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7807U - 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7807U
CN220477807U CN202321674605.XU CN202321674605U CN220477807U CN 220477807 U CN220477807 U CN 220477807U CN 202321674605 U CN202321674605 U CN 202321674605U CN 220477807 U CN220477807 U CN 220477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rod
vibrating
guide rod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46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tuo Priva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tuo Priva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tuo Private Ltd filed Critical Haituo Private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46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7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7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7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包括:棒体,其包括壳体、窜动机构;所述窜动机构包括导向杆、电磁线圈、第一磁体、第二磁体;所述导向杆的末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按摩头,其包括安装座、振动马达,所述安装座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前端,所述振动马达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柔性套体,其包裹于所述棒体、所述按摩头的外侧;所述柔性套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振动段、窜动段,所述振动段对应所述按摩头设置;所述窜动段对应所述棒体设置,所述窜动段呈串珠状。本实用新型采用动态电磁原理,实现振动棒的自动控制,改变了传统按摩过程中,需要人手的动作驱动,柔性套体的表面被挤压或拉伸,形成多点按压。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疲劳,人们设计各种按摩设备,但是现有的技术,如中国专利201710542246.5公开了一种自动伸缩式保健按摩装置,壳体内设有伸缩拉杆机构;伸缩拉杆机构的电机固定套筒固定于壳体的中空容体内,电机固定套筒上设有滑槽,滑轨滑动式嵌入于滑槽内,电机插入并连接于电机固定套筒内,主动齿轮位于电机固定套筒的一端部,电机的转轴贯穿电机固定套筒的一端部与主动齿轮插接,壳体的中空容体内侧壁上垂直设有定位柱,从动齿轮铰接于定位柱的顶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从动齿轮和滑轨铰接,滑轨的另一端部与按摩棒的底部连接固定。
该产品以振动为主,仅能提供振动而且需要手持,不能自动控制。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包括:
棒体,其包括壳体、窜动机构;所述窜动机构包括导向杆、电磁线圈、第一磁体、第二磁体;所述导向杆的末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磁体相对所述壳体固定,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电磁线圈设在所述导向杆上,其设在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中间;
按摩头,其包括安装座、振动马达,所述安装座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前端,所述振动马达设在所述安装座上;
柔性套体,其包裹于所述棒体、所述按摩头的外侧;所述柔性套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振动段、窜动段,所述振动段对应所述按摩头设置;所述窜动段对应所述棒体设置,所述窜动段呈串珠状;所述柔性套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柔性套体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导向杆的前端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马达的输出端设有偏心轮。
进一步地,所述棒体内设有PCB电路板、电源模块,所述PCB电路板、所述电源模块均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磁线圈通过所述PCB电路板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为导电式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所述导向杆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固定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磁线圈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且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柔性套体相接触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对向设置的磁极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窜动机构还包括第三磁体,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三磁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磁体的磁极方向和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有滑槽,所述导向杆为伸缩式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通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布局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窜动机构还设有滑座,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所述电磁线圈设在所述滑座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电磁原理,当导向杆固定方式时,通过手机控制电磁线圈进行动态的往复运动(改变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和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相斥或者相吸),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固定,柔性套体上的串珠状凸起在电磁线圈的带动下,交替实现收缩、膨胀,从而进行按摩;
2.采用导向杆活动方式时,利用动态电磁线圈的磁场分布变化,配合位于电磁线圈两端的永磁体,实现自动伸缩,通过手机控制电磁线圈进行动态的往复运动,实现棒体伸缩的同时,柔性套体上的串珠状凸起交替实现收缩、膨胀,进行按摩;
