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0230U - 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 - Google Patents

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0230U
CN220360230U CN202321714479.6U CN202321714479U CN220360230U CN 220360230 U CN220360230 U CN 220360230U CN 202321714479 U CN202321714479 U CN 202321714479U CN 220360230 U CN220360230 U CN 220360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es
arm
rotating arm
rota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44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飞挺
黄堂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r. Bang Robotics (Shang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aoyi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aoyi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aoyi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44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0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0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0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包括对称设置在衣物柜两侧的驱动组件和转臂组件、以及悬挂衣物的挂衣杆;驱动组件包括可沿长度方向伸缩的电动推杆,以及与电动推杆转动连接的传力臂;挂衣杆跨接在两侧的转臂组件之间;转臂组件包括第一转臂;传力臂包括依序布置的第一轴接部、第二轴接部和第三轴接部;第一轴接部与电动推杆转动轴接;第一转臂的第二端部与传力臂的第二轴接部转动轴接;第一转臂的轴心部与传力臂的第三轴接部转动轴接,电动推杆驱动传力臂绕轴心部转动,传力臂通过第二轴接部驱动第一转臂绕轴心部转动,以驱动挂衣杆升降;其优点在于:省去复杂精密的驱动部件,使挂衣杆的升降更为稳定,承重性更好。

Description

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衣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以及安装有该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的衣物柜,通过电机驱动衣物柜内的挂衣杆升降,以便取到挂在衣物柜高处的衣物。
背景技术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室内空间,一些衣柜被设计成具有上下两层甚至多层,故衣物被悬挂得较高,需要使用撑衣杆才能取到衣物,非常不方便。不仅如此,由于衣物被悬挂在上层高处,使用者视线受到影响,选取心仪的衣物相当困难。因此,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存在电动升降挂衣杆的衣柜,通过电机驱动可使高处的挂衣杆带着衣物下降到使用者方便选取的高度,以解决上述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16608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衣柜用升降挂衣杆,包括柜体和挂衣杆,柜体内设有升降机构,包括架体、电动伸缩杆组件和控制单元,电动伸缩杆组件设于柜体内壁,架体一端与电动伸缩杆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挂衣杆连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伸缩杆的旋转伸缩,实现挂衣杆的自动升降。
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66477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电动升降衣架的高层衣柜,包括柜体、轴承座、旋转挂衣架、传动变速齿轮、电机支架和开关,两个轴承座之间设有轴,旋转挂衣架、传动变速齿轮和电机支架分别与轴相连,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电机和小齿轮,传动变速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开关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实现旋转挂衣架升降。
由此可见,现有的具有电动升降衣架或挂衣杆的衣柜具有以下两个问题:1、升降传动机构复杂而脆弱,如前者采用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伸缩杆的运动端转动连接,拉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架体转动连接,后者采用传动变速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这样的传动机构不但结构精细复杂,而且机械强度较差,长期使用容易机械劳损,尤其是重力集中在齿轮啮合的位置,齿轮容易损坏;2、挂衣杆或衣架的升降方式不稳定,尤其是悬挂冬季的厚重衣物或较多衣物的情况下,架体或挂衣架容易发生摇晃。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电动升降具有电动升降衣架或挂衣杆的衣柜传动机构复杂脆弱、挂衣杆或衣架的升降过程容易发生摇晃而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以及安装有该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的衣物柜,通过电动推杆驱动传力臂,进而驱动转臂组件,实现挂衣杆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衣物柜两侧的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活动连接的转臂组件、以及用于悬挂衣物的挂衣杆;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沿长度方向伸缩的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连接的传力臂;
所述转臂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以及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连接板;两侧的所述驱动组件和转臂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挂衣杆跨接在两侧的所述连接板之间;
所述传力臂包括依序布置的第一轴接部、第二轴接部和第三轴接部;所述第一轴接部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轴接;
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轴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二轴接部转动轴接;
所述第一转臂包括轴心部,所述轴心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三轴接部转动轴接,且用于与衣物柜的侧面转动轴接;
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轴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部用于与衣物柜的侧面转动轴接;
