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9995U - 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9995U
CN220289995U CN202322346057.4U CN202322346057U CN220289995U CN 220289995 U CN220289995 U CN 220289995U CN 202322346057 U CN202322346057 U CN 202322346057U CN 220289995 U CN220289995 U CN 220289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ffusion film
diffusion
backlight modul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60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xin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xin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xin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xin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60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9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9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9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属于一种扩散膜、背光模组组合结构领域。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卡接有模组本体,所述外壳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微型散热装置,所述微型散热装置包括机体、电动离子风机、遮灰板,用于对模组进行散热,同时本实用改进了增亮扩散膜,增亮扩散膜上设置有挡块,挡块呈三角设置,用于将光隔离开,通过透光板将光均匀的照射在棱镜片上,背光模组的增亮扩散膜结构经过重新的设计,有效的改变扩散、导光板和增光之间的结构,并减少甚至避免了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增亮扩散膜的侧端进入,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了背光模组在光源正前方将形成较强的光柱,有效地改善了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散膜、背光模组组合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背景技术
现行中小尺寸背光模组中通常在导光板的正面贴附一片扩散膜和两片增光膜以及其它部材,以改善导光板的导光效果。现在采用的光源一般为发光二极管光源有区别于传统的光源,它是一种点光源,而中小尺寸背光模组多为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导光板一侧端的方式入光。
经检索,专利号为CN 214474068U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扩散和聚光功能的背光模组 ,该专利通过led光源、扩散胶膜、扩散板和上棱镜光学膜片可使背光模组结构更牢固。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上述引证专利在对模组光源导光效果进行导光时,由于当背光模组的光源点亮时,虽然大部分光线会进入导光板中传播,但仍有光线会进入增光膜的侧端,从背光模组的正面透出,由于光线在增光膜中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小,进入增光膜并透出的光线明显较亮,所以在光源正前方将形成较强的光柱,严重损害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模组光源导光效果进行导光时存在不足的缺陷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卡接有模组本体,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微型散热装置,所述微型散热装置包括机体、电动离子风机、遮灰板,用于对模组进行散热。
该模组设有导光板和反射片,导光板设置有三组,三组均穿过底板,通过反射片将光反射在下扩散片上,遮光架将增亮扩散膜、棱镜片卡接后,方便于下扩散片下侧射出的强光通过遮光架进行更好的遮光并将强光进行扩散,增亮扩散膜上设置有挡块,用于将光隔离开,棱镜片上还设置有保护片,用于对模组结构进行保护,微型散热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启动电动离子风机对模组进行驱风散热,电动离子风机的外侧设置有遮灰板,用于隔离灰尘。
优选的,所述模组本体包括反射片、导光板、下扩散片、遮光架、增亮扩散膜、棱镜片、保护片,所述反射片卡接于外壳组件的下侧,所述反射片从下至上依次卡接有导光板、下扩散片、遮光架、增亮扩散膜、棱镜片、保护片。
导光板采用LGP微结构高均匀性网点,均匀布置,改进了LCD显示效果,并提升了整个液晶显示屏的发光均匀度,并减少了LED的使用数量,降低了液晶显示模组的功耗。
优选的,所述遮光架内侧卡接有增亮扩散膜。
背光模组的增亮扩散膜结构经过重新的设计,有效的改变扩散、导光板和增光之间的结构减少甚至避免了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增亮扩散膜的侧端进入增亮扩散膜,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了背光模组在光源正前方将形成较强的光柱,有效地改善了显示效果。
