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2044U - 微型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微型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2044U
CN220422044U CN202322116775.2U CN202322116775U CN220422044U CN 220422044 U CN220422044 U CN 220422044U CN 202322116775 U CN202322116775 U CN 202322116775U CN 220422044 U CN220422044 U CN 220422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aker
micro
dome
covering par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67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平
董庆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67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2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2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2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型扬声器,包括音膜、球顶和防水透气膜,音膜包括内固定部,内固定部上设有泄气孔;球顶内嵌于内固定部内,球顶具有连通泄气孔的通气孔;防水透气膜内嵌于内固定部内并位于球顶的上方或下方,防水透气膜的部分区域位于泄气孔中以将泄气孔分隔为两段。将防水透气膜及球顶分别嵌设于音膜的内固定部中,在规避防水透气膜/球顶脱离振膜组件的风险的同时取消了球顶粘接音膜的粘结剂层/防水透气膜粘接音膜的胶粘层,不仅利于提高微型扬声器的结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降低了微型扬声器的剖面高度,使得微型扬声器变得更加轻薄;本微型扬声器减轻了振动组件的质量,利于提高微型扬声器的灵敏度。

Description

微型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数量不断上升,绝大部分智能移动设备都搭载有微型扬声器,从而实现声音的播放。
现有微型扬声器为实现优越的高频声学特性,球顶必须具备足够的刚度和韧度才能承受剧烈的往复运动。但现有球顶为了保证其刚度和韧度,一般为一块整体的板状结构,这就导致微型扬声器在发声的过程中,振膜组件两侧的压差过大;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普遍是在球顶的中部区域设置贯穿通孔,再增设覆盖贯穿通孔的防水透气膜(如申请号为202011010689.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这样虽然克服了振膜组件两侧压差过大的问题,但是防水透气膜通常使用胶水或者背胶粘接固定于振膜组件上,胶水以及背胶的增加,会导致产品的整体高度增加,同时增加振动组件的质量,导致微型扬声器的灵敏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轻薄型微型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微型扬声器,包括:
音膜,所述音膜包括内固定部,所述内固定部上设有泄气孔;
球顶,所述球顶内嵌于所述内固定部内,所述球顶具有连通所述泄气孔的通气孔;
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内嵌于所述内固定部内并位于所述球顶的上方或下方,所述防水透气膜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泄气孔中以将所述泄气孔分隔为两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球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直接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球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通过胶层粘接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音膜、所述球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三者为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固定部包括上覆盖部和下覆盖部,所述泄气孔包括位于所述上覆盖部上的第一孔以及位于所述下覆盖部上的第二孔,所述球顶和所述防水透气膜均位于所述上覆盖部与所述下覆盖部之间,所述上覆盖部的外边缘与所述下覆盖部的外边缘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气孔的孔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气孔的孔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覆盖部的外边缘与所述下覆盖部的外边缘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上覆盖部及所述下覆盖部为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音膜包括多个层叠相连的膜材层,所述音膜中相邻的两层所述膜材层之间通过胶水连接,所述上覆盖部与所述下覆盖部位于不同的所述膜材层上,所述上覆盖部的外边缘与所述下覆盖部的外边缘胶粘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泄气孔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微型扬声器结构新颖,将防水透气膜及球顶分别嵌设于音膜的内固定部中,在规避防水透气膜/球顶脱离振膜组件的风险的同时取消了球顶粘接音膜的粘结剂层/防水透气膜粘接音膜的胶粘层,不仅利于提高微型扬声器的结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降低了振膜组件对应于内固定部区域的厚度,从而降低了微型扬声器的剖面高度,使得微型扬声器变得更加轻薄;本微型扬声器减轻了振动组件的质量,利于提高微型扬声器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微型扬声器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微型扬声器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微型扬声器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盆架;
2、磁路组件;
3、音膜;31、上覆盖部;311、第一孔;32、下覆盖部;321、第二孔;33、连接部;
4、音圈;
5、球顶;51、通气孔;
6、防水透气膜;
7、支撑组件;
8、支架;
9、前盖;
10、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和/或”为例,包括方案,或方案,或和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微型扬声器,可应用于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游戏手柄等电子设备中。
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1及分别连接所述盆架1的振动组件与磁路组件2,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相连的振膜组件与音圈4,所述振膜组件的外边缘连接所述盆架1,所述振膜组件包括音膜3和球顶5,所述音膜3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相连的内固定部、折环部及外固定部,所述外固定部连接所述盆架1,所述内固定部上设有泄气孔,所述球顶5嵌设于所述内固定部中,所述球顶5上设有连通所述泄气孔的通气孔51;所述磁路组件2具有供所述音圈4活动的磁间隙。
微型扬声器还包括防水透气膜6,所述防水透气膜6内嵌于所述内固定部内并位于所述球顶5的上方,所述防水透气膜6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泄气孔中以将所述泄气孔分隔为两段。
具体来说,所述内固定部包括上覆盖部31和下覆盖部32,所述泄气孔包括位于所述上覆盖部31上的第一孔311以及位于所述下覆盖部32上的第二孔321,所述球顶5和所述防水透气膜6均位于所述上覆盖部31与所述下覆盖部32之间,所述上覆盖部31的外边缘与所述下覆盖部32的外边缘相连。