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传力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所述传力臂通过所述第二轴接部驱动所述第一转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以驱动所述挂衣杆随所述连接板升降;所述第二转臂同步绕其第二端部转动;
当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一状态,所述挂衣杆上升至储衣位置;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挂衣杆下降至取衣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两侧的所述第一转臂的轴心部通过第一撑杆转动轴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两侧的所述连接板之间跨接有若干第二撑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部到轴心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转臂的轴心部到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部的距离,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用于安装在衣物柜侧面的缓冲器;
所述缓冲器设置在所述传力臂的转动路径上;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缓冲器抵触所述传力臂,以对所述传力臂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衣物柜两侧的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活动连接的转臂组件、以及用于悬挂衣物的挂衣杆;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沿长度方向伸缩的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连接的传力臂;
两侧的所述驱动组件和转臂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挂衣杆跨接在两侧的所述转臂组件之间;所述转臂组件包括第一转臂;
所述传力臂包括依序布置的第一轴接部、第二轴接部和第三轴接部;所述第一轴接部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轴接;
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二轴接部转动轴接;
所述第一转臂包括轴心部,所述轴心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三轴接部转动轴接,且用于与衣物柜的侧面转动轴接;
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传力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所述传力臂通过所述第二轴接部驱动所述第一转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以驱动所述挂衣杆升降;
当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一状态,所述挂衣杆上升至储衣位置;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挂衣杆下降至取衣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转臂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臂平行设置的第二转臂,以及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连接板;所述挂衣杆跨接在两侧的所述连接板的前端;
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轴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位置;
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轴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部用于与衣物柜的侧面转动轴接;
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传力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所述传力臂通过所述第二轴接部驱动所述第一转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以驱动所述挂衣杆随所述连接板升降;
所述第二转臂同步绕其第二端部转动,以保持所述连接板的朝向。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两侧的所述第一转臂的轴心部通过第一撑杆转动轴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传力臂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
所述第二轴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交界处;
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之间呈一钝角,且所述钝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传力臂由第二状态转动至第一状态的转动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还包括用于安装在衣物柜侧面的缓冲器;
所述缓冲器设置在所述传力臂的转动路径上;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缓冲器抵触所述传力臂,以对所述传力臂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衣物柜,其特征在于:安装有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
所述衣物柜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
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所述转臂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内侧;
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二轴接部通过限位杆转动轴接,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传力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所述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
当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一状态,所述限位杆移动至所述限位槽的下端;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限位杆移动至所述限位槽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包括两侧柜壁和柜门框;
所述安装板与侧柜壁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当所述挂衣杆上升至储衣位置时,所述挂衣杆位于所述柜门框内侧;
当所述挂衣杆下降至取衣位置时,所述挂衣杆伸出所述柜门框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升降驱动方式,是以电动推杆驱动传力臂,将电动推杆的直线方向上的运动,转化为传力臂周向上的转动,再由传力臂驱动第一转臂周向上转动,实现挂衣杆的上升和下降。这样的驱动方式,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复杂精密的驱动部件,且使得挂衣杆的升降过程更为稳定,承重性更好,即使悬挂有较重的衣物也不易发生晃动。
