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0034U - 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0034U
CN220370034U CN202321373535.4U CN202321373535U CN220370034U CN 220370034 U CN220370034 U CN 220370034U CN 202321373535 U CN202321373535 U CN 202321373535U CN 220370034 U CN220370034 U CN 220370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mpression
pressing
compression block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35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洁
冯南山
周琴
刘明珠
陈翠
曾梦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sha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Jingsh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sha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Jingsh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3735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0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0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0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包括按压块,按压块的底端外侧处设有佩戴机构,利用佩戴机构可以将按压块佩戴在穿刺点处,且按压块的内部设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通过电机实现自动充放气,按压块的底部设有按压机构和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处在按压机构的外侧处,故安装机构可以将止血棉球固定在按压机构的底端外侧处,按压机构包括气囊,充气机构可以对气囊充放气,相较于常规的手捏式气筒或是气泵。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装置佩戴在穿刺点处利用电机驱动活塞移动,进而将气筒中的空气推入到气囊中使其膨胀,气囊的膨胀则能对穿刺点进行压迫,以此让装置的使用更为方便,可以更为迅速和及时的为患者提供止血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压止血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冠脉造影术是一种介入性检查技术,通过将X射线机、造影剂和导管等设备引入血管内,以观察心脏冠状动脉的狭窄、闭塞、畸形等情况,以及评估心肌供血情况;在进行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时,通常穿刺的部位主要是股动脉和桡动脉,而由于动脉内血液压力很较高,因此术后对穿刺点的止血就相当重要,为了防止发生出血,通常需要给予局部按压止血。
常见的局部按压止血通常由人工进行,但是此过程的持续时间往往较长,因此容易导致操作人员疲惫而影响按压止血效果;另外,虽然可以使用压迫止血器来代替人工达到按压止血效果,但是常见的动脉止血器所使用的压板带来的压迫方式太过强硬,容易在穿刺点处的皮肤上留下深刻的压痕,故其使用对患者不太友好。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337228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囊式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中部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弹性绷带,所述弹性绷带底部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压迫气囊,所述压迫气囊的正面固定套接有输气阀管,所述输气阀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球囊,所述弹性绷带底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止血棉;该装置通过对气囊充气来为患者提供按压止血效果,但是该装置在配合止血棉使用时,一方面需要保证止血棉能够精准盖在穿刺点处,另一方面还需要操作充气球囊来提供压迫效果,因此该装置的使用会存在不便,不能迅速且及时的对穿刺点起到按压止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过程较为麻烦,不能及时且迅速的为穿刺点提供压迫止血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包括按压块,按压块的底端外侧处设有佩戴机构,利用佩戴机构可以将按压块佩戴在穿刺点处,且按压块的内部设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通过电机实现自动充放气,按压块的底部设有按压机构和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处在按压机构的外侧处,故安装机构可以将止血棉球固定在按压机构的底端外侧处,按压机构包括气囊,充气机构可以对气囊充放气,相较于常规的手捏式气筒或是气泵,充气机构可以免去反复按压或是挤压手捏式气筒才能实现充气的复杂过程,安装机构可以固定止血棉球,且安装机构包括两个固定针。
