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9083U - 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9083U
CN220289083U CN202321393716.3U CN202321393716U CN220289083U CN 220289083 U CN220289083 U CN 220289083U CN 202321393716 U CN202321393716 U CN 202321393716U CN 220289083 U CN220289083 U CN 220289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leeve
main rod
sampling device
shallow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37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宇钊
何俊贺
王启明
金晓丹
周春华
卢燕南
梁大成
韦华瑜
林荣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y of Guangx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iginal Assignee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y of Guangx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y of Guangx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led Crit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y of Guangx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iority to CN2023213937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9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9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9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包括主杆,所述主杆外部开设有螺纹,所述主杆外部设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设于主杆外部,所述主杆与套筒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筒外部设有连接板,所述套筒与连接板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阻挡套和转动板的相互配合,将主杆插入到合适位置时,通过转动套筒将阻挡套收起,可以避免了在下降或者上升的过程中其他位置的底泥进入主杆内与需要采样的位置混合到一块,造成采样数据不准确,通过转动转动板,转动板上的弧形板进行往复移动,可以对周围的淤泥进行挖掘并且汇聚在一块,然后通过螺旋输送杆将挖掘的淤泥送入装泥盒内储存。

Description

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塘底泥采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底泥为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水生植物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和根系固定条件,也是多种水生动物的栖息场所。同时,底泥中还富含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是微生物活动最频繁的中心。
现有的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在采样时通常时直接将装置直接插入底泥里,取出时不同深度的底泥会混合在一块,在检测时检测的数据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无法有效的对不同深度的底泥进行检测。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在采样时通常时直接将装置直接插入底泥里,取出时不同深度的底泥会混合在一块,在检测时检测的数据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无法有效的对不同深度的底泥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包括主杆,所述主杆外部开设有螺纹,所述主杆外部设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设于主杆外部,所述主杆与套筒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筒外部设有连接板,所述套筒与连接板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设有两个连接杆,所述主杆远离套筒的一端设有阻挡套,所述连接杆底部与阻挡套顶部相固定,所述主杆底部设有采泥组件,所述采泥组件包括固定柱,所述主杆底部与固定柱顶部相固定,所述固定柱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固定柱内部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底部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固定柱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板顶部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部设有两个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底部与弧形滑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穿过滑槽并延伸至外部,所述驱动杆顶部固定设有推动杆。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一侧固定设有弧形板,所述驱动杆顶部与滑槽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顶部固定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固定柱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转动杆与固定柱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底部固定设有锥形钻头。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顶部固定设有螺旋输送杆,所述螺旋输送杆设于主杆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与主杆远离套筒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有摇杆。
优选的,所述主杆一侧开设有出泥口,所述主杆另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主杆一侧设有装泥盒,所述装泥盒一侧开设有进泥口,所述装泥盒一侧固定设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阻挡套之间设有两个辅助杆,所述两个辅助杆均固定设有主杆外部。
优选的,所述辅助杆内部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有锥形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阻挡套和转动板的相互配合,将主杆插入到合适位置时,通过转动套筒将阻挡套收起,可以避免了在下降或者上升的过程中其他位置的底泥进入主杆内与需要采样的位置混合到一块,造成采样数据不准确,通过转动转动板,转动板上的弧形板进行往复移动,可以对周围的淤泥进行挖掘并且汇聚在一块,然后通过螺旋输送杆将挖掘的淤泥送入装泥盒内储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挡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滑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杆;2、螺纹;3、套筒;4、连接板;5、连接杆;6、阻挡套;7、固定柱;8、转动板;9、连接轴;10、弧形滑槽;11、驱动杆;12、推动杆;13、弧形板;14、转动杆;15、锥形钻头;16、螺旋输送杆;17、摇杆;18、装泥盒;19、辅助杆;20、弹簧;21、锥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包括主杆1,主杆1外部开设有螺纹2,主杆1外部设有遮挡机构,遮挡机构包括套筒3,套筒3设于主杆1外部,主杆1与套筒3通过螺纹连接,套筒3外部设有连接板4,套筒3与连接板4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连接板4底部固定设有两个连接杆5,主杆1远离套筒3的一端设有阻挡套6,连接杆5底部与阻挡套6顶部相固定,主杆1底部设有采泥组件,采泥组件包括固定柱7,主杆1底部与固定柱7顶部相固定,固定柱7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固定柱7内部设有转动板8,转动板8底部固定设有连接轴9,连接轴9与固定柱7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转动板8顶部开设有弧形滑槽10,弧形滑槽10内部设有两个驱动杆11,驱动杆11底部与弧形滑槽10相适配。
