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4452U - 门锁以及门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锁以及门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34452U CN220434452U CN202321787551.8U CN202321787551U CN220434452U CN 220434452 U CN220434452 U CN 220434452U CN 202321787551 U CN202321787551 U CN 202321787551U CN 220434452 U CN220434452 U CN 2204344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cover plate
- front panel
- panel assembly
- door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95 ligh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门锁以及门体装置,包括用于与门体连接的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的背离所述门体一侧的前面板组件;所述前面板组件上设置有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盖板,且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可对由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以将至少部分光线反射至所述前面板组件的外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智能门锁的多功能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锁以及门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具有智能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逐渐普及,其能够在用户忘带钥匙时为用户开门提供一定的方便。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智能门锁无法满足人们对智能门锁的多功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以及门体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包括用于与门体连接的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的背离所述门体一侧的前面板组件;
所述前面板组件上设置有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盖板,且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可对由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以将至少部分光线反射至所述前面板组件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锁,通过在前面板组件上设置发光结构,使发光结构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且盖板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将至少部分光线反射至前面板组件的外侧,这样设置,在实现门锁的锁合功能之外,还能够使门锁发光,以与用户进行一定的交互,从而增多了门锁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门锁的多功能需求。同时,由于发光结构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且盖板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也就是说,用户看到的光线是经盖板进行反射出来的光线,与用户直视发光结构的方案相比,这样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光线刺眼的情况发生,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良好,而且这样还增加了门锁的差异化卖点,提升了该门锁的市场竞争力。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组件具有容置腔,所述发光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容置腔的朝向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以使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投射至所述盖板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具有透光间隙,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经所述透光间隙投射至所述盖板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组件包括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后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前固定板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前固定板和所述后固定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所述前固定板的边缘和所述后固定板的边缘之间具有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形成为所述透光间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间隙在所述盖板所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盖板的外轮廓围成的区域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间隙在沿所述前面板组件的顶端至所述前面板组件的底端的方向上延伸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间隙的宽度介于0.5mm-10mm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前面板组件在所述盖板所在面上的投影的外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发光件和罩设在所述发光件上的透光件,所述透光件的至少部分朝向所述盖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组件具有容置腔,所述发光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具有透光间隙,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经所述透光间隙投射至所述盖板上;