进一步的,按压块的底端中部处开设有开口,且按压块在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可以限制气囊向上的膨胀,使其在充气时能向下膨胀,固定盒的底面为敞开式设计,故能为气囊的膨胀提供路径,气囊固定连接于固定盒的顶端内壁处,按压块的底端在开口两侧处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与按压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扭簧,通过扭簧的弹力可以让连接杆保持向外偏转的状态,因此就能让固定针处于向上倾斜的状态,且两个连接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为连接杆的操作件,两个固定针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底端处,且两个固定针均为钝针,即固定针的针头为顿头。
进一步的,充气机构包括气筒,气筒固定连接于按压块的一侧内壁顶端处,且气筒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为螺纹套的活动窗口,按压块远离气筒的一侧顶端处开设有圆形通孔,且按压块在圆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处于按压块内部的杆体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故通过驱动螺纹杆就能让螺纹套发生直线运动,螺纹套呈长方体形,长方体形的螺纹套与矩形开口相适配,且螺纹套的一端在矩形开口处延伸至气筒的内部,螺纹套处于气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故通过螺纹套的直线运动就能推动活塞移动。
进一步的,螺纹杆处于按压块外部的一端通过键连接有从动轮,按压块靠近从动轮的一侧底端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为步进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处通过键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锥齿轮,且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主动轮的直径小于从动轮的直径,按压块的侧壁在主动轮、从动轮和电机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机壳,机壳可以对主动轮、从动轮和电机起到防护效果。
进一步的,气筒的底端远离螺纹套的一侧处开设有处第一气孔,固定盒和气囊的一侧顶端处均开设有第二气孔,第一气孔和两个第二气孔为通气管的装设窗口,且固定盒和气囊在两个第二气孔处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通气管,通气管为对气囊充放气的气流通道,通气管的一端在第一气孔处与气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佩戴机构包括连接带,连接带由透气的柔性材料制成,按压块的两侧内壁之间的一端底部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为连接带的缠绕轴,且按压块的两侧内壁在转动杆的外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两个固定框与转动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发条,通过发条的弹力,可以让本装置常态下,连接带处于完全缠绕在转动杆外部的状态,连接带缠绕于转动杆的外部,且连接带的内部自由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按压块靠近转动杆的一侧底端处开设有条形开口,条形开口为连接带的移动窗口,连接带的外部自由端在条形开口延伸至按压块的外部,且连接带处于按压块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按压块远离转动杆的一侧底端处,故连接带可以在按压块的外部处绕成一个封闭的环形。
进一步的,按压块的侧壁在条形开口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套,连接带贯穿限位套,即连接带可以在限位套中移动,限位套的顶端开设有螺纹通孔,且限位套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螺栓,通过螺栓可以对连接带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按压块的外部套设有固定夹,固定夹为可拆分式设计,固定夹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绑带可以捆绑在患者大腿根部处,两个绑带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两个魔术贴分别为勾面和毛面,利用两个魔术贴即可对两个绑带进行连接。
(三)有益效果
1、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按压止血时,利用两个固定针可以对止血棉球进行固定,且由于固定针为钝针,且其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会保持向上偏转的转动,因此不会出现固定针刺伤患者的情况,而在止血棉球被固定的情况下,就可以将装置佩戴在穿刺点处利用电机驱动活塞移动,进而将气筒中的空气推入到气囊中使其膨胀,气囊的膨胀则能对穿刺点进行压迫,以此让装置的使用更为方便,可以更为迅速和及时的为患者提供止血效果;
2、在进行装置佩戴时,可以在扭松螺栓后拉动连接带使其处于按压块外部的带体延长,而后再扭紧螺栓,此后可以利用连接带对按压块进行佩戴,佩戴好后再次扭松螺栓,此时发条通过自身弹力可以让转动杆转动,故转动杆可以对连接带进行收卷,使得连接带处在按压块外部的带体能够紧紧束缚在患者肢体外部,以此达到对按压块的佩戴效果,之后再次扭紧螺栓对连接带进行固定即可保证佩戴的稳定性,而通过此方式进行本装置的佩戴,可以让装置的佩戴过程更为方便,甚至只需单手就能完成佩戴的操作,以此进一步增强装置使用的便捷程度。
