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1215U -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1215U
CN220451215U CN202321778096.5U CN202321778096U CN220451215U CN 220451215 U CN220451215 U CN 220451215U CN 202321778096 U CN202321778096 U CN 202321778096U CN 220451215 U CN220451215 U CN 220451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ceiling
suspended ceiling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780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泽成
王文广
蔡帅帅
周东珊
林显杨
李鹏程
董陆慧
任美璇
林萍
任杰
王晨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780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1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1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1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属于吊顶安装技术领域。该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包括平接子件、平接母件、左右设置的两个吊顶板。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基板连接于位于左侧的吊顶板的顶面,第二基板连接于位于右侧的吊顶板的顶面,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的侧壁可以分别给第一插接结构左侧端和右侧端进行限位,则第一插接槽的侧壁在第一插接结构分别沿着左右两方向运动时给第一插接结构进行限位,避免两个吊顶板分别朝着左侧、右侧的方向运动,提高吊顶板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配式吊顶平接处的装修中,两个吊顶板左右设置,一个平接件连接于左侧的吊顶板,另一个平接件连接于右侧的吊顶板,两个吊顶板相互靠近时两个平接件相互插接,但是在两个吊顶板分别受外力朝着远离的方向运动,则会带动两个平接件分别朝着左侧、右侧的方向运动,则两个平接件容易分离,使得两个吊顶板分离,吊顶板连接的稳定性较差。
专利公告号CN218492931U、公开日2023-02-17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结构,涉及室内装潢领域。其包括墙板、吊顶板、龙骨、平接件,吊顶板包括多块吊顶基板,龙骨数量与吊顶基板的数量相同,龙骨固定在吊顶基板的顶部,吊顶基板由所述龙骨搭载墙板上;相邻的吊顶基板之间均设有一个平接件,平接件包括平接母件和平接插件,吊顶基板的边缘设有V型槽,吊顶基板的边沿能够沿所述V型槽翻折,形成翻边;平接母件和平接插件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吊顶基板的翻边上,并且平接插件插接在平接母件上。该现有技术通过平接件连接相邻两个吊顶基板使吊顶基板之间的工艺缝全部控制在同一大小,以提高美观。上述专利中的两个吊顶基板左右设置,平接插件连接于左侧的吊顶基板,平接插件连接于右侧的吊顶基板,两个吊顶基板相互靠近时平接插件插接于平接母件,但是在两个吊顶基板分别受外力朝着远离的方向运动,则会带动平接母件、平接插件分别朝着左侧、右侧的方向运动,则平接插件容易和平接母件分离,使得两个吊顶基板分离,吊顶基板连接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包括平接子件、平接母件、左右设置的两个吊顶板,所述平接子件包括第一基板、连接于第一基板顶端的第一插接结构,所述平接母件包括第二基板、连接于第二基板顶端的第二插接结构、设置于第二插接结构内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的侧壁在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时分别给第一插接结构左侧端和右侧端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基板连接于左侧的吊顶板的顶面;所述第二基板连接于右侧的吊顶板的顶面;所述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
进一步地,吊顶板包括第一侧部,两个所述吊顶板的第一侧部相互靠近设置,所述平接母件还包括连接于第二基板底端的限缝板,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面与左侧的吊顶板的第一侧部保持平齐,所述限缝板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左侧的吊顶板的第一侧部、右侧的吊顶板的第一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底端设有用以容置结构胶的第一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板底端设有用以容置结构胶的第二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连接于第一基板顶端的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底端连接于第二基板顶端的第一连接板、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限位板、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限位板、第二连接板围成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板、限位板、第二连接板用以在第一插接板插接于第一插接槽时分别给第一插接板的右侧面、顶部、左侧面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基板顶端的围挡板,由围挡板、第一基板、第一插接板围成的搭接槽,所述第二插接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二连接板另一端的搭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底端在第一插接板插接于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板顶端抵接于限位板底端时抵接于搭接槽,所述搭接板在第二连接板底端抵接于搭接槽时抵接于围挡板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槽靠近于第二连接板的侧壁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板包括与该侧壁相匹配的倾斜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平接子件还包括第一紧固结构,所述围挡板顶端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紧固结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定位槽、围挡板、第一基板并固定连接于左侧的吊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平接母件还包括第二紧固结构,所述第二基板顶端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紧固结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定位槽、第二基板并固定连接右侧的吊顶板。
