗液很容易使胶布松动从而造成导管滑脱,使用所述固定装置可防止患者对胶布过敏、胶布对患者皮肤的损伤和刺激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管限制在固定装置上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底部元件;110:底面;120:顶面;121:管槽;122:开口;122.1:第一开口;122.2:第二开口;123:孔位;130:第一顶端;140:阻隔件;150:连接部;200:收紧带;210:第一端部;220:第二端部;230:拉出件;300:定位孔;400:第一方向;500: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固定装置,用于管道固定,适当改造后可用于氧气管,尿管的固定,本方案尤其是用于鼻胃管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面”、“底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导管从患者鼻腔进入,其中,导管可借助所述固定装置保持在患者的鼻部附近的位置,避免由于患者头部发生移动等意外情况导致导管的移位或松动,进而使得进水、供食受阻。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包括底部元件100,底部元件100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优选地,底部元件100设置为等边三角形结构。底部元件100的第一顶端130设置为靠近鼻腔的端部,这样放置使得靠近鼻腔的第一顶端130能够减少对患者呼吸的干扰。所述底部元件100具有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底面110和背离底面110的顶面120。所述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上设置有放置导管的管槽121和开口122。
所述底部元件100的管槽121的深度由远鼻端至近鼻端逐渐加深,如图3所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槽121在远鼻端的深度小于导管的外半径,当将导管置于管槽121时,管槽121远鼻端的导管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超过所述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向上突出,使得所述收紧带200与导管能够贴合,从而将导管保持于所述管槽121中。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槽121在近鼻端的深度接近于所述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与底面110之间的距离,以使得导管在进入鼻腔时不会在底部元件100的近鼻端发生弯折而导致进水、供食受阻。所述管槽121沿着三角形形状的底部元件100的中线延伸,其中管槽121的近鼻端设置为底部元件100的第一顶端130,底部元件100的第一顶端130为靠近鼻腔的端部。
所述底部元件100上设置有收紧带200,如图1所示。所述收紧带200具有连接至所述底部元件100的第一端部210和自由的第二端部220,所述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能够插入所述开口122。所述管槽121设置于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并经过收紧带200,将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插入开口122,管槽121与收紧带200之间就会形成定位孔300,形成的定位孔300能够将导管保持在所述固定装置,如图2所示。
优选地,所述收紧带200的第一端部21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所述开口122与所述收紧带200分别设置于所述管槽121的两侧,收紧带200从底部元件100延伸,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可以插入底部元件100上的开口122并形成定位孔300,导管被限制于定位孔300中,因此,导管能够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底部元件100的管槽121上。所述收紧带200按照能够与位于所述管槽121的导管相贴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部元件100的远鼻端。由于管槽121在远鼻端的深度很小,处于远鼻端的导管从管槽121中突出,设置于远鼻端的收紧带200与导管的接触面更大,收紧带200能够与导管贴合地更加紧密,因此导管牢固地保持于定位孔300中。优选地,设置于远鼻端的收紧带200的宽度至少覆盖处于管槽121的导管的1/2的长度。收紧带200与导管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因而收紧带200能够与导管更加紧密地贴合,以保证收紧带200将导管牢固保持于管槽121中。
优选地,底部元件100设置有第一开口122.1和第二开口122.2。优选地,所述开口122在底部元件100中由缝形成。缝的两端终止于从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延伸穿过底部元件100至底部元件100的底面110的孔位123,孔位123的设计有利于在使用所述固定装置时底部元件100在缝的位置中避免被撕开。第一开口122.1和第二开口122.2之间由阻隔件140分隔。所述收紧带200能够从第一开口122.1插入并从第二开口122.2穿出,使得收紧带200在底部元件100的缝的位置中发生形变,即所述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从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的第一开口122.1插入后,绕着阻隔件140延伸,经过阻隔件140的底面并沿着第二开口122.2继续延伸,最后所述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从第二开口122.2穿出,操作者通过将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朝向第一方向400拉动,使得导管被收紧带200约束在底部元件100的管槽121中,如图2所示。
优选地,所述阻隔件140的底面相对于所述底部元件100的底面110设置为凹入。即阻隔件140的底面相对于所述底部元件100的底面110具有α的距离,以使得所述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进入第一开口122.1后能够围绕阻隔件140的底部延伸并从第二开口122.2穿出,即收紧带200绕阻隔件140延伸时不会穿出底部元件100的底部,收紧带200发生形变形成定位孔300,因此将导管牢固地束缚在底部元件100上。
将导管保持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时,首先将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插入第一开口122.1并从第二开口122.2穿出,形成定位孔300,此时定位孔300的尺寸大于导管外径,再将导管插入定位孔300中,将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朝向第一方向400拉动,使得定位孔300的尺寸与导管外径相匹配,因此可以将导管牢固保持在管槽121中。或者,首先将导管放置在底部元件100的管槽121中,将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插入第一开口122.1并从第二开口122.2穿出,然后将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朝向第一方向400拉动,使得定位孔300的尺寸与导管的外径匹配,进而将导管限制并保持在管槽121中。
所述收紧带200上设置有拉出件230。拉出件230设置于收紧带200的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之间。当需要将导管从底部元件100移除时,操作者可以将拉出件230朝向第二方向500拉动,收紧带200从所述开口122中拉出,使得定位孔300被打开,从而使得导管从底部元件100释放。
优选地,阻隔件140的顶面区域设置为向上凸起的构型,即阻隔件140的顶面超过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并向上凸起。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在移除导管时,操作者的一只手将所述拉出件230朝向第二方向500拉动时另一只手借助阻隔件140顶面的凸起可以很容易地将拉力施加到收紧带200上,便于将收紧带200从开口122中拉出。
