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2467U -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2467U
CN220342467U CN202320743336.1U CN202320743336U CN220342467U CN 220342467 U CN220342467 U CN 220342467U CN 202320743336 U CN202320743336 U CN 202320743336U CN 220342467 U CN220342467 U CN 220342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module
host module
base
earpho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33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33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2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2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2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音频播放设备,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该音频播放设备包括主机模块、耳机本体以及底座,其中,主机模块包括第一接口以及第一蓝牙模块,耳机本体包括第二蓝牙模块,第二蓝牙模块用于与第一蓝牙模块通信连接,底座包括第二接口以及扬声器模块,主机模块可安装于底座或与底座相分离,当主机模块安装于底座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电通信连接。音频播放设备可通过主机模块与耳机本体或底座形成通信连接的方式,提供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以使设备的通用性得以提高,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对于音频播放形式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背景技术
扬声器又称“喇叭”,其主要应用在可发声的电子电气设备中,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扬声器主要以内置扬声器和外置扬声器两种形态安装在相应的发声设备上,外置扬声器即一般应用在音箱、平板电脑、电视等能够实现声音外放的设备上,而内置扬声器则多用于耳机等将电讯号转化成贴近耳朵可以听到的音波的设备。
在现存的多种儿童音频播放产品中,不乏有上述采用外置扬声器或内置扬声器作为扬声器模块的设备,但是,在采用相关技术的设备中均存在着以下缺点:
采用外置扬声器的音频播放设备存在着产品便携性差、影响他人,使用场景受限等问题,而采用内置扬声器的音频播放设备虽然便携性较好,且在使用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互不干扰,但由于佩戴舒适度较低,导致设备不利于长期佩戴使用,并且,在不佩戴设备使用或设备空电的情况下,会出现产品无法听音,或音频播放音质、音量难以达到外放要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播放设备,提高设备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适配性,解决其无法满足用户对于不同状态、模式下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音频播放设备,包括:
主机模块,包括第一接口以及第一蓝牙模块;
耳机本体,包括第二蓝牙模块,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通信连接;
底座,包括第二接口以及扬声器模块,所述主机模块可安装于所述底座或与所述底座相分离,当所述主机模块安装于所述底座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电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还包括:
第三蓝牙模块,与所述扬声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蓝牙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机模块还包括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错开设置于所述主机模块;
所述耳机本体包括有与所述第三接口对应的第四接口,所述耳机本体可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或脱离所述主机模块,当所述耳机本体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时,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机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三接口电连接;
所述耳机本体还包括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耳机本体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时,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用于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机模块上开设有第一收纳部,所述第一收纳部与至少部分所述耳机本体结构相适配,以用于提供所述耳机本体的收纳空间;
所述第三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部当中,所述第一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部的外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收纳部,所述第二收纳部用于提供至少部分所述主机模块以及至少部分所述耳机本体的收纳空间;