此外,传力臂与第一转臂的转动轴,与传力臂驱动第一转臂的部位并不在同一位置,这使得二者的转动关节和驱动关节分离,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转动关节和驱动关节一体带来的机械损耗问题,增强了转动关节和驱动关节的机械强度,使其不易损坏,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两侧的驱动组件和转臂组件对称设置,共同驱动挂衣杆的升降,更加提升了挂衣杆升降过程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第二转臂的设置能够辅助第一转臂对挂衣杆的驱动,为其分担一部分重力,使整个转臂组件更加牢靠,挂衣杆上可悬挂更多、更重的衣物。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安装有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的衣物柜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安装有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的衣物柜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储衣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驱动组件和转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取衣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第一”、“第二”仅为了进行便于理解的描述,没有其他指向性含义,并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衣物柜200,包括柜体210,柜体210的内部为用于储存悬挂衣物C的内部空间220。柜体210包括两侧柜壁211和柜门框212,柜门框212作为分隔柜体210的内部空间220与外部空间的开口,柜门框212上可安装柜门,也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为敞开式设计。
如图1和图2所示,衣物柜200安装有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100。其中,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100包括驱动组件10、与驱动组件10活动连接的转臂组件20、以及挂衣杆30,衣物C可悬挂在挂衣杆30上。衣物柜200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40,驱动组件10安装在安装板40的外侧,转臂组件20安装在安装板40的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安装板40与侧柜壁之间形成安装腔之间具有安装腔41,驱动组件10安装于安装腔41内,转臂组件20和挂衣杆30位于柜体210的内部空间220中。从而,一方面避免因驱动组件10暴露在外部造成落灰脏污,防止驱动组件10中的电气部件短路,另一方面避免驱动组件10暴露在柜体210的内部空间220,给使用者取用和悬挂衣物造成触电等安全隐患。
如图3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10包括可沿长度方向伸缩的电动推杆11,以及与电动推杆11的转动连接的传力臂50,其中,电动推杆11包括固定安装在40上端的电机12、与电机12连接的固定杆13和能够相对固定杆13伸缩的伸缩杆14。电机12驱动伸缩杆14相对固定杆13沿长度方向伸缩。
如图4所示,传力臂50包括依序布置的第一轴接部51、第二轴接部52和第三轴接部53。其中,第一轴接部51与电动推杆11的伸缩杆14的末端转动轴接。转臂组件20包括第一转臂21,第一转臂21包括轴心部X,传力臂50的第二轴接部52与第一转臂21的第二端部21b转动轴接,传力臂50的第三轴接部53与轴心部X转动轴接,同时,轴心部X与衣物柜200的侧面的安装板40转动轴接。
两个安装板40对称地设置在衣物柜200的两侧,且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100两侧的驱动组件10和转臂组件20亦对称设置在衣物柜200的两侧,挂衣杆30跨接在两侧的转臂组件20之间。
如图3和图5所示,电动推杆11的伸缩杆14相对固定杆13沿长度方向伸缩,驱动传力臂50绕第三轴接部53和轴心部X转动,传力臂50通过其第二轴接部52驱动第一转臂21绕其轴心部X转动,从而驱动挂衣杆30的升降。
当电动推杆11的伸缩杆14向下伸出,推动传力臂50绕第三轴接部53和轴心部X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挂衣杆30上升至柜体210的内部空间220靠近顶部的位置,即如图1和图3所示的储衣位置;当电动推杆11的伸缩杆14向上回缩,拉动传力臂50绕第三轴接部53和轴心部X转动至第二状态时,挂衣杆30下降至适合使用者直接选取衣物的高度,即如图2和图5所示的取衣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挂衣杆30上升至储衣位置时,挂衣杆30位于柜体210的内部空间220,即位于柜门框212内侧,保证挂衣杆30上悬挂的衣物C能够储存容纳在内部空间220内,防止衣物C上落灰,而在柜门框212上安装有柜门的实施例中,不妨碍柜门的关闭。当挂衣杆30下降至取衣位置时,挂衣杆30伸出柜体210的内部空间220,即伸出到柜门框212外侧,方便使用者选取衣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尤其是衣物柜200前方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挂衣杆30也可以不伸出到柜门框212外侧。
从以上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100的升降过程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升降驱动方式,是以电动推杆11驱动传力臂50,将电动推杆11的直线方向上的运动,转化为传力臂50绕第三轴接部53和轴心部X的周向上的转动,再由传力臂50驱动第一转臂21绕轴心部X周向上转动,实现挂衣杆30的上升和下降。这样的驱动方式,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复杂精密的驱动部件,且使得挂衣杆30的升降过程更为稳定,承重性更好,即使悬挂有较重的衣物也不易发生晃动。
此外,传力臂50与第一转臂21的转动轴为第三轴接部53和轴心部X所在的轴线,而传力臂50驱动第一转臂21的部位是区别于第三轴接部53和轴心部X的第二轴接部52和第一转臂21的第二端部21b,这使得二者的转动关节和驱动关节分离,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转动关节和驱动关节一体带来的机械损耗问题,增强了转动关节和驱动关节的机械强度,使其不易损坏,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进一步地,两侧的驱动组件10和转臂组件20对称设置,共同驱动挂衣杆30的升降,更加提升了挂衣杆30升降过程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5所示,安装板上40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42,第一转臂21的第二端部21b与传力臂50的第二轴接部52通过限位杆43转动轴接,限位杆43位于限位槽42内,当电动推杆11驱动传力臂50绕第三轴接部53和轴心部X转动时,限位杆43在限位槽42内移动,同时带动第一转臂21的转动。
当电动推杆11推动传力臂50转动至第一状态时,限位杆43移动至限位槽42的下端;当电动推杆11拉动传力臂50转动至第二状态时,限位杆43移动至限位槽42的上端。从而,限位杆43在弧形的限位槽42内的移动,对传力臂50驱动第一转臂21的转动起到导向和稳定的作用,而限位槽42的两端对传力臂50驱动第一转臂21转动的极限位置予以限位,确保挂衣杆30所停留在最为合适的储衣位置和取衣位置。
如图3至图5所示,转臂组件20还包括与第一转臂21平行设置的第二转臂22,以及活动连接第一转臂21和第二转臂22的连接板2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3具有一个主板体23a和主板体23a前端向柜体210的前方延伸的延伸板体23b,挂衣杆30跨接在两侧的连接板23的前端的延伸板体23b之间。
