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1758U - 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1758U
CN220401758U CN202322130904.3U CN202322130904U CN220401758U CN 220401758 U CN220401758 U CN 220401758U CN 202322130904 U CN202322130904 U CN 202322130904U CN 220401758 U CN220401758 U CN 220401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optical fiber
plate
limiting
top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09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chi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chi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chi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chi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09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1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1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1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一侧设有网线插孔、指示灯、光纤插孔和连接器,所述底壳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有两个缠线轴,每个所述缠线轴上设有穿线孔,所述缠线轴外侧设有齿环,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立板,每个所述立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穿过立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齿环相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通过轨道结构与支撑板滑动连接,将多余长度的光纤和网线进行理线整理,并能将理线后的缠线轴固定住,能将安装后的光纤和网线靠近安装处夹持固定住,同时顶壳便于拆卸和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收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
背景技术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由于光纤收发器为精密仪器,则需要外壳对其进行防护。
现有的光纤收发器外壳通常没有设置理线部件,当光纤和网线较长时,在连接后多余长度的光纤和网线会互相缠绕,在对光纤收发器检修时,工作人员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对缠绕的光纤和网线进行理线,从而不便于后续的检修,降低了检修的工作效率;其次,现有的光纤收发器外壳上通常没有设置防护部件,使得安装后的光纤和网线在安装完成后,在意外碰触时,光纤和网线的接头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从而不利于稳定数据的传输,影响整个光纤收发器的正常使用;此外,现有的光纤收发器外壳通常由顶壳和底壳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的,在安装和拆卸维修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借助专业的螺丝刀等工具拧动多个螺栓才能,浪费了维修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维修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解决了现有的光纤收发器外壳通常没有设置理线部件,当光纤和网线较长时,在连接后多余长度的光纤和网线会互相缠绕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一侧设有网线插孔、指示灯、光纤插孔和连接器,所述底壳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有两个缠线轴,每个所述缠线轴上设有穿线孔,所述缠线轴外侧设有齿环,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立板,每个所述立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穿过立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齿环相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通过轨道结构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两个第一夹持板,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板下端活动设有第二夹持板,所述底壳上滑动设有顶壳,所述底壳上设有与顶壳相配合的滑槽,所述顶壳内活动设有插块,所述插块下端穿过顶壳与底壳抽插连接,便于对多余长度的光纤和网线进行理线整理,从而省去工作人员检修时进行理线的时间,提高了检修的工作效率,更便于后续的检修。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板下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与第二夹持板滑动连接,便于第二夹持板移动。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每个所述限位杆下端穿过第二夹持板连接有底板,每个所述限位杆外侧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二夹持板与底板之间,便于推动第二夹持板。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块上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穿过顶壳并延伸到顶壳外部,便于插块移动。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板与顶壳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便于推动限位板。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顶壳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与插块、限位板和第二弹簧相配合的活动槽,便于插块和限位板移动。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壳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散热孔,便于整个收发器散热。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壳、网线插孔、光纤插孔、支撑板、缠线轴、穿线孔、齿环、立板、螺杆和固定块相配合,能在安装光纤和网线时,将多余长度的光纤和网线进行理线整理,从而省去工作人员检修时进行理线的时间,提高了检修的工作效率,更便于后续的检修,同时理线后的缠线轴能够固定住,避免出现整理的光纤和网线出现松开的现象,增加了整理后的光纤和网线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板、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限位杆、底板和第一弹簧相配合,能将安装后的光纤和网线靠近安装处夹持固定住,从而避免意外碰触时光纤和网线的接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更利于稳定数据的传输,保障了整个光纤收发器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顶壳、滑槽、插块、限位板、第二弹簧和活动槽相配合,能在维修时,将顶壳快速拆卸下来,省去了工作人员借助专业的螺丝刀等工具拧动多个螺栓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维修的工作效率,同时顶壳拆卸和安装的操作简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壳及其连接部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壳及其连接部件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板及其连接部件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壳;2、网线插孔;3、指示灯;4、光纤插孔;5、连接器;6、支撑板;7、缠线轴;8、穿线孔;9、齿环;10、立板;11、螺杆;12、固定块;13、第一夹持板;14、第二夹持板;15、顶壳;16、滑槽;17、插块;18、限位杆;19、底板;20、第一弹簧;21、限位板;22、第二弹簧;23、活动槽;24、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包括底壳1,底壳1一侧设有网线插孔2、指示灯3、光纤插孔4和连接器5,底壳1上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转动设有两个缠线轴7,每个缠线轴7上设有穿线孔8,缠线轴7外侧设有齿环9,支撑板6上设有两个立板10,每个立板10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1,螺杆11一端穿过立板