其中,为了解决驱动杆11能推动推动杆12的问题,驱动杆11穿过滑槽并延伸至外部,驱动杆11顶部固定设有推动杆12。
其中,为了解决限制驱动杆11移动位置的问题,推动杆12一侧固定设有弧形板13,驱动杆11顶部与滑槽大小相适配。
其中,为了解决转动杆14能够在固定柱7上转动的问题,转动板8顶部固定设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穿过固定柱7并延伸至外部,转动杆14与固定柱7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其中,为了解决主杆1能够轻松钻进泥土的问题,固定柱7底部固定设有锥形钻头15。
其中,为了解决底泥能够输送的问题,转动杆14顶部固定设有螺旋输送杆16,螺旋输送杆16设于主杆1内部。
其中,为了解决螺旋输送杆16转动的问题,螺旋输送杆16远离转动杆14的一端与主杆1远离套筒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螺旋输送杆16远离转动杆14的一端固定设有摇杆17。
其中,为了解决底泥能够储存的问题,主杆1一侧开设有出泥口,主杆1另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一侧开设有插槽,主杆1一侧设有装泥盒18,装泥盒18一侧开设有进泥口,装泥盒18一侧固定设有插块,插块与插槽大小相适配。
其中,为了解决主杆1能够稳定的插在底泥上的问题,套筒3与阻挡套6之间设有两个辅助杆19,两个辅助杆19均固定设有主杆1外部。
其中,为了解决主杆1能够往下延伸的问题,辅助杆19内部固定设有弹簧20,弹簧20的一端固定设有锥形杆21。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时,首先将主杆1插在所需要采样的位置,通过转动套筒3,套筒3在螺纹2上旋转上升,套筒3在上升时带动连接板4同时上升,连接板4通过连接杆5带动阻挡套6上升打开,将阻挡套6从主杆1上打开周围的淤泥可以进入到主杆内部,关闭时可以防止主杆1在向下或向上移动时其他位置的淤泥进入主杆1内部,此时转动摇杆17,摇杆17带动螺旋输送杆16旋转,螺旋输送杆16通过转动杆14带动转动板8转动,转动板8转动时内部的弧形滑槽10推动驱动杆11进行移动,驱动杆11在滑槽的限制下,往同一个方向进行往复移动,驱动杆11带动推动杆12进行往复移动,推动杆12带动弧形板13往复移动,此时外部的底泥会被弧形板13挖掘并汇聚在一块,并且通过螺旋输送杆16向上输送,经过出泥口进入装泥盒18内储存,当需要对更深的底泥进行采集时,通过往下按压主杆1,锥形杆21会通过弹簧20向辅助杆19内缩进,达到往下伸入的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外部开设有螺纹(2),所述主杆(1)外部设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套筒(3),所述套筒(3)设于主杆(1)外部,所述主杆(1)与套筒(3)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套筒(3)外部设有连接板(4),所述套筒(3)与连接板(4)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4)底部固定设有两个连接杆(5),所述主杆(1)远离套筒(3)的一端设有阻挡套(6),所述连接杆(5)底部与阻挡套(6)顶部相固定,所述主杆(1)底部设有采泥组件,所述采泥组件包括固定柱(7),所述主杆(1)底部与固定柱(7)顶部相固定,所述固定柱(7)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固定柱(7)内部设有转动板(8),所述转动板(8)底部固定设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与固定柱(7)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板(8)顶部开设有弧形滑槽(10),所述弧形滑槽(10)内部设有两个驱动杆(11),所述驱动杆(11)底部与弧形滑槽(10)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1)穿过滑槽并延伸至外部,所述驱动杆(11)顶部固定设有推动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12)一侧固定设有弧形板(13),所述驱动杆(11)顶部与滑槽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8)顶部固定设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穿过固定柱(7)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转动杆(14)与固定柱(7)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7)底部固定设有锥形钻头(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顶部固定设有螺旋输送杆(16),所述螺旋输送杆(16)设于主杆(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杆(16)远离转动杆(14)的一端与主杆(1)远离套筒(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杆(16)远离转动杆(14)的一端固定设有摇杆(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一侧开设有出泥口,所述主杆(1)另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主杆(1)一侧设有装泥盒(18),所述装泥盒(18)一侧开设有进泥口,所述装泥盒(18)一侧固定设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大小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与阻挡套(6)之间设有两个辅助杆(19),所述两个辅助杆(19)均固定设有主杆(1)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19)内部固定设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一端固定设有锥形杆(21)。
CN202321393716.3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Active CN220289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3716.3U CN220289083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3716.3U CN220289083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9083U true CN220289083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2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3716.3U Active CN220289083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9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89083U (zh) 一种浅水水域河湖塘底泥采样装置
CN207488009U (zh) 便携式底泥采集器
CN113152402A (zh) 具有自动收集功能的海洋垃圾处理装置
CN109060449A (zh) 一种水下仿生机器人的水质检测装置
CN209749129U (zh) 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树莓种植用开槽装置
CN207964340U (zh) 一种多底质剖面通用螺旋压入式柱状采样器
CN209624128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取样装置
CN217424841U (zh) 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淤泥采样装置
CN208206581U (zh) 便携式包气带土壤浅层地下水采集器
CN206844201U (zh) 河道淤泥清理系统
CN212988839U (zh) 一种农业土壤采样装置
CN109682637A (zh) 一种水文地质的研究采样装置
CN216847032U (zh) 一种农田水利领域地下水取样装置
CN216645961U (zh) 一种便携式新型浅水采泥器
CN108267336A (zh) 多底质剖面通用螺旋压入式柱状采样器
KR20160022517A (ko) 수차가 구비된 침전지용 무동력 슬러지 배출장치
CN209685541U (zh) 一种城市生活污泥发酵用污泥收集装置
CN208297194U (zh) 一种湖泊沉积物间隙水采集装置
CN220398998U (zh) 一种河道底泥采样装置
CN208350445U (zh) 一种轮式自动泥沙采样仪
CN206430936U (zh) 农业土质采样装置
CN215448641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集装置
CN109540587A (zh) 一种土壤样本自动采集装置
CN208430496U (zh) 一种农田排水装置
CN108731975A (zh) 一种节能式双功能自动泥沙采样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