第一转臂21的第一端部21a转动轴接在连接板23的第一位置L1,第二转臂22的第一端部22a转动轴接在连接板23的第二位置L2,第二转臂22的第二端部22b与衣物柜300的侧面的安装板40转动轴接。当电动推杆11驱动传力臂50绕第三轴接部53和轴心部X转动,传力臂50通过第二轴接部52驱动第一转臂21绕轴心部X转动,进而第一转臂21驱动连接板23升降,以带动两侧连接板23之间的挂衣杆30随连接板23升降。
此时,第二转臂22同步绕其第二端部22b转动,由于第二转臂22的长度是固定的,因此能保持连接板23的朝向,使延伸板体23b在升降过程中始终朝向柜体210的前方,于是,挂衣杆30的升降更加稳定,其上所悬挂的衣物C能够保持在整个转臂组件20的前端,不受阻碍。此外,第二转臂22的设置还能够辅助第一转臂21对挂衣杆30的驱动,为其分担一部分重力,使整个转臂组件20更加牢靠,挂衣杆30上可悬挂更多、更重的衣物。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转臂21的第一端部21a到轴心部X的距离,与第二转臂22的第一端部22a到第二端部22b的距离相等,第一转臂21的轴心部X到第二转臂22的第二端部22b的距离,与连接板23的第一位置L1到第二位置L2的距离相等,从而在每侧的转臂组件20之间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此种设计能够保持连接板23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朝向恒定,始终驱正,挂衣杆30上悬挂的衣物C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
如图4和图5所示,两侧的第一转臂21的轴心部X通过第一撑杆31转动轴接,进一步地,两侧的传力臂50的第三轴接部53和第一转臂21的轴心部X一以贯之地通过第一撑杆31转动轴接,以确保两侧的转臂组件20同步、对称且稳定的转动。进一步地,两侧的连接板23之间跨接有若干第二撑杆32,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侧的主板体23a之间跨接有两根第二撑杆32,且二者呈一定对角,以进一步提升两侧转臂组件20转动过程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传力臂50并非直臂,而是包括第一臂部54和第二臂部55,其中,第一轴接部51位于第一臂部54远离第二臂部55的一端,第三轴接部53位于第二臂部55远离第一臂部54的一端,第二轴接部52设置在第一臂部54和第二臂部55的交界处。第一臂部54和第二臂部55之间呈一钝角R,且钝角R的开口方向与传力臂50由第二状态转动至第一状态的转动方向一致,故相较于直臂,此种传力臂50的结构能使驱动过程更为高效,耗能较低,且驱动过程中受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作用力较少,不易发生折断损坏,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3和图5所示,衣物柜200侧面的安装板40上安装有缓冲器F,缓冲器F设置在传力臂50的转动路径上,缓冲器F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功能的器件。当电动推杆11拉动传力臂50转动至第二状态时,缓冲器F抵触传力臂50,以对传力臂50进行缓冲,同时,由于第二状态下,也即挂衣杆30处在取衣位置时,垂直于转臂组件20和传力臂50长度方向上的分力均较大,缓冲器F的设置还能提供反作用力的支持,削弱转臂组件20和传力臂50上的机械损耗。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安装在衣物柜两侧的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活动连接的转臂组件、以及用于悬挂衣物的挂衣杆;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沿长度方向伸缩的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连接的传力臂;
所述转臂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以及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连接板;两侧的所述驱动组件和转臂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挂衣杆跨接在两侧的所述连接板之间;
所述传力臂包括依序布置的第一轴接部、第二轴接部和第三轴接部;所述第一轴接部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轴接;
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轴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二轴接部转动轴接;
所述第一转臂包括轴心部,所述轴心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三轴接部转动轴接,且用于与衣物柜的侧面转动轴接;
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轴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部用于与衣物柜的侧面转动轴接;
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传力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所述传力臂通过所述第二轴接部驱动所述第一转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以驱动所述挂衣杆随所述连接板升降;所述第二转臂同步绕其第二端部转动;
当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一状态,所述挂衣杆上升至储衣位置;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挂衣杆下降至取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侧的所述第一转臂的轴心部通过第一撑杆转动轴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侧的所述连接板之间跨接有若干第二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部到轴心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转臂的轴心部到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部的距离,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安装在衣物柜侧面的缓冲器;
所述缓冲器设置在所述传力臂的转动路径上;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缓冲器抵触所述传力臂,以对所述传力臂进行缓冲。
6.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安装在衣物柜两侧的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活动连接的转臂组件、以及用于悬挂衣物的挂衣杆;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沿长度方向伸缩的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连接的传力臂;
两侧的所述驱动组件和转臂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挂衣杆跨接在两侧的所述转臂组件之间;所述转臂组件包括第一转臂;
所述传力臂包括依序布置的第一轴接部、第二轴接部和第三轴接部;所述第一轴接部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轴接;
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二轴接部转动轴接;
所述第一转臂包括轴心部,所述轴心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三轴接部转动轴接,且用于与衣物柜的侧面转动轴接;
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传力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所述传力臂通过所述第二轴接部驱动所述第一转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以驱动所述挂衣杆升降;