3.采用动态电磁原理,实现振动棒的自动控制,改变了传统按摩过程中,需要人手的动作驱动,柔性套体的表面被挤压或拉伸,形成多点按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现实施例1中自动按摩方法的振动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磁极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振动马达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的自动按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一种实现实施例2中自动按摩方法的振动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磁极的分布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自动按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上述自动按摩方法的振动棒,如图1-5所示,其包括:棒体1、窜动机构2、按摩头3、柔性套体4。
其中,在棒体1内设有壳体11、PCB电路板12、锂电池13,在棒体1的外部设有和PCB电路板12连接的控制按键14;PCB电路板12与锂电池13相连接,在PCB电路板12设有蓝牙,通过蓝牙和手机进行通讯,实现手机控制振动棒的按摩动作。
窜动机构2包括两根固定式导向杆21、滑座22、第一线圈23、第二线圈24、第一磁体25、第二磁体26、第三磁体27;两根导向杆21的首端均固定设置于壳体11上,其中,导向杆21为导电性能优良的铜杆,其中一根导向杆21通过PCB电路板12和锂电池1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根导向杆21通过PCB电路板12和锂电池13的负极相连接。
第一磁体25、第二磁体26、第三磁体27均固定在导向杆21上,第一线圈23、第二线圈24均通过滑座22设在导向杆21上,第一线圈23设在第一磁体25和第三磁体26之间,第二线圈24设在第二磁体26和第三磁体27之间;其中,第一磁体25、第二磁体26、第三磁体27的磁极布局状态如图4所示,从左到右形成N-S-S-N-N-S的布局。
第一线圈23的一端通过一根导向杆21连接锂电池13的正极,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导向杆21连接锂电池13的负极,第二线圈24和第一线圈23的通电方向相反;第一线圈23、第二线圈24分别绕在不同的滑座22上;滑座22在滑动状态下,第一线圈23、第二线圈24依旧保持和导向杆21的电性连接。
按摩头3设在棒体1的前端,其包括安装座31、振动马达32,安装座31设在导向杆21的末端,振动马达32设在安装座31上;在振动马达32的输出端设有偏心轮33;在振动马达32、偏心轮33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振动棒有规律的振动;增强在该震动棒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性,刺激效果明显。
柔性套体4包裹于棒体1、按摩头3的外侧,其采用医用硅胶制成;柔性套体4分为振动段41、窜动段42,按摩头3的外侧为振动段41,棒体1的外侧为窜动段42;窜动段42设有四组串珠状凸起43,其由柔性套体的表面挤压、膨胀形成,第一线圈23、第二线圈24的位置不同,则不同的串珠状凸起43的分别实现膨胀或者收缩;在窜动段42和第一线圈23、第二线圈24相接触的部分,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线圈、第二线圈进行通电,在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周围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在磁场力和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的作用下,第一线圈、第二线圈进行往复运动,带动柔性套体的串珠状凸起轮流进行收缩或者膨胀,从而进行按摩。
如图6所示,上述振动棒原理如下:
S1、在多级永磁体之间设置滑动式电磁线圈:
在棒体的内部设有固定式导向杆,导向杆上有三个永磁体(两端的永磁体固定,中间的永磁体可以滑动),两组电磁线圈相对三个永磁体滑动设置于导向杆上;三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不完全相同,在电磁线圈通电后,实现多个电磁线圈朝不同的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S2、将柔性套体包裹于电磁线圈的外侧:
套体和电磁线圈相接触的部分固定连接,随着电磁线圈的滑动,套体的外侧挤压,形成串珠状凸起;在磁场力的作用下,电磁线圈的往复运动,完成多个串珠状凸起的交替膨胀和收缩动作。
S3、切换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在电磁线圈的周围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在磁场力作用下,电磁线圈朝着对向或背向永磁体的方向往复运动;
模式选择:在棒体内部设置带有通讯模块的PCB电路板,通过通讯模块和外部控制端连接,在外部控制端设置多种窜动模式。
S4、振动按摩控制:
在棒体的前端设置振动马达,通过手机控制振动马达的振动频率和速度,实现振动按摩。
实施例2
一种实现上述伸缩式自动按摩方法的振动棒,如图7-10所示,其包括:棒体5、窜动机构6、按摩头7、柔性套体8。
其中,在棒体5内设有壳体51、PCB电路板52、锂电池53,在棒体5的外部设有和PCB电路板52连接的控制按键54,在壳体51上设有滑55槽,PCB电路板52与锂电池53相连接,在PCB电路板52设有蓝牙,通过蓝牙和手机进行通讯,实现手机控制振动棒的按摩动作。
窜动机构6包括两根活动式导向杆61、滑座62、第一线圈63、第二线圈64、第一磁体65、第二磁体66、第三磁体67;两根导向杆61的首端均滑动设置于壳体51上的滑槽55中,导向杆61为导电性能优良的铜杆,两根导向杆61平行设置;两根导向杆61通过PCB电路板52分别连接锂电池53的正极、负极;滑座62滑动设在导向杆61上,第一线圈63、第二线圈64分别设在不同的滑座62上,相应的,滑座62滑动过程中,第一线圈63、第二线圈64和导向杆61之间保持稳定的电性连接关系。
第一磁体65固定在壳体51上,在第一磁体65的中央设有用于穿过导向杆61的通孔(图中未示),导向杆61的首端贯穿通孔;第二磁体66固定设在导向杆61靠近按摩头的位置,第三磁体67滑动设在导向杆61上,其设在第一磁体65、第二磁体66之间;第一线圈63设在第一磁体65和第三磁体67之间,第二线圈64设在第二磁体66和第三磁体67之间。
按摩头7设在棒体5的前端,其包括安装座71、振动马达72,安装座71设在导向杆61的前端,振动马达72设在安装座71上;在振动马达72的输出端设有偏心轮73;在振动马达72、偏心轮73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振动棒有规律的振动;增强在该振动棒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性,刺激效果明显。
柔性套体8包裹于棒体5、按摩头7的外侧,其采用医用硅胶制成;柔性套体8分为振动段81、窜动段82,按摩头5的外侧为振动段81,棒体5的外侧为窜动段82;窜动段82设有多组串珠状凸起83,随着导向杆61的伸出和缩回,带动窜动段82上的多组串珠状凸起83交替实现收缩、膨胀,对女性进行刺激按摩。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体65、第二磁体66、第三磁体67的磁极分布方向相同,如图9所示,通过改变第一线圈63、第二线圈64中的电流方向,实现该振动棒的伸出或者所回动作。
本实施例中,利用动态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磁场分布变化,配合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的磁场作用,实现振动棒的自动伸缩,通过手机控制导向杆进行动态的往返运动(改变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产生的磁场和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产生的磁场相斥或者相吸),促进柔性套体上窜动段上串珠状凸起交替实现收缩、膨胀,进行按摩。
如图11所示,上述振动棒原理如下:
S11、将第一磁体、第一线圈、第三磁体、第二线圈、第二磁体依次间隔设置:
在棒体内设有壳体、导向杆,第一磁体固定在壳体上,其设有通孔;导向杆贯穿通孔滑动设置连接壳体;第二磁体固定设在导向杆靠近前端的位置,第三磁体滑动设在导向杆上,第一线圈设在第一磁体和第三磁体之间,第二线圈设在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之间;其中,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的磁极布局方向相同。
