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6496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6496U
CN220306496U CN202321789245.8U CN202321789245U CN220306496U CN 220306496 U CN220306496 U CN 220306496U CN 202321789245 U CN202321789245 U CN 202321789245U CN 220306496 U CN220306496 U CN 220306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antenna
electronic device
leg
midd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92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冀光
戴海军
黎朋
刘奕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eme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em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em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em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92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6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6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6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中框,中框具有天线设置区,天线设置区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过孔。其中,第一支路设置于中框的外表面;第二支路设置于中框的内表面;过孔贯穿中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过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路、第二支路连接。本方案可以提高天线的性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愈加趋向于大屏化和轻薄化。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的提高和厚度的降低会使得天线净空区及天线高度减小,导致电子设备的天线环境越来越差。
并且,随着5G网络的普及,对天线数量及频段需求都大幅度增加,导致采用常规的FPC天线无法满足5G网络的性能要求,使得天线的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提高天线的性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具有天线设置区,所述天线设置区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设置于所述中框的外表面;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设置于所述中框的内表面;
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中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过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中框的内表面包括相互连接且具有夹角的正面和侧面,所述第二支路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内表面的正面,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内表面的侧面。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中频支路和第一高频支路,所述第一中频支路与所述第一高频支路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中频支路和第二高频支路,所述第二中频支路与所述第二高频支路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过孔包括第一子过孔和第二子过孔,所述第一子过孔和所述第二子过孔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子过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频支路、第二中频支路连接,所述第二子过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高频支路、所述第二高频支路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中频支路的频段为1800Mhz~2170Mhz,所述第一高频支路的频段为3300Mhz~3800Mhz。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中频支路的频段为1800Mhz~2170Mhz,所述第二高频支路的频段为2500Mhz~2700Mhz。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中频支路上设置有天线馈点和第一天线接口,所述天线馈点和所述第一天线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过孔的两侧。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高频支路上设置有第二天线接口,所述第二天线接口位于所述第二高频支路靠近所述第二中频支路的一侧。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具有天线设置区,所述天线设置区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过孔。其中,所述第一支路设置于所述中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支路设置于所述中框的内表面;所述过孔贯穿所述中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过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连接。本方案可以通过将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设置于中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从而增加天线的净空面积,进而提高天线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天线设置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者“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先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0的天线设置区10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包括中框100,中框100具有天线设置区10,天线设置区10包括第一支路11、第二支路12和过孔13。其中,第一支路11设置于中框100的外表面101;第二支路12设置于中框100的内表面102;过孔13贯穿中框100的外表面101和内表面102,过孔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路11、第二支路12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2分别设置于中框100的外表面101和内表面102,从而增加天线的净空面积,进而提高天线的性能。
具体的,第一支路11包括第一中频支路111和第一高频支路112,第一中频支路111与第一高频支路112间隔设置。第二支路12包括第二中频支路121和第二高频支路122,第二中频支路121与第二高频支路122间隔设置。过孔13包括第一子过孔131和第二子过孔132,第一子过孔131和第二子过孔132间隔设置。
其中,第一子过孔1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中频支路111、第二中频支路121连接,从而形成第一通信频段。第二子过孔13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高频支路122、第二高频支路122连接,从而形成第二通信频段。
其中,第二中频支路121上设置有天线馈点(图中未示出)和第一天线接口(图中未示出),天线馈点和第一天线接口分别设置于第一子过孔131的两侧。第二高频支路122上设置有第二天线接口(图中未示出),第二天线接口位于第二高频支路122靠近第二中频支路12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频支路111的频段为1800Mhz~2170Mhz,第一高频支路112的频段为3300Mhz~3800Mhz。第二中频支路121的频段为1800Mhz~2170Mhz,第二高频支路122的频段为2500Mhz~2700Mhz。
