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5923U - 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5923U
CN220455923U CN202321650209.3U CN202321650209U CN220455923U CN 220455923 U CN220455923 U CN 220455923U CN 202321650209 U CN202321650209 U CN 202321650209U CN 220455923 U CN220455923 U CN 220455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tor
mounting plate
temperature sensor
det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02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国斌
黄维兵
黄育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qin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qin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qin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qin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02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5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5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5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包括安装板,电机,其位于安装板的下方;转动杆,其位于电机的输出端;中继板,其位于转动杆的侧面;清理板,其位于中继板远离转动杆的一端;清理刷,其位于清理板的外表层;红外温度传感器,其位于安装板的下方;温感探头,其位于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将电机设置于进气板内底部,并且将其输出端连接转动杆,将转动杆连接中继板和清理板,在清理板上套接固定清理刷,使得在本新型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杆做往复摆动,带动清理刷对其抵住的防尘网进行清理,从而防止防尘网在使用中受到灰尘堵塞,影响实际对火灾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火灾发生之前都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然后产生火焰,烟雾感应类型的火灾报警检测器就是根据上述过程而制造的,检测器是通过感应器来监测烟雾浓度,光电传感器在设计时光束是偏离传感器的,当烟雾进入到气室后烟雾粒子会将部分光束散射到感应器上,当传感器光束达到一定程度时蜂鸣器就会响起实现报警,目前火灾烟雾检测器气室周壁通常设置有防尘网结构用于格挡外界飞虫和灰尘。而根据已授权专利:“CN215895624U”,本实用新型属于烟雾传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防火灾检测用烟雾传感器,包括报警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固定块,固定块与报警器固定连接,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穿过固定块嵌入限位圈上开设的第一螺纹孔内,第一螺栓与限位圈螺纹连接,限位圈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报警器与限位槽嵌合连接,且报警器设置在空气流动装置的内部;报警器安装在遮罩内,抽风装置通过进风口进行抽风,报警器进行烟雾检测,再通过出风口排出空气,使得室内的空气加速流动,使得发生火灾时更快速的发出警报。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现有的具有防尘结构的烟雾火灾检测系统使用过程中,会因对飞虫,灰尘的阻挡,以及灰尘的吸附性的效果,导致灰尘堵塞防尘结构,使得在发生火灾时,烟雾火灾检测系统会被堵塞进气口,影响实际对火灾的检测,同时,在现有的具有防尘结构的烟雾火灾检测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由于报警位置的灰尘太浓、特别如地下停车场等地,甚至会因为一时的蒸汽、水雾,油雾引起这种误报警现象,导致出现误报警的情况发生,并且,现有的许多火灾情况常常因为家中电气短路情况导致,使得人员不在家或者家中人员在休息时,无法有效快速的进行报警,错失了最佳救火时间,损坏财产以及人身安全。
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能够防止长时间放置被堵塞进气口,防止因灰尘太浓蒸汽、水雾,油雾引起这种误报警现象,防止人员不在家或者家中人员在休息时,无法有效快速的进行报警,错失了最佳救火时间,损坏财产以及人身安全的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包括:安装板,
电机,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
转动杆,其位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中继板,其位于所述转动杆的侧面;
清理板,其设置于所述中继板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且其位于进气板的内部;
清理刷,其设置于所述清理板的外表层,且其转动中抵住且持续贴合进气板的内壁面;
红外温度传感器,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
温感探头,其位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底部;
信号发射器,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内部;
