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9953U - 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9953U
CN220349953U CN202322298893.XU CN202322298893U CN220349953U CN 220349953 U CN220349953 U CN 220349953U CN 202322298893 U CN202322298893 U CN 202322298893U CN 220349953 U CN220349953 U CN 220349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achine body
water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88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祥
刘帅
朱晨光
张豫立
隋新宇
韩硕
李轶凡
王正阳
林超
亚惠甫江·赛买提江
雷志擎
万嘉成
万立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22988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9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9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9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该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囊,所述机体内部安装有与伸缩气囊连接的进排气组件,该进排气组件能够向伸缩气囊内部进行充放气,进而调节机体的浮力,通过进排气组件能够调节伸缩气囊内部空气储量,根据机体的自身重量调节整体浮力,避免水中运动时出现沉入水底的现象,提升设备的灵活性,空中飞行时,通过排气阀能够连通若干支管,从而放出伸缩气囊内部空气,并且通过伸缩气囊内部的拉力弹簧带动伸缩气囊复位运动,将突出部位收回,能够缩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降低飞行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背景技术
跨介质无人机是指能够在不同介质中执行航行任务的飞行器,多数情况下是指具备在水下和空中航行能力的飞行器,而且能够以自身的能量一次或多次跨越水、空气两种介质。跨介质无人机综合了水下航行器的隐蔽性和空中飞行器的快速性,不仅可以在水下运动航行、协同作业、提供中继服务,而且可以近水飞行,进行快速搜索、运输和中转工作,能够胜任多种复杂任。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开号为CN202221000685.6的水面漂浮多旋翼无人机,可知通过折叠连接装置将旋翼进行横向折叠,成倍缩小无人机体积,便于收纳,缩小收纳占用空间,水面漂浮多旋翼无人机,在旋翼上设置浮筒,使无人机可漂浮在水面上,水下推进装置,可使无人机在水中行驶,从而实现无人机在空中和水中两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无人机虽然能够实现跨介质运动,但是上述无人机在水中运动时,其设置的浮筒难以根据自身机体的自重,来调节整体浮力,导致无人机在水中运动时,会出现浮力不够沉入水底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囊,所述机体内部安装有与伸缩气囊连接的进排气组件,该进排气组件能够向伸缩气囊内部进行充放气,进而调节机体的浮力;
所述机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升力驱动组件,所述机体尾部安装有可调节驱动方向的可调节驱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进排气组件包括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安装在机体内部,所述输气管的一端通过若干支管分别与若干伸缩气囊连,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固定安装在机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远离若干支管的一端依次安装有电控阀以及排气阀。
优选的,所述伸缩气囊内部设置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下端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的底壁,所述拉力弹簧上端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的顶壁。
优选的,所述升力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外壁上,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延伸至安装架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升力螺旋桨。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活动连接在机体的尾部,所述安装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机体内部,所述转轴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延伸至安装座的上部且固定连接有可调螺旋桨。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延伸至机体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与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电机安装在机体外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时,通过进排气组件能够调节伸缩气囊内部空气储量,根据机体的自身重量调节整体浮力,避免水中运动时出现沉入水底的现象,提升设备的灵活性。
空中飞行时,通过排气阀能够连通若干支管,从而放出伸缩气囊内部空气,并且通过伸缩气囊内部的拉力弹簧带动伸缩气囊复位运动,将突出部位收回,能够缩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降低飞行能耗。
调节电机可驱动蜗杆与蜗轮传动,从而带动转轴运动,使得安装座随转轴同步运动,进而带动可调螺旋桨与第一驱动电机运动,调节动力输出角度,调节工作状态,便于切换工作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的整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的图2中A-A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的图3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的整体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的图5中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体;2、安装槽;3、伸缩气囊;31、拉力弹簧;4、进排气组件;41、输气管;42、支管;43、气泵;44、电控阀;45、排气阀;5、可调节驱动组件;51、安装座;52、转轴;53、可调螺旋桨;54、第一驱动电机;55、蜗轮;56、蜗杆;57、调节电机;6、升力驱动组件;61、安装架;62、升力螺旋桨;63、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6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包括机体1,机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囊3,机体1内部安装有与伸缩气囊3连接的进排气组件4,该进排气组件4能够向伸缩气囊3内部进行充放气,进而调节机体1的浮力;
机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升力驱动组件6,机体1尾部安装有可调节驱动方向的可调节驱动组件5。
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进排气组件4能够调节伸缩气囊3内部空气储量,根据机体1的自身重量调节整体浮力,避免水中运动时出现沉入水底的现象,提升设备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进排气组件4包括输气管41,输气管41安装在机体1内部,输气管41的一端通过若干支管42分别与若干伸缩气囊3连,输气管41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43,气泵43固定安装在机体1内部,输气管41远离若干支管42的一端依次安装有电控阀44以及排气阀45,充气完成后电控阀44能够截断气泵43与若干支管42的连通,避免出现漏气现象,空中飞行时,通过排气阀45能够连通若干支管42,从而放出伸缩气囊3内部空气,并且通过伸缩气囊3内部的拉力弹簧31带动伸缩气囊3复位运动,将突出部位收回,能够缩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降低飞行能耗。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气囊3内部设置有拉力弹簧31,拉力弹簧31下端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3的底壁,拉力弹簧31上端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3的顶壁。
