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9487U -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9487U
CN220309487U CN202222735849.6U CN202222735849U CN220309487U CN 220309487 U CN220309487 U CN 220309487U CN 202222735849 U CN202222735849 U CN 202222735849U CN 220309487 U CN220309487 U CN 220309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shing
negative pressure
liquid
su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58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延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ngke Su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ngke Su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ngke Su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ngke Su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58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9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9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9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壳,由外壳主体、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外壳主体的积液罐组成,积液罐通过吸引管连通至伤口敷料处;夹闭开关,设置于外壳主体或积液罐上,用于控制吸引管的通闭;负压泵,设置于外壳主体内且与积液罐连通抽吸形成积液罐内的负压环境;冲洗泵,设置于外壳主体内且对冲洗管内的流体形成驱动,其一端连通冲洗液源,另一端连通至伤口敷料处并与吸引管连通形成冲洗回路;控制电路,可通信地连接负压泵、冲洗泵和夹闭开关。本实用新型能对创面实现连续吸引、间断吸引、间断冲洗、冲洗浸泡等全自动模式进行治疗,根据创面情况,自动控制冲洗量,防止冲洗液过多或过少,具有强效和无痛治疗模式。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组织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和各种手术的增多,各类复杂性创伤日益增多,创伤性骨髓炎的患者业明显增多。创伤性骨髓炎表现多为慢性骨髓炎,长期慢性感染迹象,数种低毒性细菌感染持续存在,出现死骨及窦道,若有金属内固定则表现为内固定物外露。其治疗的基本原则为外科手术彻底清创、重建骨与软组织。以往的常规治疗在外科手术后有换药、应用敏感抗生素、高压氧治疗、冲洗与引流等多种方法,治疗困难,恢复期较长。
而近年来所新兴的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通过临床验证可以应用于体表急慢性伤口溃疡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覆盖与引流,将其应用于创伤性 骨髓炎也自然进入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法之中。目前市场上的VSD创面覆盖材料主要为泡沫或海绵的生物合成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其无法清除黏稠的渗液与坏死脱落组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引流管堵塞,从而导致细菌数量增加、异味显著,不利于伤口愈合。
而创面有效冲洗结合负压治疗可有利于从伤口床处去除伤口渗液、坏死组织、细菌、毒素,促进伤口愈合。
专利CN2020112236114中公开了一种边冲洗边吸引的治疗模式,通过实时监测创面的压力值和冲洗流量值,根据实时压力值来调节冲洗流量,使创面负压达到一个恒定值。但是,由于其创面始终处于一个边冲洗边吸引状态,刚到达创面的液体来不及溶解伤口渗液、坏死组织、细菌、毒素,冲洗液就会被吸走,冲洗效果较差。
专利CN201980070547X中通过手动启动冲洗系统冲洗,观察创面冲洗情况,停止灌注,确定冲洗量,以后每次冲洗液的量以此为设定点。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体位的原因,创面受到外界压迫和创面漏气的等情况时,创面的容积都会发生变化,如果冲洗液为固定量,易出现冲洗液量不足或冲洗液量过多的情况,冲洗液量不足冲洗不充分,治疗效果不佳,冲洗液量过多,液体外漏,创面密封性受损,治疗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由外壳主体、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壳主体的积液罐组成,所述积液罐通过吸引管连通至伤口敷料处负压吸取伤口渗出物;
夹闭开关,所述夹闭开关设置于外壳主体或积液罐上、并且与所述吸引管经过的位置相对,用于控制吸引管的通闭;
负压泵,所述负压泵设置于外壳主体内且与所述积液罐连通抽吸形成积液罐内的负压环境;
冲洗泵,所述冲洗泵设置于外壳主体内与积液罐配合对冲洗管内的流体形成驱动,所述冲洗管的一端连通冲洗液源,另一端连通至伤口敷料处并与所述吸引管连通形成冲洗回路;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可通信地连接所述负压泵、冲洗泵和夹闭开关,并且被配置为:
手动设定或自动控制冲洗液量控制所述冲洗泵向伤口敷料处滴注冲洗液;以及
控制所述负压泵在积液罐内提供恒定的负压;以及
控制所述夹闭开关打开和关闭吸引管的速度,以控制伤口敷料处压力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形成强效模式和无痛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主体的一侧面设有与所述积液罐的罐体内侧面相配合连接的连接面板,所述连接面板上设有吸引连接吸盘,所述吸引连接吸盘的一端通过相应气管连通负压泵,另一端与罐体内侧面上设置的吸引孔相配合吸附连通,以形成吸负压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侧面上设有内凹的吸引管槽道,所述吸引管镶嵌至吸引管槽道内,并且所述吸引管的一端连通至积液罐内,另一端通过吸引管槽道延伸出罐体内侧面边缘之外。
进一步的,所述夹闭开关包括设置于连接面板上的夹闭开关伸缩口,所述夹闭开关伸缩口内侧的外壳主体内设有夹闭开关伸缩器,所述夹闭开关伸缩器的驱动端通过夹闭开关伸缩口伸出或缩回连接面板之外,所述吸引管槽道上设有一段夹闭槽,所述夹闭槽的形状与夹闭开关伸缩器的驱动端相匹配,用于伸缩抵接配合以启闭吸引管。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侧面上设有内凹的冲洗管槽道,所述冲洗管镶嵌至冲洗管槽道内,并且所述冲洗管的两端通过冲洗管槽道分别延伸出罐体内侧面边缘之外,一端连接冲洗液源,另一端连接伤口敷料处。
进一步的,所述冲洗泵为蠕动泵,所述连接面板上设有驱动窗口,所述蠕动泵的泵头突出于驱动窗口之外,所述冲洗管槽道上设有一段蠕动泵槽,所述蠕动泵槽的形状与突出于驱动窗口之外的蠕动泵的泵头相匹配,用于挤压驱动冲洗管内的流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面板上设有测压连接吸盘,所述测压连接吸盘的一端通过相应气管连通位于外壳主体内的负压传感器,另一端与罐体内侧面上设置的测压孔相配合吸附连通,所述积液罐通过测压管连通至伤口敷料处,以形成测压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积液罐的罐体外侧面上设有一对快插接口,用于外接积液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面板上设有一对液体感应孔,其中一个所述液体感应孔的外侧与积液罐相对,内侧设有相应的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积液罐内的液面高度,另一个所述液体感应孔的外侧与冲洗管经过的位置相对,内侧设有相应的液体传感器,用于感应冲洗管内是否有液体经过。
