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9661U - 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9661U
CN220439661U CN202322013563.1U CN202322013563U CN220439661U CN 220439661 U CN220439661 U CN 220439661U CN 202322013563 U CN202322013563 U CN 202322013563U CN 220439661 U CN220439661 U CN 220439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welding
segments
section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35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磊鑫
易桂勇
刘密
宋鹏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35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9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9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9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该极片组件包括多个极片单体以及极耳。多个极片单体依次排列,极片单体包括基材以及浆料,基材包括本体段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焊接段,浆料覆盖本体段的至少一侧表面,沿多个极片单体的排列方向上,第一焊接段连接于本体段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极片单体的两个第一焊接段至少部分相重叠并相焊接,且沿多个极片单体的排列方向上,各本体段上覆盖浆料的面密度依次降低或依次升高,极耳包括第二焊接段以及连接段,第二焊接段焊接于第一焊接段,连接段连接于第二焊接段的一侧,且连接段与极片单体相错开,从而能够减小芯部以及外部的极片组件的浆料的挤压差异,使极片组件的各处不易于发生不均衡的形变。

Description

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
背景技术
对于卷绕式的电芯,位于电芯的芯部以及外部的极片卷曲曲率差异较大,导致对于极片包括的浆料挤压程度的差异较大,导致绕卷形成的电芯的芯部以及外部易于发生不均衡的变形,从而易于产生例如隔膜褶皱等缺陷,导致电芯的容量低、循环性能差及自放电快等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组件,该极片组件卷绕后,芯部以及外部的极片的浆料所受的挤压差异较小,从而极片组件的各处不易于发生不均衡的形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该电芯通过上述的极片组件卷绕形成,该电芯的芯部以及外部的极片组件不易于发生不均衡的变形,从而不易于产生例如隔膜褶皱等的缺陷,使得该电芯的容量高、循环性能好、自放电速度较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通过设置上述的电芯,能够具有较高的容量、较好的循环性能及较慢的自放电速度,电池的质量较好。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极片组件,包括:
多个极片单体,多个所述极片单体依次排列,所述极片单体包括基材以及浆料,所述基材包括本体段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焊接段,所述浆料覆盖所述本体段的至少一侧表面,沿多个所述极片单体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第一焊接段连接于所述本体段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极片单体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至少部分相重叠并相焊接,且沿多个所述极片单体的排列方向上,各所述本体段上覆盖所述浆料的面密度依次降低或依次升高;以及,
极耳,所述极耳包括第二焊接段以及连接段,所述第二焊接段焊接于所述第一焊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二焊接段的一侧,且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极片单体相错开。
作为所述的极片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极片单体中,包括所述本体段上覆盖所述浆料的面密度最小的第一单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单体的第二单体,所述第一单体的所述本体段一侧表面覆盖的所述浆料的面密度为ρ1,所述第二单体的所述本体段一侧表面覆盖的所述浆料的面密度为ρ2;
所述第一单体具有长度L1,所述第二单体具有长度L2,0.15≤L1/L2≤0.82,且0.85≤ρ1/ρ2≤0.995;和/或,
所述第一单体的所述本体段具有远离所述第二单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单体的所述本体段具有远离所述第一单体的第二端,所述极片组件卷绕后,所述第一端处的曲率为KA,所述第二端处的曲率为KB,250m-1≤KA≤500m-1时,90g/m2≤ρ1≤260g/m2,100m-1≤KA≤250m-1时,105g/m2≤ρ1≤290g/m2,且40m-1≤KB≤80m-1时,130g/m2≤ρ2≤390g/m2,25m-1≤KB≤40m-1时,150g/m2≤ρ2≤470g/m2,13m-1≤KB≤25m-1时,180g/m2≤ρ2≤600g/m2
作为所述的极片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整体的两相对侧分别焊接于两个所述极耳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段,两个所述极耳的两个所述连接段相焊接。
