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8067U - 一种多功能育苗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育苗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8067U
CN220458067U CN202322021213.XU CN202322021213U CN220458067U CN 220458067 U CN220458067 U CN 220458067U CN 202322021213 U CN202322021213 U CN 202322021213U CN 220458067 U CN220458067 U CN 220458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raising
plate
box body
box
slid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12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秀梅
谢光明
莫文潮
谢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zhishan Wanquan Hort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zhishan Wanquan Hort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zhishan Wanquan Hort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zhishan Wanquan Hort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12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8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8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8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包括箱体、育苗板、育苗盆、观察窗以及位移机构,多层育苗板设置在箱体内侧壁上,并与箱体形成穿行腔,位移机构设置在穿行腔中,其包括纵向电动滑台、横向电动滑台、承载板、电动推杆以及电磁板,育苗盆置于育苗板上进行统一的培育,当需要对幼苗进行观察时,可以开启纵向电动滑台和横向电动滑台,从而带动承载板在穿行腔中进行移动,并最终使承载板移动到需要观察的育苗盆一侧,然后开启电动推杆和电磁板,电动推杆将电磁板推动到育苗盆一侧,电磁板可以对育苗盆一侧的金属板进行磁吸,最终电动推杆可以通过电磁板将育苗盆带回到承载板上,承载板在纵向电动滑台的带动下可以上升到顶部的观察窗进行准确的观察。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育苗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卉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育苗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上的满足仅仅只是人们的基础需求,人们对于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在一些节假日或者重要场合中,都会使用到花卉来进行环境的烘托或者气氛的调节,因而花卉的种植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花卉一般包括幼苗期和成熟期,在幼苗期时,由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导致花卉幼苗的生存能力较弱,因此在种植行业中,会对花卉幼苗进行统一的培育,通过提供适宜的光照、温湿度环境以及充足的水分来保证花卉幼苗的正常生长,目前用于对幼苗进行培育的设备为育苗箱,例如公开号为CN213486035U的一种花卉种植用育苗箱(以下简称D1),包括箱体,箱体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两侧均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箱,两个安装箱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至箱体的外侧,两个安装箱之间设置有育苗板,育苗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卡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D1的育苗箱在进行幼苗培育时,会直接将幼苗种植在育苗板上,而在育苗的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幼苗的生长状态,D1只能开启育苗箱后将育苗板拆卸下来观察,一方面会破坏育苗箱内部的种植环境,另一方面拆卸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若在育苗箱上设置观察窗时,由于D1的育苗板有多层,且每层上有多个种植槽,观察窗无法清楚查看到每个幼苗的生长状态,从而无法进行培育条件的调节,导致幼苗出现死亡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可以将需要观察的育苗盆上升到顶部的观察窗处进行观察,以便于准确了解幼苗的生长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包括箱体、育苗板、育苗盆、观察窗以及位移机构,所述育苗板间隔设置在箱体内侧壁上,其一侧与箱体内壁之间形成穿行腔,所述育苗盆设置在育苗板顶面,并按照育苗板顶面对角线排列,所述观察窗设置在箱体顶面,并位于穿行腔上方;所述位移机构设置在穿行腔中,其包括纵向电动滑台、横向电动滑台、承载板、电动推杆以及电磁板,所述纵向电动滑台设置在箱体内侧壁上,其动子与横向电动滑台连接,所述横向电动滑台动子与承载板一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承载板顶面,其输出轴与电磁板侧壁连接,所述育苗盆朝向穿行腔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板。