进一步的,在位于所述积液罐与伤口敷料处之间的冲洗管、吸引管和测压管上设有集束三者的集束接头。
进一步的,在所述负压泵的吸气口和出气口上设有消音结构,用于消减负压泵的工作噪音。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负压泵、夹闭开关和冲洗泵的动作形成以下治疗模式:
连续吸引模式,该模式的控制逻辑被配置为:负压泵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关闭;
间断吸引模式,该模式的控制逻辑被配置为:第一阶段:负压泵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关闭,执行完第一阶段设定的吸引时间后,执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负压泵开启,夹闭开关关闭,冲洗泵关闭,在执行完第二阶段设定的暂停时间后回到第一阶段,依此循环执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冲洗浸泡模式,该模式的控制逻辑被配置为:第一阶段:负压泵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关闭,执行完第一阶段设定的吸引时间后,执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负压泵开启,夹闭开关关闭,冲洗泵开启,创面负压值不断减小,到达设定的浸泡负压值时,执行第三阶段;第三阶段:负压泵开启,夹闭开关关闭,冲洗泵关闭,在执行完第三阶段设定的浸泡时间后回到第一阶段,依此循环执行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间断冲洗模式,该模式的控制逻辑被配置为:第一阶段:负压泵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关闭,执行完第一阶段设定的间断冲洗时间,执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负压泵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开启,执行设置的冲洗量;在达到设定冲洗量后,回到第一阶段,依此循环执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上连接有一键检查键,所述一键检查键的控制逻辑被配置为:长按时,对所述连续吸引模式无影响;对所述间断吸引模式中的第一阶段进行终止、执行第二阶段且第二阶段的暂停时间无限延长;对所述冲洗浸泡模式中的第一阶段进行终止、正常执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且第三阶段的浸泡时间无限延长;对所述间断冲洗模式中的第一阶段进行终止、执行第二阶段且冲洗泵持续开启冲洗;
松开时,回到当前治疗模式的第一阶段。
进一步的,所述间断吸引模式包括间断吸引强效模式和间断吸引无痛模式,所述冲洗浸泡模式包括冲洗浸泡强效模式和冲洗浸泡无痛模式,其中:
所述间断吸引强效模式相比间断吸引模式的变化逻辑为:在第一阶段夹闭开关快速打开;
所述间断吸引无痛模式相比间断吸引模式的变化逻辑为:在第一阶段夹闭开关缓慢打开;
所述冲洗浸泡强效模式相比冲洗浸泡模式的变化逻辑为:在第一阶段夹闭开关快速打开;
所述冲洗浸泡无痛模式相比冲洗浸泡模式的变化逻辑为:在第一阶段夹闭开关缓慢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上还连接有:
负压传感器,用于获取伤口敷料处和积液罐中的负压值;
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积液罐内的液面高度;
液体传感器,用于感知冲洗管中是否有液体流过;
开关键,用于开关机系统,并且所述开关键被配置有开机自检逻辑:
当负压泵正常运行,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小于积液罐中的负压值,且超过一段时间阈值时,表示吸引管堵塞,发出警报信息,提示管路堵塞;
当负压泵正常运行,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与积液罐中的负压值接近且长时间未达到设定负压值,则发出警报信息,提示系统漏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面板上设有位置感应孔,所述位置感应孔内侧的外壳主体内设有位置感应器,所述位置感应器连接控制电路,以检测外壳主体的连接面板与积液罐的罐体内侧面是否配合连接到位。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主体的前端面上设有触摸屏,用于输入设定参数和显示警报信息、当前治疗模式及相应的设定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在伤口治疗中提供既能定量对创面进行间断冲洗功能又能进行对创面进行全自动冲洗浸泡,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出现冲洗液过多或冲洗液不足的情况,同时减少因伤口敷料处出现的冲洗液过多,创面漏液、密闭性破坏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间断吸引模式和冲洗浸泡模式增加强效模式和无痛模式,针对不同的伤口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有利于伤口的治疗和恢复。
(3)本实用新型的一键检查功能可以查看各治疗模式是否正常工作,查看创面的情况和患者感受;查看智能控制冲洗液量的状态下,冲洗液是否过多或过少,检测浸泡时创面有无漏液,可以随时手动控制系统对创面进冲洗,去除坏死组织和细菌毒素等,松开后正常回到第一阶段,对治疗系统参数设定无影响,无需在屏幕操作系统中临时设定冲洗量,冲洗结束后,再重新设定正常冲洗量。
(4)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与积液罐之间集成冲洗系统、吸引系统、测压系统、液位感应系统、积液罐位置感应系统,积液罐安装后,各个功能模块全部自动对接,避免了其他复杂的管路连接错误和管路缠绕。
(5)本实用新型的快接插管和积液罐的结构连接,实现引流液在积液罐和积液罐外积液容器之间的快速切换,操作方便简单,有利于患者的携带,减少积液罐更换,节约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主体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主体的偏主斜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积液罐内侧面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积液罐内侧面斜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主体上的夹闭开关伸缩器伸出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面板的内侧斜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夹闭开关伸缩器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闭开关伸缩器与连接面板的内侧之间的局部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闭开关伸缩器与罐体内侧面上的夹闭槽及吸引管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面板的内侧安装点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立体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主视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与罐体内侧面上的蠕动泵槽及冲洗管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