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1464U - 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1464U
CN220321464U CN202321554449.3U CN202321554449U CN220321464U CN 220321464 U CN220321464 U CN 220321464U CN 202321554449 U CN202321554449 U CN 202321554449U CN 220321464 U CN220321464 U CN 220321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pipe
gas
liquid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44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松信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44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1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1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1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其中,该换热装置包括:第一蒸发部,第一蒸发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室内机;第二蒸发部,第二蒸发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压缩机;气液分离部,第一蒸发部的输出端连通于气液分离部的输入端,气液分离部的液相输出端连通于第二蒸发部的液相输入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能够提高冷媒的分布均匀性,降低出口处过热气体比例过高的可能性,利于避免蒸发温度下降,降低换热装置结霜的风险,有利于提升室外机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实现产品用户使用体验的进一步改善。

Description

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制冷剂的吸热或放热来实现环境温度调节,因此换热器的性能对空调器的整体性能存在较大影响。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室外机换热器有时会出现结霜现象,且实际换热能力有时难以达到预期,进而影响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不利于产品使用体验的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
第一蒸发部,第一蒸发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室内机;
第二蒸发部,第二蒸发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压缩机;
气液分离部,第一蒸发部的输出端连通于气液分离部的输入端,气液分离部的液相输出端连通于第二蒸发部的液相输入端。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蒸发部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换热板翅,第一换热板翅形成有第一换热流路,至少两个第一换热板翅依次层叠布置;
介质输入管,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介质输入管连通于第一换热流路的输入端;
第一介质输出管,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第一介质输出管连通于第一换热流路的输出端。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气液分离部包括:
容置件,形成有容置腔,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和液相输出端均形成于容置件,且气相输出端和液相输出端均连通于容置腔;
其中,第一介质输出管连通于容置腔,气相输出端的位置高度高于液相输出端的位置高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气液分离部包括:
分离管,穿设于第一介质输出管,分离管的外周壁与第一介质输出管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分离管形成有导通口,导通口一端连通于间隙,另一端连通于分离管的内部;
第一排气管,连通于分离管内部;
第一排液管,连通于间隙;
其中,第一换热流路的轴向与第一介质输出管的轴向相离。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气液分离部包括:
多个隔板,隔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介质输出管的内周壁,另一端向第一介质输出管的中部延伸,多个隔板沿第一介质输出管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将第一介质输出管的内部限定出中部流通区域和沿中部流通区域周向分布的多个槽型流通区域;
第二排气管,连接于第一介质输出管,第二排气管的输入端对应于中部流通区域布置;
第二排液管,连接于第一介质输出管,第二排液管的输入端对应于槽型流通区域布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气液分离部包括:
第三排气管,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第三排气管的位置高度高于第一介质输出管的位置高度;
连接流路,形成于第一换热板翅,连接流路的一端位于第一介质输出管的管壁,另一端位于第三排气管的管壁;
第三排液管,连接于第一介质输出管的输出端。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用于连接压缩机。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蒸发部具有气相输入端,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连通于第二蒸发部的气相输入端。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蒸发部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换热板翅,第二换热板翅形成有第二换热流路,至少两个第二换热板翅依次层叠布置;
气相输入管,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气相输入管连通于第二换热流路的输入端;
液相输入管,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液相输入管连通于第二换热流路的输入端;
第二介质输出管,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第二介质输出管连通于第二换热流路的输出端。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蒸发部包括第一换热板翅的情况下,沿第一换热板翅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第二换热板翅设置于第一换热板翅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室外机,包括:
压缩机;
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换热装置,第二蒸发部的输出端连接于压缩机的输入端。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室外机还包括:
机壳,形成有安装空间、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压缩机和换热装置设置于安装空间内,第一蒸发部对应于第一通风口布置,第二蒸发部对应于第二通风口布置;
第一送风装置,设置于机壳内,且位于第一通风口和第一蒸发部之间;
第二送风装置,设置于机壳内,且位于第二通风口和第二蒸发部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室外机还包括:
单向阀,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通过单向阀连接于压缩机的输入端;或
第二膨胀阀,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通过第二膨胀阀连接于压缩机的输入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室内机,包括室内介质流路;
