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6338U - 一种倒流防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流防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6338U
CN220416338U CN202322067351.1U CN202322067351U CN220416338U CN 220416338 U CN220416338 U CN 220416338U CN 202322067351 U CN202322067351 U CN 202322067351U CN 220416338 U CN220416338 U CN 220416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valve seat
valve
pist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73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li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li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li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li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73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6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6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6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流防止器,包括:阀体,阀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腔、中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内设有进水阀座,所述出水腔内设有出水阀座,出水阀座上设有出水口;止回组件,止回组件包括阀杆、阀瓣、活塞和第一弹簧,阀杆设于中间腔内且贯穿出水阀座,阀瓣和活塞分别安装连接在阀杆的两端,第一弹簧套设于阀杆上且位于阀瓣和出水阀座之间,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阀瓣和出水阀座;活塞位于出水阀座内用于封堵出水口,阀瓣与进水阀座相抵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来影响阀瓣的移动,减小流体受到的阻力,使流体的水损较小;还能阻隔流体逆向流动,防止造成水的回流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倒流防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流防止器。
背景技术
倒流防止器作为一种用于防止介质为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介质倒流,从而保护管道系统的重要部件,由于其安全性能高、体积小、动作灵敏,已经成为管道防止倒流污染的首选产品。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倒流防止器的启闭件都是圆形阀瓣,通过依靠阀瓣自身重量及流体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流体倒流,虽然依靠阀瓣的重力能够起到较好的阻隔效果,但是也会使流体在正向流动通过倒流防止器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产生水损较大,从而导致流体流动所需的动力更大,耗能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倒流防止器,达到了水损较小且能避免流体倒流的效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流防止器,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腔、中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内设有进水阀座,所述出水腔内设有出水阀座,出水阀座上设有出水口;
止回组件,所述止回组件包括阀杆、阀瓣、活塞和第一弹簧,阀杆设于中间腔内且贯穿出水阀座,阀瓣和活塞分别安装连接在阀杆的两端,第一弹簧套设于阀杆上且位于阀瓣和出水阀座之间,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阀瓣和出水阀座;
其中,活塞位于出水阀座内用于封堵出水口,阀瓣与进水阀座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止回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安装有活塞的阀杆端部,且两端分别抵接阀杆端部和活塞。
进一步的,所述阀瓣上还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夹设于阀瓣和进水阀座之间,用于密封阀瓣和进水阀座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阀座内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夹设于出水阀座和活塞之间,用于密封活塞和出水阀座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阀杆上,且位于阀杆与出水阀座的连接处,所述套筒上还设有螺纹段和限位段;
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螺纹段上;
其中,限位段紧贴于第二密封垫远离出水阀座内底面的一侧,第二密封垫被限位段和出水阀座的内底面夹紧。
进一步的,还包括泄水组件,所述泄水组件被配置为所述出水腔内的流体压力大于所述进水腔内流体压力时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腔、中间腔和出水腔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连接压力表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正常流动的状态下,进水腔流体压力克服第一弹簧的阻力,进水腔的流体压力总是高于出水腔的流体压力,流体能够很顺利流过倒流防止器作正向流动;当进水腔的流体压力小于出水腔的流体压力时,第一弹簧恢复原状,推动阀瓣与进水阀座相抵触,使得进水腔关闭,活塞退回原位,然后将中间腔内的流体通过排水器排出阀外;该结构设计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来影响阀瓣的移动,减小流体从进水腔进入中间腔所受到的阻力,从而使流体的水损较小;同时还能够阻隔流体从出水腔往进水腔进行逆向流动,防止造成水的回流污染。
2.当活塞对出水阀座的出水口进行封堵后,第二弹簧的弹力推动活塞,使活塞与出水阀座的底部保持紧密抵触,提高密封性,避免流体泄漏。
3.通过套筒的螺纹段与紧固螺母的螺纹连接,使第二密封垫牢固的安装连接在第二阀座的内底面上,且当第二密封垫在长久使用后损坏失去密封性时,还能够便捷地将第二密封垫进行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表示为:
1、进水腔;2、中间腔;3、出水腔;4、进水阀座;5、出水阀座;6、阀杆;7、阀瓣;8、活塞;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出水口;12、第一密封垫;13、第二密封垫;14、套筒;15、限位段;16、螺纹段;17、紧固螺母;18、泄水组件;19、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流防止器,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腔1、中间腔2和出水腔3,所述进水腔1内设有进水阀座4,所述出水腔3内设有出水阀座5,出水阀座5上设有出水口11;
止回组件,所述止回组件包括阀杆6、阀瓣7、活塞8和第一弹簧9,阀杆6设于中间腔2内且贯穿出水阀座5,阀瓣7和活塞8分别安装连接在阀杆6的两端,第一弹簧9套设于阀杆6上且位于阀瓣7和出水阀座5之间,第一弹簧9的两端分别抵接阀瓣7和出水阀座5;
其中,活塞8位于出水阀座5内用于封堵出水口11,阀瓣7与进水阀座4相抵触。
在本技术方案中,阀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腔1、中间腔2和出水腔3,在进水腔1内安装设有进水阀座4,在出水腔3内安装设有出水阀座5,出水阀座5为桶状结构且在出水阀座5上设有出水口11;阀杆6设于中间腔2内,阀杆6的两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阀瓣7和活塞8,阀杆6安装设有活塞8的一端贯穿出水阀座5的底部,且活塞8位于出水阀座5内用于封堵出水口11,阀杆6安装设有阀瓣7的一端位于进水阀座4内,且阀瓣7与进水阀座4相抵触;第一弹簧9套设于阀杆6上且位于阀瓣7和出水阀座5之间,第一弹簧9的两端分别抵接阀瓣7和出水阀座5。
当流体正常从进水腔1流进阀体时,进水腔1流体压力克服第一弹簧9的阻力,流体对阀瓣7施加推力推动阀瓣7移动第一弹簧9被压缩,阀瓣7固定于阀杆6上,阀瓣7移动带动阀杆6往出水阀座5的方向移动,然后流体从进水腔1流进中间腔2;当中间腔2被灌满,第一弹簧9进一步的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阀杆6的移动会带动阀杆6另一端上的活塞8移动远离出水阀座5底部,从而使出水阀座5上的出水口11不再被活塞8封堵,中间腔2内的流体从出水口11流进出水腔3内排出。由于第一弹簧9被挤压产生压缩,对流体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因此正常流动的状态下,进水腔1的流体压力总是高于出水腔3的流体压力,流体能够很顺利流过倒流防止器作正向流动。
当进水腔1的流体压力小于出水腔3的流体压力时,第一弹簧9恢复原状,推动阀瓣7与进水阀座4相抵触,使得进水腔1关闭,活塞8退回原位,然后将中间腔2内的流体通过排水器排出阀外。该结构设计通过第一弹簧9的弹力来影响阀瓣7的移动,减小流体从进水腔1进入中间腔2所受到的阻力,从而使流体的水损较小;同时还能够阻隔流体从出水腔3往进水腔1进行逆向流动,防止造成水的回流污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流防止器,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止回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套设于安装有活塞8的阀杆6端部,且两端分别抵接阀杆6端部和活塞8。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安装设有活塞8的阀杆6端部套设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位于阀杆6端部和活塞8之间,且两端分别抵接阀杆6端部和活塞8。当进水腔1的流体压力小于出水腔3的流体压力时,阀瓣7受第一弹簧9的弹性回复力回到原位与进水阀座4相抵触,进水腔1关闭;阀杆6往进水腔1的方向移动时,阀杆6端部与活塞8会对第二弹簧10产生挤压,使第二弹簧10发生形变,利用第二弹簧10形变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将活塞8推往出水阀座5的出水口11处,使活塞8对出水阀座5的出水口11进行封堵,从而使出水腔3的流体不再流向中间腔2,起到阻隔流体逆向流动的作用,避免回流污染;当活塞8对出水阀座5的出水口11进行封堵后,第二弹簧10的弹力推动活塞8,使活塞8与出水阀座5的底部保持紧密抵触,提高密封性,避免流体泄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流防止器,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阀瓣7上还设有第一密封垫12,所述第一密封垫12夹设于阀瓣7和进水阀座4之间,用于密封阀瓣7和进水阀座4之间的间隙。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阀瓣7上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内粘接设有第一密封垫12,第一密封垫12夹设在阀瓣7和进水阀座4之间,用于密封活塞8和出水阀座5之间的间隙,当进水腔1关闭时,进水阀座4位于中间腔2内的端部与第一密封垫12抵触,从而使第一密封垫12与进水阀座4位于中间腔2内的端部紧贴,提高阀瓣7与进水阀座4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流体泄露。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流防止器,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阀座5内设有第二密封垫13,所述第二密封垫13夹设于出水阀座5和活塞8之间,用于密封活塞8和出水阀座5之间的间隙。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出水阀座5内设有第二密封垫13,第二密封垫13安装连接在出水阀座5内的底面,当出水腔3保持关闭状态时,第二密封垫13夹设于出水阀座5和活塞8之间,利用活塞8靠近中间腔2的端部对第二密封垫13产生挤压,使得第二密封垫13的两侧分别与活塞8靠近中间腔2的端部及出水阀座5的内底面紧贴,提高活塞8与出水阀座5抵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出水阀在关闭时流体发生泄露,防止流体回流产生污染。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流防止器,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套筒14,所述套筒14套设于阀杆6上,且位于阀杆6与出水阀座5的连接处,所述套筒14上还设有螺纹段16和限位段15;
紧固螺母17,所述紧固螺母17螺纹连接在螺纹段16上;
