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3694U - 一种省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省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3694U
CN220303694U CN202321897616.4U CN202321897616U CN220303694U CN 220303694 U CN220303694 U CN 220303694U CN 202321897616 U CN202321897616 U CN 202321897616U CN 220303694 U CN220303694 U CN 220303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cover body
primary
en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76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瑜
林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nco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nco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nco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nco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76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3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3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3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省煤器,包括换热管自第三排起设有H形翅片的换热管屏、支撑组件、具有烟气挡板和阻流板屏蔽组件、具有初级和次级防磨罩的防磨组件,烟气挡板上端部与烟道内壁连接,下端部向下向内倾斜延伸,阻流板上端部与烟气挡板连接,下端部位于换热管屏下方,能够阻挡烟气进入弯头,消除烟气走廊现象;初级防磨罩包括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排换热管上的初级罩体、用于将初级罩体箍紧并与之可拆卸连接的抱箍,次级防磨罩呈梳齿状并设置在第三排换热管上,其包括次级罩体、避让槽、连接在次级罩体下端部并沿换热管切线方向延伸的直板段,直板段中部与换热管背风面相切,能够利用直板段提升防护角度并箍紧,防护效果好、安装简便、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省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省煤器。
背景技术
省煤器是参与锅炉工作循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锅炉给水的一种设备,一般布置在烟道内,通过对流传热吸收烟气热量,并对加热锅炉给水,从而提高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减少汽包壁与给水之间的温度差而引起的热应力,改善汽包工作条件,延长使用寿命。
省煤器通常包括设置在烟道内用于吸收烟气热量的换热管屏,现有的换热管屏大多采用翅片管弯折而成,由于烟气中含有动能大的灰粒,加之运行过程中也会通过烟道侧壁开设的吹灰孔进行吹灰,这些灰粒撞击在翅片管上,容易使翅片管管体造成磨损、泄漏,严重的,会导致破裂爆管等事故,同时,通过对省煤器所在区域的烟气流场进行分析可知,在省煤器烟道内的烟气流速并不均匀,位于翅片管弯头处的烟气流速高,偏流严重,烟气会在翅片管两侧弯头处形成烟气走廊,从而加速对弯头处的磨损,提升了弯头处破损、泄漏、发生爆管事故的几率。
为了解决翅片管的磨损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翅片管上设置防磨装置进行防护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CN206094018U就公开了这样一种H型翅片管省煤器防磨装置,但该方案在实际使用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翅片管弯头处烟气走廊的问题并未解决,由于弯头处曲率限制,直片状防磨装置难以设置。
2.该防磨装置对基管的防护主要体现在迎风面,在基管周向方向上的包覆长度短,防护角度仅有180°左右,防护面积小,防护效果不佳。
3.该防磨装置需要与基管上的翅片进行点焊才能固定,安装时操作复杂,长期使用时,容易因翅片振动导致焊点开裂,严重的,还会防磨装置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烟气走廊现象、防护效果好、安装简便、安全性好的省煤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省煤器,包括:
换热管屏,所述换热管屏呈S形并设于烟道内,在所述烟道内形成沿烟气流向依次分布的多排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自第三排起设有H形翅片;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架设在所述烟道内的支撑梁和用于吊装所述换热管屏的吊板,所述吊板沿所述烟道的轴向方向延伸并支撑在所述支撑梁上;
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用于消除所述换热管屏的弯头处的烟气走廊现象;
防磨组件,所述防磨组件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上,用于增强所述换热管的耐磨性能;
所述屏蔽组件包括烟气挡板、阻流板,所述烟气挡板位于所述换热管屏的上方,所述烟气挡板的上端部与所述烟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烟气挡板的下端部向下向内倾斜延伸,所述阻流板平行于所述吊板并靠近所述弯头设置,所述阻流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换热管的通孔,所述阻流板的上端部与所述烟气挡板的下端部连接,所述阻流板的下端部位于所述换热管屏的下方;
所述防磨组件包括初级防磨罩和次级防磨罩,所述初级防磨罩包括罩设在第一排及第二排所述换热管的迎风面上的初级罩体、用于将所述初级罩体箍紧的抱箍,所述初级罩体呈半管状,所述抱箍位于所述初级罩体的下方并与所述初级罩体的下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次级防磨罩呈梳齿状,所述次级防磨罩包括罩设在第三排所述换热管的迎风面上的次级罩体、开设于所述次级罩体上用于避让所述H形翅片的避让槽,以及连接在所述次级罩体的下端部并沿第三排所述换热管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直板段,所述直板段的中部与第三排所述换热管的背风面相切。