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室外机,压缩机连接于室内介质流路的一端,第一蒸发部连接于室内介质流路的另一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作为室外机的一个部件,前述换热装置包括有第一蒸发部、第二蒸发部和气液分离部,其中,第一蒸发部的输入端和第二蒸发部的输出端分别用于连接室内机和压缩机,从而换热装置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参与冷媒循环,并提高冷媒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气液分离部的输入端与第一蒸发部的输出端相连通,从而可以接收到第一蒸发部输出的冷媒,前述冷媒在经过第一蒸发部后通常会处于两相状态,也即处于气相和液相混合的状态,前述气液分离部能够对前述两相状态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处理,以使两相状态的冷媒被分离成干燥度较低的液相冷媒和干燥度较高的气相冷媒,气液分离部的液相输出端与第二蒸发部的液相输入端相连通,从而可以将分离出的液相冷媒供给至第二蒸发部进行进一步的换热,避免冷媒以两相混合状态进入第二蒸发部,有利于防止不同相态的冷媒在第二蒸发部内流动时,因流速影响而引起的各相冷媒分布不均的现象发生,提高冷媒在第二蒸发部内的分布均匀性,进而能够降低换热装置出口处过热气体比例过高的可能性,利于换热装置充分发挥换热性能并避免蒸发温度下降,降低换热装置结霜的风险,有利于提升室外机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实现产品用户使用体验的进一步改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蒸发部第一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蒸发部第二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换热板翅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图4示出的第一换热板翅沿A-A方向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二蒸发部第一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二蒸发部第二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换热板翅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为图8示出的第二换热板翅沿B-B方向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0为图8示出的第二换热板翅沿C-C方向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气液分离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为图11示出的气液分离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气液分离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为图13示出的气液分离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5为图13示出的D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实施例的气液分离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7为图16示出的气液分离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实施例的气液分离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蒸发部和第二蒸发部的示意性连接关系图;
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蒸发部和第二蒸发部的示意性连接关系图;
图2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室外机第一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室外机第二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4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5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其中,图1至图2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室外机;20室内机;30室外气体防止阀;40室外液体防止阀;
21室内换热器;22第一连接口;23第二连接口;24第三送风装置;25第二温度检测装置;26第三温度检测装置;
100换热装置;200压缩机;300机壳;400第一送风装置;500第二送风装置;600四通阀;700受液器;800a单向阀;800b第二膨胀阀;900第一温度检测装置;
110第一蒸发部;111第一换热板翅;112介质输入管;113第一介质输出管;
120第二蒸发部;121第二换热板翅;122气相输入管;123液相输入管;124第二介质输出管;
130气液分离部;131容置件;133分离管;135隔板;137连接流路;138a第一排气管;139a第一排液管;138b第二排气管;139b第二排液管;138c第三排气管;
140第一膨胀阀;
1201液相输入端;1202气相输入端;
1301液相输出端;1302气相输出端;
1111第一换热流路;
1211第二换热流路;1212衔接流路;
1311容置腔;
1331间隙;1332导通口;
1351中部流通区域;1352槽型流通区域;
301第一通风口;302第二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至图2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换热装置100,包括:第一蒸发部110,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室内机20;第二蒸发部120,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压缩机200;气液分离部130,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出端连通于气液分离部130的输入端,气液分离部130的液相输出端1301连通于第二蒸发部120的液相输入端12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100包括有第一蒸发部110、第二蒸发部120和气液分离部130,在实际应用中,前述换热装置100可以作为室外机10的一个部件,其中,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入端和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分别用于连接室内机20和压缩机200,从而换热装置100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参与冷媒循环,并提高冷媒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通常包括有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往往具有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四通阀等设备和管路元件的室外介质流路,室内机相应地具有包括室内换热器等设备和管路元件的室内介质流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10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作为前述室外换热器使用。
示例性地,以图23至25中示出的空调器为例,在前述换热装置100所属的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冷媒在流经前述换热装置100的过程中,能够向外界环境释放热量并冷凝为液相冷媒,相应地,可以将前述换热装置100视为冷凝器,液相冷媒在流经室内换热器21时能够吸收室内环境的热量并蒸发为气相冷媒,以使室内环境温度降低,相应地,可以将室内换热器21视为蒸发器;在前述换热装置100所属的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冷媒在流经前述换热装置100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并蒸发为气相冷媒,相应地,可以将前述换热装置100视为蒸发器,气相冷媒在流经室内换热器21时能够向室内环境释放热量并冷凝为液相冷媒,以使室内温度提升,相应地,可以将室内换热器21视为蒸发器。
可以理解的是,在前述换热装置100所属的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可以向压缩机200供给冷媒,且室内机20输出的冷媒可以由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入端接收,从而在制热模式下,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入端和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可以分别视为换热装置100的入口和出口;在前述换热装置100所属的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冷媒的流向与制热模式相反,从而压缩机200输出的冷媒可以由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接收,且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入端可以向室内机20供给冷媒,进而在制冷模式下,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入端和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可以分别视为换热装置100的出口和入口。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放热冷凝后的液态冷媒通常会在进入室外换热器前减压至两相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两相状态的流体在沿管路流动时,往往由于干燥度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流动状态,例如,在冷媒的干燥度大于或等于0.1且小于或等于0.2时,两相混合状态的冷媒通常会在管路中以气泡流或团状流的形式流动,也即气相冷媒以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液相冷媒之中;又如,在冷媒的干燥度大于或等于0.4且小于或等于0.6时,两相混合状态的冷媒通常会在管路中以环状流或喷雾环状流的形式流动,也即液相冷媒在管壁附近处流动,气相冷媒在管路中央区域流动,或气相冷媒中伴有雾状的液相冷媒。