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3527U - 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3527U
CN220293527U CN202322186135.9U CN202322186135U CN220293527U CN 220293527 U CN220293527 U CN 220293527U CN 202322186135 U CN202322186135 U CN 202322186135U CN 220293527 U CN220293527 U CN 220293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ver
handle
connecting rod
state
cove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61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锦泉
董伙伟
彭锦庆
赵国锐
黎文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urasia Furnish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urasia Furnish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urasia Furnish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urasia Furnish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861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3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3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3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其中,该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包括底座、连接杆和把手本体,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把手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本体设置有容置槽;所述锅盖把手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底座收纳于容置槽;当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底座从容置槽中移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对锅盖顶部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锅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
背景技术
锅盖是各种烹饪锅具常用的配件之一,一般的锅盖上都固定有把手,方便用户抓握,避免用户被烫伤。如公告号为CN20962949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直角扣位的电饭锅中层,在该专利文献中,其设计出了一种可折叠的锅盖把手,以降低高度,便于存放。但是,如该专利文献中的图6所示,当其把手折叠之后,手柄和连接杆呈展开的状态,导致整个把手结构的长度较长,这仍然会占用锅盖顶部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可以减少对锅盖顶部空间的占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包括底座、连接杆和把手本体,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把手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本体设置有容置槽;所述锅盖把手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底座收纳于容置槽;当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底座从容置槽中移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杆也收纳于容置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面;当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面抵接把手本体以限制连接杆相对把手本体沿展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锅盖本体以限制连接杆相对锅盖本体沿展开方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面相连的第一引导面,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面相连的第二引导面;在连接杆的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引导面用于引导第一限位面抵接把手本体或者引导第一限位面与把手本体分离,所述第二引导面用于引导第二限位面抵接锅盖本体或者引导第二限位面与锅盖本体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引导面的圆心位于连接杆和把手本体的转动轴心上,所述第二引导面的圆心位于连接杆和底座的转动轴心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把手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本体的另一端形成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当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且握持部被用户向上提起时,所述第一限位面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抵接把手本体的状态,所述第二限位面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抵接锅盖本体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连接杆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当连接杆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贯穿把手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内壁设置有嵌槽,当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底座的一部分嵌设在嵌槽中;所述把手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盖,包括锅盖本体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所述底座固定在锅盖本体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把手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整个锅盖把手折叠起来,且底座收纳于容置槽,这样可以减小折叠后的体积,减少对锅盖顶部空间的占用,更便于存放;而当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时,整个锅盖把手展开,底座从容置槽中移出,用户可握持把手本体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把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锅盖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底座100;
连接杆200,第一限位面211,第二限位面212,第一引导面221,第二引导面222;
把手本体300,容置槽301,嵌槽302,凹槽303,握持部310;
锅盖本体400,螺钉410,垫片420,软垫4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被视为只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理解,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连接”时,该元件可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在该元件和另一元件之间可以有居间的元件(例如,第三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100、连接杆200和把手本体300,连接杆200的下端与底座100转动连接,连接杆200的上端与把手本体300转动连接,把手本体300设置有容置槽301,容置槽301的尺寸可稍大于底座100的尺寸,以便于容纳底座100。整个锅盖把手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可通过连接杆200的转动来实现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切换。当整个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1和图2所示,整个锅盖把手折叠起来,底座100收纳于容置槽301,这样可以减小折叠后的体积,不会使整个锅盖把手过长,可以减少对锅盖顶部空间的占用,更便于存放。当整个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3和图4所示,整个锅盖把手展开,底座100从容置槽301中移出,用户可握持把手本体300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整个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杆200也收纳于容置槽301,这样,底座100和连接杆200均收纳在容置槽301中,把手本体300的体积即为折叠后整个锅盖把手的体积,可以进一步减小折叠后的体积,使得折叠后的锅盖把手不会变长,可以进一步减少对锅盖顶部空间的占用,更便于存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20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211,连接杆20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面212。当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限位面211抵接把手本体300以限制连接杆200相对把手本体300沿展开方向转动,第二限位面212抵接锅盖本体以限制连接杆200相对锅盖本体沿展开方向转动。其中,展开方向是指锅盖把手从处于折叠状态切换至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时连接杆200的转动方向,同理,折叠方向是指锅盖把手从处于展开状态切换至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杆200的转动方向。
由于第一限位面211抵接把手本体300且第二限位面212抵接锅盖本体,连接杆200难以继续沿展开方向转动,整个锅盖把手可以相对保持在展开状态,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连接杆200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面211相连的第一引导面221,连接杆200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面212相连的第二引导面222。在连接杆200的转动过程中,第一引导面221用于引导第一限位面211抵接把手本体300或者引导第一限位面211与把手本体300分离,第二引导面222用于引导第二限位面212抵接锅盖本体或者引导第二限位面212与锅盖本体分离。
