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7206U - 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7206U
CN220417206U CN202322366296.6U CN202322366296U CN220417206U CN 220417206 U CN220417206 U CN 220417206U CN 202322366296 U CN202322366296 U CN 202322366296U CN 220417206 U CN220417206 U CN 220417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ing
lamp holder
adjusting rod
lamp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62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珂
周星
罗鉴华
徐惠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62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7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7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7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上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包括灯架、灯头和升降调节件。第一转动点、第二转动点、第三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分别依次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平行设置,第一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和灯头,且第一平衡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上,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和灯头,且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点和第三转动点上。上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能够实现升降,且升降稳定性较高,以及在升降过程中能保持出光面的朝向一致。

Description

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者对灯具的要求的提高,现出现较多可以升降的灯具,为通过相对的上下滑动实现的升降,一般需要较大提及的升降结构进行升降稳定性的维持,否则升降稳定性会较差,如申请号为202011156667.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使得通过电动装置驱动升降杆而相对固定杆上下滑动,进而实现了灯具的升降,基于此,现有通过转动而实现升降的灯具,如申请号为202021422079.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使得灯头和吸盘分别位于灯杆的两端,而通过吸盘吸附的吸附物的重量或灯头设置的位置来调整灯头的高度,但其灯具的出光面的朝向会随着灯杆的倾斜而发生变化,对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又如申请号为201310233294.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通过转动机构调整平衡臂的高度,而灯头自由垂挂于平衡臂的远端,其虽然实现了灯具的升降,并且实现了灯头的出光面的朝向在升降过程中保持一致,但其灯头受到外界影响时容易发生晃动或摆动而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升降,且升降稳定性较高,以及在升降过程中能保持出光面的朝向一致的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包括灯架、灯头和升降调节件,所述灯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点和第二转动点;
所述灯头上设置有第三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所述第一转动点、所述第二转动点、所述第三转动点和所述第四转动点分别依次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
所述升降调节件包括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和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灯架和所述灯头,且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和所述第四转动点上,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灯架和所述灯头,且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转动点和所述第三转动点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点与所述第二转动点的连线与重力方向平行;
所述第三转动点与所述第四转动点的连线与重力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头的出光面与重力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头包括灯体和连接体,所述灯体与所述连接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点和所述第四转动点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灯头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灯架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灯头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灯架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件还包括第三平衡调节杆,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和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灯架和所述灯头,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和所述第二转动点的连线的延伸方向上,且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转动点和所述第四转动点的连线的延伸方向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灯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转轴与所述灯架可转动连接。
一种照明设备,包括灯座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所述灯架远离所述灯头的一端与所述灯座可旋转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座为夹持灯座、台灯灯座或壁灯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使得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平行设置,第一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和灯头,并以使第一平衡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上,而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点和第三转动点上,并以使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和灯头,即使得第一平衡调节杆、灯头、第二平衡调节杆和灯架形成平行四边形形式的联动结构,以使灯头和灯架在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的同步转动中均保持相互平行,即使得灯头和灯架随时保持相互平行,此时对灯架进行放置固定,而通过转动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即可实现灯头的升降,并且升降稳定性较高,以及此时灯头的出光面的朝向在灯头的升降过程中均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的另一局部视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又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上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包括灯架、灯头和升降调节件。灯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点和第二转动点。灯头上设置有第三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第一转动点、第二转动点、第三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分别依次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升降调节件包括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平行设置,第一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和灯头,且第一平衡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上,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和灯头,且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点和第三转动点上。
上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使得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平行设置,第一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和灯头,并以使第一平衡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上,而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点和第三转动点上,并以使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和灯头,即使得第一平衡调节杆、灯头、第二平衡调节杆和灯架形成平行四边形形式的联动结构,以使灯头和灯架在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的同步转动中均保持相互平行,即使得灯头和灯架随时保持相互平行,此时对灯架进行放置固定,而通过转动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即可实现灯头的升降,并且升降稳定性较高,以及此时灯头的出光面的朝向在灯头的升降过程中均保持一致。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下对本申请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10包括灯架100、灯头200和升降调节件300。灯架100上设置有第一转动点101和第二转动点102。灯头200上设置有第三转动点201和第四转动点202,第一转动点101、第二转动点102、第三转动点201和第四转动点202分别依次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升降调节件300包括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平行设置,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100和灯头200,且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点101和第四转动点202上,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100和灯头200,且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点102和第三转动点201上。