从而,处于两相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沿室外换热器的内部流路流动过程中,往往会受流速影响,导致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分布不均,进而造成室外换热器的出口处容易出现过热气体比例过高的现象,极有可能导致室外换热器蒸发温度下降,产生结霜现象,导致室外换热器和空调器整体的性能降低,影响制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100的气液分离部130的输入端与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出端相连通,从而可以接收到第一蒸发部110输出的冷媒,前述冷媒在经过第一蒸发部110后通常会处于两相状态,也即处于气相和液相混合的状态,前述气液分离部130能够对前述两相状态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处理,以使两相状态的冷媒被分离成干燥度较低的液相冷媒和干燥度较高的气相冷媒,气液分离部130的液相输出端1301与第二蒸发部120的液相输入端1201相连通,从而可以将分离出的液相冷媒供给至第二蒸发部120进行进一步的换热,避免冷媒以两相混合状态进入第二蒸发部120,有利于防止不同相态的冷媒在第二蒸发部120内流动时,因流速影响而引起的各相冷媒分布不均的现象发生,提高冷媒在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分布均匀性,进而能够降低换热装置100出口处过热气体比例过高的可能性,利于换热装置100充分发挥换热性能并避免蒸发温度下降,降低换热装置100结霜的风险,有利于提升室外机10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实现产品用户使用体验的进一步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空调器中,为了制热模式下避免制热模式下室外蒸发器出现结霜现象,有时会在室外换热器的入口处布置一气液分离器,然而,由于室外换热前的减压处理并不会导致冷媒具有较高的干燥度,因而即便利用气液分离器进行室外换热前的分离处理,效果也极为有限,且随着液相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不断换热相变,气相冷媒的比例逐步增大,结霜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仍然较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100基于前述设置,在换热装置100所属的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能够利用气液分离部130在换热装置100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进行冷媒的气液分离处理,进而改善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冷媒分布均匀性,极大程度上降低换热装置100发生结霜现象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气液分离部130可以是但不限于重力式气液分离器、离心式气液分离器、张力式气液分离器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前述气液分离器可以是相对于第一蒸发部110和第二蒸发部120独立的部件,也可以是集成于第一蒸发部110或第二蒸发部120。
如图1所示,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换热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有第一膨胀阀140,第一膨胀阀140连通于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入端,从而能够利用第一膨胀阀140进行待换热冷媒的换热前减压。
如图2至图5、图11、图13、图14、图16至图20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蒸发部11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换热板翅111,第一换热板翅111形成有第一换热流路1111,至少两个第一换热板翅111依次层叠布置;介质输入管112,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介质输入管112连通于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输入端;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第一介质输出管113连通于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输出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蒸发部110可以是层叠型板翅式换热器,相应地,第一蒸发部110可以包括有介质输入管112、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和至少两个依次层叠布置的第一换热板翅111,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均形成有第一换热流路1111,介质输入管112和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均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入端形成于介质输入管112,前述第一蒸发部110的输出端形成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从而在制热模式下,第一蒸发部110可以通过介质输入管112接收待换热的冷媒。前述各个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输入端均连通于介质输入管112,各个第一换热管路的输出端均连通于第一介质输出端,从而待换热冷媒可以由介质输入管112分配至各个第一换热流路1111,以通过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并在换热后通过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对外输出。基于前述设置,第一蒸发部110能够将集中输入的待换热冷媒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改善冷媒在第一蒸发部110内的分布均匀性,并利用第一换热板翅111提高第一蒸发部110的整体换热面积,进而提升第一蒸发部110的换热效率和换热能力,有利于改善产品的制热性能。
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第一换热翅片可以形成有多个第一换热流路1111,以进一步提高第一蒸发部110的冷媒分配效果,提升第一蒸发部110的换热性能。如图5所示,前述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直径D1可以是数百微米或数千微米,例如,可以大于或等于100μm且小于10mm,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利于待换热冷媒进一步分散,提高冷媒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在前述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截面不为圆形的情况下,前述直径可以是等效直径或该截面形状内接圆的直径。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在实际应用中,介质输入管112和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度,相应地,第一换热板翅111可与介质输入管112或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相垂直,有利于减少重力影响,便于介质输入管112内的冷媒更为均匀地分配至各个第一换热管路,并利于换热后的冷媒汇集至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前述介质输入管112和前述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可以与第一换热板翅111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每个第一换热板翅111可以形成有部分的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和部分的介质输入管112,在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依次堆叠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各个部分可以依次连接,介质输入管112的各个部分也能够依次连接,进而组成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和介质输入管112。