作为所述的极片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极耳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焊接段,两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两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分别焊接于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整体的两相对侧。
作为所述的极片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之间焊接有所述第二焊接段。
作为所述的极片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极耳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段,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中,一个所述第二焊接段焊接于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之间,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整体的至少一侧焊接有剩余的所述第二焊接段。
作为所述的极片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沿所述连接段的厚度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间隔设置。
作为所述的极片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分别连接于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中的至少一者,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分别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焊接段上的投影相重叠。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芯,包括正极片以及负极片,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相叠设并卷绕形成所述电芯;
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二者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极片组件,所述极片组件卷绕沿自所述电芯的芯部向所述电芯的外部的方向上,各所述本体段上覆盖所述浆料的面密度依次升高。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封装结构以及如前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电芯,所述电芯被封装于所述封装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使极片组件由多个极片单体依次连接形成,且沿多个极片单体依次排列的方向上,使各本体段上所覆盖的浆料的面密度依次降低或依次升高,以在将极片组件卷绕时,能够使越靠近于卷绕形成的芯部的本体段上的浆料的面密度越低,越靠近于卷绕形成的外部的本体段上的浆料的面密度越高,从而能够减小芯部以及外部的极片的浆料的挤压差异,使极片组件的各处不易于发生不均衡的形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极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极耳的一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极耳的另一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极耳的还一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所述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所述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极片组件;10、极片单体;100、基材;100a、本体段;100b、第一焊接段;101、浆料;102、第一单体;102a、第一端;103、第二单体;103a、第二端;11、极耳;110、第二焊接段;111、连接段;
2、电芯;20、正极片;21、负极片;22、芯部;23、外部;
3、电池;30、封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极片组件1,包括多个极片单体10以及极耳11。多个极片单体10依次排列,极片单体10包括基材100以及浆料101,基材100包括本体段100a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焊接段100b,浆料101覆盖本体段100a的至少一侧表面,沿多个极片单体10的排列方向上,第一焊接段100b连接于本体段100a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极片单体10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至少部分相重叠并相焊接,且沿多个极片单体10的排列方向上,各本体段100a上覆盖浆料101的面密度依次降低或依次升高,极耳11包括第二焊接段110以及连接段111,第二焊接段110焊接于第一焊接段100b,连接段111连接于第二焊接段110的一侧,且连接段111与极片单体10相错开。
通过使极片组件1由多个极片单体10依次连接形成,且沿多个极片单体10依次排列的方向上,使各本体段100a上所覆盖的浆料101的面密度依次降低或依次升高,以在将极片组件1卷绕时,能够使越靠近于卷绕形成的芯部22(请参见图7)的本体段100a上的浆料101的面密度越低,越靠近于卷绕形成的外部23(请参见图7)的本体段100a上的浆料101的面密度越高,从而能够减小芯部22以及外部23的极片组件1的浆料101的挤压差异,使极片组件1的各处不易于发生不均衡的形变。
