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3146U - 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3146U
CN220443146U CN202321862225.9U CN202321862225U CN220443146U CN 220443146 U CN220443146 U CN 220443146U CN 202321862225 U CN202321862225 U CN 202321862225U CN 220443146 U CN220443146 U CN 220443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nasal
air inlet
brea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622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北强
邓雨语
牟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l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l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8622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3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3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3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包括用于分别堵住鼻孔的两鼻塞以及分别连接于两鼻塞的呼吸部,两所述鼻塞的内部均具有一沿鼻塞轴向方向贯穿鼻塞的进气孔,所述呼吸部单向连通两进气孔,以使空气能够经呼吸部进入进气孔。通过鼻塞和呼吸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患者通过鼻塞将鼻塞置于患者鼻腔中并堵住鼻腔后,呼吸部使得患者能够使用鼻塞向鼻腔内吸入空气,而在患者忘记使用嘴巴呼气而打算使用鼻腔呼气时,呼吸部则使气体无法通过鼻塞被呼出,而鼻腔又被鼻塞堵住,因此,患者仅能够通过嘴巴进行呼气,从而较好的提醒和促进患者使用嘴巴进行呼气,从而正确完成缩唇呼吸的锻炼,达到锻炼肺功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患有肺部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以及需做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的手术前后均需要做肺功能康复锻炼,以便于肺部功能的储备或恢复,从而减轻不良症状、加快肺部疾病康复。缩唇呼吸作为肺康复训练的有效锻炼方式之一,常常被应用于肺功能康复训练。缩唇呼吸是在吸气时用鼻子深吸气体将气体运送到肺部、在呼气时则要把嘴唇微缩后再慢慢的呼出肺部中的气体。采用这种锻炼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呼吸肌肉力量,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可以对抗呼气末正压,避免在呼气末的时候出现小气道的塌陷,有助于提高呼气的潮气量,从而改善患者二型呼吸衰竭的情况。
现有的缩唇呼吸仅靠患者通过自主控制并转换鼻子和嘴巴之间的呼、吸气,对于一些反应迟钝的患者而言,很容易在使用鼻子进行吸气时忘记使用嘴巴呼出气体,而使继续使用鼻子呼出气体,这便无法完成缩唇呼吸而导致无法达到锻炼肺功能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以使用工具辅助患者使用嘴巴呼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并具体包括用于分别堵住鼻孔的两鼻塞以及分别连接于两鼻塞的呼吸部,两所述鼻塞的内部均具有一沿鼻塞轴向方向贯穿鼻塞的进气孔,所述呼吸部单向连通两进气孔,以使空气能够经呼吸部进入进气孔,当患者需要进行缩唇呼吸锻炼时,将两鼻塞通过鼻孔塞入鼻腔中,鼻塞堵住鼻孔,而呼吸部则能够使患者将外部空气吸入至鼻腔中,而在患者使用鼻子进行呼气时,呼吸部挡住气体使气体无法通过呼吸部排出至体外,因此,这促使患者想要呼出气体经能够通过嘴巴进行呼气,从而有效的避免患者因忘记使用嘴巴呼气而无法完成缩唇呼吸的锻炼。
所述呼吸部包括进气筒以及用于使两鼻塞连通进气筒的两连接软管,连接软管能够将进气筒和鼻塞进行连接并便于患者使用两鼻塞,所述进气筒内形成有呼吸腔,两所述连接软管分别连通两进气孔和呼吸腔,所述呼吸腔内封堵有单向阀,通过设置单向阀使得气流仅能够单向通过,空气进入呼吸腔内并经单向阀进入进气孔,保证患者在使用时仅只能通过鼻子进行吸气动作而无法进行呼气动作,促使患者使用嘴巴进行呼气。
两所述鼻塞均呈圆锥状并具有宽端和窄端,所述进气孔贯通所述宽端和窄端,在两所述鼻塞的外壁上均沿其圆周方向环设有由弹性材质制成的伸缩层,伸缩层能够增加鼻塞与鼻腔内壁之间的摩擦,从而较好的防止鼻塞滑出鼻孔外而掉落。