第一引导面221和第二引导面222对连接杆200的转动具有引导作用,使得连接杆200相对容易转动,整个锅盖把手更容易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中进行切换。
进一步的,第一引导面221和第二引导面222均为弧形,第一引导面221的圆心位于连接杆200和把手本体300的转动轴心上,第二引导面222的圆心位于连接杆200和底座100的转动轴心上。在连接杆200的转动过程中,第一引导面221可以抵接把手本体300,第二引导面222可以抵接锅盖本体,但由于第一引导面221和第二引导面222均为弧形,因此这种抵接不限制连接杆200转动,连接杆200能够顺滑地转动,能够顺畅地引导第一限位面211抵接把手本体300或者与把手本体300分离,还能够顺畅地引导第二限位面212抵接锅盖本体或者与锅盖本体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200的上端与把手本体300的一端转动连接,把手本体300的另一端形成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310,用户抓握把手本体300时,由于握持部310没有与连接杆200的转动连接结构,用户主要是握持握持部310。当整个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且握持部310被用户向上提起时,连接杆200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在重力作用下,使得连接杆200具有向展开方向移动的驱使,因而在此情形下,第一限位面211会保持抵接把手本体300的状态,第二限位面212会保持抵接锅盖本体的状态,使得整个锅盖把手可以保持在展开状态,难以自行切换为折叠状态,保障用户正常使用锅盖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连接杆200转动至竖直状态时,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当连接杆200转动至水平状态时,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如图2和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面211为连接杆200的顶面,第二限位面212为连接杆200的底面,第一引导面221为连接杆200的顶面和右侧面的连接处,且第一引导面221连接连接杆200的顶面和右侧面,第二引导面222为连接杆200的底面和左侧面的连接处,且第二引导面222连接连接杆200的底面和左侧面,把手本体300左侧的一端与连接杆200转动连接,把手本体300右侧的一端为握持部3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槽301贯穿把手本体300,用户可以观察到底座100的状态,以确定底座100是否容纳在容置槽301中。用户的手还可以穿过容置槽301,再握持把手本体300,使得用户可以更稳定地握持把手本体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槽301的内壁设置有嵌槽302,当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底座100的一部分嵌设在嵌槽302中,这可以对底座100和把手本体300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使得把手本体300不容易相对底座100晃动,进而能够稳定保持在折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本体300的表面设置有凹槽303,当用户握持把手本体300时,用户的部分手指可以嵌入到凹槽303中,以提升用户握持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锅盖,如图5所示,包括锅盖本体4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有关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的具体说明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底座100固定在锅盖本体400的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0可通过螺钉410固定在锅盖本体400的顶面,锅盖本体400上可设置贯穿的穿孔,底座100的底面可设置与穿孔对接的螺纹孔,螺钉410从锅盖本体400的下方穿过穿孔并固定在螺纹孔中。锅盖本体400的底面可设置垫片420,螺钉410可穿过垫片420,垫片420可对螺钉41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垫片420和锅盖本体400之间可设置软垫430,软垫430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螺钉410产生的压力压坏锅盖本体400。
在以上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字词不受限于字面含义,而只是被申请人用来使得能够对于本实用新型有清楚、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杆和把手本体,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把手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本体设置有容置槽;所述锅盖把手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底座收纳于容置槽;当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底座从容置槽中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当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杆也收纳于容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面;当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面抵接把手本体以限制连接杆相对把手本体沿展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锅盖本体以限制连接杆相对锅盖本体沿展开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面相连的第一引导面,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面相连的第二引导面;在连接杆的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引导面用于引导第一限位面抵接把手本体或者引导第一限位面与把手本体分离,所述第二引导面用于引导第二限位面抵接锅盖本体或者引导第二限位面与锅盖本体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引导面的圆心位于连接杆和把手本体的转动轴心上,所述第二引导面的圆心位于连接杆和底座的转动轴心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把手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本体的另一端形成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当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且握持部被用户向上提起时,所述第一限位面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抵接把手本体的状态,所述第二限位面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抵接锅盖本体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当连接杆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锅盖把手处于展开状态;当连接杆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贯穿把手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设置有嵌槽,当锅盖把手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底座的一部分嵌设在嵌槽中;所述把手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凹槽。
10.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所述底座固定在锅盖本体的顶面。
CN202322186135.9U 2023-08-14 2023-08-14 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 Active CN220293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6135.9U CN220293527U (zh) 2023-08-14 2023-08-14 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6135.9U CN220293527U (zh) 2023-08-14 2023-08-14 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3527U true CN220293527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73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6135.9U Active CN220293527U (zh) 2023-08-14 2023-08-14 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3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9340B1 (ko) 좌식의자
CN210143041U (zh) 高拍仪
CN201759500U (zh) 具有折叠手柄的吸尘器
CN220293527U (zh) 可折叠收纳的锅盖把手和锅盖
US10089969B1 (en) Upright floor stand for guitar
CN208174773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8836209U (zh) 自动夹紧支架
CN208011260U (zh) 一种自拍装置
CN211704165U (zh) 一种多功能填单台
US20160029848A1 (en) Handle Device for a Foldable Electric Kettle
CN107395827A (zh) 一种可调节手机托架
CN205622691U (zh) 便携式手机支架
CN208447977U (zh) 一种轮椅的可调式脚架
CN212869198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平板电脑支架
CN210727603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挂件收纳架
CN210882425U (zh) 一种不易抖动的电动滑板车支撑结构
CN207880408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09635862U (zh) 一种改良多用途开瓶器
CN208908369U (zh) 带有便于收纳支架的充电宝
CN206922846U (zh) 一种可调节手机托架
CN219578576U (zh) 一种沙发
CN218889513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水杯
CN217852695U (zh) 一种马桶扶手
CN210727518U (zh) 一种具有翻折手柄支撑壶身的折叠水壶
CN105326382A (zh) 折叠式电热壶的提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