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气液分离部130包括:容置件131,形成有容置腔1311,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和液相输出端1301均形成于容置件131,且气相输出端1302和液相输出端1301均连通于容置腔1311;其中,第一介质输出管113连通于容置腔1311,气相输出端1302的位置高度高于液相输出端1301的位置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液分离部130可以包括有容置件131,容置件131形成有容置腔1311,前述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和液相输出端1301均形成于容置件131并与前述容置腔1311相连通,且气相输出端1302的位置高度高于液相输出端1301的位置高度,前述第一介质输出管113与前述容置腔1311相连通,从而冷媒流经第一蒸发部110后可以进一步流入前述容置腔1311,在制热模式下,部分的冷媒在流经第一蒸发部110的过程中会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并蒸发,因而第一介质输出管113输出至容置腔1311的冷媒会是气液两相混合的状态,容置腔1311内的冷媒会进一步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分离,密度较轻的气相冷媒会处于容置腔1311中位置高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密度较大的液相冷媒会处于容置腔1311中位置高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基于前述气相输出端1302和液相输出端1301的位置差异,分离出的气相冷媒能够通过位置高度较高的气相输出端1302输出容置腔1311,分离出的液相冷媒能够通过位置高度较低的液相输出端1301输出容置腔1311,实现冷媒的气液分离处理,有利于在后续的换热过程中提高冷媒在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分布均匀性,进而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气相输出端1302的位置高度和液相输出端1301的位置高度指的是重力方向上的位置高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安装换热装置100的过程中,对容置件131的位置姿态进行调整,以使气相输出端1302的位置高度高于液相输出端1301的位置高度。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气液分离部130包括:分离管133,穿设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分离管133的外周壁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间隙1331,分离管133形成有导通口1332,导通口1332一端连通于间隙1331,另一端连通于分离管133的内部;第一排气管138a,连通于分离管133内部;第一排液管139a,连通于间隙1331;其中,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轴向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轴向相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液分离部130可以包括有分离管133、第一排气管138a和第一排液管139a,其中,分离管133穿设在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内,且分离管133的外周壁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间隙1331,以便于冷媒在前述间隙1331内流动,第一换热板翅111形成的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轴向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轴向相离,从而冷媒在第一换热流路1111内流动时的流速方向不会经过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径向,进而冷媒在经第一换热流路1111流入第一介质输出管113时的初速度能够偏离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径向,利于冷媒在前述间隙1331内绕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周向流动。在制热模式下,部分的冷媒在流经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过程中会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并蒸发,因而流入前述间隙1331内的冷媒呈气液两相混合状态,在绕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周向流动的过程中,气液两相混合状态的冷媒会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密度相对较高的液相冷媒会更加易于向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内周壁靠近,相应地,密度相对较低的气相冷媒则会靠近于前述分离管133,分离管133形成有导通口1332,导通口1332的两端分别连通分离管133的内部和前述间隙1331,从而在前述间隙1331内流动且靠近于分离管133的气相冷媒能够通过导通口1332进入到分离管133内部,进而气液分离部130基于前述设置,能够通过离心分离的方式,将液相冷媒和气相冷媒分离在分离管133内外两侧。
第一排气管138a和第一排液管139a分别连通于前述分离管133的内部和前述间隙1331,从而第一排气管138a能够接收到分离管133内部的气相冷媒,第一排液管139a能够接收到前述间隙1331内的液相冷媒,并便于气液分离部130将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相对独立地进行对外输出,实现冷媒的气液分离处理,有利于在后续的换热过程中提高冷媒在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分布均匀性,进而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同时,由于分离管133穿设在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内,也能够提高气液分离部130与第一蒸发部110之间的集成度,减少气液分离部130的占用空间,提高换热装置100的结构紧凑性,进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小型化水平。
示例性地,如图14所示,分离管133可以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同轴布置,以便于冷媒在前述间隙1331内更为稳顺地绕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周向流动,提高气液分离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如图13和图15所示,第一排气管138a可以为折弯管,且部分第一排气管138a位于第一排液管139a内,第一排气管138a的输入端可以连通于前述分离管133并位于第一排液管139a内,且第一排液管139a的输入端连通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从而便于第一排气管138a和第一排液管139a分别接入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第一排气管138a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排液管139a的管壁,进而利于第一排气管138a的输出端和第一排液管139a的输出端相互分离,有助于实现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的独立输出。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气液分离部130包括:多个隔板135,隔板13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内周壁,另一端向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中部延伸,多个隔板135沿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将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内部限定出中部流通区域1351和沿中部流通区域1351周向分布的多个槽型流通区域1352;第二排气管138b,连接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第二排气管138b的输入端对应于中部流通区域1351布置;第二排液管139b,连接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第二排液管139b的输入端对应于槽型流通区域1352布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液分离部130可以包括有第二排气管138b、第二排液管139b和多个隔板135,其中,前述隔板135的一端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内周壁连接,另一端向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中部延伸,且多个隔板135沿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周向间隔布置,从而将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内部限定出中部流通区域1351和多个槽型流通区域1352,前述多个槽型流通区域1352沿中部流通区域1351周向分布,在制热模式下,部分的冷媒在流经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过程中会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并蒸发,因而流入经第一换热流路1111流入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内的冷媒呈气液两相混合状态,基于前述隔板135的布置,气液两相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沿第一介质输出管113流动的过程中,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密度相对较大的液相冷媒容易粘附在隔板135并在前述槽型流通区域1352内流动,密度相对较小的气相冷媒则易于在前述中部流通区域1351内流动,进而气液分离部130能够利用不同相态冷媒之间的表面张力差异,将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相互分离。
