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7544U - 基站 - Google Patents

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7544U
CN220477544U CN202320888634.XU CN202320888634U CN220477544U CN 220477544 U CN220477544 U CN 220477544U CN 202320888634 U CN202320888634 U CN 202320888634U CN 220477544 U CN220477544 U CN 220477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base station
suction
station according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86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伟
夏磊
李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86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7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7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7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站。基站包括基站本体、箱体和抽吸模组,基站本体上设有容纳腔,箱体可拆卸地设于容纳腔内、且具有第一腔体;抽吸模组设于基站本体上、且位于箱体上方,抽吸模组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将抽吸模组设于箱体上方能够与箱体相分隔,溶液不容易进入抽吸模组内,可更好保护抽吸模组,延长基站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基站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 202221984875.6、申请日期为 2022 年 07 月 29 日,专利名称为 “储液容器及基站”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站。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基站,在清洁设备完成清洁后,可对清洁设备上的清洁件进行清洁,以保持清洁设备的干净。在基站具有容纳清水或污水的容纳腔,通过容纳腔存储清水或收集清洗清洁设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但传统的容纳腔,清水的注入或污水的排出均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操作,劳动强度大,清洁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储液容器只能进行简单的存储,而无法实现液体的自动注入或排出,人工劳动强度大,清洁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液容器,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呈分隔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抽吸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适于容纳溶液,所述抽吸装置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箱体和抽吸装置沿所述箱体的上下方向排布。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设有开孔;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包括:
封堵结构,活动设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封堵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转动连接的转动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转动部两侧的连接端和封堵端;
漂浮件,与所述封堵结构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所述漂浮件可随所述第一腔体内液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封堵端开启或闭合所述开孔。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抽吸装置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第一抽吸孔,所述抽吸装置与所述第一抽吸孔相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上设有第二抽吸孔,还包括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连通所述第一抽吸孔和所述第二抽吸孔。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第一抽吸孔,所述抽吸装置与所述第一抽吸孔相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上设有第二抽吸孔,所述第一抽吸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外侧面的一端或所述第二抽吸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外侧面的一端凸出设有连接头,在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对接时,所述连接头可穿设于所述第二抽吸孔或所述第一抽吸孔内。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还包括第一检测结构,所述第一检测结构设于所述连接管件的外周侧或设于所述对接头的外周侧,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件或所述对接头内是否有液体流过。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第一腔体上设有进液口;
还包括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自所述进液口进入的溶液经所述过滤结构过滤后流入所述第一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还包括转接管件,所述转接管件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过滤结构,使得自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溶液可自所述转接管件导入至所述过滤结构过滤;其中,所述转接管件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转接管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腔体运动,以具有压接于所述过滤结构上、并将所述过滤结构限制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状态,以及解锁所述过滤结构的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还包括第二检测结构,所述第二检测结构设于所述过滤结构内,用于检测所述过滤结构中的垃圾高度。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过滤结构内设有过滤袋;
