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3812U - 一种表带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带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3812U
CN220343812U CN202322045741.9U CN202322045741U CN220343812U CN 220343812 U CN220343812 U CN 220343812U CN 202322045741 U CN202322045741 U CN 202322045741U CN 220343812 U CN220343812 U CN 220343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band
wristband
mounting groove
band
bul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57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翔
黄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rone Watc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rone Wat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rone Watc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rone Wat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57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3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3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3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及手表,属于手表技术领域。表带包括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第一表带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带体和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带体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表带的一端设有卡接件,第二表带的另一端能够与表头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能够与表头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带体的另一端能够穿设于卡接件,以与第一表带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带能够使得用户在佩戴过程中能够使得表带与手腕更加贴合,以进一步提升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度,还能够提升表带的美观性,以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表带的多功能性,同时还能够提升表带的美感和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表带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带及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手表广泛受到大众的喜爱,传统手表的表带主是要钢带,胶带,皮带。越来越多年轻人觉得钢表带佩戴起来过于沉重而又老气。夏天天气热,皮表带容易被汗水泡坏,胶带非常容易老化,强烈的阳光照射或氧化都容易使胶带开裂、粘连、变硬、软化、变色。
另外,钢带粒或陶瓷带粒的手表调节长短完全是依靠拆一节或者多节钢带或陶瓷带来完成表带长短的调节,并且在调解时往往需要借助特制的工具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拆装,使得表带的调节过于麻烦,而且拆除钢带或陶瓷带中的某一节或者某几节时,表带也会有一定的空量或者过于紧绷,导致表带与手腕无法完美贴合。表带为全钢带或全胶带的手表显得过于单一也无法满足消费的各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表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表带,包括:
第一表带,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带体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第二表带,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设有卡接件,所述第二表带的另一端能够与表头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能够与表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带体的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卡接件,以与所述第一表带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两相对侧分别限定形成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接耳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带体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相对侧分别限定形成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连接耳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包括螺杆和螺帽;
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螺帽连接;
或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螺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体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安装孔;
沿第一方向,多个所述安装孔等间距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连接框和连接杆;
所述连接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表带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框靠近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以搭接于所述连接框远离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表带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第二表带,以通过所述卡接件对所述限位环形成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由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沿第二方向,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环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为弹性套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手表,包括表头和所述的表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第一表带中设置第一连接件,能够增加表带的弯折部位,从而能够适应于不同用户的使用,而且以使得用户在佩戴过程中能够使得表带与手腕更加贴合,以进一步提升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度,还能够提升表带的美观性;另外,用户还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更换或增加第一连接件,以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表带的多功能性,同时还能够提升表带的美感和用户的体验感。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带中第一表带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带中第二表带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带中第二表带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带中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连接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带中第一表带的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带中第一表带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带中连接轴的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带中螺杆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带中螺帽的一视角的截面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表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第一表带;110-第一连接部;120-第一带体;130-第一连接件;200-第二表带;300-卡接件;400-表头;131-第一凸起;132-第二凸起;111-第一安装槽;112-第一连接耳;121-第二安装槽;122-第二连接耳;500-连接轴;510-螺杆;520-螺帽;123-安装孔;310-连接框;320-连接杆;600-限位环;700-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表带,主要应用于手表,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度。
其中,表带包括第一表带100和第二表带200。
