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9056U - 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9056U
CN220309056U CN202321637563.2U CN202321637563U CN220309056U CN 220309056 U CN220309056 U CN 220309056U CN 202321637563 U CN202321637563 U CN 202321637563U CN 220309056 U CN220309056 U CN 220309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inner cavity
shel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75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进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uj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yuan Chuang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uan Chuang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yuan Chuang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75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9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9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9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腔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壳体底部的左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底部和第一凹槽内腔的顶部均安装有移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涵管本体、过滤槽、过滤网、通口、电动螺旋扇叶、吸盘、连接板、电机、电动伸缩杆、软管和收料盒相互配合,解决了现在的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功能单一,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背景技术
吸尘器主要由起尘、吸尘、三部分组成,一般包括串激整流子电动机、离心式风机、滤尘器(袋)和吸尘附件。一般吸尘器的功率为400—1000W或更高,便携式吸尘器的功率一般为250W及其以下。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头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每秒500圈的转速产生较高的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灰尘等杂物依次通过地毯或、长接管、、、软管接头进入袋,灰尘等杂物滞留在滤尘袋内,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再由机体尾部排出,但现在的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功能单一,不便于人们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具备多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在的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功能单一,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腔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壳体底部的左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底部和第一凹槽内腔的顶部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壳体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涵管本体,所述涵管本体的内腔安装有电动螺旋扇叶,所述壳体内腔右端的下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放置有收料盒,所述壳体内腔右端的上部开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内腔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壳体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过滤槽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槽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吸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左端的上部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过滤槽与放置槽之间开设有通口,所述过滤槽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料板。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收料盒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风机、电动螺旋扇叶、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可以抽取过滤槽内的空气,并在软管的配合下,可以使得吸盘产生吸力,可以将灰尘吸走,并送入过滤槽内,利用过滤槽,可以避免灰尘进入风机内,利用通口,可以使得灰尘能落在收料盒内,方便人们将灰尘取出,利用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连接板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吸盘上下移动,方便人们调节吸盘的位置,利用电动螺旋扇叶,可以产生风力,从而可以推动本装置向左移动,利用电机,可以带动移动轮转动,从而可以调节移动轮的方向,方便人们调节本装置的移动方向,解决了现在的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功能单一,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状态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PLC控制器;3、移动轮;4、风机;5、涵管本体;6、过滤槽;7、过滤网;8、通口;9、放置槽;10、电动螺旋扇叶;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吸盘;14、连接板;15、第三凹槽;16、电机;17、电池槽;18、蓄电池;19、电动伸缩杆;20、软管;21、收料盒;22、滑槽;2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1,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内腔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9,电动伸缩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吸盘13,壳体1底部的左端开设有第三凹槽15,第三凹槽1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输出轴的底部和第一凹槽11内腔的顶部均安装有移动轮3,壳体1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涵管本体5,涵管本体5的内腔安装有电动螺旋扇叶10,壳体1内腔右端的下部开设有放置槽9,放置槽9的内腔放置有收料盒21,壳体1内腔右端的上部开设有过滤槽6,过滤槽6内腔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7,壳体1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机4,风机4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过滤槽6的顶部固定连接,过滤槽6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软管20,软管20的另一端与吸盘13固定连接,壳体1内腔左端的上部开设有电池槽17,电池槽1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8,过滤槽6与放置槽9之间开设有通口8,过滤槽6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料板,放置槽9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22,收料盒21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3,滑块23与滑槽22的内腔滑动连接,壳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风机4、电动螺旋扇叶10、电机16和电动伸缩杆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使用时,通过风机4,可以抽取过滤槽6内的空气,并在软管20的配合下,可以使得吸盘13产生吸力,可以将灰尘吸走,并送入过滤槽6内,利用过滤槽6,可以避免灰尘进入风机4内,利用通口8,可以使得灰尘能落在收料盒21内,方便人们将灰尘取出,利用电动伸缩杆19,可以带动连接板14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吸盘13上下移动,方便人们调节吸盘13的位置,利用电动螺旋扇叶10,可以产生风力,从而可以推动本装置向左移动,利用电机16,可以带动移动轮3转动,从而可以调节移动轮3的方向,方便人们调节本装置的移动方向,解决了现在的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功能单一,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内腔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9),所述电动伸缩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吸盘(13),所述壳体(1)底部的左端开设有第三凹槽(15),所述第三凹槽(1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输出轴的底部和第一凹槽(11)内腔的顶部均安装有移动轮(3),所述壳体(1)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涵管本体(5),所述涵管本体(5)的内腔安装有电动螺旋扇叶(10),所述壳体(1)内腔右端的下部开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的内腔放置有收料盒(21),所述壳体(1)内腔右端的上部开设有过滤槽(6),所述过滤槽(6)内腔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7),所述壳体(1)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机(4),所述风机(4)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过滤槽(6)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6)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软管(20),所述软管(20)的另一端与吸盘(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左端的上部开设有电池槽(17),所述电池槽(1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6)与放置槽(9)之间开设有通口(8),所述过滤槽(6)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9)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22),所述收料盒(21)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与滑槽(22)的内腔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所述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风机(4)、电动螺旋扇叶(10)、电机(16)和电动伸缩杆(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CN202321637563.2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Active CN220309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7563.2U CN22030905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7563.2U CN22030905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9056U true CN220309056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8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7563.2U Active CN22030905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9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8451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螺杆干式真空泵
CN220309056U (zh) 一种人工智能用单涵道助推吸尘器设备
CN2698252Y (zh) 高效真空除尘清理机
CN106859482A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家用吸尘器
CN210839943U (zh) 一种电子信息技术用话筒播放设备
CN212089414U (zh) 一种机械用吸尘装置
CN210697472U (zh) 多功能吸尘器
CN111053495A (zh) 一种底吸式吸尘机构
CN21593720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工业用吸尘器
CN207721753U (zh) 一种环保吸尘器
CN218356009U (zh) 一种伸缩式充电手持吸尘器
CN211408863U (zh) 一种便携式吸尘装置
CN206285040U (zh) 自动排污除尘设备
CN220124614U (zh) 一种具有高效吸尘效果的吸尘器
CN220660326U (zh) 一种氧化铝陶瓷坩埚打磨装置
CN211215901U (zh) 一种可移动式工业除尘设备
CN220757299U (zh) 一种电源分离式吸尘器
CN220937890U (zh) 一种除尘器尘桶用的旋风式吸灰装置
CN219943914U (zh) 一种极板表面除尘装置
CN205338827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家用吸尘器
CN220554476U (zh) 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灰尘处理设备
CN212546793U (zh) 一种高效塑料吸力机
CN218792019U (zh) 一种家用手持式吸尘器
CN219020987U (zh) 一种吸尘器过滤芯快速清洁结构
CN219895568U (zh) 一种地刷电机抽真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0

Address after: Room 109, 1st Floor, Unit N, Building 1 and 2, Vanke City Phase I, No. 148 Fuyuan West Road,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Juj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302, Unit 1, Building 6, Mingjing Jiuheyuan Community, No. 110 Weiyang Road, Weiya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before: Huayuan Chuang Technology (Shaanx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