未插快接插管时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积液罐通过快插接口连接积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快接插管结构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积液罐插口与快接插管之间的插接配合局部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积液罐插口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O型开口硅胶帽结构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型开口硅胶帽结构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束接头立体结构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集束接头的前壳立体结构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集束接头的前壳正视结构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集束接头的后壳正视结构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集束接头的后壳立体结构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束接头与相应管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主体的内部斜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积液罐的罐体外侧面正视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主体的偏后斜视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主体的偏仰斜视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主体的内部后向视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音结构内部结构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消音结构的消音外壳内侧结构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音结构外部结构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音结构的中和波形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在连续吸引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在间断冲洗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间断冲洗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间断冲洗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在间断吸引强效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4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间断吸引强效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间断吸引强效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在间断吸引无痛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47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间断吸引无痛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图;
图48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间断吸引无痛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49为本实用新型在冲洗浸泡强效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50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冲洗浸泡强效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冲洗浸泡强效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52为本实用新型在冲洗浸泡无痛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5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冲洗浸泡无痛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图;
图5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键检查键控制逻辑下的冲洗浸泡无痛模式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5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外壳主体,11、连接面板,111、吸引连接吸盘,112、驱动窗口,113、夹闭开关伸缩口,114、测压连接吸盘,115、夹闭开关伸缩器固定座,116、第一安装螺栓,117、液体感应孔,118、底部卡槽,119、顶部卡槽,120、蠕动泵固定座,121、第二安装螺栓,12、触摸屏,13、一键检查键,14、电源开关,2、积液罐,21、吸引管,22、罐体内侧面,221、吸引孔,222、吸引管槽道,223、过渡转接头,224、冲洗管槽道,225、蠕动泵槽,226、夹闭槽,227、测压孔,23、罐体外侧面,231、快插接口,2311、积液罐插口,2312、快接插管,2313、插管子卡扣,2314、罐口母卡扣,2315、O型开口硅胶帽,2316、一型开口硅胶帽,24、固定卡扣齿,25、弹性卡扣齿,3、负压泵,31、吸气口,32、出气口,33、消音结构,331、消音外壳,3311、隔离柱,3312、排水口,332、消音气囊,333、出气管路,334、吸气管路,4、蠕动泵,41、蠕动壳体,411、固定滑动槽,42、驱动电机,43、蜗杆,44、蜗轮,45、滚轮安装盘,46、滚轮,47、第二缓冲弹簧,5、冲洗管,6、夹闭开关伸缩器,61、直线电机,611、鼻翼部,62、丝杆,63、夹片,64、第一缓冲弹簧,65、光电开关,66、夹片丝杆连接器,7、测压管,8、位置感应器,9、积液容器,10、集束接头,101、前壳,102、后壳,103、卡扣结构,1031、母扣,10311、基槽,10312、扣条,1032、子扣,10321、基部,10322、卡扣,1041、套管,1042、柱管,105、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由外壳主体1、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的积液罐2组成,所述积液罐2通过吸引管21连通至伤口敷料处负压吸取伤口渗出物;
夹闭开关,所述夹闭开关设置于外壳主体1或积液罐2上、并且与所述吸引管21经过的位置相对,用于控制吸引管21的通闭;
负压泵3,所述负压泵3设置于外壳主体1内且与所述积液罐2连通抽吸形成积液罐2内的负压环境;
冲洗泵,所述冲洗泵设置于外壳主体1内与积液罐2配合对冲洗管5内的流体形成驱动,所述冲洗管5的一端连通冲洗液源,另一端连通至伤口敷料处并与所述吸引管21连通形成冲洗回路;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可通信地连接所述负压泵3、冲洗泵和夹闭开关,并且被配置为:
手动设定或自动控制冲洗液量控制所述冲洗泵向伤口敷料处滴注冲洗液;以及
控制所述负压泵3在积液罐2内提供可恒定的负压;以及