第一表带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第一带体120和第一连接件130,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转动连接,即第一连接部110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30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带体120的一端转动连接,即第一连接件130能够相对于第一带体120转动,以使得用户在佩戴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130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适应贴合用户的手腕,通过第一连接件13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胶带手表在佩戴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表带的美观性,而且能够增加表带的可弯折的部位,以使得用户在佩戴过程中能够使得表带与手腕更加贴合,以进一步提升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另外,所述第二表带200的一端设有卡接件300,所述第二表带200的另一端能够与表头400的一端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表带100和第二表带200分别设置在表壳的两相对侧,且第一表带100和第二表带200均能够相对于所述表壳转动,以使得用户在使用本申请提供的表带时,表带能够更加贴合用户的手腕,以提升用户组在佩戴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另一端能够与表头40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带体120的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卡接件300,以与所述第一表带10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带体120能够穿设于卡接件300,并通过卡接件300与第一带体120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表带100能够通过卡接件300与第二表带200连接。
另外,通过将卡接件300与所述第一表带100转动连接,从而能够保证卡接件300在连接过程中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材质可以是塑胶件、金属件、陶瓷件或玉石件,使得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13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带体120和第一连接部110之间,且多个第一连接件130之间转动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131和第二凸起132。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0设有第一安装槽111,且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两相对侧分别限定形成第一连接耳112,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槽11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0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一侧,且第一安装槽111的深度与所述第一凸起131的长度相等,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131卡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另外,所述第一凸起131与所述第一连接耳112通过连接轴500转动连接,即第一凸起131和第一连接耳112通过连接轴500连接,以使得第一凸起131和第一连接耳112能够以连接轴500的轴线转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一连接件130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而且还能够增大第一表带100的弯曲弯折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一凸起131之间通过连接轴500转动连接,具体的,连接轴500包括螺杆510和螺帽520,螺杆51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一凸起131,以与螺帽520连接,提升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一凸起131之间连接的效率或拆卸的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起131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112之间。
同时,在所述第一带体120设有第二安装槽121,所述第二安装槽121的两相对侧分别限定形成第二连接耳122,所述第二安装槽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带体120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一侧,且第二安装槽121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凸起132的长度相等,以使得所述第二凸起132卡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1,以提升第一带体120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提升表带的美观性和稳定性。
另外,所述第二凸起132与所述第二连接耳122通过连接轴500转动连接,即第二凸起132和第二连接耳122通过连接轴500连接,以使得第二凸起132和第二连接耳122能够以连接轴500的轴线转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第一带体120与第一连接件130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而且还能够增大第一表带100的弯曲弯折的范围,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螺杆51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耳122和第二凸起132,以与螺帽520连接,提升第一带体120与第二凸起132之间连接的效率或拆卸的效率,以便于更换第一连接件130,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更换第一连接件130,提升表带使用的多样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凸起132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122之间。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体120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安装孔123,所述安装孔123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23的数量至少为八个,这样通过提升安装孔123的数量,以提升用户在佩戴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手腕的大小调节卡接件300与不同的安装孔123连接,以提升表带在佩戴过程中可调节距离的长度,以能够使用不同用户的需求。
沿第一方向,多个所述安装孔123等间距排布,这样使得用户在调节的过程中能够等距调节,以提升用户在调节表带长度过程中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是指沿第一带体120的延长方向。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300包括连接框310和连接杆3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310为矩形框或方形框。
其中,将所述连接框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表带200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一带体120的一端能够穿设于连接框310,通过调节连接框310的角度,以使得第一连接带能够与第二表带200贴合。
另外,将所述连接杆32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框310靠近所述第二表带200的一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杆320的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23,以搭接于所述连接框310远离所述第二表带200的一端,并通过连接杆320和连接框310对的第一带体120形成限位,从而实现将第一表带100和第二表带200连接,以提升第一表带100和第二表带2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节连接杆320穿设于第一带体120上的安装孔123的位置,以调节表带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用户。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带还包括限位环600,所述限位环600套设于所述第二表带200,以通过所述卡接件300对所述限位环600形成限位,避免限位环600从第二表带200上掉落,从而提升限位环600在第二表带200上的稳定性。
其中,限位环600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600为两个,以通过限位环600对第一表带100和第二表带200形成限位和固定的作用,以避免第一表带100穿设于连接框310时,第一表带100发生晃动,提升用户在佩戴表带的过程中,表带的稳定性,提升用户在佩戴过程中的舒适度。
目前,由于用户在佩戴手表后,在移动或晃动的过程中,表带上的限位结构容易发生位移或松动,导致限位结构无法有效的将表带固定,从而使得表带松动,影响用户的佩戴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基于此,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体12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700,所述限位凸起700的高度由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一端逐渐增大,以通过限位凸起700对限位环600形成限位作用,以避免限位环600在第一表带100上移动,以提升通过第一限位环600对第一表带100和第二表带200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证了用户佩戴过程中的舒适度。