无线网络连接器,其位于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还包括:
连接板,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
进气板,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
锂电池,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两侧,且设置于信号发射器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进气板还包括:
进气口,其均匀开设于所述进气板的侧面;
防尘网,其均设置于所述进气口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还包括:
光电烟雾报警器,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左侧;
光感探头,其安装于所述光电烟雾报警器的底部,且其贯穿连接板的底部至其外部;
红外温度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右侧;
温感探头,其安装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底部,且其贯穿连接板的底部至其外部;
中心控制器,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内底部,且其位于光电烟雾报警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之间;
plc控制器,其安装于所述中心控制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锂电池分别利用电线电性连接电机、光电烟雾报警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中心控制器、plc控制器、无线网络连接器和信号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还包括:
转动杆,其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中继板,其焊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侧面;
清理板,其焊接于所述中继板远离转动杆的一端;
清理刷,其套接固定于所述清理板的外表层,且其为可拆卸更换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还包括:
信号发射器,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内部;
无线网络连接器,其安装于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中心控制器分别电性控制电机、光电烟雾报警器、红外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无线网络连接器和信号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电机、转动杆、中继板、清理刷、清理板、红外温度传感器、温感探头、无线网络连接器和信号发射器,使得在长时间使用时,可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杆做往复摆动,带动清理刷对其抵住的防尘网进行清理,从而防止防尘网在使用中受到灰尘堵塞,影响实际对火灾的检测,并且即使在出现灰尘高浓度情况时,可利用温感探头探测温度的情况,从而区分是灰尘高浓度情况还是火灾情况,同时在发生火灾时,中心控制器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器进行无线信号连接,并且通过信号发射器发射于移动终端进行接收信号,使得在外的人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接收信号,及时拨打消防电话进行救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通过设置电机、转动杆、中继板、清理刷和清理板,通过将电机设置于进气板内底部,并且将其输出端连接转动杆,将转动杆连接中继板和清理板,在清理板上套接固定清理刷,使得在本新型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杆做往复摆动,带动清理刷对其抵住的防尘网进行清理,从而防止防尘网在使用中受到灰尘堵塞,影响实际对火灾的检测。
通过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温感探头、无线网络连接器和信号发射器,通过在连接板内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并且将其连接温感探头,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其可以持续通过温感探头对下方进行检测,使得即使在出现灰尘高浓度情况时,可利用温感探头探测温度的情况,从而区分是灰尘高浓度情况还是火灾情况,并且,通过将无线网络连接器和信号发射器连接中心控制器,使得在发生火灾时,中心控制器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器进行无线信号连接,并且通过信号发射器发射于移动终端进行接收信号,使得在外的人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接收信号,及时拨打消防电话进行救火。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进气板主视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连接板主视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安装板主视刨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清理刷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连接板;3、进气板;4、进气口;5、防尘网;6、光感探头;7、温感探头;8、电机;9、转动杆;10、中继板;11、清理刷;12、光电烟雾报警器;13、红外温度传感器;14、中心控制器;15、plc控制器;16、锂电池;17、无线网络连接器;18、信号发射器;19、清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的方向以附图所展示的为准,例如前、后,是以图1为准,具体该图1的左侧为前,图1的右侧为后;同时如图2所示,大致以左右方向为横向,以图中显示的上下方向为纵向。如果某一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通过将电机8、转动杆9、中继板10、清理板19和清理刷11进行组合,使得能够对防尘网5进行往复清理的操作,并且,通过将红外温度传感器13和温感探头7进行连接,使得可以红外温度传感器13可利用温感探头7对下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能够防止出现误报警情况发生,而通过将信号发射器18和无线网络连接器17进行连接,使得信号发射器18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发射信号,能够使得其发射信号的位置更远。