优选地,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阻流板焊接连接,所述换热管从所述套管内穿过,所述套管与所述换热管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弯头的端部与所述初级罩体相抵接,或者,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弯头的端部与所述次级罩体及所述H形翅片相抵接,或者,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弯头的端部与所述H形翅片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初级罩体的下端部沿该初级罩体所罩设的所述换热管的周向方向延伸,其延伸弧度小于等于10°。
优选地,所述初级罩体沿其罩设的所述换热管的轴向方向分段设置,形成多个初级罩体分段,相邻的所述初级罩体分段上搭设有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与相邻所述初级罩体分段中的一者焊接连接,任意一个所述初级罩体分段上最多焊接连接一个所述弧形盖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弧形盖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初级罩体分段的下端面齐平或高于所述初级罩体分段的下端面。
优选地,所述初级罩体的厚度大于等于4mm。
优选地,所述次级罩体沿其罩设的所述换热管的轴向方向分段设置,每段所述次级罩体的长度为200±10mm。
优选地,所述直板段的长度为8至12mm。
优选地,所述直板段与第三排所述换热管的背风面的接触点位于所述直板段靠近所述次级罩体侧的三分之一处。
优选地,所述避让槽的槽沿设有45°倒角。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屏的中部具有用于露出人孔及吹灰孔的空腔,所述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进一步优选地,位于所述空腔下方的所述换热管屏的前两排换热管上也设有所述次级防磨罩。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屏的进出口与集箱连通,所述集箱通过集箱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烟道的外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烟道由侧板围成,所述侧板外侧设有钢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通过设置包括烟气挡板和阻流板的屏蔽组件,使烟气挡板位于换热管屏的上方,使烟气挡板的上端部与烟道的内壁相连接,使烟气挡板的下端部向下向内倾斜延伸,使阻流板平行于吊板并靠近弯头设置,在阻流板上开设用于穿设换热管的通孔,使阻流板的上端部与烟气挡板的下端部连接,使阻流板的下端部位于换热管屏的下方,能够通过烟气挡板与阻流板的配合,阻挡烟气进入换热管屏的弯头处,从而消除烟气走廊现象。
2.通过在第一排及第二排换热管上设置初级防磨罩,在第三排换热管上设置次级防磨罩,能够大幅增强换热管屏的抗磨能力,避免换热管因大动能灰粒冲刷出现磨损、破裂的现象,降低爆管几率,安全性好。
3.通过将初级防磨罩设置在第一排及第二排换热管上,使其具有半管状的初级罩体、用于将初级罩体箍紧的抱箍,使抱箍位于初级罩体下方并与初级罩体下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初级防磨罩损坏时,只需拆卸抱箍即可对其进行更换,没有翅片阻挡,拆卸操作简单方便。
4.通过将呈梳齿状的次级防磨罩设置在第三排换热管上,使其包括次级罩体、开设于次级罩体上用于避让H形翅片的避让槽、连接在次级罩体下端部并沿第三排换热管切线方向延伸的直板段,使直板段的中部与第三排换热管的背风面相切,在安装时,只需将次级防磨罩压紧在第三排换热管上,即可利用直板段形成的卡接效应将次级罩体箍紧,使次级罩体与第三排换热管保持贴合,提升牢固程度,安装操作简单方便,长期使用也不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安全性好,在安装后,还能利用直板段延长在第三排换热管周向方向上的包覆长度,提升次级防磨罩的防护角度,防护面积更大,防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处于烟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换热管屏位于空腔上方部分的第一排及第二排换热管处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换热管屏位于空腔上方部分的第三排换热管处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次级防磨罩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次级防磨罩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展开示意图。
图7是换热管屏位于空腔下方部分的第一排及第二排换热管处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7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0.换热管屏;11.换热管;12.H形翅片;13.空腔;20.支撑组件;21.支撑梁;22.吊板;30.屏蔽组件;31.烟气挡板;32.阻流板;321.通孔;322.套管;323.间隙;411.初级罩体;412.抱箍;413.弧形盖板;42.次级防磨罩;421.次级罩体;422.避让槽;423.直板段;50.集箱;51.集箱支撑架;60.烟道;61.人孔;62.吹灰孔;63.侧板;64.钢架。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省煤器,包括:换热管屏10、支撑组件20、屏蔽组件30、防磨组件,其中,换热管屏10呈S形并设于烟道50内,在烟道50内形成沿烟气流向依次分布的多排换热管11,换热管11自第三排起设有H形翅片12;支撑组件20包括架设在烟道50内的支撑梁21和用于吊装换热管屏10的吊板22,吊板22沿烟道50的轴向方向延伸并支撑在支撑梁21上;屏蔽组件30用于消除换热管屏10弯头处的烟气走廊现象,屏蔽组件30包括烟气挡板31、阻流板32,烟气挡板31位于换热管屏10的上方,烟气挡板31的上端部与烟道50的内壁相连接,烟气挡板31的下端部向下向内倾斜延伸,阻流板32平行于吊板22并靠近换热管屏10的弯头设置,阻流板32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换热管11的通孔321,阻流板32的上端部与烟气挡板31的下端部连接,阻流板32的下端部位于换热管屏10的下方;防磨组件设置在换热管11上,用于增强换热管11的耐磨性能,具体地,防磨组件包括初级防磨罩和次级防磨罩42,初级防磨罩包括罩设在第一排及第二排换热管11迎风面上的初级罩体411、用于将初级罩体411箍紧的抱箍412,初级罩体411呈半管状,抱箍412位于初级罩体411的下方并与初级罩体411的下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次级防磨罩42呈梳齿状,次级防磨罩42包括罩设在第三排换热管11迎风面上的次级罩体421、开设于次级罩体421上用于避让H形翅片12的避让槽422,以及连接在次级罩体421的下端部并沿第三排换热管11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直板段423,直板段423的中部与第三排换热管11的背风面相切。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