3、通过设置绑带和固定夹,由于冠脉造影术的穿刺点通常为股动脉或桡动脉,那么当本装置的使用部位为桡动脉时,就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将本装置佩戴在患者腕部处进行使用,而当使用部位为股动脉时,可以以上述方式将本装置佩戴在患者腰部处,并在将固定夹安装在按压块的外部后,把绑带缠绕在患者大腿根部处,此情况下固定夹和绑带即可为按压块提供进一步的稳定效果,故能使得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的按压块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的按压块的俯面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按压块1、气筒2、气囊3、活塞4、螺纹套5、发条6、固定框7、螺纹杆8、机壳9、从动轮10、主动轮11、电机12、转动杆13、螺栓14、限位套15、连接带16、固定针17、连接杆18、扭簧19、固定盒20、通气管21、把手22、固定夹23、绑带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包括按压块1,按压块1的底端外侧处设有佩戴机构,利用佩戴机构可以将按压块1佩戴在穿刺点处,此时按压块1就能在穿刺点处提供压迫效果,以此达到按压止血的效果,且按压块1的内部设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通过电机12实现自动充放气,故能通过半自动式的充放气让装置的使用更为方便,按压块1的底部设有按压机构和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处在按压机构的外侧处,故安装机构可以将止血棉球固定在按压机构的底端外侧处,此情况下,按压机构所提供的压力就能通过止血棉球施加到穿刺点处,而配合止血棉球不仅可以方便蘸取消毒液或止血剂,而且止血棉球的更换也较为方便,因此能够保证装置使用的洁净和卫生程度,按压机构包括气囊3,充气机构可以对气囊3充放气,相较于常规的手捏式气筒或是气泵,充气机构可以免去反复按压或是挤压手捏式气筒才能实现充气的复杂过程,同时直接采用上述机构对气囊3进行放气,可以代替原本利用阀门和气囊3自身弹力所实现的被动式的放气方式,故可以让其放气过程更为迅速,安装机构可以固定止血棉球,且安装机构包括两个固定针17。
按压块1的底端中部处开设有开口,且按压块1在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盒20,固定盒20可以限制气囊3向上的膨胀,使其在充气时能向下膨胀,以此即可利用其膨胀带来按压的效果,固定盒20的底面为敞开式设计,故能为气囊3的膨胀提供路径,气囊3固定连接于固定盒20的顶端内壁处,按压块1的底端在开口两侧处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8,两个连接杆18与按压块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扭簧19,通过扭簧19的弹力可以让连接杆18保持向外偏转的状态,因此就能让固定针17处于向上倾斜的状态,此状态下固定针17就不会对患者造成刺伤,且两个连接杆1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2,把手22为连接杆18的操作件,故通过拨动把手22就能让连接杆18偏转,进而使得固定针17偏转,两个固定针17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杆18相互远离的一侧底端处,使用时可以通过手捏两个把手22使得两个固定针17相互靠近,然后将止血棉球包裹在两个固定针17的外部,之后松开把手22就能利用扭簧19的弹力让固定针17向外偏转,而固定针17在穿刺止血棉球后就能对其进行固定,且两个固定针17均为钝针,即固定针17的针头为顿头,故可以进一步保证固定针17不会刺伤患者。
充气机构包括气筒2,气筒2固定连接于按压块1的一侧内壁顶端处,且气筒2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为螺纹套5的活动窗口,即螺纹套5可以在矩形开口处进行直线运动,按压块1远离气筒2的一侧顶端处开设有圆形通孔,且按压块1在圆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处于按压块1内部的杆体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故通过驱动螺纹杆8就能让螺纹套5发生直线运动,且二者的传动具有反向自锁功能,因此即使电机12停止转动,螺纹杆8也不会因为其他因素而与螺纹套5之间发生进一步的相对运动,螺纹套5呈长方体形,长方体形的螺纹套5与矩形开口相适配,此情况下矩形开口可以对螺纹套5起到限位效果,即限制螺纹套5的转动,进而使得螺纹杆8转动时,螺纹套5可以发生直线运动,且螺纹套5的一端在矩形开口处延伸至气筒2的内部,螺纹套5处于气筒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4,故通过螺纹套5的直线运动就能推动活塞4移动,进而将气筒2内的空气挤压到气囊3中,以此实现气囊3的膨胀控制。
螺纹杆8处于按压块1外部的一端通过键连接有从动轮10,按压块1靠近从动轮10的一侧底端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为步进电机,故利通过电机12运行的步长就能控制活塞4的移动距离,从而控制推入气囊3中空气的量,进而对其膨胀程度进行控制,以此带来不同的按压力度,且步进电机可以实现正反转控制,故当控制其正向转动时,可以向气囊3中推入空气,而控制其反向转动则能将气囊3中的空气抽出,电机12的输出轴顶端处通过键连接有主动轮11,主动轮11和从动轮10均为锥齿轮,且主动轮11与从动轮10啮合,主动轮11的直径小于从动轮10的直径,故主动轮11和从动轮10的设置可以起到减速效果,让气囊3的充气过程可以较为缓慢,以此来方便控制气囊3的膨胀程度,进而控制器提供的压迫力度,按压块1的侧壁在主动轮11、从动轮10和电机12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机壳9,机壳9可以对主动轮11、从动轮10和电机12起到防护效果,同时也能对三者进行隔绝,进而保证本装置的传动和驱动效果。
气筒2的底端远离螺纹套5的一侧处开设有处第一气孔,固定盒20和气囊3的一侧顶端处均开设有第二气孔,第一气孔和两个第二气孔为通气管21的装设窗口,且固定盒20和气囊3在两个第二气孔处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通气管21,通气管21为对气囊3充放气的气流通道,通气管21的一端在第一气孔处与气筒2固定连接。
佩戴机构包括连接带16,连接带16由透气的柔性材料制成,如棉、无纺布、聚酯纤维布制成的宽绦带以及开设有透气孔的橡胶、乳胶带,按压块1的两侧内壁之间的一端底部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转动杆13为连接带16的缠绕轴,故转动杆13的转动即可对连接带16进行收放,且按压块1的两侧内壁在转动杆13的外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7,两个固定框7与转动杆1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发条6,通过发条6的弹力,可以让本装置常态下,连接带16处于完全缠绕在转动杆13外部的状态,故在拉动连接带16使其延长并进行佩戴时,发条6通过自身弹力就能拉紧连接带16,进而方便本装置的穿戴,连接带16缠绕于转动杆13的外部,且连接带16的内部自由端与转动杆13固定连接,故能避免连接带16与转动杆13之间会发生脱落的现象,按压块1靠近转动杆13的一侧底端处开设有条形开口,条形开口为连接带16的移动窗口,连接带16的外部自由端在条形开口延伸至按压块1的外部,且连接带16处于按压块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按压块1远离转动杆13的一侧底端处,故连接带16可以在按压块1的外部处绕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进而可以将本装置以佩戴手表的方式进行穿戴,以此使得本装置的佩戴更为方便。
