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0238U -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0238U
CN220460238U CN202321581618.2U CN202321581618U CN220460238U CN 220460238 U CN220460238 U CN 220460238U CN 202321581618 U CN202321581618 U CN 202321581618U CN 220460238 U CN220460238 U CN 220460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rame
dust
water mis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16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富林
张�杰
陈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Hongk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Hongk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Hongka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Hongk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16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0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0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0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属于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包括外置管道、固定框架、旋转端头、输水箱和扇叶架,所述外置管道的外侧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外置管道的顶端设有旋转端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降尘装置降尘范围被限制、降尘过程中容易被灰尘污染的问题,通过水雾出口对其内部的雾化管道进行包裹性保护,同时水雾出口连带其内部的雾化管道向下的倾斜,保持喷出水雾的清洁,通过旋转框体顶部的扇叶本体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旋转框体进行转动,实现雾化器跟随旋转框体进行同步转动,使从水雾出口喷出的水雾能够对周围的灰尘进行全方位覆盖。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降尘装置,主要用于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会扬起大量的灰尘,这样不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施工人员会吸入灰尘,造成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对灰尘进行降尘处理。
而在降尘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传统的降尘喷洒装置在使用时,只能通过喷洒端头进行定向的喷洒降尘,从而无法对装置范围内区域进行全方位降尘,导致降尘的实际效果较差;
在降尘装置运作的同时,降尘装置喷洒端头的顶部大多暴露在外部,降尘装置在进行长期喷洒工作时,仍然会有部分的灰尘降落在装置的端头处,从而使得降尘装置的端头处被灰尘污染,而喷洒出带有灰尘的水雾,会对周围的施工人员以及行人造成严重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解决了现有降尘装置在使用时降尘范围过于局限,以及降尘装置中喷洒端头自身容易被污染的问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包括外置管道、固定框架、旋转端头、输水箱和扇叶架,所述外置管道的外侧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外置管道的顶端设有旋转端头,所述外置管道的底部设有输水箱,所述旋转端头的顶端设有扇叶架;
所述旋转端头包括旋转框体、雾化器、雾化管道、水雾出口、承接框、滚珠和管道端头,所述旋转框体的内部设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雾化管道,所述旋转框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水雾出口,所述旋转框体的底部设有承接框,所述承接框与旋转框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框的内部设有滚珠,所述滚珠内嵌在承接框中且在承接框中保持滚动,所述滚珠的底端与外置管道相接触,所述承接框与雾化器之间设有管道端头。
优选的,所述输水箱包括保护框、加压水泵、定位底座、输水管道和加压管道,所述保护框的内部设有加压水泵,所述保护框的底端设有定位底座,所述加压水泵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所述加压水泵远离输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压管道。
优选的,所述管道端头包括连接底盘、安插端头、对接框和转动槽,所述连接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插端头,所述安插端头的外侧设有对接框,所述对接框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安插端头活动安插在转动槽中。
优选的,所述扇叶架包括转盘、连接轴和扇叶本体,所述转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本体,所述扇叶本体共设有三片且在转盘的外部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雾化管道远离雾化器的一端安插在水雾出口中,雾化管道通过水雾出口与外界相互连通,所述水雾出口位于旋转框体两侧的斜面上,且水雾出口呈倾斜朝下的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使用时,通过水雾出口对其内部的雾化管道进行包裹性保护,避免雾化管道长期暴露在外部沾染灰尘,同时水雾出口连带其内部的雾化管道向下的倾斜,降低了灰尘对于雾化管道的附着污染,保持喷出水雾的清洁,有效的提高降尘的实际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使用时,通过旋转框体顶部的扇叶本体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旋转框体进行转动,承接框内部的滚珠在与外置管道接触时进行滚动,实现旋转框体自由的转动,同时对接框在安插端头上自由转动,实现雾化器跟随旋转框体进行同步转动,使从水雾出口喷出的水雾能够对周围的灰尘进行全方位覆盖,从而提升降尘的实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端头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水箱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道端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扇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置管道;2、固定框架;3、旋转端头;31、旋转框体;32、雾化器;33、雾化管道;34、水雾出口;35、承接框;36、滚珠;37、管道端头;371、连接底盘;372、安插端头;373、对接框;374、转动槽;4、输水箱;41、保护框;42、加压水泵;43、定位底座;44、输水管道;45、加压管道;5、扇叶架;51、转盘;52、连接轴;53、扇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包括外置管道1、固定框架2、旋转端头3、输水箱4和扇叶架5,外置管道1的外侧设有固定框架2,外置管道1的顶端设有旋转端头3,外置管道1的底部设有输水箱4,旋转端头3的顶端设有扇叶架5,旋转端头3包括旋转框体31、雾化器32、雾化管道33、水雾出口34、承接框35、滚珠36和管道端头37,旋转框体31的内部设有雾化器32,雾化器3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雾化管道33,旋转框体31的两侧均开设有水雾出口34,旋转框体31的底部设有承接框35,承接框35与旋转框体31之间固定连接,承接框35的内部设有滚珠36,滚珠36内嵌在承接框35中且在承接框35中保持滚动,滚珠36的底端与外置管道1相接触,承接框35与雾化器32之间设有管道端头37,承接框35内部的滚珠36能够在旋转框体31发生转动时,同步在外置管道1上进行滚动,实现旋转框体31自由的转动。
进一步地,输水箱4包括保护框41、加压水泵42、定位底座43、输水管道44和加压管道45,保护框41的内部设有加压水泵42,保护框41的底端设有定位底座43,加压水泵4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44,加压水泵42远离输水管道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压管道45,通过输水管道44向加压水泵42中输水,再由加压水泵42对水进行加压后通过加压管道45向上输送,实现对雾化器32中水流的输送。