其中,本体段100a可单面覆盖有浆料101,或者,本体段100a可相对的两面均覆盖有浆料101,前述的“本体段100a上所覆盖的浆料101的面密度”,指的是本体段100a单面上的浆料101的面密度,换言之,当本体段100a的两面均覆盖有浆料101时,本体段100a的该两面中的任意一面上的浆料101面密度即为前述的“本体段100a上所覆盖的浆料101的面密度”。
在制造过程中,可通过先制造本体段100a上的浆料101面密度相同的长条极片,再将该长条极片剪裁成多个本体段100a上浆料101面密度相同的极片单体10,然后以相同的方法制造多个本体段100a上浆料101面密度为其他值的极片单体10,再将各浆料101面密度不相同的极片单体10,以浆料101面密度依次增大或依次减小的顺序依次相连接,并将极耳11的第二焊接段110与第一焊接段100b相焊接,就能够制造得到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片组件1。由于各极片单体10是通过制造本体段100a上的浆料101面密度相同的极片然后裁剪得到,因此极片单体10的制造工艺与现有的密度均匀的极片制造工艺难度没有什么差别。
由于沿多个极片单体10的依次排列方向上,位于最两端的两个极片单体10只需要与相邻的一个极片单体10相连接,因此,可选地,沿多个极片单体10的依次排列方向上,位于最两端的两个极片单体10的基材100可只包括一个第一焊接段100b。
而当极片组件1包括至少三个极片单体10时,由于沿多个极片单体10的依次排列方向上,除位于最两端的两个极片单体10之外,剩余的极片单体10均需要与两个相邻的极片单体10相连接,因此,可选地,沿多个极片单体10的依次排列方向上,除位于最两端的两个极片单体10之外,剩余的极片单体10的基材100可包括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且沿多个极片单体10的依次排列方向上,该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分别连接于本体段100a的两相对侧。
极片组件1包括的极片单体10的数量越少,需要制造的具有不同浆料101面密度的极片单体10的数量越少,且需要焊接连接的极片单体10的数量越少,极片组件1的制造工艺越简单,但是极片组件1的各个不同位置的浆料101的可调整性较差,减小各不同位置的极片组件1的浆料101的挤压差异效果越差,极片组件1包括的极片单体10的数量越多,越能够对极片组件1的各个不同位置的浆料101进行调整,减小各不同位置的极片组件1的浆料101的挤压差异效果越好,但是,需要制造的具有不同浆料101面密度的极片单体10的数量越多,且需要焊接连接的极片单体10的数量越多,极片组件1的制造工艺越繁琐。因此,需要在减小各不同位置的极片组件1的浆料101的挤压差异效果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使极片组件1包括的极片单体10的数量尽量少,以使极片组件1的制造工艺简单,从而降低极片组件1的制造成本。
极片组件1卷绕后,卷绕形成的芯部22的最大曲率通常在500m-1至100m-1的范围内,与此同时,当卷绕形成的外部23的最小曲率在80m-1至13m-1的范围内时,可选地,可使极片组件1包括两个极片单体10,以在减小各不同位置的极片组件1的浆料101的挤压差异效果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使极片组件1包括的极片单体10的数量最少。
具体地,该两个极片单体10分别为第一单体102以及第二单体103,第一单体102的本体段100a一侧表面覆盖的浆料101的面密度为ρ1,第二单体103的本体段100a一侧表面覆盖的浆料101的面密度为ρ2,ρ1<ρ2。
在第一单体102与第二单体103的长度相同时,由于第一单体102卷绕形成芯部22,第二单体103卷绕形成外部23,因此第一单体102的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的曲率差异较大,第二单体103的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的曲率差异较小,基于此,一种可选地,第一单体102具有长度L1,第二单体103具有长度L2,长度L1与长度L2可满足:L1<L2,以使第一单体102的两端处的曲率差异与第二单体103的两端处的曲率差异较接近,从而使减小各不同位置的极片组件1的浆料101的挤压差异效果较好。
为了使第一单体102的两端处的曲率差异与第二单体103的两端处的曲率差异较接近,同时,使第一单体102各处的浆料101所受的挤压与第二单体103各处的浆料101所受的挤压差异较小,进一步地,第一单体102的长度L1与第二单体103的长度L2可满足:0.15≤L1/L2≤0.82,且第一单体102的面密度ρ1与第二单体103的面密度ρ2可满足:0.85≤ρ1/ρ2≤0.995,例如,长度L1与长度L2之比L1/L2可为:0.15、0.2、0.25、0.3、0.35、0.4、0.45、0.5、0.55、0.6、0.65、0.66、0.68、0.7、0.72、0.74、0.75、0.76、0.78、0.8或0.82等,且面密度ρ1与面密度ρ2之比ρ1/ρ2可为:ρ20.85、0.855、0.86、0.865、0.87、0.875、0.88、0.885、0.89、0.895、0.9、0.905、0.91、0.915、0.92、0.925、0.93、0.935、0.94、0.945、0.95、0.955、0.96、0.965、0.97、0.975、0.98、0.985、0.99或0.995等,其中,长度L1与长度L2的单位均为mm,面密度ρ1与面密度的单位均为gm-2
第一单体102的本体段100a具有远离第二单体103的第一端102a,第二单体103的本体段100a具有远离第一单体102的第二端103a,极片组件1卷绕后,第一端102a处的曲率为KA,第二端103a处的曲率为KB,为了使第一单体102各处的浆料101所受的挤压与第二单体103各处的浆料101所受的挤压差异均较小,同时使浆料101的面密度尽可能地大,以提升极片组件1卷绕形成的电芯的能量密度,另一种可选地,可根据曲率KA以及曲率KB,来分别选择第一单体102上浆料101的面密度ρ1以及第二单体103上浆料101的面密度ρ2。
示例性地,当250m-1≤KA≤500m-1时,第一单体102上浆料101的面密度ρ1可满足:90gm-2≤ρ1≤260gm-2,例如,面密度ρ1可为:90gm-2、100gm-2、110gm-2、120gm-2、130gm-2、140gm-2、150gm-2、160gm-2、170gm-2、180gm-2、190gm-2、200gm-2、210gm-2、220gm-2、230gm-2、240gm-2、250gm-2或260gm-2等,当100m-1≤KA≤250m-1时,第一单体102上浆料101的面密度ρ1可满足:105gm-2≤ρ1≤290gm-2,例如,面密度ρ1可为:105gm-2、115gm-2、125gm-2、135gm-2、145gm-2、155gm-2、165gm-2、175gm-2、185gm-2、195gm-2、205gm-2、215gm-2、225gm-2、235gm-2、245gm-2、255gm-2、265gm-2、275gm-2、285gm-2或290gm-2等。