按压块1的侧壁在条形开口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套15,连接带16贯穿限位套15,即连接带16可以在限位套15中移动,限位套15的顶端开设有螺纹通孔,且限位套15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螺栓14,通过螺栓14可以对连接带16进行限位,使得螺栓14在扭紧期间,连接带16无法发生进一步的移动,故能保证本装置佩戴后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利用本装置进行按压止血时,可以在扭松螺栓14后拉动连接带16,使其处在按压块1外部的带体延长,待调节连接带16的长度后再扭紧螺栓14,而后可以取止血棉球置于气囊3的底端处,并手捏两个把手22使得两个连接杆18相互靠近,此时可以在将止血棉球包裹在两个固定针17的外部处后松开把手22,由于两个扭簧19通过自身弹力可以让两个固定针17均向外偏转,故两个固定针17的偏转即可在穿刺止血棉球后将其固定在气囊3的底端处;
此后可以对装置进行佩戴,该过程只需将连接带16套设于患者穿刺点的外部处,再松开螺栓14,此时发条6通过自身弹力可以让转动杆13转动,故转动杆13可以对连接带16进行收卷,使得连接带16处于按压块1外部的带体能够紧紧束缚患者的肢体,以此完成对按压块1的佩戴;
之后可以启动电机12,电机12通过主动轮11带动从动轮10转动,从动轮10通过带动螺纹杆8转动可以让螺纹套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故螺纹套5可以推动活塞4来将气筒2中的空气推入气囊3中,进而使得气囊3膨胀来挤压止血棉球,而止血棉球在穿刺点处被按压,即可为穿刺点提供压迫止血的效果,且在此过程中,通过控制电机12输出轴的转动角度就能对活塞4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以此则能控制推入气囊3中的空气的量,进而调节气囊3所能带来的按压效果,且在调节好后,由于螺纹杆8与螺纹套5的传动具有反向自锁功能,故即使关闭电机12后,活塞4也不会进一步移动,因此就能够保证气囊3所带来的压迫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4,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按压块1的外部套设有固定夹23,固定夹23为可拆分式设计,故当本装置用于股动脉时,可以将固定夹23安装在按压块1上后对本装置进行使用,而当本装置用于桡动脉时,就可以将固定夹23拆卸后进行使用,固定夹23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24,绑带24可以捆绑在患者大腿根部处,故能对按压块1进行进一步固定,以此进一步保证其佩戴的稳定效果,两个绑带2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两个魔术贴分别为勾面和毛面,利用两个魔术贴即可对两个绑带24进行连接,故能方便绑带24的使用。
工作原理:当利用本装置对处于股动脉上的穿刺点进行按压止血时,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式将本装置佩戴在患者腰部处,然后将固定夹23安装在按压块1的外部,并将绑带24捆绑在患者大腿根部处,此情况下固定夹23和绑带24就能为按压块1提供进一步的固定效果,以此保证其提供的按压止血效果,且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固定夹23的安装位置进行选择,即固定夹23既可以安装在按压块1的顶部处,也可以安装在其两侧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包括按压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1)的底端外侧处设有佩戴机构,且按压块(1)的内部设有充气机构,按压块(1)的底部设有按压机构和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处在按压机构的外侧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气囊(3),所述充气机构可以对气囊(3)充放气,所述安装机构可以固定止血棉球,且安装机构包括两个固定针(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1)的底端中部处开设有开口,且按压块(1)在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盒(20),所述固定盒(20)的底面为敞开式设计,所述气囊(3)固定连接于固定盒(20)的顶端内壁处,按压块(1)的底端在开口两侧处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8),两个所述连接杆(18)与按压块(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扭簧(19),且两个连接杆(1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2),两个所述固定针(17)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杆(18)相互远离的一侧底端处,且两个固定针(17)均为钝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筒(2),所述气筒(2)固定连接于按压块(1)的一侧内壁顶端处,且气筒(2)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按压块(1)远离气筒(2)的一侧顶端处开设有圆形通孔,且按压块(1)在圆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处于按压块(1)内部的杆体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