如图3所示,通过将安装板1、连接板2和进气板3进行组装,从而使得能够组成本新型的主体外部结构,并且安装板1、连接板2和进气板3均能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一定的保护效果,通过将安装板1、连接板2和进气板3进行连接,使得可分别在其内设置不同的设备,同时,利用不同的分区设置,能够使得产生本身空间利用率充足,且将安装板1、连接板2和进气板3连接处进行焊接组合,能够使得其固定的连接在一起,使得可将由安装板1、连接板2和进气板3的主体外部结构进行翻转,将安装板1安装于天花板上时,即可是焊接的整体安装于天花板上,从而使得可将本新型安装于天花板上,具体的说,可利用螺栓贯穿连接底部的安装板1将安装板1固定连接于天花板上,使得本新型被安装于天花板上,从而利用螺栓快速的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并且,将锂电池16设置于安装板1内部两侧,能够有效的对锂电池16进行保护作用。
如图1-2所示,通过在进气板3侧面均匀开设进气口4,并且在其内部均安装防尘网5,使得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进气口4进入本新型内,并且,使得进气口4可在发生火灾时,将带有烟雾浓度的空气进入本新型内,以使得可起到烟雾浓度方面的火灾检测情况,而本新型中描述的进气口4,其贯通设置进气板3的外部,将外部与进气板3的内腔进行连接,使得能够将进气板3的作为支撑和连接结构,以进行设置进气口4,从而便于在火灾发生时,快速的将带有烟雾的空气输入内部进行检测,同时,进气口4可设置为长条结构,梯形结构,矩形结构,其只需起到连接进气板3的内腔和外部空气的作用均可,而因防尘网5完全设置于进气板3的内部,使得能够对进入的空气中的灰尘和空气中的飞虫进行阻挡,防止飞虫和灰尘进入本新型内部,从而附着于设备上,影响设备的散热效率等情况,并且,因为设置有进气口4,使得在清理刷11对防尘网5的内侧进行清理时,会将防尘网5上沾附的灰尘通道进气口4向外排出。
如图3所示,通过贯穿连接板2的底部的光感探头6,使得能够通过光感探头6对底部的光照可见度和浓度进行观测,而通过贯穿连接板2的底部的温感探头7,则是能够对本新型下方进行持续的温度检测,以将其检测结果传达至红外温度传感器13处,通过在连接板2内设置光电烟雾报警器12,并且将其连接光感探头6,并且在其顶部设置进气结构,从而使得通过进气口进入本新型内的空气会进入光电烟雾报警器12内,同时,其可利用连接的光感探头6检测光感浓度,从而利用光电烟雾报警器12的工作原理:探测器对烟雾感应主要由光学迷宫完成,迷宫内有一组红外射线、接收光电管,对射角度为135度。当环境中无烟雾时,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后续采样电路无电信号变化;当环境中有烟雾时,烟雾颗粒进入迷宫内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发生散射,散射的红外光的强度与烟雾浓度有一定线性关系,后溪采集电路发生变化,通过探测器内置的MCU判断这些变化量来确定是否发生火警,一旦确认火警,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火灾指示灯点亮,并启动蜂鸣器报警,从而使得本新型可进行火灾检测报警工作,而因存在报警位置的灰尘太浓、特别如地下停车场等地,甚至会因为一时的蒸汽、水雾,油雾引起这种误报警现象的发生,从而在其右侧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13,并且将其连接温感探头7,使得在plc控制器15检测到光电烟雾报警器12发出的报警信号时,会传达至中心控制器14,此时,通过温感探头7,会将本新型下方的温度情况进行收集,此时,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13的工作原理:利用红外辐射的热效应,探测器的敏感元件吸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进而使某些有关物理参数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物理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探测器所吸收的红外辐射,使得在探测器即温感探头7检测到红外辐射改变,发现存在温度持续快速上升的情况发生时,中心控制器14将会进行报警,以提示人员发生火灾,并且,因中心控制器14和plc控制器15相邻设置,从而能够快速的进行数据传输,有效的进行火灾的报警,因为plc控制器15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从而能在其内编程自运行结构,从而起到在感应到光电烟雾报警器12发生报警时,传输于中心控制器14的操作,而中心控制器14则是在起到plc控制器15作用的同时,其能够连接其余组件,达到可人工干涉其连接的组件的运行情况的操作,使得其区别于plc控制器15所设置,并且要说明的是,本新型中描述的plc控制器15、红外温度传感器13和光电烟雾报警器12均为现有的任意产品,且其结构需满足微型结构,满足同类型火灾设备的安装条件。
如图1-5所示,通过设置两块锂电池16,并且利用电线将锂电池16与其余组件,如电机8、光电烟雾报警器12、红外温度传感器13、中心控制器14、plc控制器15、无线网络连接器17和信号发射器18进行连接,使得能够利用锂电池16对其余组件进行供电效果,从而使得本新型中的其余组件能够进行正常的运转,防止不具有电力供应导致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发生。
