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6679U - 一种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6679U
CN220436679U CN202322027996.2U CN202322027996U CN220436679U CN 220436679 U CN220436679 U CN 220436679U CN 202322027996 U CN202322027996 U CN 202322027996U CN 220436679 U CN220436679 U CN 220436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fresh air
air system
air inle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79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宇龙
李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lin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lin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lin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lin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79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6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6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6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制冷模块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体本体以及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上的制冷结构,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相对设置,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用于增加气体流动路径;制热模块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体本体以及设置在第二箱体本体表面的制热结构,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相对设置,第二箱体内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用于增加气体流动路径。本申请提供的新风系统的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在给人们带来凉爽舒适的同时,也有可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因为不少人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会把空调温度调低,一边开空调一边开窗户,这样不仅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通风效果也达不到健康的要求。而新风系统既能让室内空气时刻保持新鲜,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符合当今世界倡导的低碳生活。新风系统能够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将外界清新空气送入室内,并且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内空气得以常换常新,室内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系统结构比较复杂,不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的新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的结构简单。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新风系统,包括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
所述制冷模块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本体上的制冷结构,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用于增加气体流动路径,所述第一挡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相对两个面上,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外围,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第一箱体之间形成密闭腔体;
所述制热模块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本体表面的制热结构,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用于增加气体流动路径,所述第二挡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相对两个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结构包括辐射制冷层。
进一步的,所述制热结构包括太阳热吸收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板件,所述密闭腔体为真空密闭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板件,所述密闭腔体内填充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薄膜,所述密闭腔体内填充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制热模块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外围,所述盖板为透明玻璃或真空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处,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本体和所述第二挡板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二箱体本体和所述第二挡板连通,所述中空结构中设置有相变材料。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新风系统,包括降低气体温度的制冷模块以及加热气体温度的制热模块。在制冷模块中,利用在第一箱体本体上设置的制冷结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降温;在制热模块中,利用第二箱体本体上设置的制热结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升温。该新风系统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制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制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新风系统结构比较复杂,不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为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申请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的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以下作为本申请可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可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申请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制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制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同时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包括制冷模块100和制热模块200。