控制所述夹闭开关打开和关闭吸引管21的速度,以控制伤口敷料处压力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形成强效模式和无痛模式。
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外壳主体1的一侧面设有与所述积液罐2的罐体内侧面22相配合连接的连接面板11,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吸引连接吸盘111,所述吸引连接吸盘111的一端通过相应气管连通负压泵3,另一端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吸引孔221相配合吸附连通,以形成吸负压通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吸引孔221处覆盖有防水透气膜,用以通过气体、阻隔液体,防止液体被吸到负压泵中,造成污染和故障。
所述罐体内侧面22上设有内凹的吸引管槽道222,所述吸引管21镶嵌至吸引管槽道222内,并且所述吸引管21的一端通过过渡转接头223连通至积液罐2内,另一端通过吸引管槽道222延伸出罐体内侧面22边缘之外,最后与伤口敷料处构成通路。
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夹闭开关包括设置于连接面板11上的夹闭开关伸缩口113,所述夹闭开关伸缩口113内侧的外壳主体1内设有夹闭开关伸缩器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3所示,所述夹闭开关伸缩器6主要由直线电机61、丝杆62、以及作为驱动端的夹片63组成,所述丝杆62连接于直线电机61的动子上,所述夹片63通过夹片丝杆连接器66连接于丝杆62的一端,在夹片丝杆连接器66一侧设有光电开关65,由直线电机61驱动伸缩,所述直线电机61作为定子端的电机壳体连接在连接面板11的内侧,在连接面板11的内侧设有夹闭开关伸缩器固定座115,夹闭开关伸缩器固定座115上配合连接有第一安装螺栓116,所述直线电机61的电机壳体侧面设有一对向外延伸的鼻翼部611,电机壳体通过鼻翼部611滑动地连接在第一安装螺栓116的螺杆部上,在鼻翼部与安装螺栓的螺帽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64,所述第一缓冲弹簧64套接在安装螺栓的螺杆上,便于在夹片63伸到位时,为直线电机61整体提供进一步驱动的缓冲,避免夹片过度伸出,夹坏吸引管21,或电机阻力太大,电机失步,产生噪音,甚至损坏电机,所述夹闭开关伸缩器6的驱动端通过夹闭开关伸缩口113伸出或缩回连接面板11之外,所述夹闭开关伸缩口113为一字缝口,其不光为夹片63提供一个自由伸缩通道,还能防止夹片63旋转,使夹片能够产生直线运动,所述吸引管槽道222上设有一段夹闭槽226,所述夹闭槽226的形状与夹闭开关伸缩器6的驱动端相匹配,用于伸缩抵接配合以挤压或松开吸引管21,实现管外控制吸引管21的打开和关闭,该方式可以和相应的光电开关65配合,起到一个限位回零点作用,在控制电路控制下使夹片位移到正确位置,并且中断负压迅速,不会出现回流现象,不会有液体外泄的风险和外界对吸引管21内污染的风险,而传统方法为打开负压泵端的泄压阀门,降低创面处的负压,在创面负压下降过程中,各引流管液体会出现回流现象和积液罐液体回流的风险,污染创面增加感染风险,不利于创面愈合。
另外,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直线电机61带动丝杆62及夹片63前后伸缩的速度,来控制吸引管21打开和关闭的速度,从而控制伤口敷料处压力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具体分为强效吸引模式和无痛吸引模式,其中:
强效吸引模式:直线电机61带动丝杆62及夹片63快速后缩,吸引管21与目标负压值的积液罐2快速接通,伤口敷料处的负压立即达到目标值,伤口敷料处及吸引管21管道内的液体和气体快速吸引到积液罐2中,达到快速冲洗的功能,有利于细菌和坏死组织离开创面;
无痛吸引模式:当患者对创面疼痛感明显时,直线电机61带动丝杆62及夹片63缓慢后缩,吸引管21与目标负压值的积液罐2缓慢接通,伤口敷料处的负压缓慢达到目标值,负压作用于创面较平缓,减少创面的刺激,从而减少疼痛感。
如图7所示,所述罐体内侧面22上设有内凹的冲洗管槽道224,所述冲洗管5镶嵌至冲洗管槽道224内,并且所述冲洗管5的两端通过冲洗管槽道224分别延伸出罐体内侧面22边缘之外,一端连接冲洗液源,另一端连接伤口敷料处。
所述冲洗泵为蠕动泵4,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驱动窗口112,所述蠕动泵4的泵头突出于驱动窗口112之外,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冲洗管槽道224上设有一段蠕动泵槽225,所述蠕动泵槽225的形状与突出于驱动窗口112之外的蠕动泵4的泵头相匹配,用于挤压驱动冲洗管5内的流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蠕动泵4由蠕动壳体41、驱动电机42、蜗杆43、蜗轮44、以及作为泵头的滚轮安装盘45和滚轮46组成,所述蠕动壳体41的外侧设有固定滑动槽411,在连接面板11的内侧设有蠕动泵固定座120,其安装方式与夹闭开关伸缩器6类似,如图9所示,蠕动泵固定座120上配合连接有第二安装螺栓121,所述蠕动壳体41通过固定滑动槽411滑动地连接在第二安装螺栓121的螺杆部上,在固定滑动槽411一端与第二安装螺栓121的螺帽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47,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7套接在第二安装螺栓121的螺杆上,便于在蠕动工作时,为蠕动泵4整体提供进一步驱动的缓冲,减少整个蠕动泵的阻力和噪音,且可以适应在一定尺寸范围内的蠕动泵管,所述驱动电机42固接于蠕动壳体41上,所述蜗杆4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42的转轴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相应轴承转动地连接在蠕动壳体41上,所述蜗轮44的边缘与蜗杆43相啮合传动,中心通过相应的转轴及轴承转动地连接在蠕动壳体41上,所述滚轮安装盘45的一侧盘面与蜗轮44的轮盘面固接在一起,另一侧盘面上沿其边缘环布有若干滚轴,并且使得每个滚轴距离滚轮安装盘45的转动中心距离相等,在每个滚轴上分别滚动地套接滚轮46,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滚轮安装盘45采用“工”字型的双盘面结构,滚轴及滚轮46安装在两个盘面之间。
常规带有冲洗功能的伤口负压引流治疗机器,其冲洗结构是一个带有蠕动泵管与蠕动泵相配合的单独结构,将此结构与蠕动泵安装后再连接到创面,整个装置管路凌乱,安装和拆卸复杂,患者活动不便。本实用新型积液罐在制造出厂时,冲洗管5、吸引管21和测压管7都通过相应的槽或孔预先连接固定在积液罐2上,三者集束到集束接头10,积液罐体内侧面22上设有内凹的冲洗管槽道224,固定时,将积液罐2推向连接面板11,当听到咔哒一声,则表明积液罐2已完全到位,测压连接吸盘114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测压孔227相配合吸附连通;吸引连接吸盘111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吸引孔221相配合吸附连通,形成吸负压通路;吸引管21经过夹闭开关伸缩口113;位于蠕动泵槽225的冲洗管5与蠕动泵4的泵头自动配合,冲洗管5、吸引管21和测压管自动配合,最后三条管路并联成一条管路,其中各管路还带有标识,方便辨认,整个过程操作简单,避免了复杂的管路连接和人为错误。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测压连接吸盘114,所述测压连接吸盘114的一端通过相应气管连通位于外壳主体1内的负压传感器,另一端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测压孔227相配合吸附连通,所述积液罐2通过测压管7连通至伤口敷料处,以形成测压通路,在本实施例中,在测压孔227处覆盖有防菌透气膜,用以通过气体、阻隔细菌,防止细菌进入创面。
