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0568U - 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0568U
CN220360568U CN202320313897.8U CN202320313897U CN220360568U CN 220360568 U CN220360568 U CN 220360568U CN 202320313897 U CN202320313897 U CN 202320313897U CN 220360568 U CN220360568 U CN 220360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cavity
oxygen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138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原�
吴兴杰
张心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138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0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0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0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水箱具有盛水空腔,水面以下为第一空腔,水面以上为第二空腔;放电结构设置在第二空腔内;放电结构对空气放电,产生活性粒子;供气结构输入端与第二空腔连通;输出端通过单向通气的气泡石与第一空腔连通;供气结构将活性粒子送入水中,产生臭氧水和活性水;雾化器形成超氧水雾气溶胶和活性水雾气溶胶;上盖封闭所述水箱;在上盖上间隔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放置于风道内;本申请通过放电结构产生活性粒子,活性粒子送入水中;雾化器形成大量超氧水雾气溶胶和活性水雾气溶胶,随风道释放,杀菌消毒,净化空气。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半导体制冷将空气中的水分凝露后,引流到放电端;放电端输出高电压,利用高电压产生的电场力将凝露后的水分碎裂成粒径极小的水滴;同时高电压对上述极小的水滴进行电离和电荷注入,产生臭氧、羟基自由基和大量的带有电性的小水滴,以上混合臭氧、羟基自由基和大量的带有电性的小水滴的混合可以合称为水氧气溶胶。利用上述水氧气溶胶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消杀,以净化空气。但是,目前缺乏一种能够大量产生水氧气溶胶的装置,以合理利用其进行净化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基于以上背景技术情况,开发一种能够大量产生水氧气溶胶的装置十分必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
水箱,具有盛水的空腔,水面以下为第一空腔,水面以上为第二空腔;
放电结构,设置在水箱的第二空腔内,且放电结构与位于水箱外的供电结构连接;所述放电结构适于对第二空腔内的空气放电,产生活性粒子,所述活性粒子为臭氧、羟基自由基、负离子和负氧离子;
供气结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的第二空腔连通;供气结构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通气结构与所述水箱的第一空腔连通;所述单向通气结构为设置于水箱内的气泡石;所述供气结构适于将第二空腔内产生的臭氧和羟基自由基送入水中,产生臭氧水;并将第二空腔内产生的负离子和负氧离子送入水中,产生活性水;
雾化器,设置于水箱的第一空腔内;所述雾化器适于将臭氧水碎裂成液滴,液滴浮出水面后,形成水雾;水雾与水箱内第二空腔的空气混合,形成超氧水雾气溶胶;并将活性水碎裂成液滴,液滴浮出水面后,形成水雾;水雾与水箱内第二空腔的负离子、负氧离子混合,形成活性水雾气溶胶;
上盖,设置于所述水箱的顶面,以封闭所述水箱;在所述上盖上间隔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适于放置于风道内;
出气口盖,设置于所述出气口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口。
可选地,所述气泡石位于水箱的底部,且所述气泡石平行设置有出气面和非出气面。
可选地,所述水箱的侧壁为竖直平面,且所述非出气面与水箱的侧壁形成第一夹角;
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75°。
可选地,所述水箱的侧壁为弧面,所述非出气面与所述弧面接触处的法平面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0°~45°。
可选地,所述进气口为文丘里结构。
可选地,所述进气口的开口小于出气口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靠近水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位于水面下2~3cm的位置处。
可选地,在所述雾化器上设有浮标,所述浮标适于调节雾化器在水中的高度。
可选地,在所述雾化器上设有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适于反映雾化器的工作水位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水箱,具有盛水的空腔,水面以下为第一空腔,水面以上为第二空腔;放电结构,设置在水箱的第二空腔内,且放电结构与位于水箱外的供电结构连接;所述放电结构适于对第二空腔内的空气放电,产生活性粒子,所述活性粒子为臭氧、羟基自由基、负离子和负氧离子;供气结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的第二空腔连通;供气结构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通气结构与所述水箱的第一空腔连通;所述单向通气结构为设置于水箱内的气泡石;所述供气结构适于将第二空腔内产生的臭氧和羟基自由基送入水中,产生臭氧水;并将第二空腔内产生的负离子和负氧离子送入水中,产生活性水;雾化器,设置于水箱的第一空腔内;所述雾化器适于将臭氧水碎裂成液滴,液滴浮出水面后,形成水雾;水雾与水箱内第二空腔的空气混合,形成超氧水雾气溶胶;并将活性水碎裂成液滴,液滴浮出水面后,形成水雾;水雾与水箱内第二空腔的负离子、负氧离子混合,形成活性水雾气溶胶;上盖,设置于所述水箱的顶面,以封闭所述水箱;在所述上盖上间隔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适于放置于风道内;出气口盖,设置于所述出气口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口;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电结构产生活性粒子,活性粒子再通过供气结构和气泡石送入水中;雾化器将活性粒子与水的混合形成水雾,进而再将水雾与活性粒子混合,形成大量的超氧水雾气溶胶和活性水雾气溶胶,最后随风道释放,杀菌消毒,净化空气。
2.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泡石位于水箱的底部,且所述气泡石平行设置有出气面和非出气面;所述水箱的侧壁为竖直平面,且所述非出气面与水箱的侧壁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75°;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泡石送入水箱中的气泡在水中形成螺旋运动,在水中的运动轨道更长,送入的活性粒子与水接触的时间更长,大大提升活性粒子与水的混合效果。