增亮扩散膜上设置有挡块,挡块呈三角设置,用于将光隔离开,并通过透光板将光均匀的照射在棱镜片上。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包括底板、LED灯框、LED灯,所述底板卡接于外壳组件的内侧,所述底板内侧卡接有LED灯框,所述LED灯框贯穿底板设置,所述LED灯框内侧设置有若干组LED灯。
导光板通过电性连接后,相应LED灯框上的LED灯进行发光,LED灯框穿透于底板上,然后光照射到反射片上,随后反射片将光反射在下扩散片上,然后下扩散片上侧设置的遮光架将增亮扩散膜、棱镜片卡接后,方便于下扩散片下侧射出的强光通过遮光架进行更好的遮光并通过增亮扩散膜、棱镜片将强光进行扩散,分布均匀,棱镜片的上侧还设置有保护片,用于对模组结构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增亮扩散膜包括挡块、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卡接于外壳组件的内侧,所述透光板上侧固定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挡块设置有若干组,利于对光线分散均匀。
增亮扩散膜上设置有挡块,挡块呈三角设置,用于将光隔离开,并通过透光板将光均匀的照射在棱镜片上。
优选的,所述微型散热装置上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固定于壳体的一侧,所述机体上连接有电动离子风机,所述电动离子风机的另一端固定有遮灰板。
外壳组件上设置的微型散热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启动电动离子风机对模组进行驱风散热,电动离子风机的外侧设置有遮灰板,用于隔离灰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导光板采用LGP微结构高均匀性网点,均匀布置,改进了LCD显示效果,并提升了整个液晶显示屏的发光均匀度,并减少了LED的使用数量,降低了液晶显示模组的功耗。
2、本实用改进了增亮扩散膜,增亮扩散膜上设置有挡块,挡块呈三角设置,用于将光隔离开,并通过透光板将光均匀的照射在棱镜片上,背光模组的增亮扩散膜结构经过重新的设计,有效的改变扩散、导光板和增光之间的结构减少甚至避免了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增亮扩散膜的侧端进入增亮扩散膜,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了背光模组在光源正前方将形成较强的光柱,有效地改善了显示效果。
3、在没有增加微型散热装置时,模组内部灯光过热时,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处理,增加微型散热装置后,可通过电性连接启动电动离子风机对模组进行驱风散热,电动离子风机的外侧设置有遮灰板,用于隔离灰尘,实现了对模组灯光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的平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的增亮扩散膜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的微型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组本体;110、反射片;111、导光板;1110、底板;1111、LED灯框;1112、LED灯;112、下扩散片;113、遮光架;114、增亮扩散膜;1141、挡块;1142、透光板;115、棱镜片;116、保护片;2、外壳组件;220、壳体;221、微型散热装置;2210、机体;2211、电动离子风机;2212、遮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包括:外壳组件2,外壳组件2的内侧卡接有模组本体1,外壳组件2上设置有壳体220,壳体220的一侧设置有微型散热装置221,微型散热装置221包括机体2210、电动离子风机2211、遮灰板2212,用于对模组进行散热。
工作原理:模组本体1内侧设置的导光板111通过电性连接后,相应LED灯框1111上的LED灯1112进行发光,LED灯框1111穿透于底板1110上,然后光照射到反射片110上,导光板111设置有三组,三组导光板111,随后通过反射片110将光反射在下扩散片112上,然后下扩散片112上侧设置的遮光架113将增亮扩散膜114、棱镜片115卡接后,方便于下扩散片112下侧射出的强光通过遮光架113进行更好的遮光并通过增亮扩散膜114、棱镜片115将强光进行扩散,分布均匀,增亮扩散膜114上设置有挡块1141,挡块1141呈三角设置,用于将光隔离开,并通过透光板1142的透光板1142将光均匀的照射在棱镜片115上,棱镜片115的上侧还设置有保护片116,用于对模组结构进行保护,安装完成后,外壳组件2上设置的微型散热装置221通过电性连接启动电动离子风机2211对模组进行驱风散热,电动离子风机2211的外侧设置有遮灰板2212,用于隔离灰尘。
模组本体1包括反射片110、导光板111、下扩散片112、遮光架113、增亮扩散膜114、棱镜片115、保护片116,反射片110卡接于外壳组件2的下侧,反射片110从下至上依次卡接有导光板111、下扩散片112、遮光架113、增亮扩散膜114、棱镜片115、保护片116。
导光板111采用LGP微结构高均匀性网点,均匀布置,改进了LCD显示效果,并提升了整个液晶显示屏的发光均匀度,并减少了LED的使用数量,降低了液晶显示模组的功耗。
遮光架113内侧卡接有增亮扩散膜114。
背光模组的增亮扩散膜114结构经过重新的设计,有效的改变扩散、导光板111和增光之间的结构减少甚至避免了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增亮扩散膜114的侧端进入增亮扩散膜114,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了背光模组在光源正前方将形成较强的光柱,有效地改善了显示效果。
导光板111包括底板1110、LED灯框1111、LED灯1112,底板1110卡于外壳组件2的内侧,底板1110内侧卡接有LED灯框1111,LED灯框1111贯穿底板1110设置,LED灯框1111内侧设置有若干组LED灯1112。