并且,当40m-1≤KB≤80m-1时,第二单体103上浆料101的面密度ρ2可满足:130gm-2≤ρ2≤390gm-2,例如,面密度ρ2可为:130gm-2、150gm-2、170gm-2、190gm-2、210gm-2、230gm-2、250gm-2、270gm-2、290gm-2、310gm-2、330gm-2、350gm-2、370gm-2或390gm-2等,当25m-1≤KB≤40m-1时,第二单体103上浆料101的面密度ρ2可满足:150gm-2≤ρ2≤470gm-2,例如,面密度ρ2可为:150gm-2、160gm-2、180gm-2、200gm-2、220gm-2、240gm-2、260gm-2、280gm-2、300gm-2、320gm-2、340gm-2、360gm-2、380gm-2、400gm-2、420gm-2、440gm-2、460gm-2或470gm-2等,当13m-1≤KB≤25m-1时,第二单体103上浆料101的面密度ρ2可满足:180gm-2≤ρ2≤600gm-2例如,面密度ρ2可为:180gm-2、195gm-2、225gm-2、275gm-2、325gm-2、375gm-2、425gm-2、475gm-2、480gm-2、490gm-2、500gm-2、510gm-2、520gm-2、530gm-2、540gm-2、550gm-2、560gm-2、570gm-2、580gm-2、590gm-2或600gm-2等。
还一种可选地,可使第一单体102的长度L1与第二单体103的长度L2满足:0.15≤L1/L2≤0.82,且第一单体102的面密度ρ1与第二单体103的面密度ρ2满足:0.85≤ρ1/ρ2≤0.995的同时,使第一单体102的KA曲率与面密度ρ1满足:当250m-1≤KA≤500m-1时,90gm-2≤ρ1≤260gm-2,当100m-1≤KA≤250m-1时,105gm-2≤ρ1≤290gm-2,并使第二单体103的KB曲率与面密度ρ2满足:当40m-1≤KB≤80m-1时,130gm-2≤ρ2≤390gm-2,当25m-1≤KB≤40m-1时,150gm-2≤ρ2≤470gm-2,当13m-1≤KB≤25m-1时,180gm-2≤ρ2≤600gm-2,从而使第一单体102的两端处的曲率差异与第二单体103的两端处的曲率差异较接近,且第一单体102各处的浆料101所受的挤压与第二单体103各处的浆料101所受的挤压差异均较小,同时使浆料101的面密度较大。
当极片组件1卷绕后,卷绕形成的外部23的最小曲率小于13m-1时,可选地,对于卷绕后,曲率大于或等于13m-1的部分极片组件1,可参见前述技术方案,使该部分的极片组件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单体102以及第二单体103。
示例性地,该极片组件1包括至少三个极片单体10,在该至少三个极片单体10中,包括本体段100a上覆盖浆料101的面密度最小的第一单体102,以及连接于第一单体102的第二单体103,第一单体102的本体段100a一侧表面覆盖的浆料101的面密度为ρ1,第二单体103的本体段100a一侧表面覆盖的浆料101的面密度为ρ2。
为了降低极片单体10与极耳11的焊接处的总内阻,以减小在极片使用过程中的电能损耗以及产生的热量,如图3所示,一种可选地,极耳11包括两个第二焊接段110,两个第二焊接段110均连接于连接段111,两个第二焊接段110分别焊接于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整体的两相对侧,相较于只通过一个第二焊接段110焊接于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整体的一侧,这样设置能够增大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与极耳11的过流面积,从而降低极片单体10与极耳11的焊接处的总内阻。
可选地,沿连接段111的厚度方向上,两个第二焊接段110间隔设置,从而能够为该两个相重叠的第一焊接段100b提供一定的设置空间,提升极耳11的形状与该两个重叠的第一焊接段100b的外表面形状的适配性,能够降低在将两个第二焊接段110分别设置于该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整体的两相对侧时,连接段111的位于两个第二焊接段110之间处产生撕裂的可能性。
如图4所示,另一种可选地,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整体的两相对侧分别焊接于两个极耳11的两个第二焊接段110,两个极耳11的两个连接段111相焊接,相较于只通过一个第二焊接段110焊接于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整体的一侧,这样设置能够增大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与极耳11的过流面积,从而降低极片单体10与极耳11的焊接处的总内阻。
如图5所示,还一种可选地,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之间焊接有第二焊接段110,相较于只通过一个第二焊接段110焊接于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整体的一侧,这样设置能够增大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与极耳11的过流面积,从而降低极片单体10与极耳11的焊接处的总内阻。
如图6所示,此时,可选地,极耳11包括多个第二焊接段110,多个第二焊接段110均连接于连接段111,多个第二焊接段110中,一个第二焊接段110焊接于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之间,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整体的至少一侧焊接有剩余的第二焊接段110,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增大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与极耳11的过流面积,以进一步地降低极片单体10与极耳11的焊接处的总内阻。