所述第二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收纳部当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五接口以及有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五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五接口被配置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主机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主机模块安装于所述底座时,外部电源通过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机模块还包括显示屏、第一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机模块还包括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耳机本体包括有与所述第三接口对应的第四接口,所述耳机本体可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或脱离所述主机模块,当所述耳机本体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时,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还设置有控制板,以及对应所述控制板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底座外部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
所述主机模块安装于所述底座时,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音频播放设备中,主机模块可用作输出音频数据,主机模块与底座相分离单独使用,并在单独使用的状态下与耳机本体之间可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的通信连接以实现音频数据传输,以使耳机本体根据相应的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为用户提供耳机播放的使用场景,在此使用模式中,设备具有便携、与外界环境互不干扰等特点,有利于用户外出使用。
主机模块也能够安装于底座使用,在此状态下,主机模块与底座之间可以通过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实现音频数据的传输,以使底座上的扬声器模块根据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为用户提供音频外放的使用场景,在此使用模式中,设备能够保证所播放的音频具有良好的音质表现,有利于设备在室内环境中的使用。音频播放设备具有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以使设备的通用性得以提高,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对于音频播放形式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主机模块与耳机本体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主机模块脱离底座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10、主机模块;11、第一接口;12、第一蓝牙模块;13、第三接口;14、第一电池;15、第一收纳部;16、显示屏;17、第一处理器;18、存储器;19、第一机壳;20、耳机本体;21、第二蓝牙模块;22、第四接口;23、第二电池;24、第二处理器;30、底座;31、第二接口;32、扬声器模块;33、第三蓝牙模块;34、第二收纳部;35、第五接口;36、充电模块;37、控制板;371、连接线;38、控制按键;39、第二机壳;391、出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扬声器又称“喇叭”,其主要应用在可发声的电子电气设备中,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扬声器主要以内置扬声器和外置扬声器两种形态安装在相应的发声设备上,外置扬声器即一般应用在音箱、平板电脑、电视等能够实现声音外放的设备上,而内置扬声器则多用于耳机等将电讯号转化成贴近耳朵可以听到的音波的设备。
从背景技术可知,在现存的多种儿童音频播放产品中,不乏有上述采用外置扬声器或内置扬声器作为扬声器模块32的设备,但是,采用外置扬声器的音频播放设备存在着产品便携性差、影响他人,使用场景受限等问题,而采用内置扬声器的音频播放设备虽然便携性较好,且在使用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互不干扰,但由于佩戴舒适度较低,导致设备不利于长期佩戴使用,并且,在不佩戴设备使用或设备空电的情况下,会出现产品无法听音,或音频播放音质、音量难以达到外放要求的问题。为此,本实施方式提供以下方案。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音频播放设备,该音频播放设备采用耳机本体20与设置有扬声器模块32的底座30进行结合,使音频播放设备能够根据主机模块10的使用状态为用户提供不同的音频播放形式,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以及音频播放条件下的播放需求,尤其提升了用户对于儿童音频播放产品的使用体验。
请参考图1-图5,该音频播放设备包括主机模块10,在实际音频播放场景中,主机模块10用于输出音频数据,其实际为一个便携式的独立的电子设备,作为儿童音频播放设备,其可以提供英语及其他语言音频数据输出的听力训练功能,或提供其他形式的音频数据输出功能,如故事音频数据输出、文章音频数据输出、音乐音频数据输出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主机模块10可以用作存储教学等其他方面的音频、文本等资源数据,在相应音频数据输出的过程中,主机模块10可以通过与之配对的扬声器实现音频播放,以及,可以采用麦克风模块采集外界音频,满足用户不同功能模式下的使用需求。