所述伸缩层与鼻塞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密封的膨胀腔,所述呼吸部还包括设置在进气筒上并用于向膨胀腔内输送气体的送气结构,在将鼻塞塞入鼻腔中后,通过送气结构向膨胀腔内输送气体,使得气体撑开由弹性材质制成的伸缩层以使伸缩层膨胀并逐渐挤压鼻腔内壁,直至伸缩层抵紧于鼻腔内壁,从而使得鼻塞能够稳稳的堵在鼻腔内,同时,弹性材质制成的伸缩层在膨胀后,由于其柔软平滑,因此,不会对鼻腔的内壁造成损伤。
所述鼻塞上形成有连通膨胀腔的通气孔,所述送气结构包括形成于进气筒上并连通通气孔的气腔以及用于在气腔内移动并挤压气腔的压缩件,通过使压缩件在气腔中移动的方式使得以向膨胀腔内充气或吸气,以使伸缩层膨胀或收缩,且移动的压缩件能够在向膨胀腔内充气时控制充气量,以保证不同患者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鼻腔内情况调整伸缩层膨胀的程度,以保证鼻塞能够塞紧于不同鼻腔环境中。
所述进气筒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两所述连接软管均连接于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上沿进气筒的轴向方向凹设形成有呈圆柱状的腔体,在所述腔体靠近出气端的一内壁上沿进气筒的轴向方向朝向进气端一侧延伸形成一凸柱,所述凸柱沿轴向方向贯通形成所述呼吸腔以连通两连接软管,以使空气能够通过进气筒的进气端进入到呼吸腔中并同向两连接软管;所述气腔由所述凸柱的外侧壁与腔体的内壁之间围设形成并呈圆环形柱状,所述压缩件包括呈圆环形柱状结构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密封并活动设置在所述气腔中、另一端延伸至气腔外,当朝向进气筒的出气端推动推杆时,推杆挤压气腔以使气腔中的气体经通气孔涌向膨胀腔内,从而使伸缩层膨胀直至将鼻塞紧紧封堵于鼻腔中;当朝向进气筒进气端拉动推杆时,推杆移动以使气腔内形成负压并将膨胀腔内气体抽出至气腔中,从而使伸缩层收缩,从而使伸缩层松开鼻腔内壁,鼻塞容易脱离鼻腔。
所述推杆螺设于所述气腔,以使推杆在停止移动后,能够很好的限制推杆避免推杆出现滑动的情形。
所述推杆延伸至气腔外的一端上沿推杆的径向方向凸设形成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凸块,以便于使用者抓持推杆并转动推杆。
两所述连接软管的内部均沿连接软管的长度方向分别形成有两相互独立的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分别连通于呼吸腔和相对应的进气孔,所述第二连接腔分别连通于气腔和相对应的通气孔,以使进气孔和通气孔之间相互独立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还包括一两端贯通的呼吸管,患者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选择呼吸管,呼吸管可在患者使用本装置进行缩唇呼吸锻炼时,通过嘴巴含住呼吸管,以使患者的嘴唇向内收缩,以更好的进行缩唇呼吸锻炼。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鼻塞和呼吸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患者通过鼻塞将鼻塞置于患者鼻腔中并堵住鼻腔后,呼吸部使患者能够使用鼻塞向鼻腔内吸入空气,而在患者忘记使用嘴巴呼气而打算使用鼻腔呼气时,呼吸部则使气体无法通过鼻塞被呼出,而鼻腔又被鼻塞堵住,因此,患者仅能够通过嘴巴进行呼气,从而较好的提醒和促进患者使用嘴巴进行呼气,从而正确完成缩唇呼吸的锻炼,达到锻炼肺功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锻炼装置的推杆退出气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鼻塞和呼吸部在伸缩层膨胀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鼻塞-1;进气孔-11;伸缩层-12;膨胀腔-13;通气孔-14;
呼吸部-2;进气筒-21;进气端-211;出气端-212;凸柱-213;呼吸腔-214;连接软管-22;第一连接腔-221;第二连接腔-222;送气结构-23;气腔-231;压缩件-232;推杆-2321;凸块-2322;单向阀-24;
呼吸管-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包括用于分别堵住鼻孔的两鼻塞1、分别连接于两鼻塞1的呼吸部2以及两端贯通的呼吸管3,将两鼻塞1分别患者的两鼻孔进入至鼻腔中并堵住鼻腔,呼吸部2用于使患者能够将空气经鼻腔吸入,当呼气时气体无法经鼻腔呼出,从而促使患者通过嘴巴进行呼气,防止患者忘记使用嘴巴呼气而无法完成缩唇呼吸锻炼,呼吸管3则根据患者需要使患者用嘴巴含住呼吸管3,促使患者的嘴巴向内收缩而完成缩唇呼吸的缩唇动作。
两鼻塞1形状大小均一致,鼻塞1呈圆锥状并具有宽端和窄端共两端,在两鼻塞1的内部均设置有沿鼻塞1的轴向方向贯穿鼻塞1的宽端和窄端的进气孔11,两鼻塞1的进气孔11均通过鼻塞1的宽端单向连通于呼吸部2。鼻塞1选用塑料制成,不仅成本低,且制作简单。在使用时,将两鼻塞1的窄端分别穿入两鼻孔中并使鼻塞1的宽端堵在鼻孔处以堵住鼻腔,而由于鼻腔对应于鼻翼处的部位宽度大于更往里端的鼻腔,因此,鼻塞1的中部也能够在塞入鼻腔中起到一定的堵塞作用,在患者使用鼻子进行呼气时,空气经呼吸部2进入至进气孔11内。