上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10,使得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平行设置,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100和灯头200,并以使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点101和第四转动点202上,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点102和第三转动点201上,并以使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100和灯头200,即使得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灯头200、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和灯架100形成平行四边形形式的联动结构,以使灯头200和灯架100在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同步转动中均保持相互平行,即使得灯头200和灯架100随时保持相互平行,此时对灯架100进行放置固定,而通过转动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即可实现灯头200的升降,并且升降稳定性较高,以及此时灯头200的出光面的朝向在灯头200的升降过程中均保持一致。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点101与第二转动点102的连线与重力方向平行。进一步地,第三转动点201与第四转动点202的连线与重力方向平行,更好地实现了灯头200的出光面的朝向的参考调整配置,并且较好地适配使用者对灯头200的出光面的朝向的使用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头200的出光面与重力方向垂直,进一步较好地适配使用者对灯头200的出光面的朝向的使用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头200包括灯体210和连接体220,灯体210与连接体220可转动连接,第三转动点201和第四转动点202设置于连接体220上,实现了灯头200的出光面的朝向可调整性,进而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使用者对灯头200的出光面的朝向的使用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330与灯头200可转动连接,且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40与灯架100可转动连接,较好地实现了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分别与灯头200和灯架100的稳定转动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350与灯头200可转动连接,且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360与灯架100可转动连接,较好地实现了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分别与灯头200和灯架100的稳定转动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降调节件300还包括第三平衡调节杆370,第三平衡调节杆370分别与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平行设置,第三平衡调节杆37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100和灯头200,第三平衡调节杆370的一端位于第一转动点101和第二转动点10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上,且第三平衡调节杆370的另一端位于第三转动点201和第四转动点20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上。可以理解,采用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双重转动的方式提高了灯头200于灯架100上的升降稳定性,而进一步增加第三平衡调节杆370配合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以达到三重转动的方式提高灯头200于灯架100上的升降稳定性,进而更好地确保了灯头200相对于灯架100的稳定升降。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调节杆为伸缩杆,以使第三平衡调节杆分别不与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平行时。更进一步地,使得第三平衡调节杆的一端并不位于第一转动点和第二转动点的连线的延伸方向上,且第三平衡调节杆的另一端并位于第三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的连线的延伸方向上,如此依旧可以实现灯头相对于灯架的升降稳定性的提高。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平衡调节杆370的一端通过第五转轴380与灯头200可转动连接,第三平衡调节杆370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转轴390与灯架100可转动连接,较好地实现了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分别与灯头200和灯架100的稳定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和第六转轴均为一般的用于实现灯壁相互向东的转轴,具体请见图2至图4,本申请不对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和第六转轴的结构关系进行保护,仅在于保护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和第六转轴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照明设备10A。上述的照明设备10A包括灯座2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10,灯架100远离灯头200的一端与灯座20可旋转连接。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10包括灯架100、灯头200和升降调节件300。灯架100上设置有第一转动点101和第二转动点102。灯头200上设置有第三转动点201和第四转动点202,第一转动点101、第二转动点102、第三转动点201和第四转动点202分别依次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升降调节件300包括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平行设置,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100和灯头200,且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点101和第四转动点202上,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100和灯头200,且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点102和第三转动点201上。
上述的照明设备10A,采用了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10,较好地实现了照明设备10A在升降过程中,其出光面的朝向均保持一致,较好地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5、图6或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座20为夹持灯座20、台灯灯座20或壁灯灯座20,即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10具有较高的适配性,可以通过装配不同类型的灯座20形成不同类型的灯具,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10,使得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平行设置,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100和灯头200,并以使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点101和第四转动点202上,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点102和第三转动点201上,并以使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灯架100和灯头200,即使得第一平衡调节杆310、灯头200、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和灯架100形成平行四边形形式的联动结构,以使灯头200和灯架100在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的同步转动中均保持相互平行,即使得灯头200和灯架100随时保持相互平行,此时对灯架100进行放置固定,而通过转动第一平衡调节杆310和第二平衡调节杆320即可实现灯头200的升降,并且升降稳定性较高,以及此时灯头200的出光面的朝向在灯头200的升降过程中均保持一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包括灯架、灯头和升降调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点和第二转动点;
所述灯头上设置有第三转动点和第四转动点,所述第一转动点、所述第二转动点、所述第三转动点和所述第四转动点分别依次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
所述升降调节件包括第一平衡调节杆和第二平衡调节杆,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和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灯架和所述灯头,且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和所述第四转动点上,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灯架和所述灯头,且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转动点和所述第三转动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点与所述第二转动点的连线与重力方向平行;
所述第三转动点与所述第四转动点的连线与重力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的出光面与重力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包括灯体和连接体,所述灯体与所述连接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点和所述第四转动点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灯头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灯架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灯头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灯架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件还包括第三平衡调节杆,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平衡调节杆和所述第二平衡调节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灯架和所述灯头,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和所述第二转动点的连线的延伸方向上,且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转动点和所述第四转动点的连线的延伸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灯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平衡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转轴与所述灯架可转动连接。
9.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所述灯架远离所述灯头的一端与所述灯座可旋转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为夹持灯座、台灯灯座或壁灯灯座。
CN202322366296.6U 2023-08-31 2023-08-31 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Active CN220417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296.6U CN220417206U (zh) 2023-08-31 2023-08-31 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296.6U CN220417206U (zh) 2023-08-31 2023-08-31 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7206U true CN220417206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6296.6U Active CN220417206U (zh) 2023-08-31 2023-08-31 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7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6695B (zh) 一种带有相框功能的可调节光照范围的照明装置
CN220417206U (zh) 出光面朝向一致的自平衡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CN207795642U (zh) 一种吊扇灯
CN217763172U (zh) 一种餐厅用可调节角度的壁灯
CN21529472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灯
CN211232441U (zh) 一种led模组
CN212104709U (zh) 一种高适用型的建筑幕墙
CN21787545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智能家居灯
CN219198632U (zh) 一种多屏显示连接器
CN209744201U (zh) 一种防震投光灯
CN218409351U (zh) 一种曲面显示屏用连屏组合装置
CN204477782U (zh) 多功能台灯
CN216715679U (zh) 一种用于电影播放器的安装结构
CN216868406U (zh) 一种舞台灯光设备led灯具
CN215343176U (zh) 插拔导电式吊灯结构
CN214119773U (zh) 台灯
CN104433227A (zh) 简易多角度照明书桌
CN215831721U (zh) 一种便于光源亮度调节的室内照明灯具用led灯珠
CN202927605U (zh) 一种无影护眼灯
CN212840881U (zh) 一种室内设计落地灯具
CN218589654U (zh) 一种多功能游戏手柄支架
CN217684578U (zh) 一种具有调节朝向功能的led灯
CN210637868U (zh) 一种安装位置多样的多功能台灯
CN211574699U (zh) 一种积木式支撑架
CN212029236U (zh) 一种磁铁吸附式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