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一对液体感应孔117,其中一个所述液体感应孔117的外侧与积液罐2相对,内侧设有相应的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积液罐2内的液面高度,另一个所述液体感应孔117的外侧与冲洗管5经过的位置相对,内侧设有相应的液体传感器,用于感应冲洗管5内是否有液体经过,在本实施例中,液体感应孔117设有一对,其中一个与相应液位传感器配合用于监测积液罐2内的液面高度,另一个设置在冲洗管5经过的位置,采用的传感器为电容式接近开关,液体靠近其探头后,电容发生变化,信号线就通电(即有输出),液体离开探头后,信号线就断电(即无输出),来感应冲洗液。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积液罐2的罐体外侧面23上设有一对快插接口231,用于外接积液容器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快插接口231由积液罐插口2311和快接插管2312组成,如图17所示,所述积液罐插口2311设置在积液罐2的外侧壁上且与积液罐2的罐腔连通,如图18所示,所述快接插管2312与积液罐插口2311插接配合,用于插入积液罐2的罐腔内,如图19所示,所述快接插管2312的外壁上设有插管子卡扣2313,如图20所示,所述积液罐插口2311具有突出的外缘且在其外缘形成罐口母卡扣2314,所述插管子卡扣2313与罐口母卡扣2314相卡接配合,使得快接插管2312与积液罐插口2311插接后固定在一起,另外,继续参照图18,所述过渡转接头223与其中一个积液罐插口2311相正对,使得快接插管2312穿过积液罐插口2311后与过渡转接头223相插接连通,形成积液容器9的引流通路,积液容器9通过另一个快插接口231连通至积液罐2的罐腔,形成积液容器9的吸负压通路。
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所述过渡转接头223与积液罐插口2311正对的那一端上设有O型开口硅胶帽2315,并且所述O型开口硅胶帽2315的帽口方向面向过渡转接头223,用于对插进来的快接插管2312进行密封;在未插入快接插管2312时,引流液的流向:引流液经过过渡转接头223流入积液罐2内;当插入快接插管2312时,快接插管2312与O型开口硅胶帽2315连接密封,引流液的流向:引流液经过过渡转接头223到插入快接插管2312,最后经引流管到积液容器9,达到转移引流液到引流袋的目的;如图21和图23所示,在所述积液罐插口2311内设有一型开口硅胶帽2316,并且所述一型开口硅胶帽2316为穹窿形结构,穹窿顶朝积液罐2外,穹窿顶部开一个“一”字形切口,切口长度小于快接插管2312直径,用于对插进来的快接插管2312进行密封,未插入快接插管2312时,外界的大气压力大于积液罐2内的压力,硅胶帽2316穹窿顶部受到由外向内的压力,“一”字形切口对合压力增加,积液罐2内的负压越大,“一”字形切口对合压力越大,达到密封封积液罐的作用;当在积液罐插口2311插入快接插管2312时,一型开口硅胶帽2316“一”字形切口受力打开,由于切口长度小于快接插管2312直径,一型开口硅胶帽2316为硅胶材料,具有弹性,受力密封快接插管2312,达到密封作用,当拔除密封快接插管2312,一型开口硅胶帽2316“一”字形切口恢复原状,再次达到密封作用;有的创面需要大量冲洗,24小时冲洗量可达到3000ml,常规的积液罐最大容积为2000ml左右,一天需要更换2个积液罐,相对积液罐成本价格,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当患者离床活动,带着装有大量冲洗液的大容量的积液罐和机器时,整体重量较重,携带不方便;而利用本快插接口231则可以实现快速将引流液转移到可更换的价格低廉的一次性引流袋中或转移到能重复使用的大容量积液容器9中,积液罐2的容积可以配的很小,方便携带;当在床边进行冲洗治疗时,大量的冲洗液转移至一次性引流袋中,液体满后更换引流袋;当患者离床活动或转运时,拔除快接插管2312,一型开口硅胶帽2316立即恢复密封积液罐的作用,引流液流入积液罐,脱离笨重的积液管外的积液容器9,实现引流液在积液罐和积液容器之间的快速切换,操作方便简单,方便患者携带,减少积液管更换,节约资源。
如图24所示,在位于所述积液罐2与伤口敷料处之间的冲洗管5、吸引管21和测压管7三者集束到集束接头1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5和图27所示,所述集束接头10由前壳101和后壳102组成,所述前壳101与后壳102之间通过卡扣结构103连接在一起,所述集束接头10内设有若干条独立管路,在所述前壳101和后壳102的外端部设有若干个用于连通外部管路的管口105,并且每个所述管口105与独立管路对应并连通,所述卡扣结构103包括母扣1031和子扣1032,如图26所示,所述母扣1031由开设于前壳101上的基槽10311、以及横跨所述基槽10311的扣条10312组成,如图27和图28所示,所述子扣1032由凸出于后壳102内端的基部10321、以及设置于所述基部10321前端外表面上的卡扣10322组成,所述基部10321与基槽10311的形状相匹配,使得卡接时,基部10321伸入基槽10311内,卡扣10322从扣条10312下方穿过且卡接在扣条10312的内侧端。
如图25和图28所示,所述独立管路由设置于前壳101上的套管1041、以及设置于后壳102上的柱管1042组成,使得卡接时,柱管1042插入套管1041内形成连通管路,所述柱管1042为标准的6%(鲁尔)圆锥锁定接头,可以与临床上其他标准接口进行连接,独立管路为通用型6%(鲁尔)圆锥结构,在负压的情况下约吸越紧,减少泄漏,在没有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机器的特殊情况下,独立管路为通用型6%(鲁尔)圆锥结构,可用常规的输液皮管连接冲洗管路,测压管路常规6%鲁尔帽密封,吸引管路连接墙式中心负压,完成冲洗引流治疗,前壳101上的基槽10311与后壳102内端的基部10321为配合机构,具有防止左右插反的防呆结构,并且卡扣10322和扣条10312形成互扣结构,防止集束接头10连接脱落,按压卡扣10322就可打开集束接头10,其连接方便快速,结构简单可靠,易成型,可实现多管路连接,具有防呆功能,避免临床管路连接错误。
在本实施例中,在制造出厂时,冲洗管5、吸引管21和测压管7都通过相应的槽或孔预先连接固定在积液罐2上,三条管路并联形成三排管与集束接头10的前壳101或后壳102的外端部连接,如图29所示,形成积液罐机器端,集束接头10中余下的后壳102或前壳101的外端部连接另外一组独立的三排管,该独立的三排管再连接相应的敷料系统,形成敷料管路端,积液罐机器端和敷料管路端可单独灭菌包装,当需要单独连接或更换积液罐机器端、敷料管路端时,只需通过集束接头10中前壳101与后壳102之间卡接或脱离即可,非常方便安全。
如图4、图5、图9和图30所示,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位置感应孔,所述位置感应孔内侧的外壳主体1内设有位置感应器8,以检测外壳主体1的连接面板11与积液罐2的罐体内侧面22是否配合连接到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1和图32所示,在积液罐2的底部设有固定卡扣齿24,在连接面板11的底部设有与固定卡扣齿24配合的底部卡槽118,积液罐2与连接面板11的底部通过固定卡扣齿24与底部卡槽118配合固定,如图31和图33所示,积液罐2的顶部设有弹性卡扣齿25,在连接面板11的顶部设有与弹性卡扣齿25配合的顶部卡槽119,积液罐2与连接面板11的顶部通过弹性卡扣齿25与顶部卡槽119配合固定,固定时,将积液罐2推向连接面板11,当听到咔哒一声,则表明积液罐2已完全到位,并可通过位置感应器8检测是否完全到位。到位时,测压连接吸盘114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测压孔227相配合吸附连通;吸引连接吸盘111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吸引孔221相配合吸附连通,形成吸负压通路;吸引管21经过夹闭开关伸缩口113;位于蠕动泵槽225的冲洗管5与蠕动泵4的泵头自动配合;液体感应孔117及相应的传感器与冲洗管5位置对应,此处的传感器为电容式接近开关,液体靠近探头后,电容发生变化,信号线就通电(有输出),液体离开探头后,信号线就断电(无输出)),液体感应孔117及相应的液位传感器与积液罐2对应;只需将积液罐2扣入连接面板11后,各个功能模块全部自动对接,避免了其他复杂的管路连接。