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齿环9相配合的固定块12,固定块12下端通过轨道结构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支撑板6下端设有两个第一夹持板13,每个第一夹持板13下端活动设有第二夹持板14,底壳1上滑动设有顶壳15,底壳1上设有与顶壳15相配合的滑槽16,顶壳15内活动设有插块17,插块17下端穿过顶壳15与底壳1抽插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夹持板13下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18,两个限位杆18均与第二夹持板14滑动连接,拉动第二夹持板14,第二夹持板14沿着两个限位杆18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限位杆18下端穿过第二夹持板14连接有底板19,每个限位杆18外侧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设置在第二夹持板14与底板19之间,当第二夹持板14移动时,第一弹簧20压缩,底板19对第一弹簧20和第二夹持板14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插块17上端设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一端穿过顶壳15并延伸到顶壳15外部,向上推动限位板21,限位板21带动插块17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21与顶壳15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22,当限位板21向上移动时,第二弹簧22压缩。
在本实施例中,顶壳15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与插块17、限位板21和第二弹簧22相配合的活动槽23,插块17和限位板21可在活动槽23内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底壳1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散热孔24,整个光纤收发器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多个散热孔24进行燃热。
实施例二:
综上,在使用时,在安装光纤时,将光纤的一头穿过光纤插孔4相对应的缠线轴7上的穿线孔8,将光纤的一头预留能够插入到光纤插孔4的长度,旋转缠线轴7,缠线轴7带动齿环9旋转,使得缠线轴7旋转的同时将多余长度的光纤缠绕到穿线孔8上方的缠线轴7上,当多余的光纤全部缠绕的缠线轴7上时,旋转螺杆11,由于螺杆11与立板10螺纹连接,螺杆11旋转的同时带动固定块12沿着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处移动,使得固定块12将齿环9固定住,从而将缠线轴7固定住,向下拉动相对应的第二夹持板14,第二夹持板14沿着两个限位杆18向下移动,第一弹簧20压缩,底板19对第一弹簧20和第二夹持板14限位,将光纤的一头穿过第一夹持板13和第二夹持板14之间并插入到光纤插孔4中,松开第二夹持板14,在第一弹簧20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夹持板14沿着两个限位杆18向上移动,从而与第一夹持板13相配合将光纤夹持固定住。可使用相同的方法将网线整理并安装上。
实施例三:
综上,在使用时,当检维修过程中需要将顶壳15拆卸下来时,向上推动限位板21,限位板21带动插块17在活动槽23内向上移动,两个第二弹簧22压缩,同时插块17与底壳1分离,向外拉动限位板21,使得限位板21通过活动槽23带动顶壳15沿着滑槽16移动,从而将顶壳15拆卸下来,当维修完成需要安装顶壳15时,将顶壳15沿着滑槽16插入到底壳1上,同时向上推动限位板21,限位板21带动插块17向上移动,第二弹簧22压缩,当顶壳15移动完全移动到底壳1上端时,松开限位板21,在第二弹簧22的作用下,使得限位板21推动插块17向下移动并插入到底壳1内,从而将顶壳15固定住。
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先考虑焊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一侧设有网线插孔(2)、指示灯(3)、光纤插孔(4)和连接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上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转动设有两个缠线轴(7),每个所述缠线轴(7)上设有穿线孔(8),所述缠线轴(7)外侧设有齿环(9),所述支撑板(6)上设有两个立板(10),每个所述立板(10)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一端穿过立板(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齿环(9)相配合的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下端通过轨道结构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6)下端设有两个第一夹持板(13),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板(13)下端活动设有第二夹持板(14),所述底壳(1)上滑动设有顶壳(15),所述底壳(1)上设有与顶壳(15)相配合的滑槽(16),所述顶壳(15)内活动设有插块(17),所述插块(17)下端穿过顶壳(15)与底壳(1)抽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板(13)下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18),两个所述限位杆(18)均与第二夹持板(1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杆(18)下端穿过第二夹持板(14)连接有底板(19),每个所述限位杆(18)外侧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设置在第二夹持板(14)与底板(1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17)上端设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一端穿过顶壳(15)并延伸到顶壳(15)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1)与顶壳(15)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15)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与插块(17)、限位板(21)和第二弹簧(22)相配合的活动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散热孔(24)。
CN202322130904.3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 Active CN220401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0904.3U CN220401758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0904.3U CN220401758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1758U true CN220401758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0904.3U Active CN220401758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1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01758U (zh) 一种光纤收发器外壳
CN215067438U (zh) 一种夹持式光纤收发器
CN212989710U (zh) 一种光纤跳线保护型接头
CN105911658A (zh) 自动收缩光纤
CN219266596U (zh) 一种多模plc-mpo新型分路器
CN209215639U (zh) 一种光纤跳线连接卡
CN113189724A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光纤排布装置
CN220323603U (zh) 一种便携式光缆接头盒
CN220438600U (zh) 一种机架式光分路器结构
CN220232034U (zh) 一种多接口光纤跳线
CN204287562U (zh) 一种光缆固定装置
CN219546418U (zh) 一种收放线装置
CN219625765U (zh) 一种高密度机箱
CN221263270U (zh) 一种电缆桥架连接装置
CN220983585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光纤配线箱
CN214490422U (zh) 一种尾纤适配器装配用打压装置
CN216290917U (zh) 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光纤收发器
CN204903823U (zh) 一种新型机架式高密度odf单元框
CN219046150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光纤排布装置
CN210269110U (zh) 一种干线odf光纤测试用固定装置
CN217587702U (zh) 一种光缆入户多芯终端盒
CN208636482U (zh) 一种24芯熔配一体化托盘
CN221631730U (zh) 一种光纤跳线接头用固定结构
CN217443584U (zh) 一种具有多接头的光纤接线工具
CN215641953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光纤连接器分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