其中,限位段15紧贴于第二密封垫13远离出水阀座5内底面的一侧,第二密封垫13被限位段15和出水阀座5的内底面夹紧。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阀杆6与出水阀座5的连接处设有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套筒14和紧固螺母17,套筒14套设于阀杆6上,且位于阀杆6与出水阀座5的连接处;套筒14上还设有螺纹段16和限位段15,螺纹段16穿过出水阀座5的底部位于中间腔2内,限位段15紧贴于第二密封垫13远离出水阀座5内底面的一侧;紧固螺母17螺纹连接在螺纹段16上,使得第二密封垫13被限位段15和出水阀座5的内底面夹紧,该结构设计能够使第二密封垫13牢固的安装连接在第二阀座的内底面上,且当第二密封垫13在长久使用后损坏失去密封性时,通过套筒14的螺纹段16与紧固螺母17的螺纹连接可以将第二密封垫13进行拆卸更换,提高实用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流防止器,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还包括泄水组件18,所述泄水组件18被配置为所述出水腔3内的流体压力大于所述进水腔1内流体压力时开启。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阀体上还连接设有泄水组件18,当出水腔3内的流体压力大于所述进水腔1内流体压力时,活塞8封堵出水阀座5的出水口11,出水腔3关闭;阀瓣7与进水阀座4抵接,进水腔1关闭;然后将中间腔2内的流体通过泄水组件18排出到阀外,提高实用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流防止器,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腔1、中间腔2和出水腔3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连接压力表的接口19。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阀体的进水腔1、中间腔2和出水腔3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连接压力表的接口19,通过在进水腔1、中间腔2和出水腔3的接口19上连接安装压力表,使倒流防止器在使用时,操作人员能够更加便捷观察阀体内部的流体压力情况,提高实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腔(1)、中间腔(2)和出水腔(3),所述进水腔(1)内设有进水阀座(4),所述出水腔(3)内设有出水阀座(5),出水阀座(5)上设有出水口(11);
止回组件,所述止回组件包括阀杆(6)、阀瓣(7)、活塞(8)和第一弹簧(9),阀杆(6)设于中间腔(2)内且贯穿出水阀座(5),阀瓣(7)和活塞(8)分别安装连接在阀杆(6)的两端,第一弹簧(9)套设于阀杆(6)上且位于阀瓣(7)和出水阀座(5)之间,第一弹簧(9)的两端分别抵接阀瓣(7)和出水阀座(5);
其中,活塞(8)位于出水阀座(5)内用于封堵出水口(11),阀瓣(7)与进水阀座(4)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套设于安装有活塞(8)的阀杆(6)端部,且两端分别抵接阀杆(6)端部和活塞(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7)上还设有第一密封垫(12),所述第一密封垫(12)夹设于阀瓣(7)和进水阀座(4)之间,用于密封阀瓣(7)和进水阀座(4)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座(5)内设有第二密封垫(13),所述第二密封垫(13)夹设于出水阀座(5)和活塞(8)之间,用于密封活塞(8)和出水阀座(5)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套筒(14),所述套筒(14)套设于阀杆(6)上,且位于阀杆(6)与出水阀座(5)的连接处,所述套筒(14)上还设有螺纹段(16)和限位段(15);
紧固螺母(17),所述紧固螺母(17)螺纹连接在螺纹段(16)上;
其中,限位段(15)紧贴于第二密封垫(13)远离出水阀座(5)内底面的一侧,第二密封垫(13)被限位段(15)和出水阀座(5)的内底面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水组件(18),所述泄水组件(18)被配置为所述出水腔(3)内的流体压力大于所述进水腔(1)内流体压力时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1)、中间腔(2)和出水腔(3)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连接压力表的接口(19)。
CN202322067351.1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倒流防止器 Active CN220416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7351.1U CN220416338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倒流防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7351.1U CN220416338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倒流防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6338U true CN220416338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0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7351.1U Active CN220416338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倒流防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63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6469B (zh) 可手动泄压式单向阀
CN220416338U (zh) 一种倒流防止器
CN201487322U (zh) 一种具有阀板缓闭功能的止回阀
KR101856161B1 (ko) 소방용 수격방지기
CN213809043U (zh) 低阻力止回阀
CN215673691U (zh) 一种带内置泄压阀的超低温深冷式上装球阀
CN108458141B (zh) 手动泄压式止回阀
CN211667206U (zh) 带弹性顶压装置的止回阀
CN211780219U (zh) 一种高压介质输送线上的阀门联动控制系统
CN207687427U (zh) 一种高压溢流阀
CN218894972U (zh) 一种防水锤手柄蝶阀
CN221097569U (zh) 一种倒流防止器
CN113202946A (zh) 一种带内置泄压阀的超低温深冷式上装球阀
CN212745187U (zh) 一种高压单向截止阀
CN107339471B (zh) 一种隔膜缓冲式橡胶瓣止回阀
CN210344337U (zh) 一种带下限位装置的蝶阀
CN111237644A (zh) 一种高压介质输送线上的阀门联动控制系统
CN218913848U (zh) 一种快速泄水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CN217177535U (zh) 一种液力止回阀
CN201250928Y (zh) 导轨式对夹止回阀
CN212804408U (zh) 球形止回阀结构
CN216975893U (zh) 一种止回阀
CN216158378U (zh) 一种改进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CN218980739U (zh) 一种内置水锤吸收装置的过滤器
CN216009750U (zh) 一种压力可调的高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