进一步地,右侧的所述吊顶板连接的平接母件为多个,左侧的所述吊顶板连接的平接子件与所述平接母件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基板连接于位于左侧的吊顶板的顶面,第二基板连接于位于右侧的吊顶板的顶面,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的侧壁可以分别给第一插接结构左侧端和右侧端进行限位,则第一插接槽的侧壁在第一插接结构分别沿着左右两方向运动时给第一插接结构进行限位,避免两个吊顶板分别朝着左侧、右侧的方向运动,提高吊顶板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中平接子件和平接母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中平接子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中平接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顶板,11-第一侧部,2-平接母件,21-第二基板,211-第二胶槽,212-第二定位槽,22-限缝板,23-第一连接板,24-限位板,25-第二连接板,26-第一插接槽,27-搭接板,3-平接子件,31-第一基板,311-第一胶槽,32-第一插接板,321-倾斜侧部,33-搭接槽,34-围挡板,341-第一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包括平接子件3、平接母件2、左右设置的两个吊顶板1,平接子件3包括第一基板31、连接于第一基板31顶端的第一插接结构,平接母件2包括第二基板21、连接于第二基板21顶端的第二插接结构、设置于第二插接结构内的第一插接槽26,第一插接槽26的侧壁在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时分别给第一插接结构左侧端和右侧端进行限位;第一基板31连接于左侧的吊顶板1的顶面;第二基板21连接于右侧的吊顶板1的顶面;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
此处,两个吊顶板1可以水平设置,第一插接结构向上设置,第一插接槽26向下设置,将连接于平接子件3的一个吊顶板1从另一个吊顶板1的前侧朝着另一个吊顶板1的方向运动或者将连接于平接子件3的一个吊顶板1的从另一个吊顶板1的下方朝着另一个吊顶板1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左侧吊顶板1上连接的平接子件3可以为多个,右侧吊顶板1上连接的平接母件2可以与平接子件3一一对应。
吊顶板1包括第一侧部11,两个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相互靠近设置,平接母件2还包括连接于第二基板21底端的限缝板22,第一基板31的一侧面与左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保持平齐,限缝板22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左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右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
具体的,第一侧部11设置于吊顶板1的长边处,则两个吊顶板1的长边相互靠近设置,吊顶板1为矩形板,两个吊顶板1左右设置,左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位于该吊顶板1的右侧,右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位于该吊顶板1的左侧。两个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相互平行设置。限缝板22为矩形板,限缝板22可以用于控制两个吊顶板1之间的缝隙。将第一基板31的一侧面与左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保持平齐,限缝板22的一侧面抵接于右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首先将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内的第一插接槽26对齐,然后将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则此时限缝板22的另一侧面抵接于左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安装便捷。
第一基板31底端可以设有用以容置结构胶的第一胶槽311。
具体的,在第一胶槽311内涂抹结构胶,使得第一基板31与左侧的吊顶板1安装更加紧密。
第二基板21底端可以设有用以容置结构胶的第二胶槽211。
具体的,在第二胶槽211内涂抹结构胶,使得第二基板21与右侧的吊顶板1安装更加紧密。
第一插接结构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一基板31顶端的第一插接板32,第二插接结构包括底端连接于第二基板21顶端的第一连接板23、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3的限位板24、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5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板25,第一连接板23、限位板24、第二连接板25围成第一插接槽26,第一连接板23、限位板24、第二连接板25用以在第一插接板32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时分别给第一插接板32的右侧面、顶部、左侧面进行限位。
具体的,第一基板31平行于左侧的吊顶板1,第二基板21平行于右侧的吊顶板1,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21均可以为矩形板,第一插接板32向上设置,第一插接槽26向下设置,限位板24平行于第二基板21,第一连接板23可以垂直于第二基板21,限位板24可以在第一插接板32插入第一插接槽26内后向上运动时给第一插接板32进行限位。
