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7183U - 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7183U
CN220467183U CN202223326520.0U CN202223326520U CN220467183U CN 220467183 U CN220467183 U CN 220467183U CN 202223326520 U CN202223326520 U CN 202223326520U CN 220467183 U CN220467183 U CN 220467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locks
magnet
front sid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65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翔
刘小燕
杨建雄
张圣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at Narenta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rat Narenta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at Narentai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rat Narenta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65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7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7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7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包括理线机构,所述理线机构包括汇流箱体、固定板、移动块、磁铁条和线管;所述汇流箱体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握住使拉头通过拉杆带动竖杆移动,竖杆通过连接块带动磁铁条移动与多个磁铁块分离,磁铁条通过矩形块对弹簧进行拉伸,握住线管带动移动块在横杆的外侧滑动,当线管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放松对拉头的拉力,使磁铁条与磁铁块相吸附,将电缆从线管内穿过,使相对应的电缆之间存在距离,能够对汇流箱体内的线缆进行理线,避免线缆与汇流箱的直流高压线缆走线耦合在一起,而导致高压信号串入到通讯信号中,影响汇流箱工作正常运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流箱,具体为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属于汇流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汇流箱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是保证光伏组件有序连接和汇流功能的接线装置,该装置能够保障光伏系统在维护、检查时易于切断电路,当光伏系统发生故障时减小停电的范围,汇流箱是指用户可以将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光伏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个光伏串列,然后再将若干个光伏串列并联接入光伏汇流箱,在光伏汇流箱内汇流后,通过控制器,直流配电柜,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配套使用从而构成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与市电并网。
现有的汇流箱中会连接很多线缆,而其连接的线缆通常杂乱无章,线缆与汇流箱的直流高压线缆走线耦合在一起,会导致高压信号串入到通讯信号中,这对于后期的电力检测维护非常麻烦,进而容易影响配电箱工作的正常运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包括理线机构,所述理线机构包括汇流箱体、固定板、移动块、磁铁条和线管;
所述汇流箱体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多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线管,所述移动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磁铁块,位于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多个磁铁块的后侧磁性吸附有同一个磁铁条,所述磁铁条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开设有矩形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后侧贯穿对应的矩形孔并延伸至汇流箱体外,所述汇流箱体滑动套设在两个连接块的外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竖杆,所述竖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拉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拉头,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块,所述磁铁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矩形块滑动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杆的外侧,所述矩形块与对应的圆形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定位杆外侧的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汇流箱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理线机构的前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L形板和螺纹孔;
所述汇流箱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所述L形板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握住拉头使拉杆带动竖杆移动,竖杆通过连接块带动磁铁条移动与多个磁铁块分离,磁铁条通过矩形块对弹簧进行拉伸,握住线管带动移动块在横杆的外侧滑动,当线管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放松对拉头的拉力,使磁铁条与磁铁块相吸附,将电缆从线管内穿过,使相对应的电缆之间存在距离,能够对汇流箱体内的线缆进行理线,避免线缆与汇流箱的直流高压线缆走线耦合在一起,而导致高压信号串入到通讯信号中,影响汇流箱工作正常运转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汇流箱体的内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理线机构;2、汇流箱体;3、固定板;4、固定块;5、横杆;6、移动块;7、磁铁块;8、磁铁条;9、矩形孔;10、连接块;11、竖杆;12、拉杆;13、拉头;14、定位杆;15、圆形块;16、矩形块;17、弹簧;18、门板;19、把手;20、固定机构;21、L形板;22、螺纹孔;23、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包括理线机构1,理线机构1包括汇流箱体2、固定板3、移动块6、磁铁条8和线管23;
汇流箱体2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3,固定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4,相对应的两个固定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杆5,横杆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多个移动块6,移动块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线管23,移动块6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磁铁块7,位于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多个磁铁块7的后侧磁性吸附有同一个磁铁条8,磁铁条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固定板3的前侧开设有矩形孔9,连接块10的后侧贯穿对应的矩形孔9并延伸至汇流箱体2外,汇流箱体2滑动套设在两个连接块10的外侧,两个连接块10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竖杆11,竖杆1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2,拉杆12带动竖杆11移动,竖杆11带动两个连接块10移动,连接块10带动对应的磁铁条8移动,磁铁条8在移动的过程中与多个磁铁块7分离。