请继续参考图1-图5,为了让音频播放设备能够提供不同的音频播放形式,一实施方式中,该音频播放设备还包括能够与主机模块10之间形成通信连接的耳机本体20以及底座30,主机模块10可选择性地与耳机本体20或底座30形成配对连接,并且,主机模块10能够在安装于底座30上的状态或与底座30相分离的状态进行使用,而可以理解的是,耳机本体20内置有扬声器,而底座30则设置有用于提供音频外放功能的扬声器模块32。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在使用耳机作为音频播放装置的使用模式下,耳机本体20可以采用TWS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即真正无线耳机),TWS耳机中一般包括两个耳机本体20,两耳机本体20之间采用无导线通信连接的方式,具体的,两个耳机本体20之间可以通过蓝牙通讯,避免耳机本体20之间,以及耳机本体20与主机模块10之间发生导线缠绕、收纳不便等问题的发生。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机模块10包括第一机壳19,第一机壳19作为主机模块10的主体支承部件,在第一机壳19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的安装空间,并且,第一机壳19上设置有第一接口11,及在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第一蓝牙模块12。耳机本体20则设置有可与第一蓝牙模块12匹配的第二蓝牙模块21,第二蓝牙模块21用于与第一蓝牙模块12通信连接,当主机模块10脱离底座30单独使用时,主机模块10与耳机本体20之间可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2与第二蓝牙模块21的通信连接以实现音频数据传输,以使耳机本体20根据相应的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为用户提供耳机播放的使用场景,在此使用模式中,设备具有便携、与外界环境互不干扰等特点,有利于用户外出使用。
而底座30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被稳定放置在支撑台面上的状态进行使用,因此,在一实施方式中,主机模块10与底座30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接触的方式实现通信连接。示例性的,底座30包括第二机壳39,同样,第二机壳39内部形成中空的安装腔体,底座30通过将扬声器模块32设置在该安装腔体内,并在第二机壳39上设置第二接口31,以通过第二接口31提供与主机模块10通信连接的位置空间。当主机模块10安装于底座30使用的状态下,主机模块10与底座30之间通过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31实现音频数据的传输,以使底座30上的扬声器模块32根据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为用户提供音频外放的使用场景,在此使用模式中,设备能够保证所播放的音频具有良好的音质表现,有利于设备在室内环境中的使用。音频播放设备具有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以使设备的通用性得以提高,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对于音频播放形式的需求。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将音频数据存储在主机模块10当中,并根据当前的播放条件、场地等因素选择性采用耳机本体20对音频数据进行播放或底座30上的扬声器模块32对音频数据进行播放。
利用主机模块10作为一种手持移动终端使用,并将音频播放设备作为儿童的听音产品,使不具有手机等终端产品的儿童也能够通过主机模块10实现对音频数据播放的控制,家长无需额外给儿童配备一台手机等移动终端即能够实现不同形式的音频数据播放,节省了儿童教育成本的同时,家长无需过早给儿童配备手机,有利于儿童的身心教育。
为了避免耳机本体20与底座30扬声器模块32同时对音频数据进行播放的情况发生,本实施方式设置为,主机模块10在与耳机本体20形成通信连接的状态下,主机模块10与底座30的扬声器模块32之间处于通信断开的状态,而在主机模块10与底座30扬声器模块32形成通信连接时,主机模块10与耳机本体20之间处于通信断开的状态,即主机模块10与耳机本体20、底座30扬声器模块32中的任一形成通信连接时,与另一装置模块之间不会产生音频数据的传输。
接上述主机模块10择一进行音频数据传输的实施方式,示例性的,用户可在主机模块10脱离底座30时,采用耳机本体20进行音频数据的播放,而在主机模块10安装在底座30上时,则采用扬声器模块32进行音频数据的播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说书的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31,以及本实施方式后续所述的第三接口13、第四接口22可以采用触点接口,当然,也不仅限于触电接口,其还可以采用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等。
上述方案中提供了主机模块10与扬声器模块32之间通过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31传输音频数据的实现方式,也就是说,主机模块10与扬声器模块3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通过物理接口之间的物理连接实现通信连接的,但是,采用该种形式实现数据的传输会存在物理接口之间因松动,或用户误触、误拿起主机模块10时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使得通过扬声器模块32进行音频外放时可能会出现音频间断,无故暂停的问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模块32与主机模块10之间通过蓝牙实现音频数据传输的实施方式,请继续参考图5,该实施方式中的底座30还包括第三蓝牙模块33,这里,第三蓝牙模块33与扬声器模块32形成电连接,使第三蓝牙模块33与第一蓝牙模块12形成通信连接时,主机模块10与扬声器模块32之间能够对音频数据进行传输。
本实施方式中,主机模块10与耳机本体20、扬声器模块32之间均通过蓝牙通信连接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除了能够在采用耳机本体20实现音频播放时免于导线缠绕等问题以外,在主机模块10安装于底座30,采用扬声器模块32对音频数据进行外放时,保持主机模块10与扬声器模块32之间的通信连接稳定,即使主机模块10被误触短暂脱离底座30,或主机模块10与底座30之间短暂发生相对晃动,导致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31连接不稳,也不会出现音频数据传输中断的问题,保证外放使用状态下音频数据的连续播放,保证用户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接上述实施方式,示例性的,由于采用了主机模块10与耳机本体20、扬声器模块32均通过蓝牙实现通信连接的方式,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主机模块10需要从与其中一模块装置通信连接的状态,切换为与另一模块装置通信连接的状态时,则需要对主机模块10进行操作,而这一操作过程会严重影响用户对于音频播放设备的使用体验。为此,本实施方式将该音频播放设备设置为,当主机模块10安装于底座30,以使两者之间通过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31通过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31实现数据传输,将主机模块10通过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31对底座30发送蓝牙启动指令,使底座30响应于该蓝牙启动指令从而启动第三蓝牙模块33,第三蓝牙模块33启动后会与第一蓝牙模块12建立通信连接,以使主机模块10所输出的音频数据能够发送给扬声器模块32实现音频数据的播放。接上述实施方式,在主机模块10与底座30通过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31形成通信连接时,主机模块10会对耳机本体20发送蓝牙关闭指令,以使耳机本体20的第二蓝牙模块21关闭,断开其与第一蓝牙模块12的通信连接。