3.本实用新型所述水箱的侧壁为弧面,所述非出气面与所述弧面接触处的法平面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0°~45°;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泡石送入水箱中的气泡在水中形成螺旋运动,在水中的运动轨道更长,送入的活性粒子与水接触的时间更长,大大提升活性粒子与水的混合效果。
4.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口为文丘里结构;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形成的超氧水雾气溶胶和活性水雾气溶胶泄露。
5.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口的开口小于出气口的开口;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风道内的空气流速大,开口面积较小的进气口处压强更大,迫使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水箱的第二空腔,从出气口流出,水箱内无需气体动力装置,将水箱内的超氧水雾气溶胶和活性水雾气溶胶排入风道,随风道释放。
6.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器靠近水面设置;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体内上层的氧气含量较高,雾化器靠近液面上方设置,能形成更多的水雾,进而形成更多的超氧水雾气溶胶和活性水雾气溶胶。
7.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雾化器上设有浮标,所述浮标适于调节雾化器在水中的高度;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雾化器在水中处于最合适的高度。
8.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雾化器上设有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适于反映雾化器的工作水位区间;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水箱中的水足够,保持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出气口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进气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放电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放电结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针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放电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气泡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气泡石的放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气泡石的放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气泡石的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供气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箱;2、供气结构;3、放电结构;4、上盖;5、出气口;6、出气口盖;7、进气口;8、气泡石;9、雾化器;10、放电针;11、针套;12、连接件;13、出气面;14、非出气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14所示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连接设置的水箱1和供气结构2,设置在水箱1内的放电结构3和雾化器9,设置于水箱1顶面的上盖4、以及设置于上盖4上的出气口盖6。
如图1至图3、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水箱1具有盛水的空腔,水面以下为第一空腔,水面以上为第二空腔;具体的,水箱1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塑料、玻璃或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金属等材料制成,水箱1的箱体材料需要耐氧化腐蚀,可以是刚性材料,也可以是柔性材料。水箱1的内表面通常涂覆疏水涂层。所述放电结构3设置在水箱1的第二空腔内,且放电结构3与位于水箱1外的供电结构连接;所述放电结构3适于对第二空腔内的空气放电,产生活性粒子,所述活性粒子为臭氧、羟基自由基、负离子和负氧离子等。所述供气结构2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1的第二空腔连通;供气结构2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通气结构与所述水箱1的第一空腔连通;所述单向通气结构为设置于水箱1内的细密气泡石8;所述供气结构2适于将第二空腔内产生的臭氧和羟基自由基送入水中,产生臭氧水;并将第二空腔内产生的负离子和负氧离子送入水中,产生活性水;具体的,所述供气结构2为气泵,可以设置在第二空腔内上盖4的底面上。所述雾化器9设置于水箱1的第一空腔内;所述雾化器9适于将臭氧水碎裂成液滴,液滴浮出水面后,形成水雾;水雾与水箱1内第二空腔的空气混合,形成超氧水雾气溶胶;并将活性水碎裂成液滴,液滴浮出水面后,形成水雾;水雾与水箱1内第二空腔的负离子、负氧离子混合,形成活性水雾气溶胶。超氧水雾气溶胶和活性水雾气溶胶混合成水氧气溶胶。所述上盖4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顶面,以封闭所述水箱1;在所述上盖4上间隔设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7和出气口5适于放置于风道内;所述出气口盖6设置于所述出气口5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口5。
如图1、图9至图11所示,所述气泡石8位于水箱1的底部,且所述气泡石8平行设置有出气面13和非出气面14。所述水箱1的侧壁为竖直平面,且所述非出气面14与水箱1的侧壁形成第一夹角α;所述第一夹角α的范围为5°~75°。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进气口7为文丘里结构,可以为并排的五个进气口7。具体的,在所述上盖4上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中设有鸭嘴阀,以形成所述进气口7。所述进气口7的开口小于出气口5的开口。
如图1和图13所示,所述雾化器9靠近水面设置;具体的,所述雾化器9位于水面下2~3cm的位置处。在所述雾化器9上设有浮标,所述浮标适于调节雾化器9在水中的高度。在所述雾化器9上设有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适于反映雾化器9的工作水位区间。
如图1、图5至图8所示,所述放电结构3包括:一对连接设置的放电针10;具体的,一对放电针10通过连接件12连接,所述连接件12为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为金属片。可以为两组并排设置的放电结构3。所述放电针10的根部设置于上盖4的底面,放电针10的尖部位于根部下方。所述放电针10的指向为由根部指向尖部;所述放电针10的指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小于45°,放电针10的指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不超过45°。所述放电针10为毛细管结构,且在放电针10的表面设有多个镂空孔。在所述放电针10的外部活动套设有针套11。所述放电针10的尖部可以位于针套11外部,尖部也可以位于针套11内部。通过控制放电针10的尖部露出与隐入针套11的时间和比例,可以控制臭氧的产生量。所述针套11采用多孔材料制作,能够吸水。针套11的材质中可以添加亲水成分,或者在外表面涂覆亲水涂层。放电针10通过毛细作用,吸收针套11上的水,供给放电针10的尖部使用。放电针10本身也可为亲水材质。