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拉杆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拉头13,固定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杆14,定位杆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块15,磁铁条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块16,矩形块16滑动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杆14的外侧,矩形块16与对应的圆形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定位杆14外侧的弹簧17,汇流箱体2的前侧转动连接有门板18,门板1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9,磁铁条8带动对应的矩形块16移动,矩形块16在对应的定位杆14的外侧滑动,矩形块16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对应的弹簧17进行拉伸。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理线机构1的前侧设有固定机构20,固定机构20包括L形板21和螺纹孔22;
汇流箱体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21,L形板21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22,通过开设在L形板21上的两个螺纹孔22,便可以将L形板21通过外界的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当需要调节线管23的横向位置时,握住拉头13并向后移动,使拉头13带动拉杆12移动,拉杆12带动竖杆11移动,竖杆11带动两个连接块10移动,连接块10带动对应的磁铁条8移动,磁铁条8在移动的过程中与多个磁铁块7分离,磁铁条8带动对应的矩形块16移动,矩形块16在对应的定位杆14的外侧滑动,矩形块16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对应的弹簧17进行拉伸,紧接着握住线管23并横向移动,线管23带动对应的移动块6移动,移动块6在对应的横杆5的外侧滑动,当线管2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放松对拉头13的拉力,此时处于拉伸状态下带动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弹力带动对应的矩形块16移动,矩形块16带动磁铁条8移动,磁铁条8与磁铁块7相吸附,从而使线管23被固定,将电缆从线管23内穿过,使相对应的电缆之间存在距离,通过开设在L形板21上的两个螺纹孔22,便可以将L形板21通过外界的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理线机构(1),所述理线机构(1)包括汇流箱体(2)、固定板(3)、移动块(6)、磁铁条(8)和线管(23);
所述汇流箱体(2)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4),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固定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杆(5),所述横杆(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多个移动块(6),所述移动块(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线管(23),所述移动块(6)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磁铁块(7),位于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多个磁铁块(7)的后侧磁性吸附有同一个磁铁条(8),所述磁铁条(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固定板(3)的前侧开设有矩形孔(9);所述汇流箱体(2)的前侧转动连接有门板(18),所述门板(1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9);
所述理线机构(1)的前侧设有固定机构(20),所述固定机构(20)包括L形板(21)和螺纹孔(22);所述汇流箱体(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21),所述L形板(21)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0)的后侧贯穿对应的矩形孔(9)并延伸至汇流箱体(2)外,所述汇流箱体(2)滑动套设在两个连接块(10)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块(10)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竖杆(11),所述竖杆(1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拉头(13),所述固定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杆(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块(15),所述磁铁条(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块(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16)滑动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杆(14)的外侧,所述矩形块(16)与对应的圆形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定位杆(14)外侧的弹簧(17)。
CN202223326520.0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 Active CN220467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6520.0U CN220467183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6520.0U CN220467183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7183U true CN220467183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2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6520.0U Active CN220467183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7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7059B (zh) 一种高压智能断路器
CN106908639A (zh) 一种智能数字化计量柜
CN112350174A (zh) 一种户外防雨散热型开关柜
CN210156351U (zh) 一种太阳能板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04217276U (zh) 理线装置
CN220467183U (zh) 一种防走线耦合的汇流箱
CN212412497U (zh) 一种高低压开关柜隔层拉引装置
CN21174373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低压开关柜
CN204205920U (zh) 一种分体框架式换流阀功率单元结构
CN111244789A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保护装置
CN212207599U (zh) 一种高压配电盒继电器检测工装
CN211530426U (zh) 一种便于电线整理的抗干扰开关柜
CN203351519U (zh) 一种高压智能断路器
CN208890447U (zh) 一种分体式直流充电桩的户内机箱体
CN202906273U (zh) 低压抽出式开关柜安装结构
CN213275719U (zh) 更换电表卡线器
CN11188405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
CN206725622U (zh) 一种智能数字化计量柜
CN206149211U (zh) 一种具有测量保护功能的智能交流汇流箱
CN204949014U (zh) 硬质奶酪类食品成型设备
CN214706617U (zh) 一种智能立式紧凑式箱式变电站
CN113904243B (zh) 一种低故障的光伏并网装置
CN221531430U (zh) 一种智能光伏汇流柜
CN204696488U (zh) 一种成型设备的配电箱进出线结构
CN202076943U (zh) 一种用于x光机的网电源自切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