当主机模块10脱离底座30,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31的电性连接断开,主机模块10经过预设时间后会对底座30发送蓝牙断开指令,以使底座30相应于该蓝牙断开指令后第三蓝牙模块33断开与第一蓝牙模块12的通信连接,与此同时,主机模块10也会对耳机本体20发送蓝牙启动指令,使耳机本体20响应于该蓝牙启动指令从而启动第二蓝牙模块21,第二蓝牙模块21启动后会与第一蓝牙模块12建立通信连接,以使主机模块10所输出的音频数据能够发送给耳机本体20实现音频数据的播放。
通过上述所提供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主机模块10在底座30上的不同状态下实现与扬声器模块32或耳机本体20形成通信连接,免于用户手动操作,达到音频播放设备的播放形式快速切换的目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耳机本体20在非使用状态下可以安装在底座30上,也即,底座30上除了设置有提供主机模块10容置固定的空间以外,还提供有耳机本体20稳定放置的空间,当用户需要采用耳机本体20进行音频数据播放时,可从底座30上取出耳机本体20,配合主机模块10实现音频数据的播放。
请继续参考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则提供一种耳机本体20可拆卸安装在主机模块10上的实施方式。具体的,主机模块10还包括第三接口13,第一接口11与第三接口13错开设置于主机模块10,相应的,耳机本体20包括有与第三接口13相适配的第四接口22,耳机本体20可收纳于主机模块10或脱离主机模块10,并且当耳机本体20收纳于主机模块10时,第三接口13与第四接口22电连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主机模块10能够在收纳耳机本体20的状态下安装于底座30上,也就是说,第一接口11与第三接口13的错开设置,是为了避免耳机本体20在通过第四接口22与第三接口13实现电连接的状态下,主机模块10安装于底座30时与底座30发生干涉的情况。如图3-图4所示的,主机模块10相对的左右两侧分别提供有两至少部分耳机本体20嵌入的收纳槽,两耳机本体20可分别采用磁吸、卡扣、挂接等便于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对应的收纳槽当中,而第一接口11则设置在主机模块10的底部,使主机模块10仍能够通过其底部靠近底座30的方式与底座30之间形成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避免在耳机本体20安装于主机模块10,且主机模块10安装于底座30的情况下,耳机本体20与底座30发生干涉的情况,如图所示的,底座30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接口31,并在位于设有第二接口31的位置上开设有适配于安装有耳机本体20的主机模块10结构的收容槽,这样,在主机模块10能够在收纳耳机本体20时仍能够至少部分嵌装在该收容槽内,达到一种紧凑的配合结构,保证了主机模块10、耳机本体20以及底座30相互间的稳定配合关系。
总结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将上述收容槽定义为第二收纳部34,即第二收纳部34用于提供至少部分主机模块10以及至少部分耳机本体20的收纳空间,并且第二接口31设置在第二收纳部34当中。
以下,请参考图5,为了让主机模块10在单独使用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其功能,主机模块10还包括第一电池14,第一电池14用于为主机模块10供电,第一电池14与第三接口13电连接。相应的,由于耳机本体20在使用状态下与主机模块10之间没有电连接关系,故耳机本体20也包括有第二电池23,第二电池23用于为耳机本体20供电,第二电池23与第四接口22电连接,耳机本体20收纳于主机模块10时,第一电池14与第二电池23通过第三接口13与第四接口22电连接,第一电池14用于给第二电池23充电。
接上述实施方式,主机模块10与耳机本体20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三接口13与第四接口22的通信连接来实现。即,当耳机本体20收纳于主机模块10,两者通过第三接口13与第四接口22实现电连接时,主机模块10则会对耳机本体20发送蓝牙关闭指令,断开第一蓝牙模块12与第二蓝牙模块21之间的连接,而当耳机本体20从主机模块10上取出,第三接口13与第四接口22断开连接时,则主机模块10可以对耳机本体20发送蓝牙启动信号,或耳机本体20的控制单元对蓝牙模块发送蓝牙启动信号,让第一蓝牙模块12与第二蓝牙模块21建立连接。
以下还提供一种音频播放设备的使用场景,即当主机模块10安装于底座30,并且耳机本体20为被收纳于主机模块10时,主机模块10则可根据预设定,保持第一蓝牙模块12与第二蓝牙模块21的连接,或断开与第二蓝牙模块21的连接,转而与第三蓝牙模块33简历连接。
接上述主机模块10用于收纳耳机本体20的实施方式,上述开设与主机模块10的收纳槽定义为主机模块10第一收纳部15,第一收纳部15与至少部分耳机本体20结构相适配,以用于提供耳机本体20的收纳空间。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耳机本体20从主机模块10上取出,在耳机本体20被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5时,耳机本体20至少部分凸出主机模块10的外部,凸出主机模块10外部的耳机本体20部分用于提供用户手部持握位置。
而为了确保耳机本体20在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5的情况下,耳机本体20与主机模块10能够通过第四接口22与第三接口13形成电连接,本实施方式将第三接口13设置在第一收纳部15当中。而为了避免耳机本体20的存在对第一接口11形成干涉,导致主机模块10在收纳有耳机本体20时无法与底座30形成点连接关系,本实施方式将第一接口11设置在第一收纳部15的外部。
