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8318U -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 Google Patents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8318U
CN220398318U CN202321821268.2U CN202321821268U CN220398318U CN 220398318 U CN220398318 U CN 220398318U CN 202321821268 U CN202321821268 U CN 202321821268U CN 220398318 U CN220398318 U CN 220398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cover plate
loop
heat sink
ap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212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明惠
王英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ace Liquid Me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ace Liquid Me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ace Liquid Me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ace Liquid Me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212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8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8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8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上述均温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内腔,内腔内填充有工质,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上分别设置有环路结构,环路结构组成不同流阻区域形成固定循环流动路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外壁面加工形成有散热鳍片。上述均温板通过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加工散热鳍片,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散热鳍片可以依据不同的空间、工况要求进行选择,设计出不同区域覆盖的鳍片结构样式,以满足不同热源散热需求;通过选择表面涂覆有纳米辐射材料的散热鳍片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均温板大都采用单级无环路结构,即当热由热源传导至蒸发区时,腔体里的工质在低真空度的环境中受热后开始产生工质气化现象,此时吸收热能并且体积迅速膨胀,气相的冷却工质迅速在一个三维的腔内传导充满整个腔体,当气相工质接触到一个比较冷的区域时便会产生凝结的现象,并释放出在蒸发时累积的热,凝结后的冷却液受毛细力作用回流到热源区域,此运作将在腔体内循环反复进行。此单级结构为一个完整的腔体结构,气液相变时向周围扩散,存在散热效率低下,持续散热能力衰减。
中国专利202320808220.1公开了一种相变环路均热板,通过设置环路结构组成不同流阻区域使工质形成固定循环流动路径,进而提高传热效率。但是,此种均热板仅是通过工质气液相变在均热板内部的环路结构中循环传递热量,而均热板本身并不含有散热结构,因此该均热板的散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应对冲击性热载荷或高位周期性热载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通过在环路均热板的盖板上加工散热鳍片,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内腔,第一盖板的一侧设置有连通内腔的抽注管,通过抽注管将内腔抽至负压并填充工质后密封,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密封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环路结构,环路结构组成不同流阻区域形成固定循环流动路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外壁面加工形成有散热鳍片,用于提高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的散热效率。
优选地,散热鳍片为阵列散热结构,散热鳍片的种类包括齿片式散热鳍片、针翅式散热鳍片、板翅式散热鳍片、针式散热鳍片以及圆柱式散热鳍片。
优选地,散热鳍片选用表面涂覆有纳米辐射材料的散热鳍片。
优选地,纳米辐射材料为石墨烯陶瓷粉体。
优选地,环路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环路通道。
优选地,内腔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形成至少一个环路通道。
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通过在环路均热板的盖板上加工散热鳍片,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
2、散热鳍片的结构可以依据不同的空间、工况要求进行选择,设计出不同区域覆盖的鳍片结构样式,以满足不同热源散热需求;
3、通过选择表面涂覆有纳米辐射材料的散热鳍片,利用纳米辐射材料的高导热率、高辐射率以及超疏水性,将热量传入纳米辐射材料涂层中,并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外界辐射,提高散热鳍片的散热性能,实现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提高环路均温板腔体介质相变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发热器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的环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有齿片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有针翅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有板翅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有针式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有圆柱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环路结构1、热源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模块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情况下,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因此,将不重复其详细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内腔,第一盖板的一侧设置有连通内腔的抽注管,通过抽注管将内腔抽至负压并填充工质后密封,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密封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环路结构1,环路结构1组成不同流阻区域形成固定循环流动路径,图1示出了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的环路结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通过焊接方式密封,焊接过程中在第二盖板的边缘焊接线条上均匀点涂铜膏,再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合片,加压定型后采用高温炉焊接、固化,焊接温度790℃,焊接时间5h。
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外壁面通过刻蚀工艺加工形成散热鳍片,用于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散热鳍片为阵列散热结构,散热鳍片的种类可以为齿片式散热鳍片、针翅式散热鳍片、板翅式散热鳍片、针式散热鳍片以及圆柱式散热鳍片。图2示出了加工有齿片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图3示出了加工有针翅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图4示出了加工有板翅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图5示出了加工有针式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图6示出了加工有圆柱式散热鳍片的均温板的结构。通过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外壁面加工一体化散热鳍片结构,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传热、散热能力。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以加工相同结构的散热鳍片,也可根据均温板的实际使用需要加工不同结构的散热鳍片。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散热鳍片选用表面涂覆有石墨烯陶瓷粉体纳米辐射材料的散热鳍片,利用石墨烯陶瓷粉体材料的高导热率、高辐射率以及超疏水性,将热量传入石墨烯陶瓷粉体材料涂层中,并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外界辐射,提高散热鳍片的散热性能,实现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提高环路均温板腔体介质相变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发热器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效果。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上设置的环路结构1形成有多个环路通道,为工质流动提供多个固定的循环路径,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内腔形成多个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形成至少一个环路通道,以适应多个热源并对每一个热源进行一一对应的针对性热管理。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使用时,在热源2启动后,工质受热发生相变,在环路结构1内循环传热,实现循环传热散热;同时,热量通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传递至散热鳍片,在散热鳍片和其表面涂覆的纳米辐射材料层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内腔,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抽注管,通过所述抽注管将所述内腔抽至负压并填充工质后密封,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密封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环路结构,所述环路结构组成不同流阻区域形成固定循环流动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外壁面加工形成有散热鳍片,用于提高所述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的散热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为阵列散热结构,所述散热鳍片的种类包括齿片式散热鳍片、针翅式散热鳍片、板翅式散热鳍片、针式散热鳍片以及圆柱式散热鳍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选用表面涂覆有纳米辐射材料的散热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辐射材料为石墨烯陶瓷粉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环路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形成至少一个环路通道。
CN202321821268.2U 2023-07-12 2023-07-12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Active CN220398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1268.2U CN220398318U (zh) 2023-07-12 2023-07-12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1268.2U CN220398318U (zh) 2023-07-12 2023-07-12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8318U true CN220398318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7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21268.2U Active CN220398318U (zh) 2023-07-12 2023-07-12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8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2103B (zh) 高热流密度多孔热沉流动冷却装置
CN105934139A (zh) 大功率器件的工质接触式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1387265Y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110425918A (zh) 一种超薄柔性平板热管
CN108601288B (zh) 一种大功率矩阵肋片强化换热相变热沉
CN101210785A (zh) 仿生动力驱动型热管散热器
CN212034657U (zh) 一体式均温板散热器
TW202028675A (zh) 相變散熱裝置
CN106211726A (zh) 一种带多孔内肋片的相变散热系统及制备方法
CN111083911B (zh) 一种复合液冷式热管散热器
CN209877718U (zh) 相变散热装置
CN201839581U (zh) 均温散热模组
CN113959244B (zh) 一种双蒸发器冷凝器环路热管
CN105990274B (zh) 一种导热膜及其制作方法
CN220398318U (zh)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CN217563976U (zh) 一种碳系高导热材料和相变材料结合的散热器
CN104850197A (zh) 带有复合底板的重力热管式芯片散热器
CN213718502U (zh) 一种内置水冷板散热的均温板
CN212463856U (zh) 热超导散热板、散热器及5g基站设备
CN204576403U (zh) 重力热管式芯片散热器
CN219390648U (zh) 相变环路均热板
CN112050675A (zh) 一种超薄导热贴片的制作方法及超薄导热贴片
CN2922402Y (zh) 散热芯及散热器
CN1869575B (zh) 散热器
CN212409467U (zh) 一种超薄导热贴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