具体地,制冷模块100包括第一箱体110,第一箱体110包括第一箱体本体1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11上的制冷结构112。现有技术中,新风的处理能耗通常占空调系统全年能耗的30-40%,降低新风系统能耗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新风系统的耗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进行制冷或者加热需要的能耗;第二方面是风机的输送能耗,而进行制冷或者加热需要的能耗往往比风机的输送能耗大得多。以某厂家的新风系统为例,其制冷运行时总功率为5.05KW,其中,风机功率仅为0.2KW,仅占总功率的4%。由此可见,降低新风系统能耗的重点是降低制冷或加热所需的能耗。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制冷结构112为辐射制冷层,申请号为202210993822.9的专利文件中提到辐射制冷层在8-13μm波长红外窗口具有高发射率,在非红外窗口以外波长具有低发射率。辐射制冷层利用大气窗口透明性,通过辐射换热将自身热量以8-13μm电磁波形式通过大气窗口辐射至接近绝对零度外太空,达到自身冷却的一种被动降温技术。制冷模块100利用辐射制冷技术将热量从8-13μm红外窗口辐射至天空达到降低空气温度可以降低新风系统制冷所需的能耗。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辐射制冷层包括第一辐射制冷层,第一辐射制冷层包括铝镜以及涂覆在所述铝镜表面的第一涂层,所述第一辐射制冷层的8-13μm波长红外窗口发射率>80%且非红外窗口发射率≤55%。铝镜主要起到反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波段,从而使得外源输入的热量尽量少,从而达到增强辐射制冷的效果。另外,采用铝镜制作第一辐射制冷层还可以提高第一辐射制冷层的使用年限,并且具有防腐蚀性的作用。第一涂层主要起到辐射制冷作用,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树脂和分散在所述树脂中的红外辐射制冷组合物,其中,所述红外辐射制冷组合物包含稀土源、Ra离子金属源、Si源在内的组分反应而成的稀土硅酸盐粒子,所述树脂可选自聚氟乙烯(PVF)、聚偏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聚四氟乙烯(PTFEDE)、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外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辐射制冷层包括第二辐射制冷层,第二辐射制冷层包括金属反射膜以及涂覆在所述金属反射膜表面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二辐射制冷层的8-13μm波长红外窗口发射率>80%且非红外窗口发射率≤55%。所述金属反射膜包括银膜、铝膜等。第二涂层也起到辐射制冷作用,第二涂层包括树脂和分散在所述树脂中的红外辐射制冷组合物,其中,所述红外辐射制冷组合物包含稀土源、Ra离子金属源、Si源在内的组分反应而成的稀土硅酸盐粒子,所述树脂可选自聚氟乙烯PVF、聚偏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聚四氟乙烯PTFEDE、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箱体110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气口113和一个第一出气口114,所述第一进气口113和所述第一出气口114相对设置,第一进气口113用于和外界环境连通,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113进入第一箱体110中,所述第一出气口114和室内环境连通,制冷模块100处理后的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口114进入室内环境中。本申请对第一箱体110的形状没有特别要求,仅仅作为示意性的举例,而非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所述第一箱体110的形状可以为方形、柱形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气口113设置在第一箱体110的上表面的边缘处,第一出气口114设置在第一箱体110的下表面的边缘处,其中,第一箱体110的上表面和第一箱体110的下表面相对设置。
同样地,第二箱体210上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气口213和一个第二出气口214,所述第二进气口213、第二出气口214和上述的第一进气口113、第一出气口114的作用相同。具体地,所述第二进气口213和所述第二出气口214相对设置,第二进气口213用于和外界环境连通,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口213进入第二箱体210中,所述第二出气口214和室内环境连通,制热模块200处理后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口214进入室内环境中。本申请同样对第二箱体210的形状也没有特别要求,仅仅作为示意性的举例,而非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所述第二箱体210的形状可以为方形、柱形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进气口213设置在第二箱体210的上表面的边缘处,第二出气口214设置在第二箱体210的下表面的边缘处,其中,第二箱体210的上表面和第二箱体210的下表面相对设置。
为了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进入箱体中从而影响箱体与气体的换热,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箱体110的第一进气口113处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130,在第二箱体210的第二进气口213处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23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装置130和第二过滤装置230的结构相同。第一过滤装置130、第二过滤装置230包括过滤装置箱体、设置在过滤装置箱体内部的滤网、除尘组件以及集尘盒。其中,过滤装置箱体用于容纳滤网、除尘组件以及集尘盒,所述过滤装置箱体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柱形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限定;滤网用于过滤外界环境中的灰尘;除尘组件设置在贴近滤网的位置,用于清洁滤网中的灰尘;集尘盒设置在除尘组件的下方,集尘盒用于收集除尘组件除掉的灰尘。
为了增加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增加气体与箱体进行换热,本申请实施例在箱体中设置有挡板,具体地,所述第一箱体110内设置有第一挡板115,所述第二箱体210内设置有第二挡板215。所述第一挡板11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挡板115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10的相对两个面上,所述第二挡板21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挡板215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210的相对两个面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挡板115在所述第一箱体110,所述第二挡板215在所述第二箱体210中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为其它方式,只要能够增加气体流动路径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15、第二挡板215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达到增加气体与箱体进行热交换的目的,第一挡板115、第二挡板215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矩形、弧形、梯形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示意性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沿着X方向为第一箱体110、第二箱体210的长度方向,沿着Y方向为第一箱体110、第二箱体210的宽度方向,与XY平面垂直的方向为第一箱体110、第二箱体210的高度方向。第一挡板115的长度略小于第一箱体110的宽度,同样地,第二挡板215的长度略小于第二箱体210的宽度。
所述制冷模块100还包括密封件120,所述密封件120设置在第一箱体110的外围,所述密封件120和所述第一箱体110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密封件120的波段为2-25μm的红外光的透过率>7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120为板件。为了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所述密闭腔体可以进行抽真空以使得该密闭腔体成为真空密闭腔体。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闭腔体内还可以填充气体,所述气体包括空气、惰性气体等。
在另外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120为薄膜,所述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10的外围,所述薄膜和所述第一箱体110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填充气体,所述气体包括空气、惰性气体等。所述薄膜的波段为2-25μm的红外光的透过率>70%,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薄膜包括透明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210包括第二箱体本体2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本体211表面的制热结构212。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制热结构212为太阳热吸收涂层,制热模块200利用太阳能加热原理在低温季节对进入的空气温度进行升温可以达到降低新风系统加热所需能耗的目的。
