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6712U - 一种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6712U
CN220416712U CN202321558584.5U CN202321558584U CN220416712U CN 220416712 U CN220416712 U CN 220416712U CN 202321558584 U CN202321558584 U CN 202321558584U CN 220416712 U CN220416712 U CN 220416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iece
bracket
supporting piec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85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勇
郑雨辰
孙广洲
徐铖海
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85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6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6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6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支架包括座体、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用于承载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支撑件连接于座体;第二支撑件,用于承载第二电子设备,第二支撑件连接于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运动以改变重叠面积。本实用新型既方便同时承载两台电子设备,又能在仅承载一台或者不承载电子设备时,形成折叠效果,减少空间占用,由此可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的支撑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架。
背景技术
支架在支撑或固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例如,手机售卖店对手机进行展示时,需要将手机放置于支架上,以引起顾客的注意。
支架需要占用空间,在需要支撑的电子设备较多的情况下,支撑所有的电子设备的支架整体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不利于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在较小空间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以解决支架占用较大空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包括:座体;第一支撑件,用于承载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座体;第二支撑件,用于承载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运动以改变重叠面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背面,所述重叠面积的最大值为所述第一支撑件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表面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的铰接组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铰接组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背面;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通孔,第二连接件具有挡板和突出于所述挡板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且可绕所述连接轴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可滑动连接的限位组件,或,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挡板上设置可滑动连接的限位组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槽和沿所述滑槽滑动的凸起,其中,所述滑槽成弧形设置且弧形角度大于或等于150度且小于270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另一端设有磁铁以吸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或,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正面设有托架,以支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底座,支撑杆,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支撑件均相对第一方向可转动地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该支架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座体、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其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运动以改变重叠面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实现了一个支架对两个电子设备的支撑,相对于用两个独立的支架支撑节约了空间;并且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运动以改变重叠面积,这样,当该支架需要承载两台电子设备时,则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运动,并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互遮挡的面积变小,即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更多部分被显露,以便于第一支撑件承载第一电子设备,第二支撑件承载第二电子设备。当该支架不需要承载电子设备或者仅承载一台电子设备时,则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运动,并使第一支撑件被第二支撑件遮挡的面积变大或者使第二支撑件被第一支撑件遮挡的面积变大,即第一支撑件的更多部分被第二支撑件遮挡或者第二支撑件的更多部分被第一支撑件遮挡,从而形成折叠效果,以减少空间占用,方便收纳。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一状态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一状态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二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支撑件和第一支撑件相互折叠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接组件、限位组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连接件和限位组件的第一连接关系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连接件和限位组件的第二连接关系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体;11、底座;12、支撑杆;2、第一支撑件;21、托架;3、第二支撑件;31、磁铁;4、铰接组件;41、第一连接件;411、通孔;4111、第一凹槽;42、第二连接件;421、挡板;4211、容纳槽;422、连接轴;4211、第一凸起;43、第三连接件;5、限位组件;51、滑槽;52、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该支架可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地,对电子设备进行展示、充电等应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类型和应用目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结构产生限定。
如图1a和图1b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架的第一视角立体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架的第二视角立体图,该支架包括座体1、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可以理解,第一视角对应从支架的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正面所看到的情况,第二视角对应从支架的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背面所看到的情况。支架可以具有多种使用状态,如图1a和图1b所展示的是一种状态,称之为第一状态下的情况。