第一插接结构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一基板31顶端的围挡板34,由围挡板34、第一基板31、第一插接板32围成的搭接槽33,第二插接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5另一端的搭接板27,第二连接板25底端在第一插接板32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第一插接板32顶端抵接于限位板24底端时抵接于搭接槽33,搭接板27在第二连接板25底端抵接于搭接槽33时抵接于围挡板34顶端。
具体的,围挡板34为矩形板,搭接槽33可以为矩形槽。搭接槽33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与第二连接板25相匹配时,即搭接槽33与第二连接板25的底部相匹配时,第二连接板25的底端可以插接于搭接槽33,进而提高平接母件2和平接子件3连接的稳定性。
第一插接槽26靠近于第二连接板25的侧壁可以倾斜向上设置,第一插接板32包括与该侧壁相匹配的倾斜侧部321。
具体的,第一插接槽26为直角梯形槽,第一连接板23上靠近于第一插接槽26的一侧面可以与第一基板31的一侧面、限缝板22的一侧面保持平齐。第二连接板25上靠近于第一插接槽26的侧面倾斜设置,则使得第一插接槽26靠近于第二连接板25的侧壁可以倾斜向上设置,则在第一插接槽26上该侧壁形成坡度,倾斜侧部321和该倾斜设置的侧壁相匹配,坡度方便后期第一插接板32和第一插接槽26的对接。
平接子件3还可以包括第一紧固结构,围挡板34顶端设有第一定位槽341,第一紧固结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定位槽341、围挡板34、第一基板31并固定连接于左侧的吊顶板1。
具体的,第一紧固结构可以为螺钉、螺丝或者螺栓。
平接母件2还可以包括第二紧固结构,第二基板21顶端设有第二定位槽212,第二紧固结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定位槽212、第二基板21并固定连接右侧的吊顶板1。
具体的,第二紧固结构可以为螺钉、螺丝或者螺栓。
具体的,在第一胶槽311施胶,使得第一基板31粘接在左侧的吊顶板1的长边边缘,第一胶槽311使得第一基板31与吊顶板1安装更加紧密,倾斜侧部321的坡度方便后期第一插接板32和第一插接槽26的对接,在第一定位槽341处打钉将第一基板31与左侧的吊顶板1固定安装;在第二胶槽211施胶粘接在右侧的吊顶板1的长边边缘,第二胶槽211使得第二基板21与右侧的吊顶板1安装更加紧密,第一插接槽26的坡度方便后期第一插接板32和第一插接槽26的对接,限缝板22用于控制吊顶板1之间的缝隙,在第二定位槽212处打钉将第二基板21与右侧的吊顶板1安装在一起;将组装好的吊顶板1上顶,将带有平接母件2的吊顶板1向带有平接子件3的吊顶板1对接,使第二连接板25抵接于搭接槽33,吊顶的平接结构更加稳定。
具体的,两个吊顶板1平行设置,两个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平行。第二基板21平行于右侧的吊顶板1的顶面,限缝板22垂直连接于第二基板21的底端,第一连接板23垂直连接于第二基板21顶端,第二胶槽211可以设置于第二基板21底端的中部,限位板24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3,即限位板24平行于第二基板21所在平面,第二连接板25平行于第一连接板23,第二连接板25靠近于第一插接槽26的一侧面倾斜向上设置,搭接板27垂直于第二连接板25。第一基板31平行于左侧的吊顶板1的顶面,第一胶槽311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31底端的中部,围挡板34平行于第一基板31,第一插接板32平行于第一基板31,第一插接板32靠近于围挡板34的侧面倾斜向上设置,搭接槽33可以为梯形槽。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两个吊顶板1左右设置,将平接子件3的第一基板31连接于左侧的吊顶板1的顶面;
S2:将平接母件2的第二基板21连接于右侧的吊顶板1的顶面;
S3:将平接母件2的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平接子件3的第一插接槽26,使得第一插接槽26的侧壁在第一插接结构分别沿着左右两方向运动时给第一插接结构进行限位。
具体的,将第一基板31的一侧面和左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对齐,然后将第一基板31和左侧的吊顶板1固定连接,将限缝板22的一侧面抵接于右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抵接,然后将第二基板21和右侧的吊顶板1固定连接;在平接子件3和左侧的吊顶板1安装完、平接母件2和右侧的吊顶板1完成后,将左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抵接于限缝板22的另一侧面,实现将第一插接板32和第一插接槽26对齐,将第一插接板32设置于第一插接槽26的下方,推动第一插接板32向上运动,或者将第一插接板32设置于第一插接槽26的前侧,推动第一插接板32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将第一插接板32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完成两个吊顶板1的安装。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上端”、“下端”、“底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接子件(3)、平接母件(2)、左右设置的两个吊顶板(1),所述平接子件(3)包括第一基板(31)、连接于第一基板(31)顶端的第一插接结构,所述平接母件(2)包括第二基板(21)、连接于第二基板(21)顶端的第二插接结构、设置于第二插接结构内的第一插接槽(26),所述第一插接槽(26)的侧壁在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时分别给第一插接结构左侧端和右侧端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基板(31)连接于左侧的吊顶板(1)的顶面;所述第二基板(21)连接于右侧的吊顶板(1)的顶面;所述第一插接结构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1)包括第一侧部(11),两个所述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相互靠近设置,所述平接母件(2)还包括连接于第二基板(21)底端的限缝板(22),所述第一基板(31)的一侧面与左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保持平齐,所述限缝板(22)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左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右侧的吊顶板(1)的第一侧部(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31)底端设有用以容置结构胶的第一胶槽(31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21)底端设有用以容置结构胶的第二胶槽(211)。