还包括设于所述过滤结构底部的测重机构,所述测重机构用于检测所述过滤袋中垃圾的重量。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第一腔体具有腔口,所述储液容器还包括盖设于所述腔口处的腔盖、以及设于所述腔盖上的杀菌结构,所述杀菌结构用于对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溶液进行杀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储液容器,包括:
箱体,具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一侧设有开孔;
封堵组件,设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封堵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开孔处的封堵结构、以及与所述封堵结构相连接的漂浮件;
其中,所述封堵结构具有与所述储液腔转动连接的转动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转动部两侧的连接端和封堵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漂浮件转动连接,所述漂浮件可随所述储液腔内液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封堵端开启或闭合所述开孔。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板,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封堵板的中部,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封堵端分别位于所述转动部的两侧,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孔,所述储液腔内凸出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转动孔设有两个,且所述第一转动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孔之间;
还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孔、以及所述第一转动孔内,以转动连接所述封堵板和所述储液腔。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连接端设有第三转动孔,所述漂浮件上凸出设有第四转动孔,所述第四转动孔设有两个,所述第三转动孔位于两个所述第四转动孔之间;
还包括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呈并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三转动孔、以及所述第四转动孔内,以转动连接所述封堵板和所述漂浮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储液容器,包括:
箱体,具有储液腔、以及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进液口;
过滤结构,设于所述储液腔内;
转接管件,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过滤结构,使得自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储液腔内的溶液可自所述转接管件导入至所述过滤结构过滤;
其中,所述转接管件呈活动设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转接管件相对于所述储液腔运动,以具有压接于所述过滤结构上、并将所述过滤结构限制于所述储液腔内的第一状态,以及解锁所述过滤结构的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转接管件与所述储液腔转动连接,所述转接管件可相对于所述储液腔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动。
可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框,所述过滤框具有朝上设置的过滤口,所述转接管件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转接管件的另一端可伸入至所述过滤口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转接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口呈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所述的储液容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基站本体,所述基站本体上设有容纳腔;
箱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具有第一腔体;
抽吸模组,设于所述基站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箱体上方,所述抽吸模组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所述抽吸模组与所述基站本体呈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的基站,所述抽吸模组包括抽吸装置;
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与所述抽吸装置相连通,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二对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在所述箱体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一对接口与所述第二对接口对接导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站包括基站本体、箱体和抽吸模组,基站本体上设有容纳腔,箱体可拆卸地设于容纳腔内、且具有第一腔体,抽吸模组设于基站本体上、且位于箱体上方,抽吸模组与第一腔体相连通;通过将抽吸模组设于箱体上方能够与箱体相分隔,溶液不容易进入抽吸模组内,可更好保护抽吸模组,延长基站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设置抽吸装置与第一腔体连接,实现自动抽吸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液容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储液容器(不包含腔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述储液容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述封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述储液容器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液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储液容器;1-箱体;11-第一腔体;111-第二转动孔;112-第一表面;12-腔盖;13-第二腔体;2-抽吸装置;3-封堵组件;31-封堵结构;311-封堵板;312-转动部;3121-第一转动孔;313-连接端;3131-第三转动孔;314-封堵端;32-漂浮件;321-第四转动孔;33-第一转动轴;34-第二转动轴;4-过滤结构;41-过滤框;5-转接管件。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液容器100,请参阅图1、图2和图5,该储液容器100包括箱体1、以及抽吸装置2,箱体1内具有呈分隔设置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抽吸装置2设于第二腔体13内,其中,第一腔体11适于容纳溶液以形成储液腔,其中储液腔内可容纳如清水或污水等溶液,抽吸装置2与第一腔体11相连通,用于将第一腔体11内的溶液抽吸出,用于将清水输送至基站的清洗槽内,或者,通过抽吸装置2将第一腔体11内的污水排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呈分隔设置,将抽吸装置2设于第二腔体13内、并与盛装溶液的第一腔体11分隔开设置,使得液体不易进入到抽吸装置2内,更好地保护抽吸装置2,延长抽吸装置2的使用寿命。