座体1可用于与连接物直接连接,该连接物可以为桌面、地面、架体等,座体1与连接物的具体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制,例如,座体1放置于连接物的表面,又如,座体1夹持于连接物上。第一支撑件2用于承载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而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第一支撑件2连接于座体1,第一支撑件2与座体1的具体连方式和具体连接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制。第二支撑件3用于承载第二电子设备,该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而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第二支撑件3连接于第一支撑件2,可以理解,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例如,如图1b所示,第二支撑件3和第一支撑件2的连接位置可以在第一支撑件2的背后。
如图1b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能够相对运动以改变重叠面积。可以理解,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在某个平面内具有投影,例如,在图1b和图2所示位置下,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向竖直平面内投影,分别具有对应的投影,二者的投影有重合,重合区域的面积即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的重叠面积;由于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之间能够具有相对运动,从而能够改变在竖直平面内的投影重合区域的面积大小,即改变重叠面积。从支架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正面(放置电子设备的一面)或背面看,也可以将该重叠面积理解为第一支撑件2遮挡第二支撑件3的面积或第二支撑件3遮挡第一支撑件2的面积,例如,在图1a视角下,第二支撑件3的左部被第一支撑件2遮挡,则该遮挡的面积为重叠面积;或者,在图1b视角下,第一支撑件2的左上部被第二支撑件3遮挡,则该遮挡的面积为重叠面积。改变重叠面积,即,使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的重叠面积的大小发生变化。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能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可以是相对滑动,也可以是相对转动,还可以是既相对滑动又相对转动,但凡能够改变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的重叠面积即可。为方便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以下所有实施例中,将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的重叠面积简称为重叠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该支架包括座体1、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第一支撑件2用于承载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支撑件2连接于座体1;第二支撑件3用于承载第二电子设备,第二支撑件3连接于第一支撑件2,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够相对运动以改变重叠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支撑件连接于座体,使第一支撑件得到支撑,则承载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电子设备得到支撑;通过第二支撑件连接于第一支撑件,使第二支撑件得到支撑,则承载于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电子设备得到支撑。又由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运动以改变重叠面积,这样,当该支架需要承载两台电子设备时,则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运动,并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互遮挡的面积变小,即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更多部分被显露,以便于第一支撑件承载第一电子设备,第二支撑件承载第二电子设备。当该支架不需要承载电子设备或者仅承载一台电子设备时,则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运动,并使第一支撑件被第二支撑件遮挡的面积变大或者使第二支撑件被第一支撑件遮挡的面积变大,即第一支撑件的更多部分被第二支撑件遮挡或者第二支撑件的更多部分被第一支撑件遮挡,从而形成折叠效果,以减少空间占用,方便收纳。也就是说,该支架既方便同时承载两台电子设备,又能在仅承载一台或者不承载电子设备时,形成折叠效果,减少空间占用,由此可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3连接于第一支撑件2的背面,即第二支撑件3位于第一支撑件2的后侧。重叠面积的最大值为第一支撑件2或第二支撑件3的表面积。该第一支撑件2的表面积为第一支撑件2的正面或背面的面积,第二支撑件3的表面积为第二支撑件3的正面或背面的面积。若第一支撑件2的表面积大于等于第二支撑件3的表面积,则重叠面积的最大值为第二支撑件3的表面积,且从图2可明显看出。若第一支撑件2的表面积小于等于第二支撑件3的表面积,则重叠面积的最大值为第一支撑件2的表面积,此种情况与图2类似,故不再展示。由此可知,重叠面积的最大值无论是第一支撑件的表面积,还是第二支撑件的表面积,均能够在一种状态下使一个支撑件完全被另一个支撑件所遮挡,即一个支撑件不需要额外占用空间,从而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达到较佳的折叠效果,有利于收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b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件2的背面设有与第一支撑件2固定连接的铰接组件4,这样,该铰接组件不会妨碍第一电子设备承载于第一承载件的正面。第二支撑件3可转动地连接于铰接组件4,即第二支撑件3相对于铰接组件4可转动,又由于铰接组件4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件2,则第二支撑件3相对于第一支撑件2可转动;通过该转动的方式,以改变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重叠面积,操作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铰接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1固定在第一支撑件2的背面,第一连接件41与第一支撑件2的具体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第二连接件42与第一连接件41连接,第二支撑件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之间,这样,第一连接件将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隔开,以避免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直接贴住而难以旋转。第二支撑件3相对于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转动,又由于第一连接件41固定于第一支撑件2,则第二支撑件3可在第一支撑件2的背部旋转。其中,第一连接件优选为具有阻尼作用的材质,例如塑料,以增大第一连接件对第二支撑件的摩擦力,使得第二支撑件旋转至某一角度时,能够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件42具有挡板421和突出于挡板421的连接轴422,第二支撑件3套设于连接轴422,则第二支撑件3绕连接轴422旋转,挡板421对第二支撑件3起限位作用,以防止第二支撑件3在旋转过程中沿着连接轴422的延伸方向移动而从连接轴422上滑落。第一连接件41开设通孔411,连接轴422插入通孔411,则使第一连接件41套在连接轴422上;且连接轴422与第一连接件41卡接,具体的,可在第一连接件41的通孔411的内壁设置第一卡槽4111,在连接轴422的外壁设置凸棱4221,或者,可在第一连接件41的通孔411的内壁设置第二凸棱,在连接轴422的外壁设置第二卡槽;其中,凸棱卡接于卡槽内。进一步的,凸棱和卡槽沿着连接轴的延伸方向延伸,和/或,凸棱和卡槽均有多个且围绕连接轴设置,以增加第一连接件和连接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组件4还包括第三连接件43。该第三连接件43卡接于挡板421靠近第二支撑件3的一侧形成的容纳槽4211内,且该第三连接件43至少部分显露于该容纳槽4211外,使得第三连接件43能够抵接于第二支撑件3。优选的,该第三连接件可选用具有阻尼作用的塑胶材质,以增大对第二支撑件的摩擦作用,使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旋转至某一角度时能够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3和第一连接件41上设置有可滑动连接的限位组件5;或者,第二支撑件3和挡板421上设置可滑动连接的限位组件5。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使第二支撑件旋转至某一角度时能够停止,并且,即使由于第二支撑件承载的第二电子设备的重力作用第二支撑件也不会发生继续旋转,而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所示,限位组件5包括滑槽51和沿着滑槽滑动的凸起52,其中,滑槽51成弧形设置。限位组件5的滑槽51和凸起5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但凡能够限制第二支撑件3的旋转角度即可,例如,滑槽51设置于第二支撑件3,凸起52设置于第一连接件41或挡板421;或者,凸起52设置于第二支撑件3,滑槽51设置于第一连接件41或挡板421。其中,滑槽51设置于第二支撑件3且凸起52设置于第一连接件41的设置方式如图5所示。