本申请所述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S1、在水箱1内加入水;S2、关闭出气口5;S3、放电结构3通电,产生活性粒子;开启供气结构2;开启雾化器9;S4、当水箱1内第二空腔的活性粒子浓度达到第一设定值时,打开出气口5;当水箱1内第二空腔的活性粒子浓度低于第二设定值时,关闭出气口5,重复步骤S3-S4;所述第二设定值小于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均为经验值。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所述水箱1的侧壁为弧面,所述非出气面14与所述弧面接触处的法平面形成第二夹角β;所述第二夹角β的范围为0°~45°。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1),具有盛水的空腔,水面以下为第一空腔,水面以上为第二空腔;
放电结构(3),设置在水箱(1)的第二空腔内,且放电结构(3)与位于水箱(1)外的供电结构连接;所述放电结构(3)适于对第二空腔内的空气放电,产生活性粒子,所述活性粒子为臭氧、羟基自由基、负离子和负氧离子;
供气结构(2),输入端与所述水箱(1)的第二空腔连通;供气结构(2)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通气结构与所述水箱(1)的第一空腔连通;所述单向通气结构为设置于水箱(1)内的气泡石(8);所述供气结构(2)适于将第二空腔内产生的臭氧和羟基自由基送入水中,产生臭氧水;并将第二空腔内产生的负离子和负氧离子送入水中,产生活性水;
雾化器(9),设置于水箱(1)的第一空腔内;所述雾化器(9)适于将臭氧水碎裂成液滴,液滴浮出水面后,形成水雾;水雾与水箱(1)内第二空腔的空气混合,形成超氧水雾气溶胶;并将活性水碎裂成液滴,液滴浮出水面后,形成水雾;水雾与水箱(1)内第二空腔的负离子、负氧离子混合,形成活性水雾气溶胶;
上盖(4),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顶面,以封闭所述水箱(1);在所述上盖(4)上间隔设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7)和出气口(5)适于放置于风道内;
出气口盖(6),设置于所述出气口(5)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石(8)位于水箱(1)的底部,且所述气泡石(8)平行设置有出气面(13)和非出气面(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侧壁为竖直平面,且所述非出气面(14)与水箱(1)的侧壁形成第一夹角;
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7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侧壁为弧面,所述非出气面(14)与所述弧面接触处的法平面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0°~4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7)为文丘里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7)的开口小于出气口(5)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9)靠近水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9)位于水面下2~3cm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雾化器(9)上设有浮标,所述浮标适于调节雾化器(9)在水中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雾化器(9)上设有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适于反映雾化器(9)的工作水位区间。
CN202320313897.8U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20360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3897.8U CN220360568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3897.8U CN220360568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0568U true CN220360568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13897.8U Active CN220360568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0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99322A1 (en) Device for cleaning and sterilizing air and object surfaces
ES1273129U (es) Dispositivo de esterilización de aire
JP2016090179A (ja) 噴霧装置および噴霧システム
CN111318405A (zh) 臭氧水超声波雾化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臭氧水喷雾瓶
CN220360568U (zh) 一种采用气泡石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580528U (zh) 一种采用文丘里结构进气口的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
KR200435409Y1 (ko) 수산기 생성장치를 구비한 가습기
CN116078295A (zh) 一种水氧气溶胶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
KR102296602B1 (ko) 플라즈마-증기 방출 가습기
KR200483926Y1 (ko) 가습기의 분무노즐
CN220361170U (zh) 水氧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526632U (zh) 加湿器
CN110314620B (zh) 一种高效喷淋气液混合装置
CN111306643A (zh) 一种内置臭氧水超声波雾化装置的空调
EP3929329A1 (en) Portable hydrogen-containing ozone water humidifier
CN211526631U (zh) 加湿器
KR200355965Y1 (ko) 공기정화 및 가습기능이 겸비된 장식용 수족관
CN209901588U (zh) 一种超声雾化器
WO2002092157A1 (en) Portable medical gas humidifier
CN112378029A (zh) 一种新冠病毒的杀菌消毒装置
CN213810959U (zh) 一种次氯酸蒸发式加湿器
CN211781517U (zh) 一种具有臭氧水超声波雾化装置的空调
CN211705575U (zh) 呼吸科临床输氧加湿装置
CN207667391U (zh) 一种甲醛吸收装置
CN116059942A (zh) 活性氧气溶胶的发生装置和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