S12、将柔性套体包裹于棒体的外侧:
柔性套体的一端相对第一磁体固定,另一端相对导向杆的前端固定;柔性套体的表面设有串珠状凸起,随着导向杆伸出、缩回的往复运动,串珠状凸起的交替膨胀和收缩动作。
S13、切换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伸缩按摩: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周围产生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导向杆往复伸出缩回的同时,柔性套体的外侧进行挤压按摩;模式选择:在棒体内部设置带有通讯模块的PCB电路板,通过通讯模块和外部控制端连接,在外部控制端设置多种窜动模式。
S14、振动按摩控制:
在棒体的前端设置振动马达,通过手机控制振动马达的振动频率和速度,实现振动按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棒体,其包括壳体、窜动机构;所述窜动机构包括导向杆、电磁线圈、第一磁体、第二磁体;所述导向杆的末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磁体相对所述壳体固定,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电磁线圈设在所述导向杆上,其设在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中间;
按摩头,其包括安装座、振动马达,所述安装座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前端,所述振动马达设在所述安装座上;
柔性套体,其包裹于所述棒体、所述按摩头的外侧;所述柔性套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振动段、窜动段,所述振动段对应所述按摩头设置;所述窜动段对应所述棒体设置,所述窜动段呈串珠状;所述柔性套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柔性套体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导向杆的前端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的输出端设有偏心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内设有PCB电路板、电源模块,所述PCB电路板、所述电源模块均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磁线圈通过所述PCB电路板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为导电式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所述导向杆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固定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磁线圈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且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柔性套体相接触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对向设置的磁极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窜动机构还包括第三磁体,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三磁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磁体的磁极方向和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滑槽,所述导向杆为伸缩式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通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布局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串珠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窜动机构还设有滑座,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所述电磁线圈设在所述滑座上。
CN202321674605.X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Active CN220477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4605.XU CN220477807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4605.XU CN220477807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7807U true CN220477807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7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4605.XU Active CN220477807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7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6552A (zh) 一种可伸缩摄像头装置
CN109398528B (zh) 一种基于电磁驱动原理的仿生爬行机器人
CN107317454A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20477807U (zh) 一种电磁式串珠振动棒
EP3773406B1 (de) Vorrichtung zum stimulieren der klitoris mit einem veränderlichen druckfeld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s veränderlichen druckfelds
CN108599516A (zh) 一种磁场高频震动吸吮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CN106042725B (zh) 一种电动画笔
KR100926186B1 (ko) 진동 에너지를 이용한 모듈형 발전기 및 상기 모듈형 발전기를 이용한 발전방법
CN115694120A (zh) 音圈电机、变焦镜头及摄影设备
CN207069868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15021900U (zh) 多点式揉捏震动按摩设备
CN205359930U (zh) 一种用于眼睛保护的震动按摩器
CN101803991B (zh) 敲击式按摩器
CN204947868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7380432A (zh) 一种无人机用驱动器及其工作方法、以及无人机
CN220775616U (zh) 一种用电磁驱动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及美容仪器
CN112044336A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试管摇匀装置
CN210251013U (zh) 磁力健身器
CN217040725U (zh) 磁力按摩装置
CN205430022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10812288U (zh) 磁控式直线往复运动装置
CN221964045U (zh) 一种电磁推动产生正负压装置
CN211863287U (zh) 肌肉按摩玩具
CN215193508U (zh) 一种按摩装置
CN217593336U (zh) 一种筋膜枪电磁铁电机驱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