在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底座30所包括的第二机壳39需要提供主机模块10以及至少部分耳机本体20的容纳空间的关系,故第二机壳39的体积会设置为大于第一机壳19的结构形式,因此,第二机壳39内部所提供的安装腔体容积也会大于第一机壳19的内部空间,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二机壳39内设置第三电池,一般情况下,第三电池用于给底座30供电,并且,第三电池与第二接口31电连接,当主机模块10安装于底座30时,第三电池与第一电池14通过第二接口31与第一接口11电连接,以使第三电池能够给第一电池14充电。
而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第二机壳39内未设置电池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2,底座30还包括第五接口35以及有充电模块36,充电模块36分别与第五接口35以及第二接口31电连接,第五接口35被配置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其在具体应用中,充电模块36设置有延伸至第二机壳39外部的连接线371,并在连接线371远离控制板37的一端设置有上述的第五接口35,而充电模块36、第二接口31以及第五接口35则分别可与控制板37电连接,以使充电模块36通过控制板37与第二接口31及第五接口35形成电连接关系。在该实施方式中,主机模块10还包括第一电池14,第一电池14与第一接口11电连接,主机模块10安装于底座30时,外部电源通过第五接口35与充电模块36电连接,并通过第二接口31与第一接口11电连接,为第一电池14充电。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二机壳39内仅需设置充电模块36,可以理解的是,充电模块36所占用的安装空间远小于电池所需占用的安装空间,因此,第二机壳39在原有体积不变的基础上,能够采用更大功率(体积更大)的扬声器模块32,实现对音频播放音质的提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机壳39上,对应扬声器模块32的位置上还开设有出音孔391,实现进一步提高音频播放质量的目的。
同时,由于底座30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被稳定地放置在特定的支撑台上进行使用的缘故,主机模块10配合底座30的使用对便携性无太高要求,因此,即使采用底座30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方式,也不会过多的影响音频外放模式下的使用体验。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5,主机模块10还包括显示屏16、用于对主机模块10进行控制的第一处理器17,以及用于存储音频、文本数据的存储器18,显示屏16、第一接口11及存储器18分别与第一处理器17电连接。
其中,该显示屏16可以用于显示主机模块10内音频内容等信息,方便用户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或娱乐内容。为了方便用户选择操作,本实施方式的主机模块10可以设置有实体按键,通过实体按键对主机模块10进行操控,从而实现不同功能的选择,当然,主机模块10的显示屏16也可以为触控屏,即主机模块10可以采用触控屏与实体按键相结合的操作方式。
而在主机模块10还包括第三接口13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口13与第一处理器17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耳机本体20即包括有与第三接口13对应的第四接口22,耳机本体20可收纳于主机模块10或脱离主机模块10,当耳机本体20收纳于主机模块10时,第三接口13与第四接口22电连接。
如图5所示,耳机本体20包括有用于控制耳机本体20的第二处理器24,第二电池23、第四接口22以及第二蓝牙模块21分别与第二处理器24电连接。
一实施例中,底座30还设置有控制板37,以及对应控制板37至少部分外露于底座30外部的控制按键38,控制板37与第二接口31电连接,主机模块10安装于底座30时,控制板37与第一处理器17通过第二接口31与第一接口11电连接,这样,通过对底座30上的控制按键38进行操作,使该操作指令能够通过控制板37发送至主机模块10上,实现控制主机模块10实施相应功能,如切换音频播放内容,暂停、重新播放等。
综上,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音频播放设备,能够采用耳机本体20或底座30上的扬声器模块32实现音频播放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不同使用场景、条件下的选择,满足用于的不同音频播放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模块(10),包括第一接口(11)以及第一蓝牙模块(12);
耳机本体(20),包括第二蓝牙模块(21),所述第二蓝牙模块(21)用于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12)通信连接;
底座(30),包括第二接口(31)以及扬声器模块(32),所述主机模块(10)可安装于所述底座(30)或与所述底座(30)相分离,当所述主机模块(10)安装于所述底座(30)时,所述第一接口(11)与所述第二接口(31)电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还包括:
第三蓝牙模块(33),与所述扬声器模块(32)电连接,所述第三蓝牙模块(33)用于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12)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10)还包括第三接口(13),所述第一接口(11)与所述第三接口(13)错开设置于所述主机模块(10);
所述耳机本体(20)包括有与所述第三接口(13)对应的第四接口(22),所述耳机本体(20)可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10)或脱离所述主机模块(10),当所述耳机本体(20)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10)时,所述第三接口(13)与所述第四接口(2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10)还包括第一电池(14),所述第一电池(14)与所述第三接口(13)电连接;