可选地,沿连接段111的厚度方向上,多个第二焊接段110间隔设置,从而能够为第一焊接段100b提供一定的设置空间,提升极耳11的形状与第一焊接段100b的外表面形状的适配性,能够降低在将多个第二焊接段110中的两个第二焊接段110分别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一焊接段100b整体的两相对侧时,连接段111的位于该两个第二焊接段110之间处产生撕裂的可能性。
当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整体连接有多个第二焊接段110时,换言之,有多个第二焊接段110分别连接于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中的任意一者时,可选地,该多个第二焊接段110分别在其中一个第一焊接段100b上的投影相重叠,从而各第二焊接段110分别与任意一个第一焊接段100b的连接面积可均较大。
可选地,可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来将相重叠的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以及第二焊接段110相焊接,从而即使是对于两个第一焊接段100b与第二焊接段110堆叠形成的多层结构,也能够通过进行一次焊接来使多层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层结构均相焊接,使得极片单体10与极耳11的焊接过程简单。更加地,还能够仅通过一次焊接来同时实现极片单体10与极耳11的焊接,以及两块极片单体10的焊接,极片组件1的制造过程简单。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芯2,包括正极片20以及负极片21,正极片20与负极片21相叠设并卷绕形成电芯2,正极片20与负极片21二者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如前述技术方案中的极片组件1(请参见图1),即,正极片20包括极片组件1,或负极片21包括极片组件1,或者正极片20与负极片21均包括极片组件1,极片组件1卷绕形成电芯2,沿自电芯2的芯部22向电芯2的外部23的方向上,各本体段100a(请参见图2)上覆盖浆料101(请参见图2)的面密度依次升高,从而能够减小芯部22以及外部23的极片组件1的浆料101的挤压差异,使电芯2的芯部22以及外部23的极片组件1不易于发生不均衡的变形,以不易于产生例如隔膜褶皱等的缺陷,使得该电芯2的容量高、循环性能好、自放电速度较慢。
其中,正极片20包括极片组件1时,极片组件1的浆料101包括正极材料,负极片21包括极片组件1时,极片组件1的浆料101包括负极材料。
此外,负极片21的两相对侧还叠设有隔膜(图中省略示出该隔膜)。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3,包括封装结构30以及如前述技术方案中的电芯2,电芯2被封装于封装结构30内,由于电芯2的容量高、循环性能好、自放电速度较慢,因此通过使用该电芯2,能够使电池3的质量较好。
可选地,该封装结构30可包括但不限于硬质的壳体或者软质的包装膜层,当封装结构30包括硬质壳体时,硬质壳体可具有容纳腔,电芯2被封装于容纳腔内,当封装结构30包括软质包装膜层时,封装结构30可包覆于电芯2的外表面,以封装电芯2。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段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极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极片单体,多个所述极片单体依次排列,所述极片单体包括基材以及浆料,所述基材包括本体段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焊接段,所述浆料覆盖所述本体段的至少一侧表面,沿多个所述极片单体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第一焊接段连接于所述本体段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极片单体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至少部分相重叠并相焊接,且沿多个所述极片单体的排列方向上,各所述本体段上覆盖所述浆料的面密度依次降低或依次升高;以及,
极耳,所述极耳包括第二焊接段以及连接段,所述第二焊接段焊接于所述第一焊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二焊接段的一侧,且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极片单体相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极片单体中,包括所述本体段上覆盖所述浆料的面密度最小的第一单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单体的第二单体,所述第一单体的所述本体段一侧表面覆盖的所述浆料的面密度为ρ1,所述第二单体的所述本体段一侧表面覆盖的所述浆料的面密度为ρ2;
所述第一单体具有长度L1,所述第二单体具有长度L2,0.15≤L1/L2≤0.82,且0.85≤ρ1/ρ2≤0.995;和/或,
所述第一单体的所述本体段具有远离所述第二单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单体的所述本体段具有远离所述第一单体的第二端,所述极片组件卷绕后,所述第一端处的曲率为KA,所述第二端处的曲率为KB,250m-1≤KA≤500m-1时,90g/m2≤ρ1≤260g/m2,100m-1≤KA≤250m-1时,105g/m2≤ρ1≤290g/m2,且40m-1≤KB≤80m-1时,130g/m2≤ρ2≤390g/m2,25m-1≤KB≤40m-1时,150g/m2≤ρ2≤470g/m2,13m-1≤KB≤25m-1时,180g/m2≤ρ2≤600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整体的两相对侧分别焊接于两个所述极耳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段,两个所述极耳的两个所述连接段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焊接段,两