如图30和图34所示,在所述负压泵3的吸气口31和出气口32上设有消音结构33,用于消减负压泵3的工作噪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消音结构33由消音外壳331、以及设置于所述消音外壳331内的消音气囊332组成,所述消音气囊332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穿出消音外壳331的出气管路333,其中一端的出气管路333连通至负压泵3的出气口32上,另一端的出气管路333连通至大气或能提供正压的工作装置上,所述消音外壳33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吸气管路334,其中一端的吸气管路334连通至负压泵3的吸气口31上,另一端的吸气管路334连通至大气或能提供负压的工作装置上;吸气时,进气阀开启,出气阀关闭,空气被吸入负压泵3的泵腔,消音外壳331的腔内形成负压,消音外壳331内的消音气囊332在负压的作用下气囊扩张,缓冲消音外壳331的腔内剧烈的压力波动,减少噪音噪声;排气时,进气阀关闭,出气阀开启,空气膨胀,消音气囊332内压力增高,气囊扩张,缓冲消音气囊332内剧烈的压力波动,减少噪音噪声。
另外,消音外壳331采用不易变形的硬质密闭结构材质,如图36所示,在所述消音外壳331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根隔离柱3311,这是由于消音气囊332内压力增高时,气囊扩张,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气囊过度扩张,气囊壁紧贴于消音外壳331时会阻碍其他的流通,隔离柱3311具有阻碍气囊壁紧贴于消音外壳331的作用,使其他流通顺畅,另外,如图37所示,在所述消音外壳331的底部或侧部还设置有排水口3312,当负压泵3抽取富含水气的气体时,会在消音外壳331内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汇集在消音外壳331底部或侧部可由排水口3312排出,达到不影响消音效果的目的,如图38所示,其为吸气波形与排气波形通过消音结构33之后形成的中和波形。
机器与积液罐安装好后,按下电源开关15开机,在触摸屏12上首先选择创面需要治疗的负压值, 然后设定相应治疗模式的治疗参数,按触摸屏12的运行图案即可运行治疗。连续吸引模式只有负压参数;间断吸引模式设定参数有:吸引时间、暂停时间;冲洗浸泡模式设定参数有:吸引时间、浸泡程度(大、中、小,浸泡程度与创面浸泡负压值相关联,创面浸泡负压值越大浸泡程度越小)、浸泡时间;间断冲洗模式设定参数有:间断冲洗时间、冲洗量。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开始治疗。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负压泵3、夹闭开关和冲洗泵的动作形成以下治疗模式:
连续吸引模式,该模式的运行控制逻辑为:负压泵3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关闭;如图39所示,吸引达到设置的负压值时,通过负压传感器感应积液罐中的负压值来调控负压泵的输出功率,使积液罐中负压值恒定于设置的负压值;
间断吸引模式,该模式的控制逻辑被配置为:第一阶段:负压泵3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关闭,执行完第一阶段设定的吸引时间后,执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负压泵3开启,夹闭开关关闭,冲洗泵关闭,在执行完第二阶段设定的暂停时间后回到第一阶段,依此循环执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冲洗浸泡模式,该模式的控制逻辑被配置为:第一阶段:负压泵3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关闭,执行完第一阶段设定的吸引时间后,执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负压泵3开启,夹闭开关关闭,冲洗泵开启,创面负压值不断减小,到达设定的浸泡负压值时,执行第三阶段;第三阶段:负压泵3开启,夹闭开关关闭,冲洗泵关闭,在执行完第三阶段设定的浸泡时间后回到第一阶段,依此循环执行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间断冲洗模式,该模式的控制逻辑被配置为:第一阶段:负压泵3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关闭,执行完第一阶段设定的间断冲洗时间,执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负压泵3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开启,执行设置的冲洗量;在达到设定冲洗量后,回到第一阶段,依此循环执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如图40所示,图中每隔t0-t0时间间隔即间断冲洗时间,由冲洗泵工作t0-t1时长,向创面提供固定体积的冲洗液;在本实施例中加入一键检查键13的控制逻辑后,如图41所示,其为间断冲洗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如图42所示,图中t3为一键检查键13按下时间,由冲洗泵持续向伤口敷料处提供冲洗液,直到t4一键检查键13松开时间,开始下一个正常循环。
所述控制电路上连接有一键检查键13,所述一键检查键13的控制逻辑被配置为:长按时,对所述连续吸引模式无影响;对所述间断吸引模式中的第一阶段进行终止、执行第二阶段且第二阶段的暂停时间无限延长;对所述冲洗浸泡模式中的第一阶段进行终止、正常执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且第三阶段的浸泡时间无限延长;对所述间断冲洗模式中的第一阶段进行终止、执行第二阶段且冲洗泵持续开启冲洗;
松开时,回到当前治疗模式的第一阶段。
所述间断吸引模式包括间断吸引强效模式和间断吸引无痛模式,所述冲洗浸泡模式包括冲洗浸泡强效模式和冲洗浸泡无痛模式,其中:
所述间断吸引模式包括间断吸引强效模式和间断吸引无痛模式,所述冲洗浸泡模式包括冲洗浸泡强效模式和冲洗浸泡无痛模式,其中:
所述间断吸引强效模式相比间断吸引模式的变化逻辑为:在第一阶段夹闭开关快速打开;如图43所示,图中t0-t1为吸引时间(可调),夹闭开关快速打开,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快速上升,伤口敷料处的浸泡冲洗液能被快速吸引到积液罐2(或积液容器9)中,快速的冲洗液对创面、敷料及管路进行强有力的冲刷作用,将坏死组织带出体外,减少堵塞,t1-t0为间隔时间(可调),此时夹闭开关关,创面覆盖膜为防水透气膜,创面会缓慢漏气,负压值逐渐趋近到大气压,其曲线特点为左侧为陡然上升的半梯形结构;在加入一键检查键13的控制逻辑后,如图44所示,其为间断吸引强效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如图45所示,在此流程下,图中t3为一键检查键13的按下时间,夹闭开关关闭,t4为一键检查键13的松开时间,夹闭开关快速打开,此时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快速上升,伤口敷料处的浸泡冲洗液能被快速吸引到积液罐2(或积液容器9)中,快速的冲洗液对创面、敷料及管路进行强有力的冲刷作用,将坏死组织带出体外,减少堵塞;
所述间断吸引无痛模式相比间断吸引模式的变化逻辑为:在第一阶段夹闭开关缓慢打开;如图46所示,图中t0-t1为吸引时间(可调),夹闭开关缓慢打开,伤口敷料处的负压缓慢上升,减轻创面压力变化引起的疼痛,t1-t0为间隔时间(可调)夹闭开关关,创面覆盖膜为防水透气膜,创面会缓慢漏气,负压值逐渐趋近到大气压,其曲线特点为左侧和右侧皆为平缓上升或下降的梯形结构;在加入一键检查键13的控制逻辑后,如图47所示,其为间断吸引无痛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如图48所示,图中t3为一键检查键13的按下时间,夹闭开关关闭,t4为一键检查键13的松开时间,夹闭开关缓慢打开,此时伤口敷料处的负压缓慢上升,减轻创面压力变化引起的疼痛;