呼吸部2包括具有进气端211和出气端212的进气筒21、用于使两鼻塞1连通进气筒21的两连接软管22以及设置在进气筒21上的送气结构23,进气筒21的内部形成有连通进气端211和出气端212的呼吸腔214,其中一根连接软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并通过其中一个进气孔11和呼吸腔214的出气端212,另一根连接软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并连通另一个进气孔11和呼吸腔214的出气端212,从而使两连接软管22均连通于进气筒21的出气端212,以使两个鼻塞1在堵住患者鼻腔后,能够通过进气筒21进行呼吸。进气筒21呈圆柱状或棱柱状结构,在进气筒21的进气端211端面上沿进气筒21的轴向方向朝向出气端212一侧凹设形成有一呈圆柱状的腔体,在腔体靠近出气端212的一侧内壁上沿进气筒21的轴向方向朝向进气端211一侧延伸形成有一呈圆柱形的凸柱213,凸柱213与腔体同轴布置,在凸柱213上沿凸柱213的轴向方向形成有呼吸腔214,呼吸腔214靠近进气筒21进气端211的一端贯通以连通腔体,呼吸腔214靠近进气筒21出气端212的一端上开设有两个分别连通呼吸腔214和进气筒21外的呼吸孔,两呼吸孔连通进气筒21外的一端分别连通两连接软管22。呼吸腔214也可沿凸柱213的轴向方向贯通凸柱213和进气筒21,两连通软管的一端均连通于呼吸腔214靠近进气筒21出气端212的一端。在呼吸腔214内封堵有单向阀24,单向阀24堵住呼吸腔214以使空气仅能经单向阀24通过进气筒21,单向阀24使空气能够从进气筒21的进气端211经单向阀24进入出气端212以通过连接软管22和进气孔11进入到患者的鼻腔中,当患者需要呼出气体并使用鼻子进行呼气时,鼻腔中的气体在进入到呼吸腔214中后被单向阀24挡住而无法从进气筒21呼出,从而使得患者仅能通过嘴巴呼出气体。
作为优选的,在两鼻塞1的外侧壁上均沿鼻塞1的圆周方向环设有由弹性材质制成的伸缩层12,伸缩层12可由乳胶或橡胶进行制作并使伸缩层12绕对应鼻塞1的外壁一周设置,由于伸缩层12本身的材料特性,当鼻塞1被塞入鼻腔中后,伸缩层12会增加鼻塞1与鼻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在鼻塞1堵住鼻腔后,伸缩层12能够贴附在鼻腔内壁上,从而更好的保证鼻塞1停留在鼻腔中减小鼻塞1脱落的可能性。进一步的,伸缩层12的边缘均与鼻塞1外壁固定并密封连接,以使伸缩层12与鼻塞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密封的膨胀腔13,送气结构23则用于向膨胀腔13内输送气体。当在鼻塞1塞入鼻腔中后,由于鼻塞1的大小固定,而不同患者的鼻腔、鼻孔的大小不一,这可能导致部分鼻孔和鼻腔较大的患者在将鼻塞1塞入鼻腔中后,当鼻塞1的直径小于患者的鼻腔或鼻孔时,鼻塞1会轻易从鼻腔中脱落,这导致鼻塞1无法堵住鼻腔,而送气结构23能够向膨胀腔13中送入气体,使得贴住鼻塞1外壁的伸缩层12膨胀拉伸并鼓包,从而逐渐撑开而抵住鼻腔内壁,直至鼻塞1外壁一周的伸缩层12将鼻腔堵住,同时,由于鼻孔的口径均小于位于鼻翼处的鼻腔,因此,膨胀后的伸缩层12在无外力拉扯的前提下无法通过鼻孔,从而使鼻塞1能够牢固的停留在鼻腔中;同时,由于伸缩层12质地柔软且在膨胀后表面相对平滑,因此,即使在伸缩层12抵紧鼻腔内壁,也不会对鼻腔造成伤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照图3所示,在两鼻塞1上均形成有连通膨胀腔13的通气孔14,通气孔14与进气孔11相互独立并不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两连接软管22的内部分别沿两连接软管22的长度方向(即连接软管22的轴向方向)形成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连接腔221和第二连接腔222,即每一根连接软管22的内部均具有第一连接腔221和第二连接腔222,第一根连接软管22的第一连接腔221分别连通呼吸腔214和第一个进气孔11、第一根连接软管22的第二连接腔222分别连通送气结构23和第一个进气孔11,第二根连接软管22的第一连接腔221分别连通呼吸腔214和第二个进气孔11、第二根连接软管22的第二连接腔222分别连通送气结构23和第二个进气孔11,以使患者在使用时使用进气孔11和通气孔14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
送气结构23包括形成于进气筒21上并连通通气孔14的气腔231以及用于在气腔231内移动并挤压气腔231的压缩件232,两连接软管22的第二连接腔222则分别连通于气腔231以使压缩件232通过气腔231向两第二连接腔222、通气腔231和膨胀腔13中送入或抽出气体,保证伸缩层12的膨胀或收缩。