第二排气管138b和第二排液管139b分别连通于前述中部流通区域1351和前述槽型流通区域1352,从而第二排气管138b能够接收到中部流通区域1351中的气相冷媒,第二排液管139b能够接收到前述槽型流通区域1352中的液相冷媒,并便于气液分离部130将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相对独立地进行对外输出,实现冷媒的气液分离处理,有利于在后续的换热过程中提高冷媒在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分布均匀性,进而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同时,由于各个隔板135设置在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内,也能够提高气液分离部130与第一蒸发部110之间的集成度,减少气液分离部130的占用空间,提高换热装置100的结构紧凑性,进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小型化水平。
示例性地,如图17所示,第一换热管路的输出端可以经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管壁导通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内部,从而第一换热管路内的气液两相混合冷媒在流入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内时,可以优先经过槽型流通区域1352,以便于利用不同相态冷媒之间的表面张力差异,将液相冷媒更为高效和可靠地留在槽型流通区域1352内,提高气液分离的执行效率和分离效果,为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冷媒分布均匀性提升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示例性地,如图16所示,第二排气管138b和第二排液管139b的可以分别采取与第一排气管138a和第一排液管139a相似的结构形式,且第二排气管138b的输入端对应于前述中部流通区域1351布置,第二排液管139b的输入端可以对应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输出端布置。
如图1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气液分离部130包括:第三排气管138c,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第三排气管138c的位置高度高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位置高度;连接流路137,形成于第一换热板翅111,连接流路137的一端位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管壁,另一端位于第三排气管138c的管壁;第三排液管,连接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输出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液分离部130可以包括有第三排气管138c、第三排液管和连接流路137,其中,第三排气管138c穿设于第一蒸发部110的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以便于第一排气管138a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形成沿程对应关系,连接流路137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关闭和第三排气管138c的管壁,从而第三排气管138c可以通过连接流路137连通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在制热模式下,部分的冷媒在流经第一换热流路1111的过程中会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并蒸发,因而流入经第一换热流路1111流入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内的冷媒呈气液两相混合状态,通过设置第三排气管138c的位置高度高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位置高度,气液两相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沿第一介质输出管113流动的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密度相对较高的液相冷媒易于持续沿位置高度相对较低的第一介质输出管113流动,密度相对较低的气相冷媒则易于通过前述连接流路137向位置高度相对较高的第三排气管138c靠近并进入到第三排气管138c内部,进而气液分离部130能够将气相冷媒从液相冷媒中分离出来,并便于通过第三排气管138c进行气相冷媒的独立对外输出。
第三排液管连接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输出端,从而第三排液管能够接收到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内的液相冷媒,进而便于气液分离部130通过第三排液管进行液相冷媒的独立对外输出,实现冷媒的气液分离处理,有利于在后续的换热过程中提高冷媒在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分布均匀性,进而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同时,由于第三排气管138c穿设在各个第一换热板翅111,也能够提高气液分离部130与第一蒸发部110之间的集成度,减少气液分离部130的占用空间,提高换热装置100的结构紧凑性,进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小型化水平。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第三排气管138c的位置高度和前述第一介质输出管113的位置高度指的是重力方向上的位置高度。
示例性地,如图18所示,第三排气管138c可以平行于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布置,前述连接流路137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连接流路137沿第一介质输出管113或第三排期管的轴向间隔布置,以便于第三排气管138c在第一介质输出管113布置方向上的多个位置进行气相冷媒的接收,有利于提高气液分离的执行效率和分离效果。
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用于连接压缩机200。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可以用于连接压缩机200,从而在制热模式下,气液分离部130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可以直接输送至压缩机200,无需进一步经过第二蒸发部120进行换热,可以理解的是,在制热模式下,换热装置100用于促进冷媒吸收外界环境中的热量并蒸发,从而气相冷媒在第二蒸发部120内的换热量相对较小,基于前述设置,有利于提高冷媒的循环效率,进而提高制热效率。
如图1和图2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蒸发部120具有气相输入端1202,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连通于第二蒸发部120的气相输入端1202。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蒸发部120还可以形成有气相输入端1202,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可以与第二蒸发部120的气相输入端1202相连通,从而气液分离部130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可以进入到第二蒸发部120中参与进一步的换热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换热量,为换热装置100所属空调的制热性能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并且,由于气液分离部130分离出的液相冷媒通过第二蒸发部120的液相输入端1201输入,从而第二蒸发部120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的接收,避免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在输入第二蒸发部120时发生混合,能够降低因流速导致的冷媒分布不均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冷媒在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分布均匀性,进而能够降低换热装置100出口处过热气体比例过高的可能性,利于换热装置100充分发挥换热性能并避免蒸发温度下降,降低换热装置100结霜的风险,有利于提升室外机10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实现产品用户使用体验的进一步改善。