其中,抽吸装置2可包括抽吸电机、以及与抽吸电机电连接的电路结构,将储液容器100的储液腔与抽吸装置2分隔开,从而可更好地保护抽吸电机、以及电路结构,避免储液容器100损坏,影响正常使用。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可均与箱体1呈一体设置,从而避免需要设置单独的储液箱,更节约成本。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中所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可均与箱体1呈可拆卸设置,使得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均可从箱体1内取出,以便于进行维护和清洁。
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的相对位置可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可沿箱体1的水平方向排布设置,或者,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可沿箱体1的上下方向排布设置,可根据储液容器100的具体尺寸或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
其中,在第二腔体13与箱体1呈可拆卸时,第二腔体13和抽吸装置2可共同形成抽吸模组,抽吸模组可设置于箱体1外侧,并设于基站本体上,例如,抽吸模组可位于基站顶盖上,将抽吸模组设置于箱体1的上方,从而可从箱体1上方进水或排水,使得箱体1的结构更简单,从而取放更方便。
优选地,在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之间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抽吸装置2相连通,第一腔体11内的溶液可自连接孔进入抽吸装置2的抽吸管道内。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腔体13为可拆卸地设于箱体1上时,在第二腔体13上设有第一抽吸孔,在第一腔体11上可设有第二抽吸孔,抽吸装置2与第一抽吸孔相连通,储液容器100还包括有连接管件,该连接管件连通第一抽吸孔和第二抽吸孔,在抽吸装置2的作用下,第一腔体11内的溶液可自第一抽吸孔流入连接管件内,并经第二抽吸孔进入抽吸装置2内,以排出箱体1外,连接较为方便。而且,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之间的距离可更为灵活,通过连接管件连接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使得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之间的距离可相对调节,且可根据箱体1内的结构进行调整腔体之间的位置,设置方式更灵活。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在第一抽吸孔或第二抽吸孔外设置连接头,连接头凸出于第一腔体11或第二腔体13设置,在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安装时,通过连接头穿设于第二抽吸孔或第一抽吸孔内,从而连接第一腔体11和抽吸装置2,安装更方便。
而且,该储液容器100还包括有第一检测结构(未在附图中示出),该第一检测结构为电容式检测器,第一检测结构设于连接管件的外周侧或设于上述对接头的外周侧,用于检测连接管件或对接头内是否有液体流过。或者,通过第一检测结构可检测连接管件或对接头内的液体内的杂质含量,使得用户可及时对管路进行维护。
进一步地,在箱体1的储液腔的一侧设有开孔,该储液腔用于存储清水时,该开孔可作为进液孔,清水可自开孔进入储液腔内;在该储液腔用于存储污水时,该开孔可作用排气孔,以形成抽吸循环。在箱体1内还设有封堵组件3,通过该封堵组件3可对开孔进行封堵或开启,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封堵组件3包括有封堵结构31、以及漂浮件32,封堵结构31活动设于开孔处,漂浮件32与封堵结构31相连接,其中,封堵结构31具有与储液腔转动连接的转动部312、以及分别位于转动部312两侧的连接端313和封堵端314,连接端313与漂浮件32转动连接,漂浮件32可随储液腔内液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封堵端314开启或闭合开孔,使得在储液腔内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封堵结构31可封堵开孔,避免储液腔内的液位过高。通过封堵结构31与储液腔转动连接,且封堵结构31与漂浮件32也转动连接,漂浮件32在随液位的增长向上移动时,漂浮件32会相对于封堵结构31转动,使得漂浮件32在上升可下降的过程中运动空间相对较小,同时封堵结构31也会相对于储液腔转动,以逐渐封堵开孔,从而使得整个封堵组件3在储液腔内占用的空间更小,储液量可更大。
优选地,如图4中所示,封堵结构31包括封堵板311,转动部312位于封堵板311的中部,连接端313和封堵端314分别位于转动部312的两侧,以位于封堵板3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中,转动部312包括设于封堵板311上的第一转动孔3121,第一转动孔3121呈凸出设于封堵板311的底部,储液腔内凸出设有第二转动孔111,第二转动孔111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转动孔111呈相对设置,第一转动孔3121位于两个第二转动孔111之间;该储液容器100还包括有第一转动轴33,第一转动轴33穿设于两个第二转动孔111、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动孔3121内,以转动连接封堵板311和储液腔,使得封堵板311可相对于储液腔转动。