所述透光件具有透光凸部,所述透光凸部显露在所述透光间隙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凸部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端不凸出于所述前面板组件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凸部的形状与所述透光间隙的形状相匹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上具有第一预定位部,所述前面板组件上具有第二预定位部,所述透光件通过所述第一预定位部和所述第二预定位部的配合预定位在所述前面板组件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上具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前面板组件上具有第二固定部,所述透光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配合固定在所述前面板组件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在沿所述前面板组件的顶端至所述前面板组件的底端的方向上延伸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朝向所述发光结构出光方向的一侧的至少部分具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用于对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发光结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结构的发光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还包括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或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调整所述发光结构的发光状态。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体装置,包括门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门体上的如上所述的门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体装置,通过在其中的前面板组件上设置发光结构,使发光结构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且盖板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将至少部分光线反射至前面板组件的外侧,这样设置,在实现门锁的锁合功能之外,还能够使门锁发光,以与用户进行一定的交互,从而增多了门锁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门锁的多功能需求。同时,由于发光结构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且盖板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也就是说,用户看到的光线是经盖板进行反射出来的光线,与用户直视发光结构的方案相比,这样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光线刺眼的情况发生,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良好,而且这样还增加了门锁的差异化卖点,提升了该门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门体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门体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门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门锁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光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光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将发光结构安装在后固定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门体装置;10、门锁;1、盖板;11、前盖板;12、底板;2、前面板组件;21、前固定板;22、后固定板;221、第二预定位部;222、第二固定部;23、触摸板;24、容置腔;241、透光间隙;3、发光结构;31、发光件;32、透光件;321、透光凸部;322、第一预定位部;323、第一固定部;33、电路板;4、识别装置;5、后面板组件;6、锁体;61、锁舌;20、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锁,该门锁10包括用于与门体20连接的盖板1以及设置在盖板1的背离门体20一侧的前面板组件2。
其中,前面板组件2上设置有发光结构3,发光结构3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1,且盖板1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以将至少部分光线反射至前面板组件2的外侧。
也就是说,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会投射至盖板1上,由于盖板1能够对投射至其上的光线进行反射,因此,发光结构3发出的光线投射至盖板1上时,盖板1会将至少部分光线反射出去,进而当用户站在门外时,用户能够看到灯光。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门锁10在满足对门体20的锁合功能之外,还能够通过发光结构3进行发光,从而增多了门锁10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门锁10的多功能需求。比如,在夜晚或者光线不足时,当用户站在门外时,通过使发光结构3发光使其与用户进行一定的交互,比如用户可以借助于发光结构3所发出的光线进行开锁等,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同时,由于发光结构3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1,且盖板1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也就是说,用户看到的光线是经盖板1进行反射出来的光线,与用户直视发光结构的方案相比,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光线的可视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光线刺眼的情况发生,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良好,而且这样还增加了门锁10的差异化卖点,提升了该门锁10的市场竞争力。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示例性的,前面板组件2具体可包括前固定板21和后固定板22,盖板1具体可包括前盖板11和底板12。其中,后固定板22连接在前固定板21和前盖板11之间,底板12连接在前盖板11和门体20之间。继续参照图1至图2所示,该门锁10还包括后面板组件5和锁体6。其中,后面板组件5设置在门体20的内侧,锁体6连接在前面板组件2和后面板组件5之间。
具体使用时,锁体6上具有锁舌61,门体20上设置有至少供锁体6进入的安装槽,且门体20的侧边开设至少供锁舌61伸出至门体20外侧的避让通孔,锁舌61通过伸入至对应门框上的锁孔中,以实现关门操作。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门锁10比如可以为智能门锁,智能门锁比如可以包括识别装置4,通过识别装置4对站立在智能门锁前的用户进行识别,并在识别装置4的识别结果与预先存储在智能门锁中的开锁信息比对一致时,该智能门锁开启,使门打开。其中,前面板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前固定板21的背离门体20的一侧的触摸板23,识别装置4比如可以设置在触摸板23上。
具体地,识别装置4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中的至少一者,以通过人脸识别或者指纹信息等进行开锁。当然,还可以在触摸板23上设置数字触摸按键,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密码实现开锁。
本实施例提供的门锁,通过在前面板组件2上设置发光结构3,使发光结构3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1,且盖板1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将至少部分光线反射至前面板组件2的外侧,这样设置,在实现门锁10的锁合功能之外,还能够使门锁10发光,以与用户进行一定的交互,从而增多了门锁10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门锁10的多功能需求。同时,由于发光结构3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1,且盖板1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也就是说,用户看到的光线是经盖板1进行反射出来的光线,与用户直视发光结构的方案相比,这样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光线刺眼的情况发生,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良好,而且这样还增加了门锁10的差异化卖点,提升了该门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前面板组件2具有容置腔24,发光结构3位于容置腔24中。其中,容置腔24的朝向盖板1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以使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投射至盖板1上。