1.能够通过烟气挡板31与阻流板32的配合,阻挡烟气进入换热管屏10的弯头处,从而消除烟气走廊现象。
2.能够大幅增强换热管屏10的抗磨能力,避免换热管11因大动能灰粒冲刷出现磨损、破裂的现象,降低爆管几率,提升安全性。
3.在初级防磨罩损坏时,只需拆卸抱箍412即可对其进行更换,没有翅片阻挡,拆卸操作简单方便。
4.在安装时,只需将次级防磨罩42压紧在第三排换热管11上,即可利用直板段423形成的卡接效应将次级罩体421箍紧,使次级罩体421与第三排换热管11保持贴合,提升牢固程度,安装操作简单方便,长期使用也不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安全性好,在安装后,还能利用直板段423延长在第三排换热管11周向方向上的包覆长度,提升次级防磨罩42的防护角度,防护面积更大,防护效果更好。
为了解决阻流板32处换热管11穿设的难点并实现对换热管11防磨的全面覆盖,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21内穿设有套管322,套管322与阻流板32焊接连接,换热管11从套管322内穿过,套管322与换热管11之间具有间隙323,这样设置还能够利用间隙323解决换热管11运行后膨胀的问题,组装后,对应第一排及第二排换热管11的套管322远离换热管屏10弯头的端部与初级罩体411的端部相抵接,对应第三排换热管11的套管322远离换热管屏10弯头的端部与次级罩体421及H形翅片12相抵接,其余未设置次级防磨罩42的换热管11对应的套管322远离换热管屏10弯头的端部与H形翅片12相抵接,通过套管322与初级防磨罩及次级防磨罩42的组合,解决了传统防磨装置在此处无法同时兼顾膨胀和防磨全覆盖的问题。
为扩大初级防磨罩的防护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初级罩体411的下端部沿该初级罩体411所罩设的换热管11的周向方向延伸,其延伸弧度小于等于10°;为方便拆卸更换,进一步地,初级罩体411沿其罩设的换热管11的轴向方向分段设置,形成多个初级罩体分段,相邻的初级罩体分段上搭设有弧形盖板413,弧形盖板413与相邻初级罩体分段中的一者焊接连接,任意一个初级罩体分段上最多焊接连接一个弧形盖板413,弧形盖板413的下端面与初级罩体分段的下端面高于初级罩体分段的下端面。
为了在确保防磨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换热管11换热效果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初级罩体411的厚度等于4mm。
为方便拆卸更换,在本实施例中,次级罩体421也沿其罩设的换热管11的轴向方向分段设置,但其分段长度的设置较为重要,该长度过长,容易因H形翅片12的累计误差导致避让槽422难以从H形翅片12处插入,该长度过短,又会增加在整条换热管11上安装次级防磨罩42的工程量,优选地,每段次级罩体421的长度为200±10mm。
在本实施例中,直板段423的长度为10mm,直板段423与第三排换热管11背风面的接触点位于直板段423靠近次级罩体421一侧的三分之一处,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安装时,轻微下压即可使直板段423张开,方便换热管11进入,在安装后,又能够使直板段423回弹使其卡住换热管11,防止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避让槽422的槽口及直板段423的端部均设有45°倒角,在安装次级防磨罩42时,即可以更方便更顺利的插入H形翅片12,又可以防止划伤换热管11和安装人员,减少产品施工时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屏10的中部具有用于露出人孔61及吹灰孔62的空腔13,支撑梁21设置在空腔13内,位于空腔13下方的换热管屏10的前两排换热管11上也设有次级防磨罩42,换热管屏10的进出口与集箱50连通,集箱50通过集箱支撑架51固定在烟道60的外壁。
在本实施例中,烟道60由侧板63围成,侧板63外侧设有钢架64。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省煤器,包括:
换热管屏,所述换热管屏呈S形并设于烟道内,在所述烟道内形成沿烟气流向依次分布的多排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自第三排起设有H形翅片;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架设在所述烟道内的支撑梁和用于吊装所述换热管屏的吊板,所述吊板沿所述烟道的轴向方向延伸并支撑在所述支撑梁上;
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用于消除所述换热管屏的弯头处的烟气走廊现象;
防磨组件,所述防磨组件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上,用于增强所述换热管的耐磨性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组件包括烟气挡板、阻流板,所述烟气挡板位于所述换热管屏的上方,所述烟气挡板的上端部与所述烟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烟气挡板的下端部向下向内倾斜延伸,所述阻流板平行于所述吊板并靠近所述弯头设置,所述阻流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换热管的通孔,所述阻流板的上端部与所述烟气挡板的下端部连接,所述阻流板的下端部位于所述换热管屏的下方;