所述冲洗浸泡强效模式相比冲洗浸泡模式的变化逻辑为:在第一阶段夹闭开关快速打开;如图49所示,图中在t1时,夹闭开关关,中断伤口敷料处与积液罐2间的负压连接,冲洗泵打开工作,向伤口敷料处提供冲洗液,伤口敷料处的负压下降到设定好的浸泡压力值,冲洗泵关闭停止工作,进入浸泡模式时间点t2,t2-t0为浸泡模式时间段,t0后开始下一轮循环,夹闭开关快速打开,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快速上升,伤口敷料处的冲洗液能被快速吸引到积液罐2(或积液容器9)中,快速的冲洗液对创面、敷料及管路进行强有力的冲刷作用,将坏死组织带出体外,减少堵塞;在加入一键检查键13的控制逻辑后,如图50所示,其为冲洗浸泡强效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如图51所示,图中t3为一键检查键13的按下时间,夹闭开关关,中断伤口敷料处与积液罐2间的负压连接,冲洗泵打开工作,向伤口敷料处提供冲洗液,伤口敷料处的负压下降到设定好的浸泡压力值,冲洗泵关闭停止工作,进入浸泡模式直到一键检查键13的松开时间t4后,开始下一个正常循环,夹闭开关快速打开,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快速上升,伤口敷料处的冲洗液能被快速吸引到积液罐2(或积液容器9)中,快速的冲洗液对创面、敷料及管路进行强有力的冲刷作用,将坏死组织带出体外,减少堵塞;
所述冲洗浸泡无痛模式相比冲洗浸泡模式的变化逻辑为:在第一阶段夹闭开关缓慢打开;如图52所示,图中在t1时,夹闭开关关,中断伤口敷料处与积液罐2间的负压连接,冲洗泵打开工作,向伤口敷料处提供冲洗液,伤口敷料处的负压下降到设定好的浸泡压力值,冲洗泵关闭停止工作,进入浸泡模式时间点t2,t2-t0为浸泡模式时间段,t0后开始下一轮循环,夹闭开关缓慢打开,伤口敷料处的负压缓慢上升,减轻伤口敷料处压力变化引起的疼痛;在加入一键检查键13的控制逻辑后,如图53所示,其为冲洗浸泡无痛模式的整体控制流程,如图54所示,图中t3为一键检查键13按下时间,夹闭开关关,中断伤口敷料处与积液罐2间的负压连接,冲洗泵打开工作,向伤口敷料处提供冲洗液,伤口敷料处的负压下降到设定好的浸泡压力值,冲洗泵关闭停止工作,进入浸泡模式直到一键检查键13的松开时间t4后,开始下一个正常循环,夹闭开关缓慢打开,伤口敷料处的负压缓慢上升,减轻创面压力变化引起的疼痛。
在具体使用时,一键检查键13的主要使用场景有如下几点:
1.在间断吸引模式时,按下一键检查键13后,一是医护人员可以立即查看间断吸引模式是否正常工作,二是查看创面(即伤口敷料处)切断负压源后创面的情况和患者感受;
2.在冲洗浸泡模式时,按下一键检查键13后,一是医护人员可以立即查看冲洗浸泡模式是否正常工作,二是查看智能控制冲洗液量的状态下,冲洗液是否过多或过少,检测浸泡时创面有无漏液,三是有无查看冲洗浸泡模式创面的情况和患者感受;
3.在间断冲洗模式时,按下一键检查键13后,一是医护人员可以立即查看冲洗系统否正常工作,二是如果创面或引流管内坏死组织较多,按键不松,冲洗系统一直泵水可以实时手动冲洗量,去除坏死组织和细菌毒素等,松开后正常回到第一阶段,对治疗系统参数设定无影响,无需在屏幕操作系统中临时设定冲洗量,冲洗结束后,再重新设定正常冲洗量,三是有无查看冲洗浸泡模式创面的情况和患者感受。
如图55所示,所述控制电路上还连接有:
负压传感器,用于获取伤口敷料处和积液罐2中的负压值;
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积液罐2内的液面高度;
液体传感器,用于感知冲洗管5中是否有液体流过;
电源开关14,用于开关机系统,并且所述开关键被配置有开机自检逻辑:
当负压泵3正常运行,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小于积液罐2中的负压值,且超过一段时间阈值时,表示吸引管21堵塞,发出警报信息,提示管路堵塞;
当负压泵3正常运行,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与积液罐2中的负压值接近且长时间未达到设定负压值,则发出警报信息,提示系统漏气。
另外,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可以先手动启动冲洗系统冲洗,观察伤口敷料处的冲洗情况,停止灌注,确定冲洗量, 以后每次冲洗液的量以此为设定标准,另外,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体位等原因,出现伤口敷料处受到外界压迫、伤口敷料处漏气等情况时,伤口敷料处的容积都会发生变化,如果冲洗液的量还是之前设定的标准量时,易出现冲洗液量不足或冲洗液量过多的情况,冲洗液量不足冲洗不充分,治疗效果不佳,冲洗液量过多,液体外漏,创面密封性受损,治疗失败,此时,在冲洗浸泡过程中,可以通过夹闭开关夹闭吸引管21,中断伤口敷料处的负压提供,伤口敷料处的负压传感器,检测伤口敷料处的实时负压,冲洗泵对伤口敷料处进行滴注冲洗液,此时,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会不断减小,到达到设定的浸泡负压值时,冲洗泵关闭,滴注冲洗液停止,达到自动控制冲洗液量的功能,由于冲洗量是伤口敷料处的浸泡负压值来决定的,所以无论是体位的原因、伤口敷料处受到外界压迫、伤口敷料处漏气等情况导致的伤口敷料处的容积发生变化,都不会出现冲洗液过多或冲洗液不足的情况,在浸泡过程中,当伤口敷料处的出现正压大于或等于大气压,有创面漏液风险时,控制电路则会立即终止冲洗浸泡模式,进入治疗模式的第一阶段:负压泵3开启,夹闭开关打开,冲洗泵关闭,将伤口敷料处的液体立即吸走,减少创面出现冲洗液过多,创面漏液,密闭性破坏的情况。
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位置感应孔,所述位置感应孔内侧的外壳主体1内设有位置感应器8,所述位置感应器8连接控制电路,以检测外壳主体1的连接面板11与积液罐2的罐体内侧面22是否配合连接到位。
所述外壳主体1的前端面上设有触摸屏12,用于输入设定参数和显示警报信息、当前治疗模式及相应的设定参数。
使用时,在创面处安放好敷料管路端后,连接积液罐机器端与敷料管路端之间的集束接头10,积液罐2扣入连接面板11后,当听到咔哒一声,则表明积液罐2已完全到位,测压连接吸盘114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测压孔227相配合吸附连通;吸引连接吸盘111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吸引孔221相配合吸附连通,形成吸负压通路;吸引管21经过夹闭开关伸缩口113;位于蠕动泵槽225的冲洗管5与蠕动泵4的泵头自动配合,机器与积液罐之间集成冲洗系统、吸引系统、测压系统、液位感应系统、积液罐位置感应系统,积液罐安装后,各个功能模块全部自动对接,避免了其他复杂的管路连接错误和管路缠绕。
按下电源开关15开机,在触摸屏12上选择相应的治疗压力和治疗模式稍等相应的治疗参数,按触摸屏12的运行界面,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开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感应系统泄漏、积液罐未正确安装、积液罐液体已满、冲洗液不足、管路堵塞、电量不足等报警,操作界面出现页面提示和发出提示音,及时让医护人员来排除故障,不耽误患者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由外壳主体(1)、以及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的积液罐(2)组成,所述积液罐(2)通过吸引管(21)连通至伤口敷料处负压吸取伤口渗出物;
夹闭开关,所述夹闭开关设置于外壳主体(1)或积液罐(2)上、并且与所述吸引管(21)经过的位置相对,用于控制吸引管(21)的通闭;
负压泵(3),所述负压泵(3)设置于外壳主体(1)内且与所述积液罐(2)连通抽吸形成积液罐(2)内的负压环境;
冲洗泵,所述冲洗泵设置于外壳主体(1)内与积液罐(2)配合对冲洗管(5)内的流体形成驱动,所述冲洗管(5)的一端连通冲洗液源,另一端连通至伤口敷料处并与所述吸引管(21)连通形成冲洗回路;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可通信地连接所述负压泵(3)、冲洗泵和夹闭开关,并且被配置为:
手动设定或自动控制冲洗液量控制所述冲洗泵向伤口敷料处滴注冲洗液;以及
控制所述负压泵(3)在积液罐(2)内提供恒定的负压;以及