通过使发光结构3位于容置腔24内,以对发光结构3进行一定的保护和隐藏,保证发光结构3的使用寿命。而且这样设置,使得整个门锁10的结构比较紧凑,有效利用了空间,且门锁10的外观简洁大方、不累赘、美观性好。
同时,由于容置腔24的朝向盖板1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以在发光结构3发光时,使发光结构3所发出的光线经容置腔24的可透光区域投射至盖板1上,再经盖板1对光线进行反射,用户使用时不会觉得刺眼,提高了用户体验感。而且,这样设置当用户站在前面板组件2的前侧时,不会直接看到发光结构3,由于发光结构3发出的光线投射至盖板1上,通过盖板1将光线反射在前面板组件2的外侧,进而进入至人眼中,从而在实现对发光结构3隐藏设计的同时,保证了发光可视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2所示,容置腔24的朝向盖板1的一侧具有透光间隙241,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经透光间隙241投射至盖板1上。
通过设置透光间隙241,以在实现将发光结构3发出的光线投射至盖板1上的同时,透光间隙241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聚光作用,从而保证了投射至盖板1上的光线强度,且使盖板1上的光线均匀,进而提高了门锁10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容置腔24的朝向盖板1的至少部分区域为玻璃等透光件,只要能够将发光结构3发出的光线投射至盖板1上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2所示,当前面板组件2包括前固定板21和后固定板22时,前固定板21和后固定板22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24。其中,前固定板21的边缘和后固定板22的边缘之间具有装配间隙,装配间隙形成为透光间隙241。
这样设置,将发光结构3巧妙布置在前固定板21和后固定板22的正常装配间隙处,有效利用了前面板组件2自身的结构,相比需要在前面板组件上专门开设透光间隙的方案,上述设置在实现对发光结构3发出的光线进行投射的基础上,还保证了前面板组件2自身的结构强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整个门锁10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透光间隙241在盖板1所在面上的投影位于盖板1的外轮廓围成的区域内。也就是说,透光间隙241正对盖板1设置,这样使得经透光间隙241投射出来的光线能够尽可能多地投射至盖板1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投射至盖板1上的光线强度,扩大了投射在盖板1上的光线面积,使得门锁10与用户的交互体验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透光间隙241在沿前面板组件2的顶端至前面板组件2的底端的方向上延伸设置。其中,前面板组件2的顶端至前面板组件2的底端的方向具体为图11所示的Z-Z方向。
也就是说,透光间隙241呈长条结构,使得经透光间隙241透出的光线大致呈长条结构,从而提高了光线的呈现效果。比如,当盖板1的竖向尺寸与前面板组件2的竖向尺寸一致时,此处,投射至盖板1上的光线也呈长条结构,从而提高了光线的照射面积和照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间隙241的宽度介于0.5mm-10mm之间。其中,透光间隙241的宽度方向即为图5所示的X-X方向。如此设置,使得透光间隙241对发光结构3发出的光线的聚光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门锁10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1所示,部分盖板1位于前面板组件2在盖板1所在面上的投影的外侧。如此设置,便于将光线反射至前面板组件2的外侧,以使站在前面板组件2前侧的用户更为方便的看到光线,提高了发光的可视感。
示例性的,参照图1和图11所示,具体可以使盖板1的面积大于前面板组件2的面积,并使盖板1的大于前面板组件2的那部分位于前面板组件2在盖板1所在面上的投影的外侧。结合图4和图5所示,具体为盖板1的右侧部分位于前面板组件2在盖板1所在面上的投影的外侧,发光结构3靠近前面板组件2的右侧设置。这样设置,发光结构3发出的光线经透光间隙241投射至盖板1的该部分上,并经盖板1的该部分反射至人眼中,从而保证了发光可视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发光结构3包括发光件31和罩设在发光件31上的透光件32,透光件32的至少部分朝向盖板1。
通过使透光件32罩设在发光件31上,能够对发光件31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而且这样还能够对光线起到一定的均匀作用,以在发光件31发光时,使发光件31发出的光线先投射至透光件32上,再通过透光件32对光线进行一定的引导,并将光线经透光件32均匀地导出并投射至盖板1上,从而使得投射至盖板1上的光线均匀且光线照明效果好,进一步提升了门锁10与用户的交互。
继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发光结构3还包括电路板33,发光件31比如可以焊接在电路板33上,并与电路板33电连接。示例性的,发光件31比如可以为灯珠,灯珠比如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灯珠间隔设置在电路板33上。当然,发光件31还可以为发光灯片等能够发光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透光件32具有透光凸部321,透光凸部321显露在透光间隙241中。也就是说,透光凸部321的至少部分位于透光间隙241内。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透光件32能够有效且及时地将发光件31发出的光导出并投射至盖板1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透光件32导光过程中出现光线损失的情况发生,减少了光线浪费。而且这样还能够对透光件32在前面板组件2上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限位,透光件32装配时方便,且发光结构3在容置腔24内的稳定性好,使得发光结构3能够正常工作,门锁10与用户的交互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透光凸部321的朝向盖板1的一端不凸出于前面板组件2的朝向盖板1的一面。这样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透光凸部321与外围其他部件发生碰撞干涉的情况出现的可能,对发光结构3的各部件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且整个门锁10的外观美观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透光凸部321的形状与透光间隙241的形状相匹配。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结构3的各部件在前面板组件2上的稳定性,而且这样还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透光件32对光线的导光和均匀效果,使得投射至盖板1上的光线的效果更优,提升了与用户的交互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透光件32上具有第一预定位部322,前面板组件2上具有第二预定位部221,透光件32通过第一预定位部322和第二预定位部221的配合预定位在前面板组件2上。
这样设置,实现了透光件32在前面板组件2上的预定位,且方便发光结构3在前面板组件2上的装配,确保了对光线的导光效果,使得光线的可视感更优,门锁10与用户的交互体验好,产品竞争力更高。