为更大程度地缩减微型扬声器的剖面高度,优选所述球顶5与所述防水透气膜6直接接触。本实施例中,微型扬声器内部的气体依次经由所述第二孔321、通气孔51、防水透气膜6上的孔洞以及第一孔311排出到微型扬声器外部。
所述音膜3、所述球顶5与所述防水透气膜6三者为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成型的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方便振膜组件的加工制造,利于简化微型扬声器的生产工艺流程。详细来说,所述上覆盖部31的外边缘与所述下覆盖部32的外边缘通过连接部33相连,所述内固定部通过所述连接部33连接所述折环部,所述连接部33与所述上覆盖部31及所述下覆盖部32为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即所述连接部33在所述上覆盖部31/所述下覆盖部32注塑成型的时候同步成型。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音膜3也可以包括多个层叠相连的膜材层,相邻的两个所述膜材层之间胶粘连接,即所述音膜3本身为多层结构,此时,所述上覆盖部31及下覆盖部32分别位于不同的所述膜材层上,所述上覆盖部31的外边缘与所述下覆盖部32的外边缘通过胶粘的方式实现连接固定。
所述泄气孔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通气孔5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泄气孔的数量与所述通气孔51的数量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当两者不同时,至少有一个所述泄气孔连通多个通气孔51,或者,至少有一个所述通气孔51连通多个泄气孔。
可选的,微型扬声器还包括连接音圈4与盆架1的支撑组件7,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副膜和/或定心支片。
可选的,微型扬声器还包括支架8,所述支架8连接所述盆架1与所述音膜3,也就是说,所述音膜3通过所述支架8间接连接所述盆架1。所述微型扬声器还包括前盖9,所述前盖9连接所述支架8。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实施例一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水透气膜6位于球顶5的下方。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实施例一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球顶5与防水透气膜6通过胶层10粘接固定,如此,在音膜3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球顶5/防水透气膜6更便于固定。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为实施例一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孔311的孔径大于通气孔51的孔径,或者,第二孔321的孔径大于通气孔51的孔径。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振膜组件的整体重量,还能够减少音膜3制造原料的消耗。
本实施例中,第一孔311的孔径和第二孔321的孔径均大于通气孔51的孔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音膜,所述音膜包括内固定部,所述内固定部上设有泄气孔;
球顶,所述球顶内嵌于所述内固定部内,所述球顶具有连通所述泄气孔的通气孔;
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内嵌于所述内固定部内并位于所述球顶的上方或下方,所述防水透气膜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泄气孔中以将所述泄气孔分隔为两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通过胶层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所述球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三者为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部包括上覆盖部和下覆盖部,所述泄气孔包括位于所述上覆盖部上的第一孔以及位于所述下覆盖部上的第二孔,所述球顶和所述防水透气膜均位于所述上覆盖部与所述下覆盖部之间,所述上覆盖部的外边缘与所述下覆盖部的外边缘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气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气孔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盖部的外边缘与所述下覆盖部的外边缘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上覆盖部及所述下覆盖部为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包括多个层叠相连的膜材层,所述音膜中相邻的两层所述膜材层之间通过胶水连接,所述上覆盖部与所述下覆盖部位于不同的所述膜材层上,所述上覆盖部的外边缘与所述下覆盖部的外边缘胶粘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孔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CN202322116775.2U 2023-08-04 2023-08-04 微型扬声器 Active CN220422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6775.2U CN220422044U (zh) 2023-08-04 2023-08-04 微型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6775.2U CN220422044U (zh) 2023-08-04 2023-08-04 微型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2044U true CN220422044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2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6775.2U Active CN220422044U (zh) 2023-08-04 2023-08-04 微型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2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8785B (zh) 发声器件
CN220422044U (zh) 微型扬声器
CN117135549A (zh) 一种扬声器
CN220422042U (zh) 微型扬声器
CN220606072U (zh) 微型扬声器
CN220606071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4481249U (zh) 扬声器
CN220422038U (zh) 微型扬声器
CN220401960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20732995U (zh) 微型扬声器
CN208258063U (zh) 扬声器及电子产品
CN220606063U (zh) 微型扬声器
CN219876073U (zh) 微型扬声器及扬声器模组
CN219019020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536293U (zh) 一种振膜及扬声器
CN221058437U (zh) 微型扬声器
CN219019022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KR100443366B1 (ko) 양면 스피커 유닛
CN219876103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9019019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9019018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20307355U (zh) 发声单元
CN219999582U (zh) 发声单元及发声模组
CN220606066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20307364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