优选的,还包括箱门,所述箱体一侧敞口,所述箱门通过合页与箱体的敞口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置在箱体底面。
优选的,所述育苗板顶面设置有轨道滑槽,所述育苗盆底端伸入到轨道滑槽中,所述轨道滑槽一侧延伸到育苗板朝向穿行腔的侧壁。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控制面板、发射管以及接收管,所述发射管嵌入在育苗板朝向穿行腔的侧壁上,并位于轨道滑槽两侧,所述接收管对称嵌入在承载板朝向育苗板的侧壁上,所述发射管位于接收管的移动路径一侧,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箱体外侧壁,并分别与发射管、接收管、纵向电动滑台、横向电动滑台、电动推杆以及电磁板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箱体内顶面以及育苗板底面。
优选的,还包括灌溉喷头,所述灌溉喷头设置在箱体内顶面以及育苗板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在箱体内设置了若干层育苗板,每层育苗板上均可以放置多个育苗盆,而育苗盆按照育苗板的对角线来放置后,可以保证每株幼苗均有充足的生长空间,通过对箱体内的幼苗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提高花卉幼苗成活率,降低种植成本;
②而在幼苗的种植过程中,若需要对某一幼苗进行观察时,通过纵向电动推杆和横向电动推杆带动承载板进行移动,使电磁板移动到对应的育苗盆一侧后,电动推杆将电磁板推出到育苗盆一侧,并对育苗盆侧壁上的金属板进行磁吸,从而可以将育苗盆带回到承载板上,最后可以将承载板上升到观察窗处进行观察,以准确获取幼苗的生长状况,从而可以相应的调节箱体内部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的育苗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箱体,2为育苗板,3为育苗盆,4为观察窗,5为穿行腔,6为纵向电动滑台,7为横向电动滑台,8为承载板,9为电动推杆,10为电磁板,11为动子,12为金属板,13为箱门,14为合页,15为支撑脚,16为轨道滑槽,17为控制面板,18为发射管,19为接收管,20为照明灯,21为灌溉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包括箱体1、育苗板2、育苗盆3、观察窗4以及位移机构,所述育苗板2间隔设置在箱体1内侧壁上,其一侧与箱体1内壁之间形成穿行腔5,所述育苗盆3设置在育苗板2顶面,并按照育苗板2顶面对角线排列,所述观察窗4设置在箱体1顶面,并位于穿行腔5上方;所述位移机构设置在穿行腔5中,其包括纵向电动滑台6、横向电动滑台7、承载板8、电动推杆9以及电磁板10,所述纵向电动滑台6设置在箱体1内侧壁上,其动子11与横向电动滑台7连接,所述横向电动滑台7动子11与承载板8一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9设置在承载板8顶面,其输出轴与电磁板10侧壁连接,所述育苗盆3朝向穿行腔5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板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用于对花卉幼苗进行统一的培育,在箱体1内设置了多层育苗板2,每层育苗板2上均可以放置多个育苗盆3,花卉幼苗可以种植在育苗盆3中,通过对箱体1内的温湿度环境、光照以及灌溉进行统一的管控后,可以实现对花卉幼苗的统一培育,为花卉幼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幼苗成活率,另外的,为了保证幼苗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将育苗盆3按照育苗板2的对角线进行放置,幼苗在生长过程中的枝叶不会与遮挡到其他幼苗。
而在幼苗培育过程中,若需要对幼苗进行观察时,可以通过位移机构来实现,首先通过纵向电动滑台6和横向电动滑台7带动承载板8进行水平以及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承载板8移动到对应的育苗盆3一侧后,开启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带动电磁板10移动,当电磁板10移动到育苗盆3一侧时,会与育苗盆3侧壁上的金属板12接触,并对金属板12进行磁吸,然后电动推杆9带动电磁板10往回移动,从而可以将金属板12连同育苗盆3带回到承载板8上,而后纵向电动滑台6可以带动承载板8上升,使培育盆在穿行腔5内移动到顶部,最终可以通过观察窗4对花卉幼苗进行准确的观察,保证花卉幼苗的正常生长。
优选的,还包括箱门13,所述箱体1一侧敞口,所述箱门13通过合页14与箱体1的敞口侧连接。
通过箱门13可以对箱体1进行开启,从而对育苗盆3进行取放。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脚15,所述支撑脚15设置在箱体1底面。
所设置的支撑脚15用于对箱体1底面进行支撑,保证箱体1的平稳放置。
优选的,所述育苗板2顶面设置有轨道滑槽16,所述育苗盆3底端伸入到轨道滑槽16中,所述轨道滑槽16一侧延伸到育苗板2朝向穿行腔5的侧壁。
为了保证育苗盆3在电磁板10的带动下可以稳定的进行移动,在育苗板2顶面设置了若干轨道滑槽16,育苗盆3可以在轨道滑槽16中进行移动,避免发生偏移。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控制面板17、发射管18以及接收管19,所述发射管18嵌入在育苗板2朝向穿行腔5的侧壁上,并位于轨道滑槽16两侧,所述接收管19对称嵌入在承载板8朝向育苗板2的侧壁上,所述发射管18位于接收管19的移动路径一侧,所述控制面板17设置在箱体1外侧壁,并分别与发射管18、接收管19、纵向电动滑台6、横向电动滑台7、电动推杆9以及电磁板10电连接。
为了保证电磁板10可以与金属板12进行完整的接触,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定位机构,通过纵向电动滑台6和横向电动滑台7带动承载板8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当承载板8侧壁上的两个接收管19均与对应的育苗盆3所在的轨道滑槽16两侧的发射管18相对时,接收管19可以接收到红外光,并发送信号给控制面板17,此时控制面板17可以驱动电动推杆9带动电磁板10移动并与金属板12接触,从而可以将育苗盆3沿着轨道滑槽16拉动到承载板8上,本实用新型的发射管18和接收管19采用型号为LHI778的红外对管来实现。