同时,由于第一预定位部322设置在透光件32上,且发光结构3通过透光件32实现了在前面板组件2上位置的预定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发光件31和上述电路板33的至少一者上设置第一预定位部时导致发光件31或电路板33被破坏的情况出现,对发光件31和电路板33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示例性的,第一预定位部322比如可以为预定位孔,第二预定位部221为可伸入至预定位孔中的预定位柱。当然,第一预定位部322也可以为预定位柱,第二预定位部221为可供预定位柱伸入的预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透光件32上具有第一固定部323,前面板组件2上具有第二固定部222,透光件32通过第一固定部323和第二固定部222的配合固定在前面板组件2上。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透光件32和前面板组件2之间的固定连接,保证了发光结构3在前面板组件2上的稳定性,使得发光结构3能够正常且稳定地工作,使得门锁10能够与用户进行正常交互。
示例性的,第一固定部323和第二固定部222比如均为固定孔,且透光件32通过依次穿设在对应固定孔内的螺钉固定在前面板组件2上。其中,当上述预定位柱伸入至预定位孔内时,透光件32上的固定孔和前面板组件2上的固定孔对准,以通过预定位柱和预定位孔的配合对透光件32和前面板组件2提供一定的预定位,透光件32和前面板组件2通过螺钉装配时的效率较高。
当然,第一固定部323和第二固定部222的其中一者比如还可以为卡扣,且第一固定部323和第二固定部222的其中另一者为可供上述卡扣伸入并匹配卡合的卡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2所示,发光件31在沿前面板组件2的顶端至前面板组件2的底端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也就是说,发光件31呈长条结构,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光件31的发光面积和光线强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投射至盖板1上的光线强度,提升了与用户的交互体验。
具体地,透光件32罩设在发光件31上,透光件32在沿前面板组件2的顶端至前面板组件2的底端的方向上延伸设置。其中,当上述透光间隙241也为长条结构时,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了投射至盖板1上的光线强度,并进一步提高了光线的照射面积和照射效果,与用户的交互体验更好。
示例性的,当发光件31包括多个的灯珠时,具体是多个灯珠沿前面板组件2的顶端至前面板组件2的底端的方向上间隔排布,以形成长条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的朝向发光结构3出光方向的一侧的至少部分具有反光层,反光层用于对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这样设置能够更好的保证盖板1对光线的反射效果,进而提高光线的呈现效果。
示例性的,反光层比如为反光涂层,比如可以在盖板1的朝向发光结构3出光方向的一侧的至少部分涂覆一层反光漆。反光层比如还可以为反光膜,比如可以将反光膜粘贴在盖板1的对应位置处。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盖板1的朝向发光结构3出光方向的一侧的至少部分由不锈钢等反光材质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锁10还包括控制装置,发光结构3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发光结构3的发光状态。其中,控制装置具体与上述发光件31电连接,且该发光状态具体包括发光件31的开启、关闭等,其中,开启状态包括常亮或者闪烁发光,此外,发光件31开启时可以发出一种颜色的光,也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通过上述设置,便于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使发光结构3处于对应的发光状态,以呈现出不同的灯光效果,发光结构3的使用更加多样化,与用户的交互体验更好,用户的使用体验感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2所示,当门锁10还包括上述识别装置4时,识别装置4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其中,识别装置4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或指纹识别模块,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识别装置4的识别结果调整发光结构3的发光状态。
这样设置,使控制装置根据识别装置4的不同识别结果显示出对应的灯光效果,以对相应的识别结果进行提示,提示方式直观,提升了门锁10与用户的交互体验感,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营造出回家的仪式感。
示例性的,当发光件31包括多个灯珠时,在用户靠近门体20外侧时,控制装置比如可以控制部分灯珠发出渐变的蓝光;当用户人脸识别或者指纹识别成功后,控制装置比如控制所有灯珠发出渐变的蓝色光;当人脸识别或者指纹识别错误后,控制装置比如控制至少部分灯珠发出渐变的橙色光。
其中,识别装置4的不同识别结果与发光结构3对应的不同发光状态比如可以在门锁10出厂前进行预先设定。
实施例二
继续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体装置。该门体装置100包括门体20以及安装在门体20上的门锁10。
具体使用时,门锁10通过上述盖板1、后面板组件5以及锁体6安装在门体20上。比如可以在上述门锁10的各部件上开设第一安装孔,并在门体20的对应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处开设第二安装孔,门锁10通过依次穿设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的螺钉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门体装置,通过在其中的前面板组件2上设置发光结构3,使发光结构3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1,且盖板1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将至少部分光线反射至前面板组件2的外侧,这样设置,在实现门锁10的锁合功能之外,还能够使门锁10发光,以与用户进行一定的交互,从而增多了门锁10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门锁10的多功能需求。同时,由于发光结构3的出光方向朝向盖板1,且盖板1的至少部分可对由发光结构3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也就是说,用户看到的光线是经盖板1进行反射出来的光线,与用户直视发光结构的方案相比,这样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光线刺眼的情况发生,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良好,而且这样还增加了门锁10的差异化卖点,提升了该门锁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施例中的门锁10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门锁10的结构、实现原理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门体连接的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的背离所述门体一侧的前面板组件;