导光板111通过电性连接后,相应LED灯框1111上的LED灯1112进行发光,LED灯框1111穿透于底板1110上,然后光照射到反射片110上,随后反射片110将光反射在下扩散片112上,然后下扩散片112上侧设置的遮光架113将增亮扩散膜114、棱镜片115卡接后,方便于下扩散片112下侧射出的强光通过遮光架113进行更好的遮光并通过增亮扩散膜114、棱镜片115将强光进行扩散,分布均匀,棱镜片115的上侧还设置有保护片116,用于对模组结构进行保护。
增亮扩散膜114包括挡块1141、透光板1142,透光板1142卡接于外壳组件2的内侧,透光板1142上侧固定有挡块1141。
挡块1141设置有若干组,利于对光线分散均匀。
增亮扩散膜114上设置有挡块1141,挡块1141呈三角设置,用于将光隔离开,并通过透光板1142将光均匀的照射在棱镜片115上。
微型散热装置221上设置有机体2210,机体2210固定于壳体220的一侧,机体2210上连接有电动离子风机2211,电动离子风机2211的另一端固定有遮灰板2212。
外壳组件2上设置的微型散热装置221通过电性连接启动电动离子风机2211对模组进行驱风散热,电动离子风机2211的外侧设置有遮灰板2212,用于隔离灰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包括:外壳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2)的内侧卡接有模组本体(1),所述外壳组件(2)上设置有壳体(220),所述壳体(220)的一侧设置有微型散热装置(221),所述微型散热装置(221)包括机体(2210)、电动离子风机(2211)、遮灰板(2212),用于对模组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1)包括反射片(110)、导光板(111)、下扩散片(112)、遮光架(113)、增亮扩散膜(114)、棱镜片(115)、保护片(116),所述反射片(110)卡接于外壳组件(2)的下侧,所述反射片(110)从下至上依次卡接有导光板(111)、下扩散片(112)、遮光架(113)、增亮扩散膜(114)、棱镜片(115)、保护片(1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架(113)内侧卡接有增亮扩散膜(1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11)包括底板(1110)、LED灯框(1111)、LED灯(1112),所述底板(1110)卡接于外壳组件(2)的内侧,所述底板(1110)内侧卡接有LED灯框(1111),所述LED灯框(1111)贯穿底板(1110)设置,所述LED灯框(1111)内侧设置有若干组LED灯(11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扩散膜(114)包括挡块(1141)、透光板(1142),所述透光板(1142)卡接于外壳组件(2)的内侧,所述透光板(1142)上侧固定有挡块(11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141)设置有若干组,利于对光线分散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散热装置(221)上设置有机体(2210),所述机体(2210)固定于壳体(220)的一侧,所述机体(2210)上连接有电动离子风机(2211),所述电动离子风机(2211)的另一端固定有遮灰板(2212)。
CN202322346057.4U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Active CN220289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6057.4U CN220289995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6057.4U CN220289995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9995U true CN220289995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6057.4U Active CN220289995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9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89995U (zh) 一种背光模组扩散膜结构
CN211372037U (zh) 一种新型面板灯
KR200471995Y1 (ko) 엘이디 평면광원과 엘이디 평판등 및 평판형 엘이디 램프
CN110542944B (zh) 一种复合性能的导光板
CN217978535U (zh) 一种高光效侧入式的无导光板led面板灯
CN212255773U (zh) 一种防漏光的导光板
CN112606759B (zh) 车窗和汽车
CN217426152U (zh) 一种带有补光结构的人脸识别机
CN215929478U (zh) 一种发光装置
CN210378165U (zh) 灯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5570280U (zh) 一种多边发光的导光板
CN219867577U (zh) 台灯灯头及台灯
CN220231499U (zh) 同轴光检测装置
CN213724468U (zh)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黄疸治疗灯
CN208186086U (zh) 一种高透光度节能平板灯
CN216772020U (zh) 一种免丝印多层结构复合pc导光板
CN210488025U (zh) 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9713153U (zh) 一种舞台灯折射反光装置
CN211232530U (zh) 面板灯结构
CN218213507U (zh) 一种导光板lgp组装治具
CN215895013U (zh) 一种无光源导光结构
KR200361074Y1 (ko) 투광방식을 이용한 메시지 전달장치
CN218001367U (zh) 灯具
CN214249176U (zh) 一种基于芯片驱动的具有高效配光功能的led平面灯
CN220289996U (zh) 一种底部入光背光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