所述耳机本体(20)还包括第二电池(23),所述第二电池(23)与所述第四接口(22)电连接,所述耳机本体(20)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10)时,所述第一电池(14)与所述第二电池(23)通过所述第三接口(13)与所述第四接口(22)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14)用于给所述第二电池(23)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10)上开设有第一收纳部(15),所述第一收纳部(15)与至少部分所述耳机本体(20)结构相适配,以用于提供所述耳机本体(20)的收纳空间;
所述第三接口(13)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部(15)当中,所述第一接口(11)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部(15)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上开设有第二收纳部(34),所述第二收纳部(34)用于提供至少部分所述主机模块(10)以及至少部分所述耳机本体(20)的收纳空间;
所述第二接口(31)设置在所述第二收纳部(34)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还包括第五接口(35)以及有充电模块(36),所述充电模块(36)分别与所述第五接口(35)以及所述第二接口(31)电连接,所述第五接口(35)被配置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主机模块(10)还包括第一电池(14),所述第一电池(14)与所述第一接口(11)电连接,所述主机模块(10)安装于所述底座(30)时,外部电源通过所述第五接口(35)与所述充电模块(36)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31)与所述第一接口(11)电连接,为所述第一电池(14)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10)还包括显示屏(16)、第一处理器(17)以及存储器(18),所述显示屏(16)、所述第一接口(11)及所述存储器(18)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17)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10)还包括第三接口(13),所述第三接口(13)与所述第一处理器(17)电连接;
所述耳机本体(20)包括有与所述第三接口(13)对应的第四接口(22),所述耳机本体(20)可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10)或脱离所述主机模块(10),当所述耳机本体(20)收纳于所述主机模块(10)时,所述第三接口(13)与所述第四接口(22)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还设置有控制板(37),以及对应所述控制板(37)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底座(30)外部的控制按键(38),所述控制板(37)与所述第二接口(31)电连接;
所述主机模块(10)安装于所述底座(30)时,所述控制板(37)与所述第一处理器(17)通过所述第二接口(31)与所述第一接口(11)电连接。
CN202320743336.1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Active CN220342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3336.1U CN220342467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3336.1U CN220342467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2467U true CN220342467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6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3336.1U Active CN220342467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2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123653A (ja) 無線通信装置
EP3188502A1 (en) Wireless earphon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same
US20060046656A1 (en) Bluetooth headset and bluetooth device connectable to audio equipment
US11431181B2 (en) Wireless sound output device with charging function
JP2001285439A (ja) 携帯電話装置および充電器
US20090268921A1 (en) Wireless headset with integrated media player
JP2002027049A (ja) オーディオプレーヤー付き携帯電話機
CN210807604U (zh) 一种具有音频播放功能的耳机仓
CN220342467U (zh)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CN216649957U (zh) 无线耳机盒及无线耳机装置
WO2012155399A1 (zh) 多媒体播放设备及通过其充电的无线耳机
US11503400B2 (en) Wireless headphone assembly
CN201904377U (zh) 一种手机及其电池
CN211630321U (zh) 音箱及音频系统
CN216086968U (zh) 设备组件
CN219285716U (zh) 组合式音频播放设备
CN220798472U (zh) 一种具有移动wifi及充电宝的智能可视化音箱
CN218602116U (zh) 一种音频播放组合设备
CN210629823U (zh) 一种无线充电蓝牙音箱
CN219181629U (zh) 一种发声单元可拆卸的电子设备
CN220357813U (zh) 基于骨传导技术的音频播放装置
CN218416600U (zh) 电子设备收纳盒及耳戴设备系统
CN217721326U (zh) 一种电视机
CN116055942A (zh) 一种智能设备以及耳机连接方法
CN219090722U (zh) 一种双模式助眠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