由于收紧带200可以从开口122处拉出不同的长度,因而可以形成不同尺寸的定位孔300,使得所述固定装置能够与不同直径的导管配合使用而不用更换固定装置,增加了所述固定装置的适用范围。将不同直径的导管放置于底部元件100的管槽121中,根据导管的直径适当地将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朝向第一方向400拉动,直到导管被牢固地限制在管槽121中为止,因此,所述固定装置适用于多种型号的导管。
具有底部元件100和收紧带200的所述固定装置可以设置为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的单体,在制造时可节约成本。所述固定装置也可由与硅橡胶不同的其他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底部元件100可以具有与三角形不同的构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对患者进行肠胃系统食物供给仅为本申请可能的用途之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底部元件100设置有连接耳挂的连接部150,耳挂可以设置为橡皮筋。橡皮筋的两端分别连至连接部150以对橡皮筋进行固定,将橡皮筋绕过患者头部并套在患者头部,使得固定装置保持在患者头部的特定位置。当橡皮筋的弹力减小或无弹力时可更换新的橡皮筋,以使得底部元件100可重复使用。通过橡皮筋与底部元件100将导管固定在特定位置,可以避免胶布的使用,若使用胶布对导管进行固定,患者分泌的汗液很容易使胶布松动从而造成导管滑脱,使用所述固定装置可防止患者对胶布过敏、胶布对患者皮肤的损伤和刺激等情况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Claims (10)

1.一种管道固定装置,用于鼻胃管固定,包括底部元件(100),底部元件(100)具有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底面(110)和背离底面(110)的顶面(120),所述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上设置有放置导管的管槽(121)和开口(122),所述底部元件(100)连接有具有连接至所述底部元件(100)的第一端部(210)和自由的第二端部(220)的收紧带(200),所述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插入所述开口(122)以形成定位孔(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元件(100)的管槽(121)的深度由远鼻端至近鼻端逐渐加深,以使得导管在进入鼻腔时不会在底部元件(100)的近鼻端发生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121)在远鼻端的深度小于导管的外半径,以使得所述收紧带(200)与导管能够贴合,从而将导管保持于所述管槽(1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带(200)按照能够与位于所述管槽(121)的导管相贴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部元件(100)的远鼻端,以使得导管牢固保持于定位孔(30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22)与所述收紧带(200)分别设置于所述管槽(121)的两侧,以使得所述收紧带(200)与底部元件(100)之间形成定位孔(3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元件(100)的顶面(120)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122)以使得所述收紧带(200)的第二端部(220)插入至少一个开口(122)以形成将导管保持在管槽(121)的定位孔(3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元件(100)设置有由阻隔件(140)分隔的第一开口(122.1)和第二开口(122.2),以使得所述收紧带(200)围绕阻隔件(140)发生形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140)的底面相对于所述底部元件(100)的底面(110)设置为凹入,以使得所述阻隔件(140)的底面相对于所述底部元件(100)的底面(110)具有α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带(200)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收紧带(200)的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之间的拉出件(230),以使得所述收紧带(200)能够从开口(122)中拉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阻隔件(140)的顶面区域设置为向上凸起的构型便于操作者拉动拉出件(2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元件(100)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以减少对鼻腔通道的阻挡面。
CN202320234530.7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Active CN220477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4530.7U CN220477836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4530.7U CN220477836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7836U true CN220477836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4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4530.7U Active CN220477836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7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71676B1 (en) Catheter and feeding tube reten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EP2861289B1 (en) Nasal tube device
US7534228B2 (en) Bridle catheter with umbilical tape
US7695459B2 (en) Nasogastric tube inser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86374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lacing within a patient an enteral tube afte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US20060081245A1 (en) Surgical tube guard
US20080319397A1 (en) Holder for a stomach insert feeder tube
US20080294117A1 (en) Flexible tube coupler
US20120053525A1 (en) External bolster
US20120004616A1 (en) Gastric port system
CN220477836U (zh) 一种管道固定装置
EP0853937B1 (en) Gastrostomy tube device for enteral nutrition
CN213608348U (zh) 一种胃管固定器
CN215133672U (zh)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15504447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10205390U (zh) 消化内科用胃管
CN220877470U (zh)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带
CN111529406A (zh) 一种胃部连通器
CN215274626U (zh) 一种鼻饲管
CN215022650U (zh) 一种预防鼻饲管意外拔出的固定装置
CN215193906U (zh) 一种口胃管固定装置
CN214910760U (zh) 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胃管固定装置
CN215231425U (zh) 一种方便肠管进入肠道的固定装置
CN215082900U (zh) 鼻胆引流管路固定装置
CN201453802U (zh) 防滑脱胃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