如图6至图10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蒸发部12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换热板翅121,第二换热板翅121形成有第二换热流路1211,至少两个第二换热板翅121依次层叠布置;气相输入管122,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121,气相输入管122连通于第二换热流路1211的输入端;液相输入管123,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121,液相输入管123连通于第二换热流路1211的输入端;第二介质输出管124,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121,第二介质输出管124连通于第二换热流路1211的输出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蒸发部120可以是层叠型板翅式换热器,相应地,第二蒸发部120可以包括有气相输入管122、液相输入管123、第二介质输出管124和至少两个依次层叠布置的第二换热板翅121,各个第二换热板翅121均形成有第二换热流路1211,气相输入管122、液相输入管123和第二介质输出管124均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121,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第二蒸发部120的气相输入端1202形成于气相输入管122,前述第二蒸发部120的液相输入端1201形成于液相输入管123,前述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形成于第二介质输出管124,从而在制热模式下,第二蒸发部120可以通过气相输入管122和液相输入管123分别接收待换热的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并防止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在输入第二蒸发部120时发生大范围地混合,有利于提高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冷媒分布均匀性。
前述气相输入管122和前述液相输入管123均连通于各个第二换热流路1211的输入端,各个第二换热管路的输出端均连通于第二介质输出端,从而待换热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可以分别由气相输入管122和液相输入管123分配至各个第二换热流路1211,以通过各个第二换热板翅121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并在换热后集中通过第二介质输出管124对外输出。基于前述设置,第二蒸发部120能够保证每个第二换热流路1211分配到待换热的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避免气液两相混合的冷媒因流速影响导致部分的第二换热流路1211无法分配到气相冷媒或液相冷媒的问题发生,改善冷媒在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分布均匀性,并利用第二换热板翅121提高第二蒸发部120的整体换热面积,进而提升第二蒸发部120的换热效率和换热能力,有利于改善产品的制热性能。
示例性地,如图6和图8所示,每个第二换热翅片可以形成有多个第二换热流路1211,以进一步提高第二蒸发部120的冷媒分配效果,提升第二蒸发部120的换热性能。如图9所示,前述第二换热流路1211的直径D2可以是数百微米或数千微米,例如,可以大于或等于100μm且小于10mm,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利于待换热冷媒进一步分散,提高冷媒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在前述第二换热流路1211的截面不为圆形的情况下,前述直径可以是等效直径或该截面形状内接圆的直径。
可以理解的是,气相输入管122和液相输入管123均可以直接连通第二换热流路1211的输入端;或者,如图8和图10所示,第二换热翅片亦可以形成有衔接流路1212,衔接流路1212的两端分别连通气相输入管122和液相输入管123,液相输入管123直接连通第二换热流路1211的输入端,气相输入管122可以通过衔接流路1212和液相输入管123间接连通第二换热流路1211,通过在每个第二换热板翅121上设置前述衔接流路1212,亦能够保证各个第二换热流路1211同时接收到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进而保证第二蒸发部120内的冷媒分布均匀性。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前述衔接流路1212的直径D3可以是数百微米或数千微米,例如,可以大于或等于100μm且小于10mm,在前述衔接流路1212的截面不为圆形的情况下,前述直径可以是等效直径或该截面形状内接圆的直径。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气相输入管122、液相输入管123和第二介质输出管124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度,相应地,第二换热板翅121可与,气相输入管122或液相输入管123或第二介质输出管124相垂直,有利于减少重力影响,便于介质输入管112内的冷媒更为均匀地分配至各个第二换热管路,并利于换热后的冷媒汇集至第二介质输出管124;前述气相输入管122、液相输入管123和前述第二介质输出管124可以与第二换热板翅121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每个第二换热板翅121可以形成有部分的第二介质输出管124、部分的气相输入管122和部分的液相输入管123,在各个第二换热板翅121依次堆叠后,第二介质输出管124的各个部分可以依次连接,气相输入管122和液相输入管123的各个部分也能够依次连接,进而组成第一介质输出管113、气相输入管122和液相输入管123。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一蒸发部110包括第一换热板翅111的情况下,沿第一换热板翅11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第二换热板翅121设置于第一换热板翅111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蒸发部110包括前述第一换热板翅111的情况下,也即第一蒸发部110和第二蒸发部120均为层叠型板翅式换热器的情况下,第二换热板翅121可以沿第一换热板翅11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换热板翅111的一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装置100的结构紧凑性,进而提高产品的小型化水平,并有利于减少第一蒸发部110和第二蒸发部120连接气液分离部130时的管路布置难度,有利于提高换热装置100的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19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换热板翅121沿第一换热板翅111长度方向布置于第一换热板翅111的一侧时的状态;图20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换热板翅121沿第一换热板翅111宽度方向布置于第一换热板翅111的一侧时的状态。
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第一换热板翅111和第二换热板翅12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从而有利于减少换热板翅制作时的模具数量,降低换热装置100的生产成本,并提高换热装置100的生产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换热装置100的结构紧凑性,进一步降低换热装置100的组装难度。
如图21至图2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室外机10,包括:压缩机200;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换热装置100,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连接于压缩机200的输入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10包括有压缩机200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换热装置100,其中,前述换热装置100的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连接于压缩机200的输入端,从而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蒸发部120输出的换热后冷媒可以供给至压缩机200,以便利用压缩机200进行冷媒的增压,为室外机10所属空调器的冷媒循环过程的稳顺进行提供保障。
如图23至图25所示,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室外机10还可以包括有四通阀600和受液器700,其中,四通阀600的第一端口连接于压缩机200的输入端,四通阀600的第二端口连通于第二蒸发部120的输出端,四通阀600的第三端口通过前述受液器700连通于压缩机200的输出端,四通阀600的第四端口用于连接室内机20。
如图23至图25所示,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室外机10还可以包括有室外气体防止阀30和室外液体防止阀40,其中,室外气体防止阀30设置在压缩机四通阀600的第四端口与室内机20之间,室外液体防止阀40设置在室内机20与第一蒸发部110之间。