所述防磨组件包括初级防磨罩和次级防磨罩,所述初级防磨罩包括罩设在第一排及第二排所述换热管的迎风面上的初级罩体、用于将所述初级罩体箍紧的抱箍,所述初级罩体呈半管状,所述抱箍位于所述初级罩体的下方并与所述初级罩体的下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次级防磨罩呈梳齿状,所述次级防磨罩包括罩设在第三排所述换热管的迎风面上的次级罩体、开设于所述次级罩体上用于避让所述H形翅片的避让槽,以及连接在所述次级罩体的下端部并沿第三排所述换热管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直板段,所述直板段的中部与第三排所述换热管的背风面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阻流板焊接连接,所述换热管从所述套管内穿过,所述套管与所述换热管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弯头的端部与所述初级罩体相抵接,或者,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弯头的端部与所述次级罩体及所述H形翅片相抵接,或者,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弯头的端部与所述H形翅片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罩体的下端部沿该初级罩体所罩设的所述换热管的周向方向延伸,其延伸弧度小于等于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罩体沿其罩设的所述换热管的轴向方向分段设置,形成多个初级罩体分段,相邻的所述初级罩体分段上搭设有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与相邻所述初级罩体分段中的一者焊接连接,任意一个所述初级罩体分段上最多焊接连接一个所述弧形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盖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初级罩体分段的下端面齐平或高于所述初级罩体分段的下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罩体的厚度大于等于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罩体沿其罩设的所述换热管的轴向方向分段设置,每段所述次级罩体的长度为200±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段的长度为8至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段与第三排所述换热管的背风面的接触点位于所述直板段靠近所述次级罩体侧的三分之一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的槽沿设有45°倒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屏的中部具有用于露出人孔及吹灰孔的空腔,所述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空腔下方的所述换热管屏的前两排换热管上也设有所述次级防磨罩。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屏的进出口与集箱连通,所述集箱通过集箱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烟道的外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由侧板围成,所述侧板外侧设有钢架。
CN202321897616.4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省煤器 Active CN220303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7616.4U CN220303694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省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7616.4U CN220303694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省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3694U true CN220303694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5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7616.4U Active CN220303694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省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3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03694U (zh) 一种省煤器
KR100473083B1 (ko) 콘덴싱보일러의 열교환기
CN207439169U (zh) 一种炉管扰流结构及具有其的加热炉
CN210165352U (zh) 一种直通式合成废热锅炉
CN201259215Y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屏的防磨和加强防变形装置
CN106839823A (zh) 一种高压锅炉水折流杆式预热器和化学反应装置
CN212430905U (zh) 立式垃圾炉省煤器管系固定及清灰结构
CN217356848U (zh) 一种防磨损锅炉水冷壁管
CN217178567U (zh) 一种锅炉经纬防磨导流板
CN215216215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19867950U (zh) 一种立式垃圾炉垂直烟道下部灰斗布风板布置结构
CN212430842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10153771U (zh) 一种联箱式过热器的防磨装置
JP2882801B2 (ja) 大型節炭器管の振れ止め構造
CN111664465A (zh) 一种立式垃圾炉省煤器管系固定及清灰结构
CN218379369U (zh) 一种吊挂式省煤器管夹固定装置
CN215489668U (zh) 一种天然气锅炉
CA2269156C (en) Improved furnace floor
CN220061794U (zh) 蒸汽吹灰防护装置及过热器
CN218455218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金属板防磨装置及锅炉炉膛
CN212673189U (zh) 一种高效换热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18955537U (zh) 一种硝酸镁加热器
CN215982502U (zh) 一种余热回收锅炉过热器结构
CN210891593U (zh) 一种正压卧式水管余热锅炉
CN112539403B (zh) 用于回收烟气余热的火管式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