在本实施例中,气腔231由凸柱213的外侧壁与腔体的内壁之间围设形成并呈圆环形柱状结构,压缩件232则包括与气腔231相对应设置的同样呈圆环形柱状结构的推杆2321,推杆2321的内外环直径均与气腔231的内外环直径一致以保证推杆2321在插装于气腔231中后能够堵住气腔231,以使气腔231形成密封环境,推杆2321则能够在气腔231中沿气腔231的轴向方向自由活动,推杆2321的一端插入气腔231中而另一端延伸至气腔231外,使用者则能够通过推动或牵拉推杆2321延伸至气腔231外的一端实现推杆2321的活动。优选的,推杆2321螺设于气腔231,以使推杆2321通过转动沿气腔231的轴向方向移动。具体的,可在推杆2321的外侧壁上设置外螺纹、在气腔231远离凸柱213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也可在推杆2321的内环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在凸柱213的外侧壁上设置外螺纹,从而能够将推杆2321螺设在气腔231中,且螺纹连接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推杆2321在气腔231轴向反向上的移动、还能够将气腔231围设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同时,螺设的方式能够限制推杆2321在气腔231轴向方向上的移动,当部提供外力转动推杆2321时,推杆2321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在伸缩层12膨胀后,能够使膨胀腔13的体积保持不变而保证鼻塞1稳稳塞在鼻腔中。应当注意的是,推杆2321的设置方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使用其他活动设置的方式进行,如推杆2321可密封滑动设置在气腔231中,在推杆2321伸入气腔231的一端上设置活塞,从而实现推杆2321相对应气腔231的活动设置、同时,活塞能够堵住气腔231。
作为优选的,推杆2321延伸至气腔231外的一端上沿推杆2321的径向反向凸设形成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凸块2322,推杆2321从凸块2322面向进气筒21的一侧面处至推杆2321延伸至气腔231内的一端端面之间的长度大于气腔231的长度,以使推杆2321延伸至气腔231外的一端经进气筒21的进气端211延伸至进气筒21外,各凸块2322均位于进气筒21外,凸块2322能够便于使用者握持推杆2321,增加推杆2321与使用者手指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容易转动推杆2321。
呼吸管3呈圆管状或椭圆形管状,呼吸管3的直径在2-3cm之间,以使患者在用嘴唇含住呼吸管3时,患者的嘴唇能够随呼吸管3向内收缩,从而完成缩唇动作,配合鼻塞1使用,能够更好的完成缩唇呼吸训练。作为优选的,呼吸管3通过一跟橡胶条连接于进气筒21,从而在拿持时仅需拿持进气筒21或呼吸管3之一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工作方式如下:首先将两鼻塞1通过窄端塞入患者的两鼻腔中,根据需要朝向进气筒21的出气端212一侧转动推杆2321,以使推杆2321挤压气腔231内气体而使气体依次经第二连接腔222和通气腔231被推入膨胀腔13内,随着继续转动推杆2321,使得伸缩层12逐渐膨胀直至充满鼻腔,鼻塞1则牢牢堵住患者鼻腔,呼吸管3则根据患者需要使用嘴巴含住,随后即可进行半小时的缩唇呼吸训练,通过鼻子吸气空气依次经呼气腔231、第一连接腔221和进气孔11进入患者的鼻腔中,再通过嘴巴缓慢朝外呼出气体,当患者忘记使用嘴巴呼气而打算使用鼻子呼气时,呼吸腔214中的单向阀24挡住气体使其无法通过,从而促使患者使用嘴巴进行呼气,以能够完成缩唇呼吸的全部动作,从而达到锻炼肺功能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分别堵住鼻孔的两鼻塞以及分别连接于两鼻塞的呼吸部,两所述鼻塞的内部均具有一沿鼻塞轴向方向贯穿鼻塞的进气孔,所述呼吸部单向连通两进气孔,以使空气能够经呼吸部进入进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部包括进气筒以及用于使两鼻塞连通进气筒的两连接软管,所述进气筒内形成有呼吸腔,两所述连接软管分别连通两进气孔和呼吸腔,所述呼吸腔内封堵有单向阀,空气进入呼吸腔内并经单向阀进入进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鼻塞均呈圆锥状并具有宽端和窄端,所述进气孔贯通所述宽端和窄端,在两所述鼻塞的外壁上均沿其圆周方向环设有由弹性材质制成的伸缩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层与鼻塞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密封的膨胀腔,所述呼吸部还包括设置在进气筒上并用于向膨胀腔内输送气体的送气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上形成有连通膨胀腔的通气孔,所述送气结构包括形成于进气筒上并连通通气孔的气腔以及用于在气腔内移动并挤压气腔的压缩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筒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两所述连接软管均连接于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上沿进气筒的轴向方向凹设形成有呈圆柱状的腔体,在所述腔体靠近出气端