所述太阳热吸收涂层的太阳热吸收率>85%,且所述太阳热吸收涂层的L值<15。所述第二箱体本体211包括太阳热吸收率>85%的金属材料。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箱体本体211为太阳能集热板,太阳能集热板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成热能。
为了有效地降低气体对流造成的热损失,在第二箱体210的外围还设置有盖板220,所述盖板220为透明玻璃或真空玻璃。
为了提高热效率,设置第二箱体本体211和第二挡板215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二箱体本体211和所述第二挡板215的内部连通,所述中空结构中设置有相变材料。太阳能集热板将大量的热能传递给相变材料并将热量储存在相变材料中,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相变材料释放出热量对第二箱体210内的气体进行加热,该方式减少了电能和其它能源的消耗,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相变材料包括石蜡,由于石蜡具有较好的相变储能特性,当温度高于石蜡的熔点时,石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并融化,当温度低于石蜡的温度时,石蜡通过相变释放热量,对气体进行加热,进而将存储的热量释放出来。
表1为江苏某地夏季不同日期正午12时本申请提供的新风系统和普通新风系统第一出气口的温度测试结果,表2为江苏某地冬季不同日期正午12时本申请提供的新风系统和普通新风系统第二出气口的温度测试结果。
表1
表2
由上述表1和表2的测试结果可知:
1、和普通新风系统相比较,本申请提供的新风系统在相同能耗下的制冷以及加热效果更优。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
所述制冷模块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本体上的制冷结构,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用于增加气体流动路径,所述第一挡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相对两个面上,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外围,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第一箱体之间形成密闭腔体;
所述制热模块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本体表面的制热结构,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用于增加气体流动路径,所述第二挡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相对两个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结构包括辐射制冷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结构包括太阳热吸收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板件,所述密闭腔体为真空密闭腔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板件,所述密闭腔体内填充气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薄膜,所述密闭腔体内填充气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模块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外围,所述盖板为透明玻璃或真空玻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处,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本体和所述第二挡板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二箱体本体和所述第二挡板连通,所述中空结构中设置有相变材料。
CN202322027996.2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新风系统 Active CN220436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996.2U CN220436679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996.2U CN220436679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6679U true CN220436679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5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7996.2U Active CN220436679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6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1545B2 (en) Ventilated window for indoor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buildings
JPH0321743A (ja) 壁構造体
Jeong et al. A numerical study of daytime passive radiative coolers for space cooling in buildings
US7896000B2 (en) Integrated thermal and photovoltaic solar collector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and mounting an array of solar collectors
Flodberg et al. Low-energy office buildings using existing technology: simulations with low internal heat gains
WO2011101682A2 (en) Concentrating evacuated photovoltaic glazing panel
CN110121623B (zh) 太阳能利用系统
WO2012125849A2 (en) Solar window and solar wall for cooling an environment
DE19726330C2 (de) Vakuum-Isolationspaneel,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Paneels und ein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r Wärmeströme
CN116230792A (zh) 一种光伏真空玻璃
CN220436679U (zh) 一种新风系统
JP2005090187A (ja) 建築物の排気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建築物
US2022038152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ectrally Selective Thermal Radiators with Partial Exposures to Both the Sky and the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KR20220131738A (ko) 스마트 융복합 건물 외피 모듈러 시스템
JP2017096504A (ja) 窓システム、給湯システム、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EP0076875B1 (en) Solar energy collector
CN108099299A (zh) 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辐射致冷多层膜
KR20220129087A (ko) 비제약 환경에서 능동적으로 컨디셔닝되고 리턴 공기 흐름의 유체 역학적 격리를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GB2373849A (en) Ventilation heat exchanger
CN210772615U (zh) 一种用于空调风冷的节能改造机构
CN204616252U (zh) 散热箱、电控箱及空调系统
CN210379072U (zh) 光伏压花高采光玻璃及包含其的光伏玻璃组件
CN117027597A (zh) 一种湿热气候环境下商业建筑多功能窗
CN115033041B (zh) 被动房环境调控系统及环境调控方法
CN215295198U (zh) 一种幕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