具体的,所述限位凸起700为具有弹性的弹性结构,这样使得限位凸起700在穿过限位环600的过程中时,能够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从限位环600中穿过,以通过限位凸起700的凸起端与限位环600相抵接,从而对限位环600形成限位,以提升限位环600在表带上的稳定性,同时提升限位环600对表带的限位质量,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所述限位凸起700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环600的厚度,这样使得限位凸起700能够对限位环600形成限位作用,同时能够避免限位凸起700的高度太高,使得限位凸起700无法穿过所述限位环600,从而能够提升限位凸起700在穿过限位环600的流畅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向是指平行于所述第一带体120的厚度方向,且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为弹性套环,这样使得限位凸起700在穿过限位环600的过程中,由于限位凸起700的高度逐渐增加,因此,限位环600在限位凸起700的作用下逐渐撑开,从而使得限位环600存储有弹性势能,当限位凸起700穿过限位环600时,限位环600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从而通过限位凸起700对限位环600形成限位,以避免第一表带100从限位环600中脱离,提升第一表带100与第二表带200贴合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带200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带体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即第二连接部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带体的一端转动连接,即第二连接件能够相对于第二带体转动,以使得用户在佩戴的过程中,第二连接件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适应贴合用户的手腕,通过第二连接件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胶带手表在佩戴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表带的美观性,而且能够增加表带的可弯折的部位,以使得用户在佩戴过程中能够使得表带与手腕更加贴合,以进一步提升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表带100中增设第一连接件130,在第二表带200中增设第二连接件,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二连接件分别提升第一表带100和第二表带200的弯曲转折的能力,从而使得表带能够更加有效的贴合用户的手腕,不仅能够提升用户在佩戴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提升表带的美感和用户的体验感。
由于第一连接件130和第二连接件均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使得用户还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更换或增加,以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表带的多功能性。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手表,包括表头400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手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带,因此,所述手表具有上述实施例中表带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表带,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带体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第二表带,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设有卡接件,所述第二表带的另一端能够与表头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能够与表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带体的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卡接件,以与所述第一表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两相对侧分别限定形成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接耳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带体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相对侧分别限定形成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连接耳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螺杆和螺帽;
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螺帽连接;
或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螺帽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安装孔;
沿第一方向,多个所述安装孔等间距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连接框和连接杆;
所述连接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表带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框靠近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以搭接于所述连接框远离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第二表带,以通过所述卡接件对所述限位环形成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由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环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为弹性套环。
10.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头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带。
CN202322045741.9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表带及手表 Active CN220343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741.9U CN220343812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表带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741.9U CN220343812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表带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3812U true CN220343812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79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5741.9U Active CN220343812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表带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3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51322A (en) Detachable mono-glass sports goggles
CN207870446U (zh) 一种表带可拆卸魔术手表
CN105193023B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
US20150374528A1 (en) Wrist brace
CN220343812U (zh) 一种表带及手表
CN203262442U (zh) 弹弓式扣件及手表
CN211577667U (zh) 一种手表
CN207477009U (zh) 一种可调防护面罩
CN216748456U (zh) 一种带旋钮的手表保护套
US11602201B1 (en) Highly elastic composites and constructions for continuous watch band design
US202104010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fortably retaining mask over a human's face
CN208639730U (zh) 表带及其穿戴设备
CN2205123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链带长度的机械手表
KR20040053293A (ko) 체결수단을 홀딩하기 위한 아암밴드
CN220529453U (zh) 一种防脱腕的表带
CN213820102U (zh) 一种防凉钢链手表
CN205963147U (zh) 防松动的表带紧固件
CN21900079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护颈装置
CN220001022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手表
CN213720312U (zh) 一种耐腐蚀表链套件
WO2021244139A1 (zh) 表带及穿戴设备
CN216568707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复合表带
CN213487315U (zh) 一种钢带与皮带的创新结合腕表
CN210492919U (zh) 一种表带正反两用的表带结构和智能手表
CN207084314U (zh) 一种双佩戴模式的组合表带及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