的一内壁上沿进气筒的轴向方向朝向进气端一侧延伸形成一凸柱,所述凸柱沿轴向方向贯通形成所述呼吸腔以连通两连接软管;所述气腔由所述凸柱的外侧壁与腔体的内壁之间围设形成并呈圆环形柱状;所述压缩件包括呈圆环形柱状结构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密封并活动设置在所述气腔中、另一端延伸至气腔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螺设于所述气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延伸至气腔外的一端上沿推杆的径向方向凸设形成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凸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接软管的内部均沿连接软管的长度方向分别形成有两相互独立的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分别连通于呼吸腔和相对应的进气孔,所述第二连接腔分别连通于气腔和相对应的通气孔。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两端贯通的呼吸管。
CN202321862225.9U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 Active CN220443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2225.9U CN220443146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2225.9U CN220443146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3146U true CN220443146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3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62225.9U Active CN220443146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3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23099B1 (en) Pulmonary pressure modulator
US8783251B2 (en) Enhanced manually actuated pressure controlled modulator technology
EP0139363A1 (en) Breathing apparatus
US5388576A (en) Inflatable resuscitation device
WO2016186320A1 (ko) 휴대용 인공호흡기
US20110203589A1 (en) Ventilating el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JP2009545384A (ja) 最小侵襲性呼吸補助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3964476A (en) Respir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20080015475A1 (en) Manual resuscitation device
EP2968807A1 (en)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CA2701876A1 (en) Respiration bag
EP0092618B1 (en) Esophageal-endotracheal airway
US20210085902A1 (en) Rescue breathing apparatus
US8281788B2 (e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evice
CN220443146U (zh) 一种适用于肺功能康复的辅助锻炼装置
CN213432428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CN111760080A (zh) 一种老年呼吸内科痰液吸附辅助装置
CN212593818U (zh) 一种肺癌手术后呼吸训练器
CN209734696U (zh) 一种带有电子气压检测装置的喉罩
US7513256B2 (en) Intra-airway ventilation
US6701915B1 (en) Device for inhaling medicaments using supported pressure respiration
CN213048845U (zh) 一种胃管麻醉面罩
CN219878867U (zh) 人工呼吸抢救装置
CN219662557U (zh) 一种无痛胃镜用可密闭通气麻醉面罩
CN218853287U (zh) 一种胃镜吸氧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