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连接于第一基板(31)顶端的第一插接板(32),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底端连接于第二基板(21)顶端的第一连接板(23)、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3)的限位板(24)、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5)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板(25),所述第一连接板(23)、限位板(24)、第二连接板(25)围成第一插接槽(26),所述第一连接板(23)、限位板(24)、第二连接板(25)用以在第一插接板(32)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时分别给第一插接板(32)的右侧面、顶部、左侧面进行限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基板(31)顶端的围挡板(34),由围挡板(34)、第一基板(31)、第一插接板(32)围成的搭接槽(33),所述第二插接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5)另一端的搭接板(27),所述第二连接板(25)底端在第一插接板(32)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6)、第一插接板(32)顶端抵接于限位板(24)底端时抵接于搭接槽(33),所述搭接板(27)在第二连接板(25)底端抵接于搭接槽(33)时抵接于围挡板(34)顶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26)靠近于第二连接板(25)的侧壁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板(32)包括与该侧壁相匹配的倾斜侧部(32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接子件(3)还包括第一紧固结构,所述围挡板(34)顶端设有第一定位槽(341),所述第一紧固结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定位槽(341)、围挡板(34)、第一基板(31)并固定连接于左侧的吊顶板(1)。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接母件(2)还包括第二紧固结构,所述第二基板(21)顶端设有第二定位槽(212),所述第二紧固结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定位槽(212)、第二基板(21)并固定连接右侧的吊顶板(1)。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的所述吊顶板(1)连接的平接母件(2)为多个,左侧的所述吊顶板(1)连接的平接子件(3)与所述平接母件(2)一一对应设置。
CN202321778096.5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Active CN220451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8096.5U CN220451215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8096.5U CN220451215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1215U true CN220451215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78096.5U Active CN220451215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1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14450U (zh) 一种挂接式墙面用装饰板连接结构
CN220451215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
CN113404240A (zh) 一种用于墙板转角处的墙板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6876741A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平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20133320U (zh) 一种点状拉扣式安装装配式墙面系统
CN211004122U (zh) 一种自动扶梯模块式楼层板
CN215889059U (zh) 一种用于墙板转角处的墙板安装结构
CN210622074U (zh) 一种天花吊顶侧板系统
CN111663706A (zh) 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和安装方法
CN216921100U (zh) 一种墙面瓷砖安装结构
CN217128801U (zh) 一种墙面铺装用瓷砖单元、墙面连接件及墙面瓷砖安装结构
CN111379393A (zh) 一种板状部件固定的连接件、中间件及固定方法
CN218779852U (zh) 一种墙板连接件
CN220768587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
CN213806002U (zh) 一种隔墙插接件结构及隔墙系统
CN212836447U (zh) 一种干挂式复合瓷砖结构
CN217897085U (zh) 一种装配式厨房墙面挂装总成
CN212841439U (zh) 一种导轨灯轨道的卡接结构
CN217897121U (zh) 一种装配式厨房墙面结构
CN216075865U (zh) 一种活动式内扣平接龙骨
CN217998708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结构
CN215167500U (zh) 一种复合墙板
CN218826051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直显屏
CN216380120U (zh) 一种单玻的模块化隔断结构
CN114439174A (zh) 一种墙面瓷砖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