如图2所示,通过在进气板3的内部设置电机8,并且将电机8连接转动杆9,并且将转动杆9连接中继板10,同时,将中继板10间接连接斜向且符合进气板3内部结构的清理刷11,从而使得在本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启动电机8带动转动杆9做往复摆动,带动清理刷11对其抵住的防尘网5进行清理,从而防止防尘网5在使用中受到灰尘堵塞,影响实际对火灾的检测,并且通过将中继板10连接清理板19,并且将清理板19外部套接固定清理刷11,使得本新型中的清理刷11为可拆卸更换结构,从而使得防止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持续进行清理摩擦,对清理刷11造成终端损坏,影响其与防尘网5的接触面,导致影响对防尘网5的清理情况的发生,同时,因为清理刷11贴合防尘网5朝向进气板3内侧的一面,从而在电机8带动清理刷11做往复摆动时,清理刷11能够在清理防尘网5的同时,对进气板3的内壁同样进行清理,防止其产生积灰的情况。
如图4所示,在中心控制器14检测到发生火灾进行报警的同时,其将会激活信号发射器18,因为设置无线网络连接器17,使得信号发射器18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号传输,使得可进行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的信号发射器18其信号传输速度加快和信号传输距离会延长,使得信号发射器18会更快,更远的将发生火灾的情况发送至其连接的接收器,即移动终端中,如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从而提示在外或者不在发生火灾的房间的人员,提示其发生火灾,从而使得在外或者不在发生火灾的房间的人员可及时自主灭火,或者拨打消防求救电话,以防止出现无法有效快速的进行报警,错失了最佳救火时间,损坏财产以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发生,并且要说明的是,本新型中描述的信号发射器18和无线网络连接器17,均为现有的任意产品,且其结构需满足微型结构,满足同类型火灾设备的安装条件。
如图1-5所示,通过将中心控制器14利用数据线连接其余组件如:电机8、光电烟雾报警器12、红外温度传感器13、plc控制器15、无线网络连接器17和信号发射器18进行连接,使得在plc控制器15设定的固定程序激活时,其会传输至中心控制器14做最终裁定,并且,通过中心控制器14,其可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连接,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可通过携带的移动终端自行控制本新型进行定时检测,定时清理等操作。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设置电机8、转动杆9、中继板10、清理刷11和清理板19,通过将电机8设置于进气板3内底部,并且将其输出端连接转动杆9,将转动杆连接中继板10和清理板19,在清理板19上套接固定清理刷11,使得在本新型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启动电机8带动转动杆9做往复摆动,带动清理刷11对其抵住的防尘网5进行清理,从而防止防尘网5在使用中受到灰尘堵塞,影响实际对火灾的检测,并且通过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13、温感探头7、无线网络连接器17和信号发射器18,通过在连接板2内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13并且将其连接温感探头7,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其可以持续通过温感探头7对下方进行检测,使得即使在出现灰尘高浓度情况时,可利用温感探头7探测温度的情况,从而区分是灰尘高浓度情况还是火灾情况,并且,通过将无线网络连接器17和信号发射器18连接中心控制器14,使得在发生火灾时,中心控制器14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器17进行无线信号连接,并且通过信号发射器18发射于移动终端进行接收信号,使得在外的人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接收信号,及时拨打消防电话进行救火。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8)

1.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
电机(8),其位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
转动杆(9),其位于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
中继板(10),其位于所述转动杆(9)的侧面;
清理板(19),其设置于所述中继板(10)远离转动杆(9)的一端,且其位于进气板(3)的内部;
清理刷(11),其设置于所述清理板(19)的外表层,且其转动中抵住且持续贴合进气板(3)的内壁面;
红外温度传感器(13),其位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
温感探头(7),其位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3)的底部;
信号发射器(18),其位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
无线网络连接器(17),其位于所述信号发射器(18)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还包括:
连接板(2),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
进气板(3),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
锂电池(16),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两侧,且设置于信号发射器(18)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板(3)还包括:
进气口(4),其均匀开设于所述进气板(3)的侧面;
防尘网(5),其均设置于所述进气口(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还包括:
光电烟雾报警器(12),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左侧;
光感探头(6),其安装于所述光电烟雾报警器(12)的底部,且其贯穿连接板(2)的底部至其外部;
红外温度传感器(13),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右侧;
温感探头(7),其安装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3)的底部,且其贯穿连接板(2)的底部至其外部;
中心控制器(14),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2)的内底部,且其位于光电烟雾报警器(12)和红外温度传感器(13)之间;
plc控制器(15),其安装于所述中心控制器(14)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16)分别利用电线电性连接电机(8)、光电烟雾报警器(12)、红外温度传感器(13)、中心控制器(14)、plc控制器(15)、无线网络连接器(17)和信号发射器(18)。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还包括:
转动杆(9),其连接于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
中继板(10),其焊接于所述转动杆(9)的侧面;
清理板(19),其焊接于所述中继板(10)远离转动杆(9)的一端;
清理刷(11),其套接固定于所述清理板(19)的外表层,且其为可拆卸更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还包括:
信号发射器(18),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
无线网络连接器(17),其安装于所述信号发射器(18)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雾火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器(14)分别电性控制电机(8)、光电烟雾报警器(12)、红外温度传感器(13)、plc控制器(15)、无线网络连接器(17)和信号发射器(18)。
CN202321650209.3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Active CN220455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0209.3U CN220455923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0209.3U CN220455923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5923U true CN220455923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4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0209.3U Active CN220455923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59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35465A (zh) * 2024-03-19 2024-04-26 福建泉州市消防安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具有烟感、红外测温、可视的火灾鉴别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35465A (zh) * 2024-03-19 2024-04-26 福建泉州市消防安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具有烟感、红外测温、可视的火灾鉴别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4305B (zh) 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智慧消防系统
CN220455923U (zh) 一种烟雾火灾检测系统
CN110575641B (zh) 室内智慧型消防产品集成的消防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统
CN206075473U (zh) 一种智能楼宇消防检测装置
CN112802296B (zh) 一种室内火灾报警传感装置
CN201815039U (zh) 室内精确自动定位灭火装置
CN114155672A (zh) 一种带测温火灾监测系统
CN208110790U (zh) 一种火灾报警监控装置
CN110618636A (zh) 一种实验室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CN213483067U (zh) 实时监控自动报警的烟感探测器
CN217008360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
CN112669559B (zh) 电器火灾探测器
CN113082583A (zh) 一种室内智能监控灭火装置及其灭火方法
CN210072863U (zh) 一种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装置
CN213582489U (zh) 一种消防用无线传感烟雾检测装置
CN114743334A (zh) 一种电气设备用火灾监控系统
CN212302701U (zh) 一种火灾监测系统
CN111445655A (zh) 一种高可靠性消防火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CN220983219U (zh) 一种安防装置的气体分析装置
CN217386470U (zh) 一种烟气复合火灾探测器
CN217767577U (zh) 吸气式火灾探测器感烟探测报警器
CN216249482U (zh) 一种消防检测用高精度烟雾报警装置
CN212998095U (zh) 一种新型消防喷淋头热敏感应装置
CN220455928U (zh) 一种安全生产用烟雾探测器
CN211015081U (zh) 一种实验室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