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两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分别焊接于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整体的两相对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之间焊接有所述第二焊接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段,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中,一个所述第二焊接段焊接于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之间,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整体的至少一侧焊接有剩余的所述第二焊接段。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极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段的厚度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极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分别连接于相重叠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段中的至少一者,多个所述第二焊接段分别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焊接段上的投影相重叠。
9.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以及负极片,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相叠设并卷绕形成所述电芯;
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二者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极片组件,所述极片组件卷绕沿自所述电芯的芯部向所述电芯的外部的方向上,各所述本体段上覆盖所述浆料的面密度依次升高。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结构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所述电芯被封装于所述封装结构内。
CN202322013563.1U 2023-07-28 2023-07-28 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 Active CN220439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3563.1U CN220439661U (zh) 2023-07-28 2023-07-28 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3563.1U CN220439661U (zh) 2023-07-28 2023-07-28 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9661U true CN220439661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3563.1U Active CN220439661U (zh) 2023-07-28 2023-07-28 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9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95816A1 (en) A soft packaged and high capacity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the manufacture method of the same
WO2020078081A1 (zh) 叠片电芯及其制作方法、锂电池
CN211350863U (zh) 豆式电池
CN110400959B (zh) 一种卷绕式双芯包、卷绕式双芯包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1509180B (zh) 一种极耳导通的锂电池电芯
WO2022022525A1 (zh) 一种双极性集流体、极片、电芯和二次电池
CN220439661U (zh) 极片组件、电芯及电池
CN216354375U (zh) 软包电芯、软包电池、电池模组与动力装置
CN219717200U (zh) 全极耳负极片及圆柱电池
CN217114709U (zh) 一种电池
CN112117497A (zh) 电芯及电芯成型方法
CN218385353U (zh) 卷绕电芯
CN115911774A (zh) 电池单体及用电设备
CN216698666U (zh) 一种电池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CN212461774U (zh) 圆柱形电池并联式卷芯结构
WO2022183374A1 (zh) 一种柔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22325A (zh) 一种分段式间隔涂布极片及裸电芯
CN113964370A (zh) 一种四极组结构的动力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KR100648702B1 (ko)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전극 조립체
KR20210140997A (ko) 전극 조립체
CN220914512U (zh) 一种极片及电芯、储能装置、用电设备
CN218975514U (zh) 电池及电池包
CN218160514U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电子产品
CN220856661U (zh) 一种卷芯及包括该卷芯的电池
CN220604925U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