所述前面板组件上设置有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盖板,且所述盖板可对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以将至少部分光线反射至所述前面板组件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组件具有容置腔,所述发光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容置腔的朝向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以使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投射至所述盖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具有透光间隙,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经所述透光间隙投射至所述盖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组件包括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后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前固定板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前固定板和所述后固定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所述前固定板的边缘和所述后固定板的边缘之间具有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形成为所述透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间隙在所述盖板所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盖板的外轮廓围成的区域内;
和/或,所述透光间隙在沿所述前面板组件的顶端至所述前面板组件的底端的方向上延伸设置;
和/或,所述透光间隙的宽度介于0.5mm-10mm之间;
和/或,部分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前面板组件在所述盖板所在面上的投影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发光件和罩设在所述发光件上的透光件,所述透光件的至少部分朝向所述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组件具有容置腔,所述发光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具有透光间隙,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经所述透光间隙投射至所述盖板上;
所述透光件具有透光凸部,所述透光凸部显露在所述透光间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凸部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端不凸出于所述前面板组件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面;
和/或,所述透光凸部的形状与所述透光间隙的形状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上具有第一预定位部,所述前面板组件上具有第二预定位部,所述透光件通过所述第一预定位部和所述第二预定位部的配合预定位在所述前面板组件上;
和/或,所述透光件上具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前面板组件上具有第二固定部,所述透光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配合固定在所述前面板组件上;
和/或,所述发光件在沿所述前面板组件的顶端至所述前面板组件的底端的方向上延伸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朝向所述发光结构出光方向的一侧的至少部分具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用于对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反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发光结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结构的发光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还包括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或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调整所述发光结构的发光状态。
13.一种门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门体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门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87551.8U CN220434452U (zh) | 2023-07-07 | 2023-07-07 | 门锁以及门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87551.8U CN220434452U (zh) | 2023-07-07 | 2023-07-07 | 门锁以及门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34452U true CN220434452U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9690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87551.8U Active CN220434452U (zh) | 2023-07-07 | 2023-07-07 | 门锁以及门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34452U (zh) |
-
2023
- 2023-07-07 CN CN202321787551.8U patent/CN2204344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053778B1 (en) | Luminous decorative assembly for vehicle interior | |
US7278768B2 (en) | Indicating or lighting device with a screen or covering having a diffusive or reflective focus | |
US7223008B2 (en) | Backlighting device for an information display element of a portable object | |
CN103958273A (zh) | 车用装潢配件及车用装潢配件的设置方法 | |
US20200103093A1 (en) | Covering devices for use with vehicle parts | |
CN215663169U (zh) |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 |
KR100827742B1 (ko) | 표시장치용 윈도우 커버,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표시장치용 윈도우 커버를 갖는 표시장치 | |
CN111156780B (zh) | 冰箱门体及具有其的冰箱 | |
CN220434452U (zh) | 门锁以及门体装置 | |
JP2011200497A (ja) | 照明装置及び遊技機 | |
CN112781309B (zh) | 冰箱门体及其安装方法和具有其的冰箱 | |
JPH09230805A (ja) | 電気機器の表示装置 | |
CN111156779B (zh) | 冰箱门体饰条组件、冰箱门体以及冰箱门体的安装方法 | |
JP5633441B2 (ja) | 車両用照明装置 | |
CN209445217U (zh) | 灯具 | |
TWI784542B (zh) | 具有光指示功能之電子裝置 | |
KR20220044950A (ko) | 내부 리어뷰 미러 및 차량 | |
CN213334219U (zh) | 一种导光件、指示灯组件和智能锁 | |
US20200189456A1 (en) | Illuminated vehicle visor | |
CN217843720U (zh) | 车辆灯光装饰罩、车辆的车灯和车辆 | |
CN219063220U (zh) | 一种厚壁光导氛围灯的导光结构 | |
CN219222199U (zh) | 具有钢琴键效果的厚壁光导 | |
CN217950028U (zh) | 导光结构与门锁 | |
CN216897028U (zh) | 侧向发光的吸顶灯 | |
CN115468150A (zh) | 具有光指示功能的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