在正常使用该支架时,如图1a所示,往往需要将第二支撑件3相对于第一支撑件2展开(即,使重叠面积最小)时保持稳定,以便于承载第二电子设备;或者,如图2所示,将第二支撑件3相对于第一支撑件2折叠(即,使重叠面积最大)使保持稳定,以便于收纳。为了满足这两种使用需求,如图5所示,滑槽51的弧形角度大于或等于150度且小于27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为第一连接件2、第二支撑件3、第一连接件41和限位组件5的第一连接关系爆炸图,当凸起52滑动至滑槽51的一端时,第二支撑件3相对于第一支撑件2(如图1a所示)大致处于展开。图7为第一连接件2、第二支撑件3、第一连接件41和限位组件5的第二连接关系爆炸图,当凸起52滑动至滑槽51的另一端时,第二支撑件3相对于第一支撑件2(如图2所示)大致处于折叠状态。又由于滑槽的端部与凸起之间的限位作用,使凸起抵触于滑槽端部的内壁后,第二支撑件不会继续旋转而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为了使第二支撑件3在展开或折叠时,能够更加稳定,可将凸起52设计成弧状,如图6和图7所示,该弧状的凸起52与滑槽51的端部相互适配。使得,凸起与滑槽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增大凸起与滑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第二支撑件展开或折叠后发生反向旋转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该支架的展开和折叠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第二支撑件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件2连接,另一端设有磁铁31以吸附第二电子设备。第二支撑件3的端部与第一支撑件2连接,则第二支撑件3在展开时,能够使重叠面积较小,减少展开时的重叠面积的浪费;磁铁的吸附固定方式,能够使第二支撑件3的表面保持平整,方便折叠。和/或,第一支撑件2的正面设有托架21,以支撑第一电子设备,托架21的承载能力更强,可方便承载体型较大的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座体1包括底座11和支撑杆12。支撑杆12与底座11和第一支撑件2均相对于第一方向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方向可以是如图1b所示状态下的左右方向,图1b中用L1示意。其中,转动连接均可采用铰接,从而方便底座11相对支撑杆12折叠,和方便第一支撑件2相对支撑杆12折叠,使该支架的整体体积更小,方便收纳。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1内可设置配重块,以减少该支架在承载电子设备时的倾斜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b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可绕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二方向可以是如图1b所示状态下的前后方向,图1b中用L2示意。这样,当只需要调整承载有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支撑件的方位时,旋转第二支撑件时,不易带动第一支撑件旋转,方便灵活调整支架的方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
第一支撑件,用于承载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座体;
第二支撑件,用于承载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运动以改变重叠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背面,所述重叠面积的最大值为所述第一支撑件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的铰接组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铰接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背面;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通孔,第二连接件具有挡板和突出于所述挡板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且可绕所述连接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可滑动连接的限位组件,或,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挡板上设置可滑动连接的限位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槽和沿所述滑槽滑动的凸起,其中,所述滑槽成弧形设置且弧形角度大于或等于150度且小于27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另一端设有磁铁以吸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或,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正面设有托架,以支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
底座,
支撑杆,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支撑件均相对第一方向可转动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CN202321558584.5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支架 Active CN220416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8584.5U CN220416712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8584.5U CN220416712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6712U true CN220416712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0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8584.5U Active CN220416712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6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3408B1 (en) Stand unit for a flat panel display
US7808779B2 (en) Rotatable dock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00072334A1 (en) Hol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KR20130094402A (ko) 데스크 탑 유형 유니버셜 도크
WO2011011001A1 (en) Modular flat-panel monitor stand
KR20130082285A (ko) 지지판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220416712U (zh) 一种支架
CN214405451U (zh) 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保护壳
CN214432437U (zh) 保护套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14535397U (zh) 一种固定支架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12966089U (zh) 一种带独立支架功能的键盘
CN2133993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12115396U (zh) 一种可折叠手机桌面支架
CN114484172A (zh) 支架和终端设备组件
CN215862503U (zh) 一种支架
KR200488289Y1 (ko) 휴대 단말기 거치수단
CN212319307U (zh) 一种支架
CN212298390U (zh) 一种用于图形显示设备的便携式支架
CN216590629U (zh) 一种磁吸支架
CN212785473U (zh) 手机支架
CN215862504U (zh) 一种支架
CN220139595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09710171U (zh) 一种带支架组件的手机壳
CN217720843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2203717U (zh) 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