如图23至图25所示,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室外机10还可以包括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900,第一温度检测装置900用于检测换热装置100的温度信息。
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室外机10还包括:机壳300,形成有安装空间、第一通风口301和第二通风口302,压缩机200和换热装置100设置于安装空间内,第一蒸发部110对应于第一通风口301布置,第二蒸发部120对应于第二通风口302布置;第一送风装置400,设置于机壳300内,且位于第一通风口301和第一蒸发部110之间;第二送风装置500,设置于机壳300内,且位于第二通风口302和第二蒸发部120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室外机10还可以包括有机壳300、第一送风装置400和第二送风装置500,其中,机壳300形成有安装空间和与前述安装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风口301和第二通风口302,前述压缩机200和换热装置100均设置在安装空间内,从而室外机10可以利用机壳300为压缩机200和换热装置100提供结构防护,第一蒸发部110和第二蒸发部120分别对应于第一通风口301和第二通风口302布置,第一送风装置400设置在第一通风口301和第一蒸发部110之间,第二送风装置500设置在第二通风口302和第二蒸发部120之间,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的换热效率,增强室外机10的整体性能,为制热或制冷的高效进行提供保障。
示例性地,如图21和图22所示,机壳300可以为堆栈式结构,第一通风口301和第二通风口302可以沿机壳30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从而第一蒸发部110和第二蒸发部120亦能够相应地沿机壳300的高度方向布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室外机10的结构紧凑性,减少室外机10的空间占用。
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室外机10还包括:单向阀800a,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通过单向阀800a连接于压缩机200的输入端;或第二膨胀阀800b,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通过第二膨胀阀800b连接于压缩机200的输入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室外机10还可以包括有单向阀800a,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可以通过单向阀800a连接于压缩机200的输入端,从而基于前述设置,一方面,在制热模式下,气液分离部130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可以直接输送至压缩机200,无需进一步经过第二蒸发部120进行换热,有利于提高冷媒的循环效率,进而提高制热效率;另一方面,在制冷模式下,能够利用单向阀800a保证冷媒流经第一换热部,避免冷媒直极流向气液分离部130,有利于保证换热量。
或者,室外机10还可以包括有第二膨胀阀800b,气液分离部130的气相输出端1302通过第二膨胀阀800b连接于压缩机200的输入端,从而基于前述设置,一方面,在制热模式下,气液分离部130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可以直接输送至压缩机200,无需进一步经过第二蒸发部120进行换热,有利于提高冷媒的循环效率,进而提高制热效率;另一方面,在制冷模式下,可以通过关闭第二膨胀阀800b的方式,保证冷媒流经第一换热部,避免冷媒直极流向气液分离部130,有利于保证换热量。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10由于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装置100,因而具备了该换热装置100的一切有益效果,这里不做赘述。
如图23至图2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20,包括室内介质流路;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室外机10,压缩机200连接于室内介质流路的一端,第一蒸发部110连接于室内介质流路的另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有室内机20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室外机10,其中,室内机20包括有室内介质流路,前述室内介质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压缩机200和第一蒸发部110,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冷媒可以在室内机20和室外机10之间进行循环,已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进行调控。
示例性地,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冷媒在流经前述换热装置100的过程中,能够向外界环境释放热量并冷凝为液相冷媒,液相冷媒在流经室内介质流路时能够吸收室内环境的热量并蒸发为气相冷媒,以使室内环境温度降低,流出室内介质流路的冷媒能够进一步流向压缩机200,在经过压缩机200的增压后重新流入换热装置100进行制冷循环;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冷媒在流经前述换热装置100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并蒸发为气相冷媒,随即通过压缩机200增压,增压后的气相冷媒在流经室内介质流路时能够向室内环境释放热量并冷凝为液相冷媒,以使室内温度提升,流出室内介质流路的冷媒能够进一步流向换热装置100,重新进行制热循环。
如图23至图25所示,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有室内换热器21和第三送风装置24,前述室内换热器21设置于前述室内介质流路,以便于提高室内机20的换热效率,并向室内环境中输送气流。可以理解的是,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有壳体,前述室内换热器21和第三送风装置24设置于前述壳体内,壳体形成有送风口,第三送风可以用于通过前述送风口向室内环境输送气流。
如图23至图25所示,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25和第三温度检测装置26。其中,第二温度检测装置25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21的温度信息,以便于在制热循环或制冷循环的过程中,通过前述室内换热器21的温度信息确定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进而为压缩机200的运行参数控制提供参考;第三温度检测装置26用于检测室内机20所处环境的温度信息,以便于根据前述环境的温度信息与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的比对结果,判断空调器的运行情况。
如图23至图25所示,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有第一连接口22和第二连接口23,前述第一连接口22和第二连接口23分别设置在室内介质流路的两端,且第一连接口22位于室内介质流路与第一蒸发部110之间,第二连接口23位于室内介质流路和压缩机200之间,从而基于第一连接口22和第二连接口23的设置,便于控制室内介质流路、压缩机200和换热装置100之间的流路通断,以便于进行空调器的维护。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蒸发部,所述第一蒸发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室内机;
第二蒸发部,所述第二蒸发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压缩机;
气液分离部,所述第一蒸发部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气液分离部的输入端,所述气液分离部的液相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蒸发部的液相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部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换热板翅,所述第一换热板翅形成有第一换热流路,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换热板翅依次层叠布置;
介质输入管,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所述介质输入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的输入端;
第一介质输出管,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包括:
容置件,形成有容置腔,所述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和液相输出端均形成于所述容置件,且所述气相输出端和所述液相输出端均连通于所述容置腔;
其中,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连通于所述容置腔,所述气相输出端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液相输出端的位置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包括:
分离管,穿设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所述分离管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分离管形成有导通口,所述导通口一端连通于所述间隙,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分离管的内部;
第一排气管,连通于所述分离管内部;
第一排液管,连通于所述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轴向相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包括:
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内周壁,另一端向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中部延伸,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将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内部限定出中部流通区域和沿所述中部流通区域周向分布的多个槽型流通区域;
第二排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所述第二排气管的输入端对应于所述中部流通区域布置;
第二排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所述第二排液管的输入端对应于所述槽型流通区域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包括:
第三排气管,穿设于各个第一换热板翅,所述第三排气管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位置高度;
连接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换热板翅,所述连接流路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管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排气管的管壁;
第三排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蒸发部具有气相输入端,所述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蒸发部的气相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部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换热板翅,所述第二换热板翅形成有第二换热流路,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板翅依次层叠布置;
气相输入管,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所述气相输入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输入端;
液相输入管,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所述液相输入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输入端;
第二介质输出管,穿设于各个第二换热板翅,所述第二介质输出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蒸发部包括第一换热板翅的情况下,沿所述第一换热板翅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换热板翅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板翅的一侧。
1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第二蒸发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壳,形成有安装空间、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蒸发部对应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布置,所述第二蒸发部对应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布置;
第一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一蒸发部之间;
第二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第二蒸发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单向阀,所述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通过所述单向阀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或
第二膨胀阀,所述气液分离部的气相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膨胀阀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包括室内介质流路;
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所述压缩机连接于所述室内介质流路的一端,所述第一蒸发部连接于所述室内介质流路的另一端。
CN202321554449.3U 2023-06-16 2023-06-16 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20321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4449.3U CN220321464U (zh) 2023-06-16 2023-06-16 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4449.3U CN220321464U (zh) 2023-06-16 2023-06-16 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1464U true CN220321464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4449.3U Active CN220321464U (zh) 2023-06-16 2023-06-16 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1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5860B2 (en) Multichannel evaporator with flow mixing manifold
US7677057B2 (en)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with dissimilar tube spacing
US7600393B2 (en) Refrigerant distributing device for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WO2013094206A1 (en) Heat and mass exchanger for liquid desiccant air conditioners
EP2184564A2 (en) Distributor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090025409A1 (en)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CN103140728A (zh) 制冷回路
CN112567193B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JP2008267689A (ja) 冷媒分配器
CN211146714U (zh) 冷凝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室外机
CN220321464U (zh) 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空调器
JP2019522165A (ja) 部屋の天井の下に設置するための冷却装置
EP4253872A1 (en) Evaporative condense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same
CN110748983A (zh) 冷凝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室外机
KR102169284B1 (ko)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JP2006162225A (ja) 空調装置
KR101080308B1 (ko) 흡수식 냉동시스템의 흡수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냉식 흡수식 냉동기
TW202328605A (zh) 用於冷卻器之節熱器
WO2024035928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hvac&r system
CN115077117A (zh) 空调器
CN116026062A (zh) 一种均液分流隔板及其应用
KR20150045752A (ko)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KR101090228B1 (ko) 흡수식 냉동기
KR20180080879A (ko) 열교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