可以理解的是,中框100的内表面102包括相互连接且具有夹角的正面和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天线净空区的面积以及天线高度,可以将第二支路12的一部分位于内表面102的正面,另一部分位于内表面102的侧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表面101可以包括相互连接且具有夹角的正面1011和侧面1012。可以理解的是,内表面102的正面即是与外表面101的正面1011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内表面102的侧面即是与外表面101的侧面1012相对设置的内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是直接印刷制作(Printing DirectStructuring,PDS)天线技术。PDS是一种印刷天线的工艺,其主要是将导电浆体涂敷到工件表面,然后通过多层印刷导电浆体,以形成导电立体电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0包括包括中框100,中框100具有天线设置区10,天线设置区10包括第一支路11、第二支路12和过孔13。其中,第一支路11设置于中框100的外表面101;第二支路12设置于中框100的内表面102;过孔13贯穿中框100的外表面101和内表面102,过孔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路11、第二支路12连接。本方案可以通过PDS天线技术将天线印刷在中框100的正反双面从而增加天线面积,达到提升天线性能的目的。并且,相比于单一面的天线印刷技术,本方案可以可以简化过于复杂的走线,通过PDS过孔13技术使天线走线穿过复杂结构,提高天线走样灵活化,达到提升天线的性能的目的。
并且,本方案还可以通过将第二支路12的一部分位于内表面102的正面,另一部分位于内表面102的侧面,从而进一步增加天线的净空面积和天线高度,从而提高天线的性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具有天线设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设置区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设置于所述中框的外表面;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设置于所述中框的内表面;
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中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过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内表面包括相互连接且具有夹角的正面和侧面,所述第二支路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内表面的正面,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内表面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中频支路和第一高频支路,所述第一中频支路与所述第一高频支路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中频支路和第二高频支路,所述第二中频支路与所述第二高频支路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包括第一子过孔和第二子过孔,所述第一子过孔和所述第二子过孔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过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频支路、第二中频支路连接,所述第二子过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高频支路、所述第二高频支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频支路的频段为1800Mhz~2170Mhz,所述第一高频支路的频段为3300Mhz~3800Mhz。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频支路的频段为1800Mhz~2170Mhz,所述第二高频支路的频段为2500Mhz~2700Mhz。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频支路上设置有天线馈点和第一天线接口,所述天线馈点和所述第一天线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过孔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频支路上设置有第二天线接口,所述第二天线接口位于所述第二高频支路靠近所述第二中频支路的一侧。
CN202321789245.8U 2023-07-07 2023-07-07 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306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9245.8U CN220306496U (zh) 2023-07-07 2023-07-0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9245.8U CN220306496U (zh) 2023-07-07 2023-07-0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6496U true CN220306496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6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9245.8U Active CN220306496U (zh) 2023-07-07 2023-07-0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6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3756C (zh) 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
US5633786A (en) Shield assembly and method of shielding suitable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074677B1 (en) Antenna array
CN1127171C (zh) 短路微带天线和包含该种天线的设备
US7461444B2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ntennas from textile fabrics and components
KR101438470B1 (ko) 인쇄 회로 기판 안테나 레이아웃
US20080076276A1 (en) Printed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998274A (zh) 电磁干扰屏蔽罩及其制造方法
EP1160916A3 (en) Planar antenna
US20090109109A1 (en) High frequency comunication device on multilayered substrate
EP0905763A3 (en) Multilayer wiring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110115578A1 (en) Rf transition with 3-dimensional molded rf structure
US20200067178A1 (en) Antenna structur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350320A (zh) 天线基板以及天线基板的制造方法
DE69936648T2 (de) Substratantenne mit einem element zur verhinderung von energiekopplung zwischen antenne und leitern
JP3039951U (ja) 移動通信機用平面アンテナ装置
DE212018000071U1 (de) RFID-Etikett und dieses umfassender Artikel
CN220306496U (zh) 电子设备
CN107278029A (zh) 电子装置和栅格阵列模块
US6407706B2 (en) Planar antenna device
US20020000934A1 (en) Method for mounting patch antenna
CN103579746A (zh) 天线装置及应用其的通讯装置
US20060192721A1 (en) Three-dimensional antenna fabrication from multiple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s
CN205864406U (zh) 移动通讯设备
JP2006344887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