当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一状态,所述挂衣杆上升至储衣位置;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挂衣杆下降至取衣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臂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臂平行设置的第二转臂,以及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连接板;所述挂衣杆跨接在两侧的所述连接板的前端;
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轴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位置;
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轴接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部用于与衣物柜的侧面转动轴接;
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传力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所述传力臂通过所述第二轴接部驱动所述第一转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以驱动所述挂衣杆随所述连接板升降;
所述第二转臂同步绕其第二端部转动,以保持所述连接板的朝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侧的所述第一转臂的轴心部通过第一撑杆转动轴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力臂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
所述第二轴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交界处;
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之间呈一钝角,且所述钝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传力臂由第二状态转动至第一状态的转动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安装在衣物柜侧面的缓冲器;
所述缓冲器设置在所述传力臂的转动路径上;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缓冲器抵触所述传力臂,以对所述传力臂进行缓冲。
11.衣物柜,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
所述衣物柜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
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所述转臂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内侧;
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传力臂的第二轴接部通过限位杆转动轴接,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传力臂绕所述轴心部转动,所述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
当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一状态,所述限位杆移动至所述限位槽的下端;
当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传力臂转动至第二状态,所述限位杆移动至所述限位槽的上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柜,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侧柜壁和柜门框;
所述安装板与侧柜壁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当所述挂衣杆上升至储衣位置时,所述挂衣杆位于所述柜门框内侧;
当所述挂衣杆下降至取衣位置时,所述挂衣杆伸出所述柜门框外侧。
CN202321714479.6U 2023-07-03 2023-07-03 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 Active CN220360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4479.6U CN220360230U (zh) 2023-07-03 2023-07-03 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4479.6U CN220360230U (zh) 2023-07-03 2023-07-03 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0230U true CN220360230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4479.6U Active CN220360230U (zh) 2023-07-03 2023-07-03 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0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00466A1 (en) Bed body structure
CN220360230U (zh) 电动升降式挂衣装置及衣物柜
CN213326332U (zh) 一种车身可伸缩式吊具
CN211021797U (zh) 一种床体结构
CN208905467U (zh) 一种抽屉结构
CN114164980B (zh) 一种多功能可升降式吊顶
CN109924733B (zh) 可升降抽屉
CN215481834U (zh) 一种晾衣机
KR100628096B1 (ko) 냉장고
CN108553054A (zh) 厨房电器和组合式厨房电器
CN113944037A (zh) 具有双升降晾衣单元的晾衣机及晾衣机运行方法
CN109234986B (zh) 一种升降式晾晒架
KR100606731B1 (ko) 냉장고
CN110255406B (zh) 一种升降机构及具有其的晾衣架
CN219782434U (zh) 一种高空倾斜玻璃幕墙表面清洁装置
CN216310521U (zh) 一种计算机软件工程用展示幕布的定位装置
CN216891655U (zh) 电动晾衣系统
CN215511084U (zh) 机械臂和移动机器人
CN218105298U (zh) 一种吊柜用升降机
CN217161394U (zh) 一种智能衣柜
CN220343929U (zh) 一种电动升降的置物装置及储物柜
CN211473831U (zh) 一种改进的铝合金门窗
CN220056181U (zh) 一种用于机电安装的升降装置
CN114027628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智能家居衣柜
CN215628848U (zh) 电动伸缩式晾衣组件及晾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Area,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1

Patentee after: Mr. Bang Robotics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Room 1208, Building 5, Jinhua Wanda Plaza, No. 107, Guangnan Road,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1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Xiaoyi Smart Hom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