进一步地,管道端头37包括连接底盘371、安插端头372、对接框373和转动槽374,连接底盘37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插端头372,安插端头372的外侧设有对接框373,对接框373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374,安插端头372活动安插在转动槽374中,对接框373在安插端头372上自由转动,能够实现雾化器32与旋转框体31的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扇叶架5包括转盘51、连接轴52和扇叶本体53,转盘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2,转盘5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本体53,扇叶本体53共设有三片且在转盘51的外部均匀分布,同时扇叶本体53有十五度的角度倾斜,能够更好的借助风力转动,扇叶本体53在风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转盘51通过连接轴52带动旋转框体31进行转动,实现旋转框体31转动的效果。
进一步地,雾化管道33远离雾化器32的一端安插在水雾出口34中,雾化管道33通过水雾出口34与外界相互连通,水雾出口34位于旋转框体31两侧的斜面上,且水雾出口34呈倾斜朝下的状态,能够有效的减少灰尘对于水雾出口34以及雾化管道33的附着,降低对于水雾的污染,水雾出口34对雾化管道33进行包裹性保护,同样能够有效减少灰尘的污染。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使用时,通过输水管道44向加压水泵42中输水,再由加压水泵42对水进行加压后通过加压管道45向上输送,使水流进入到雾化器32中,雾化器32将水流转化为水雾后从雾化管道33处向外喷出,雾化管道33喷出的水雾穿过水雾出口34后喷洒到外部进行降尘工作,同时旋转框体31顶部的扇叶本体53在风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扇叶本体53在转动的同时,转盘51通过连接轴52带动旋转框体31进行转动,承接框35内部的滚珠36在与外置管道1接触时进行滚动,实现旋转框体31自由的转动,同时对接框373在安插端头372上自由转动,实现雾化器32跟随旋转框体31进行同步转动,使从水雾出口34喷出的水雾能够对周围的灰尘进行全方位覆盖,同时通过水雾出口34向下的倾斜以及对其内部雾化管道33的保护,降低了灰尘对于雾化管道33的附着污染,保持喷出水雾的清洁,有效的提高降尘的实际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包括外置管道(1)、固定框架(2)、旋转端头(3)、输水箱(4)和扇叶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管道(1)的外侧设有固定框架(2),所述外置管道(1)的顶端设有旋转端头(3),所述外置管道(1)的底部设有输水箱(4),所述旋转端头(3)的顶端设有扇叶架(5);
所述旋转端头(3)包括旋转框体(31)、雾化器(32)、雾化管道(33)、水雾出口(34)、承接框(35)、滚珠(36)和管道端头(37),所述旋转框体(31)的内部设有雾化器(32),所述雾化器(3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雾化管道(33),所述旋转框体(31)的两侧均开设有水雾出口(34),所述旋转框体(31)的底部设有承接框(35),所述承接框(35)与旋转框体(3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框(35)的内部设有滚珠(36),所述滚珠(36)内嵌在承接框(35)中且在承接框(35)中保持滚动,所述滚珠(36)的底端与外置管道(1)相接触,所述承接框(35)与雾化器(32)之间设有管道端头(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箱(4)包括保护框(41)、加压水泵(42)、定位底座(43)、输水管道(44)和加压管道(45),所述保护框(41)的内部设有加压水泵(42),所述保护框(41)的底端设有定位底座(43),所述加压水泵(4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44),所述加压水泵(42)远离输水管道(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压管道(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端头(37)包括连接底盘(371)、安插端头(372)、对接框(373)和转动槽(374),所述连接底盘(37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插端头(372),所述安插端头(372)的外侧设有对接框(373),所述对接框(373)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374),所述安插端头(372)活动安插在转动槽(37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架(5)包括转盘(51)、连接轴(52)和扇叶本体(53),所述转盘(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2),所述转盘(5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本体(53),所述扇叶本体(53)共设有三片且在转盘(51)的外部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道(33)远离雾化器(32)的一端安插在水雾出口(34)中,雾化管道(33)通过水雾出口(34)与外界相互连通,所述水雾出口(34)位于旋转框体(31)两侧的斜面上,且水雾出口(34)呈倾斜朝下的状态。
CN202321581618.2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 Active CN220460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1618.2U CN220460238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1618.2U CN220460238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0238U true CN220460238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4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1618.2U Active CN220460238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0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2802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高效降尘装置
CN220460238U (zh)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降尘装置
CN21067463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
CN110541840A (zh) 一种湿式降尘风机叶轮
CN21625982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14261182U (zh) 一种建设工程用降尘装置
CN206578075U (zh) 一种电路板自动清理装置
CN202638197U (zh) 一种控制室内pm2.5空气质量超标的手推式水雾降尘降温装置
CN202199461U (zh) 塔架式环保除尘风送喷雾机
CN205569996U (zh) 一种高射程喷雾机
CN21291496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CN213408077U (zh) 一种环境工程除尘装置
CN211328675U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降尘装置
CN111570125B (zh) 一种降尘喷雾机
CN207435979U (zh) 一种节能型路面清洁装置
CN210994437U (zh) 一种大米加工中粉尘集中沉降装置
CN207362782U (zh) 一种草原畜牧养殖用的手推式的洒水车装置
CN219964350U (zh) 一种可调节式施工降尘设备
CN208843597U (zh) 一种自洁桥式起重机轨道
CN206810735U (zh) 一种喷淋装置以及带有喷淋装置的玻璃清洗机
CN21491446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喷淋降尘装置
CN218590048U (zh) 一种建设工程用降尘装置
CN209049166U (zh) 一种工程管理用工地环境治理装置
CN209423215U (zh) 建筑施工喷淋除尘装置
CN213014118U (zh) 一种路基降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