呈长方体形,且螺纹套(5)的一端在矩形开口处延伸至气筒(2)的内部,螺纹套(5)处于气筒(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8)处于按压块(1)外部的一端通过键连接有从动轮(10),按压块(1)靠近从动轮(10)的一侧底端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顶端处通过键连接有主动轮(11),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0)均为锥齿轮,且主动轮(11)与从动轮(10)啮合,按压块(1)的侧壁在主动轮(11)、从动轮(10)和电机(12)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机壳(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2)的底端远离螺纹套(5)的一侧处开设有处第一气孔,所述固定盒(20)和气囊(3)的一侧顶端处均开设有第二气孔,且固定盒(20)和气囊(3)在两个第二气孔处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通气管(21),所述通气管(21)的一端在第一气孔处与气筒(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机构包括连接带(16),所述按压块(1)的两侧内壁之间的一端底部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且按压块(1)的两侧内壁在转动杆(13)的外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7),两个所述固定框(7)与转动杆(1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发条(6),所述连接带(16)缠绕于转动杆(13)的外部,且连接带(16)的内部自由端与转动杆(13)固定连接,按压块(1)靠近转动杆(13)的一侧底端处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连接带(16)的外部自由端在条形开口延伸至按压块(1)的外部,且连接带(16)处于按压块(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按压块(1)远离转动杆(13)的一侧底端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1)的侧壁在条形开口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套(15),所述连接带(16)贯穿限位套(15),所述限位套(15)的顶端开设有螺纹通孔,且限位套(15)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螺栓(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1)的外部套设有固定夹(23),所述固定夹(23)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24),两个所述绑带(2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两个魔术贴分别为勾面和毛面。
CN202321373535.4U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Active CN220370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3535.4U CN220370034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3535.4U CN220370034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0034U true CN220370034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3535.4U Active CN220370034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0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5219A (zh) 一种动脉固定及压迫装置及方法
CN220370034U (zh) 一种冠脉造影术后的按压止血装置
CN211188723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08525365U (zh) 一种气动式上肢康复支架
CN217696714U (zh) 一种股动脉压迫器
CN110101424A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113576589B (zh) 一种外科手术及急救用自动驱血装置
CN112494275B (zh) 一种创伤康复设备
CN115054306A (zh) 一种心内科用调节型肱动脉支撑装置
CN114652392A (zh) 一种烧伤科止血装置
CN219089503U (zh) 一种加压止血装置
CN218899579U (zh) 介入穿刺点压迫装置
CN216536348U (zh) 一种引流速度可控的引流管
CN217138152U (zh) 一种腹股沟止血沙袋装置
CN218979077U (zh) 一种动脉止血器
CN214908920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绑带
CN215839288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肢体加压止血装置
CN220778394U (zh) 一种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CN215079173U (zh) 一种用于介入术后的压迫止血固定装置
CN215606006U (zh) 一种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辅助装置
CN219089484U (zh) 力度递减式止血装置
CN217611247U (zh) 肱动脉压迫器
CN219070949U (zh) 一种便于换药的伤口包扎带
CN219070498U (zh) 一种介入治疗前臂血肿压迫器
CN214073450U (zh) 一种静脉穿刺止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