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在储液腔内凸出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具有朝上设置的第一表面112,第一表面112上凸出设有两个支撑臂,两个第二转动孔111分别设于两个支撑臂上,封堵板311转动设于两个支撑臂之间,上述开孔设于该第一表面112上,封堵板311的连接端313伸出至第一表面112外,漂浮件32位于凸起结构的周侧,在漂浮件32的中轴线处大致与第一表面112齐平时,封堵板311可正好封堵开孔,储液腔内达到最高液位量。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封堵板311的连接端313设有第三转动孔3131,在漂浮件32上凸出设有第四转动孔321,第四转动孔321设有两个,两个第四转动孔321呈相对设置,第三转动孔3131位于两个第四转动孔321之间,第三转动孔31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四转动孔321呈相对设置;该储液容器100还包括第二转动轴34,且第二转动轴34与第一转动轴33呈并行设置,以趋近于平行设置,第二转动轴34穿设于两个第三转动孔3131、以及对应的一个第四转动孔321内,以转动连接封堵板311和漂浮件32,使得在漂浮件32向上升起时,封堵端314逐渐下降,以朝靠近开孔的方向移动,而同时漂浮件32也可相对于封堵板311转动,使得所需的转动空间更少,从而使得储液容器100的结构更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液容器100还包括有过滤结构4,在储液腔的一侧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位于上述的第一表面112上,过滤结构4设于储液腔内,且与进液口相连通,自进液口进入储液腔的溶液可先经过滤结构4过滤后流入储液腔内,使得储液腔内的溶液更干净,细菌更少,以更好地保持储液腔的洁净度。
其中,储液容器100还包括有第二检测结构(未在附图中示出),第二检测结构设于过滤结构4内,用于检测过滤结构4中的垃圾高度,从而判断是否要对过滤结构4进行清理。
还或是,在过滤结构4内设有过滤袋,在过滤结构4的底部可设置测重机构,通过测重机构以检测过滤袋中垃圾的重量,以判断过滤袋是否要更换,更智能化。
而且,结合图2和图3所示,该储液容器100还包括有转接管件5,转接管件5连通上述进液口和过滤结构4,使得自进液口进入第一腔体11内的溶液可自转接管件5导入至过滤结构4内过滤,转接管件5呈活动设于储液腔内,转接管件5相对于储液腔移动,以具有压接于过滤结构4上、并将过滤结构4限制于储液腔内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与过滤结构4呈错位设置、以解锁过滤结构4的第二状态,通过转接管件5一方面将溶液导入过滤结构4内,另一方面通过转接管件5对过滤结构4进行限位,使得过滤结构4的取放更方便。
优选地,转接管件5与储液腔转动连接,转接管件5可相对于储液腔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当转接管件5处于第二状态时,过滤结构4可放置于储液腔内或自储液腔移动,当转接管件5处于第一状态时,转接管件5可压接于过滤结构4上,从而将过滤结构4固定于储液腔内,通过转动的方式锁紧和解锁过滤结构4,操作更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转接管件5的移动方式不限于上述一种,转接管件5还可与储液腔相卡接,或者,转接管件5还可与储液腔相磁吸固定,设置方式较多,在此不一一作详细说明。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过滤结构4包括过滤框41,过滤框41具有朝上设置的过滤口,转接管件5的一端与进液口转动连接,在第一状态时,转接管件5的另一端可伸入至过滤口内,以便于将溶液导入过滤框41内;在第二状态时,转接管件5的另一端与过滤口呈错位设置,从而方便将过滤框41从储液腔内取出,以进行清理或更换过滤袋,操作方便。
而且,上述第一腔体11具有腔口,优选地,第一腔体11的腔口朝上设置,储液容器100还包括盖设于腔口处的腔盖12、以及设于腔盖12上的杀菌结构(未在附图中示出),其中,杀菌结构用于对第一腔体11内的溶液进行杀菌消毒,以使第一腔体11内的细菌量更少。
优选地,杀菌结构可为活性炭、紫外线杀菌灯或杀菌剂等,安装方便,且杀菌效果好。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基站本体、以及上述的储液容器100,在基站本体上设有容纳腔,储液容器100的箱体1可拆卸地设于容纳腔内,其中储液容器100的抽吸装置2可设于箱体1内,也可与箱体1呈分离设置,抽吸装置2可更好地与储液腔相分隔,溶液不容易进入抽吸装置2内,可更好保护抽吸装置2,延长基站的使用寿命,而且基站的储液容器100内还设有封堵组件3,可有效避免漏液,且封堵结构31占有体积小,使得储液容器100的体积可更小,以缩小基站的体积,而且,储液容器100内的过滤结构4易于拆装,清理更方便,使得用户使用体验感更好。
其中,在箱体1与第二腔体13呈分离设置时,抽吸装置2和第二腔体13可共同形成抽吸模组,此时,可将抽吸模组设置于基站本体上,且位于箱体1的上方,通过抽吸装置2与箱体1的第一腔体11连通,从而可从基站上方为箱体1内提供液体或将箱体1内的液体抽吸出。
而且,抽吸模组可与基站本体呈一体设置,将抽吸模组设于基站本体内,从而使得抽吸装置更好地与箱体1相隔离,以更好地保护抽吸装置2,而且在箱体1取放时也更方便。
具体地,在基站本体的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第一对接口,第一对接口与抽吸装置2相连通,在箱体1上设有第二对接口,第二对接口与第一腔体11相连通,在箱体放置于容纳腔内时,第一对接口与第二对接口对接导通,从而使得抽吸装置2与第一腔体11连通,以便于进行液体的注入或排出,基站可实现清水的自动注入,以及污水的自动排放,操作更省心,且清洁效率也更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本体,所述基站本体上设有容纳腔;
箱体(1),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具有第一腔体(11);
抽吸模组,设于所述基站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箱体(1)上方,所述抽吸模组与所述第一腔体(11)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模组与所述基站本体呈一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模组包括抽吸装置(2);
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与所述抽吸装置(2)相连通,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二对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11)相连通,在所述箱体(1)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一对接口与所述第二对接口对接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具有第二腔体(13),所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3)呈分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2)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3)内;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11)适于容纳溶液,所述抽吸装置(2)与所述第一腔体(11)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和抽吸装置(2)沿所述箱体(1)的上下方向排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和所述第二腔体(13)之间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抽吸装置(2)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13)上设有第一抽吸孔,所述抽吸装置(2)与所述第一抽吸孔相连接;所述第一腔体(11)上设有第二抽吸孔,所述箱体设有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连通所述第一抽吸孔和所述第二抽吸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13)上设有第一抽吸孔,所述抽吸装置(2)与所述第一抽吸孔相连接;所述第一腔体(11)上设有第二抽吸孔,所述第一抽吸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3)外侧面的一端或所述第二抽吸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1)外侧面的一端凸出设有连接头,在所述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3)对接时,所述连接头可穿设于所述第二抽吸孔或所述第一抽吸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第一检测结构,所述第一检测结构设于所述连接头的外周侧,用于检测所述连接头内是否有液体流过。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侧设有开孔,所述第一腔体(11)内设有封堵组件(3),所述封堵组件(3)包括:
封堵结构(31),活动设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封堵结构(31)具有与所述第一腔体(11)转动连接的转动部(312)、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转动部(312)两侧的连接端(313)和封堵端(314);
漂浮件(32),与所述封堵结构(31)的连接端(313)转动连接,所述漂浮件(32)可随所述第一腔体(11)内液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封堵端(314)开启或闭合所述开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上设有进液口,所述第一腔体(11)内设有过滤结构(4),所述过滤结构(4)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自所述进液口进入的溶液经所述过滤结构(4)过滤后流入所述第一腔体(11)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上设有转接管件(5),所述转接管件(5)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过滤结构(4),使得自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溶液可自所述转接管件(5)导入至所述过滤结构(4)过滤;其中,所述转接管件(5)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所述转接管件(5)相对于所述第一腔体(11)转动,以具有压接于所述过滤结构(4)上、并将所述过滤结构(4)限制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第一状态,以及解锁所述过滤结构(4)的第二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4)内设有第二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所述过滤结构(4)中的垃圾高度。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4)内设有过滤袋,所述过滤结构(4)底部设有测重机构,所述测重机构用于检测所述过滤袋中垃圾的重量。
16.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具有腔口,所述腔口处盖设有腔盖(12),所述腔盖(12)上设有杀菌结构,所述杀菌结构用于对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溶液进行杀菌。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第一检测结构,所述第一检测结构设于所述连接管件的外周侧,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件内是否有液体流过。
CN202320888634.XU 2022-07-29 2022-07-29 基站 Active CN220477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8634.XU CN220477544U (zh) 2022-07-29 2022-07-29 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4875.6U CN218978792U (zh) 2022-07-29 2022-07-29 储液容器及基站
CN202320888634.XU CN220477544U (zh) 2022-07-29 2022-07-29 基站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4875.6U Division CN218978792U (zh) 2022-07-29 2022-07-29 储液容器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7544U true CN220477544U (zh) 2024-02-13

Family

ID=8621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8634.XU Active CN220477544U (zh) 2022-07-29 2022-07-29 基站
CN202221984875.6U Active CN218978792U (zh) 2022-07-29 2022-07-29 储液容器及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4875.6U Active CN218978792U (zh) 2022-07-29 2022-07-29 储液容器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2047754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8792U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91283U (zh) 一种集成站
CN217266428U (zh) 一种洗衣机
CN211749313U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
CN217266430U (zh) 一种洗衣机
CN110786807A (zh) 一种水循环全自动餐具清洗机
CN211749329U (zh) 维护站及清洁机器人
CN217266429U (zh) 一种洗衣机
CN220477544U (zh) 基站
CN110306478B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收集装置
CN216933017U (zh) 污物收集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2186370U (zh) 维护站和扫地机器人
CN211688557U (zh) 一种河流污水治理移动箱体
CN211749324U (zh) 维护站和扫地机器人
CN211187074U (zh) 具有液位检测的洗地机
CN219720591U (zh) 箱体组件、基站及清洁设备
CN216823235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19070153U (zh) 清洁机构以及清洁基站
CN218188208U (zh) 玻璃砂芯真空抽虑装置加装溢流保护装置
CN113116228A (zh) 维护站及清洁机器人
CN216675654U (zh) 一种硬地板用水机吸尘器的水箱的结构
CN215157752U (zh) 污液回收装置
CN220192931U (zh) 水箱、基站和清洁系统
CN220369950U (zh) 水箱及基站
CN217066296U (zh) 回收存储装置及基站
CN220777072U (zh) 一种无滴漏缸挂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