而在将育苗盆3带动到承载板8上,或者将育苗盆3推回到育苗板2上前,通过纵向电动滑台6带动承载板8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并使承载板8的顶面与轨道滑槽16的底面平齐,以便于育苗盆3可以顺畅的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照明灯20,所述照明灯20设置在箱体1内顶面以及育苗板2底面,还包括灌溉喷头21,所述灌溉喷头21设置在箱体1内顶面以及育苗板2底面。
所设置的照明灯20和灌溉喷头21可以为幼苗提供光照以及水分,以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育苗板、育苗盆、观察窗以及位移机构,所述育苗板间隔设置在箱体内侧壁上,其一侧与箱体内壁之间形成穿行腔,所述育苗盆设置在育苗板顶面,并按照育苗板顶面对角线排列,所述观察窗设置在箱体顶面,并位于穿行腔上方;所述位移机构设置在穿行腔中,其包括纵向电动滑台、横向电动滑台、承载板、电动推杆以及电磁板,所述纵向电动滑台设置在箱体内侧壁上,其动子与横向电动滑台连接,所述横向电动滑台动子与承载板一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承载板顶面,其输出轴与电磁板侧壁连接,所述育苗盆朝向穿行腔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门,所述箱体一侧敞口,所述箱门通过合页与箱体的敞口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置在箱体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板顶面设置有轨道滑槽,所述育苗盆底端伸入到轨道滑槽中,所述轨道滑槽一侧延伸到育苗板朝向穿行腔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控制面板、发射管以及接收管,所述发射管嵌入在育苗板朝向穿行腔的侧壁上,并位于轨道滑槽两侧,所述接收管对称嵌入在承载板朝向育苗板的侧壁上,所述发射管位于接收管的移动路径一侧,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箱体外侧壁,并分别与发射管、接收管、纵向电动滑台、横向电动滑台、电动推杆以及电磁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箱体内顶面以及育苗板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育苗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溉喷头,所述灌溉喷头设置在箱体内顶面以及育苗板底面。
CN202322021213.X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多功能育苗箱 Active CN220458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1213.XU CN220458067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多功能育苗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1213.XU CN220458067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多功能育苗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8067U true CN220458067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1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1213.XU Active CN220458067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多功能育苗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8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30687U (zh) 一种蔬菜幼苗培植箱
CN210168558U (zh) 一种方便取苗的农作物栽培用育种装置
CN212212251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06078319U (zh) 一种营养液自动喷洒式育苗装置
KR20140073045A (ko) 디지털 기반의 가전형 식물재배장치
CN210900567U (zh) 一种猕猴桃种苗培育装置
CN106857216B (zh) 一种室内植物智能化栽培装置
CN112352602A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智能天麻培育箱
CN215223474U (zh) 一种新型林业种植用育苗设备
CN220458067U (zh) 一种多功能育苗箱
KR20200002432A (ko) 식물 재배 장치
CN203302113U (zh) 立体恒温育苗箱
CN218634920U (zh) 一种菌种培育装置
CN115088526A (zh) 一种基于校园农业种植教育实践平台的智能育苗舱
CN216874134U (zh) 一种农业灌溉研究恒温恒湿箱
CN211745627U (zh) 一种园林用育苗装置
CN209609382U (zh) 一种家用智能蔬菜培养箱
CN210519723U (zh) 一种可调节间距的无土栽培装置
CN211241050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培育箱
CN212116374U (zh) 一种园林用苗木培育装置
CN218680527U (zh) 一种秧苗培育装置
CN213369202U (zh) 一种实验室用种子无土培育装置
CN218649542U (zh) 一种灵芝培养箱
CN213548533U (zh) 用于作物培育的种植单元
CN214316450U (zh) 一种蔬菜种子发芽培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