控制所述夹闭开关打开和关闭吸引管(21)的速度,以控制伤口敷料处压力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形成强效模式和无痛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一侧面设有与所述积液罐(2)的罐体内侧面(22)相配合连接的连接面板(11),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吸引连接吸盘(111),所述吸引连接吸盘(111)的一端通过相应气管连通负压泵(3),另一端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吸引孔(221)相配合吸附连通,以形成吸负压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侧面(22)上设有内凹的吸引管槽道(222),所述吸引管(21)镶嵌至吸引管槽道(222)内,并且所述吸引管(21)的一端连通至积液罐(2)内,另一端通过吸引管槽道(222)延伸出罐体内侧面(22)边缘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闭开关包括设置于连接面板(11)上的夹闭开关伸缩口(113),所述夹闭开关伸缩口(113)内侧的外壳主体(1)内设有夹闭开关伸缩器(6),所述夹闭开关伸缩器(6)的驱动端通过夹闭开关伸缩口(113)伸出或缩回连接面板(11)之外,所述吸引管槽道(222)上设有一段夹闭槽(226),所述夹闭槽(226)的形状与夹闭开关伸缩器(6)的驱动端相匹配,用于伸缩抵接配合以启闭吸引管(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侧面(22)上设有内凹的冲洗管槽道(224),所述冲洗管(5)镶嵌至冲洗管槽道(224)内,并且所述冲洗管(5)的两端通过冲洗管槽道(224)分别延伸出罐体内侧面(22)边缘之外,一端连接冲洗液源,另一端连接伤口敷料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泵为蠕动泵(4),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驱动窗口(112),所述蠕动泵(4)的泵头突出于驱动窗口(112)之外,所述冲洗管槽道(224)上设有一段蠕动泵槽(225),所述蠕动泵槽(225)的形状与突出于驱动窗口(112)之外的蠕动泵(4)的泵头相匹配,用于挤压驱动冲洗管(5)内的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测压连接吸盘(114),所述测压连接吸盘(114)的一端通过相应气管连通位于外壳主体(1)内的负压传感器,另一端与罐体内侧面(22)上设置的测压孔(227)相配合吸附连通,所述积液罐(2)通过测压管(7)连通至伤口敷料处,以形成测压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罐(2)的罐体外侧面(23)上设有一对快插接口(231),用于外接积液容器(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一对液体感应孔(117),其中一个所述液体感应孔(117)的外侧与积液罐(2)相对,内侧设有相应的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积液罐(2)内的液面高度,另一个所述液体感应孔(117)的外侧与冲洗管(5)经过的位置相对,内侧设有相应的液体传感器,用于感应冲洗管(5)内是否有液体经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积液罐(2)与伤口敷料处之间的冲洗管(5)、吸引管(21)和测压管(7)上设有集束三者的集束接头(10)。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压泵(3)的吸气口(31)和出气口(32)上设有消音结构(33),用于消减负压泵(3)的工作噪音。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上还连接有:
负压传感器,用于获取伤口敷料处和积液罐(2)中的负压值;
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积液罐(2)内的液面高度;
液体传感器,用于感知冲洗管(5)中是否有液体流过;
开关键,用于开关机系统,并且所述开关键被配置有开机自检逻辑:
当负压泵(3)正常运行,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小于积液罐(2)中的负压值,且超过一段时间阈值时,表示吸引管(21)堵塞,发出警报信息,提示管路堵塞;
当负压泵(3)正常运行,伤口敷料处的负压值与积液罐(2)中的负压值接近且长时间未达到设定负压值,则发出警报信息,提示系统漏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板(11)上设有位置感应孔,所述位置感应孔内侧的外壳主体(1)内设有位置感应器(8),所述位置感应器(8)连接控制电路,以检测外壳主体(1)的连接面板(11)与积液罐(2)的罐体内侧面(22)是否配合连接到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前端面上设有触摸屏(12),用于输入设定参数和显示警报信息、当前治疗模式及相应的设定参数。
CN202222735849.6U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Active CN220309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5849.6U CN220309487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5849.6U CN220309487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9487U true CN220309487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0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5849.6U Active CN220309487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9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886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negative pressure in a wound
JP2018513743A (ja) 多機能負圧ドレナージシステム
KR20070072625A (ko) 진공을 이용한 조직치료시스템
CN220309487U (zh)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CN107929833B (zh) 一种防倒流负压引流装置
JPH0119961Y2 (zh)
CN201208421Y (zh) 密闭式颅内血肿引流冲洗器
CN213158149U (zh) 一种应用于慢性窦道的新型负压引流装置
CN115591030A (zh) 一种全自动伤口冲洗引流治疗系统
CN206063474U (zh) 泌尿外科用导尿器
CN104815384A (zh)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
CN204655770U (zh) 可实时监控创面压力大小的新型负压引流系统
CN210991722U (zh) 负压创面供氧冲洗装置
CN209060136U (zh) 皮下积液综合治疗装置
CN219847548U (zh) 一种有利于深部组织修复的vsd引流装置
CN207152812U (zh) 一种管路分插吸盘式连接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套装
CN217391288U (zh) 一种颈段食管瘘负压冲洗装置
CN204655593U (zh) 可实现可控冲洗的负压引流系统
CN220002567U (zh) 一种适用于vsd的可拆卸冲洗装置
CN204655729U (zh) 一种吸氧管
CN219354818U (zh) 一种伤口处渗液冲洗引流装置
CN204709615U (zh)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新型负压引流系统
CN220025857U (zh) 一种膀胱冲洗穿刺针
CN219398668U (zh) 可精准测压和间歇控制引流的脑脊液引流管
CN214969922U (zh) 一种透析专用碘液肝素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