在本实施例中,升力驱动组件6包括安装架61,安装架61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外壁上,安装架6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63,第二驱动电机63的输出端转动延伸至安装架61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升力螺旋桨62,空中飞行时,第二驱动电机63可驱动升力螺旋桨62运动,从而产生升力。
实施例2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可调节驱动组件5包括安装座51,安装座51活动连接在机体1的尾部,安装座51通过转轴52转动安装在机体1内部,转轴52与安装座51固定连接,安装座5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4,第一驱动电机54的输出端转动延伸至安装座51的上部且固定连接有可调螺旋桨53,转轴52的一端转动延伸至机体1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蜗轮55,蜗轮55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56,蜗杆56的一端与调节电机5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调节电机57安装在机体1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电机57可驱动蜗杆56与蜗轮55传动,从而带动转轴52运动,使得安装座51随转轴52同步运动,进而带动可调螺旋桨53与第一驱动电机54运动,调节动力输出角度,调节工作状态,便于切换工作模式。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进排气组件4能够调节伸缩气囊3内部空气储量,根据机体1的自身重量调节整体浮力,避免水中运动时出现沉入水底的现象,提升设备的灵活性。
空中飞行时,通过排气阀45能够连通若干支管42,从而放出伸缩气囊3内部空气,并且通过伸缩气囊3内部的拉力弹簧31带动伸缩气囊3复位运动,将突出部位收回,能够缩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降低飞行能耗。
调节电机57可驱动蜗杆56与蜗轮55传动,从而带动转轴52运动,使得安装座51随转轴52同步运动,进而带动可调螺旋桨53与第一驱动电机54运动,调节动力输出角度,调节工作状态,便于切换工作模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囊(3),所述机体(1)内部安装有与伸缩气囊(3)连接的进排气组件(4);
所述进排气组件(4)包括输气管(41),所述输气管(41)安装在机体(1)内部,所述输气管(41)的一端通过若干支管(42)分别与若干伸缩气囊(3)连,所述输气管(41)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43),所述气泵(43)固定安装在机体(1)内部;
所述输气管(41)远离若干支管(42)的一端依次安装有电控阀(44)以及排气阀(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升力驱动组件(6),所述机体(1)尾部安装有可调节驱动方向的可调节驱动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囊(3)内部设置有拉力弹簧(31),所述拉力弹簧(31)下端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3)的底壁,所述拉力弹簧(31)上端固定安装在伸缩气囊(3)的顶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力驱动组件(6)包括安装架(61),所述安装架(61)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外壁上,所述安装架(6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6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3)的输出端转动延伸至安装架(61)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升力螺旋桨(6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驱动组件(5)包括安装座(51),所述安装座(51)活动连接在机体(1)的尾部,所述安装座(51)通过转轴(52)转动安装在机体(1)内部,所述转轴(52)与安装座(5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5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4)的输出端转动延伸至安装座(51)的上部且固定连接有可调螺旋桨(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2)的一端转动延伸至机体(1)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蜗轮(55),所述蜗轮(55)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56),所述蜗杆(56)的一端与调节电机(5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电机(57)安装在机体(1)外部。
CN202322298893.XU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Active CN220349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8893.XU CN220349953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8893.XU CN220349953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9953U true CN220349953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7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8893.XU Active CN220349953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9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9287B (zh) 一种大型重载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
US11208186B2 (en) Water-air amphibious cross-medium bio-robotic flying fish
CN104589938B (zh) 一种仿飞鱼可变构型跨介质飞行器
CN108583875B (zh) 一种潜空通用飞行器布局
CN100357155C (zh) 浮力和推进器双驱动方式远程自治水下机器人
CN108609134B (zh) 一种水下滑翔机的电磁式紧急抛载装置
CN110435861B (zh) 一种实现海洋无人航行器多航态、低能耗航行的水翼装置
CN111845232A (zh) 轮毂涵道共用的海陆空潜多栖无人平台
CN110775265A (zh) 油电混合驱动两栖航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9406927U (zh) 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
CN106428421A (zh) 一种多航态水中航行器
CN112660347A (zh) 一种节能式水下滑翔机
CN116176835A (zh) 一种三栖仿生扑旋翼微型飞行器
CN214165267U (zh) 一种新型可下潜无人航行器
CN220349953U (zh) 一种水空双动力跨介质无人机
CN216128436U (zh) 一种飞翼一体三栖无人机
CN111762306A (zh) 一种携带环翼的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
CN211139665U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
CN116424529A (zh) 一种水下潜航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5648870A (zh) 一种水空两栖跨介质无人飞行器
CN114889375A (zh) 水空跨介质折叠翼无人机
CN113022832A (zh) 一种海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及布放回收方法
CN109592034B (zh) 一种潜水飞机及其机翼收纳方法
CN107953981B (zh)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变翼型仿生机械鱼式潜航器
CN220535973U (zh) 一种跨介质无人飞潜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