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5564U - 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5564U
CN220285564U CN202320507824.2U CN202320507824U CN220285564U CN 220285564 U CN220285564 U CN 220285564U CN 202320507824 U CN202320507824 U CN 202320507824U CN 220285564 U CN220285564 U CN 220285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hip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latform doo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78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顺利
刘磊
魏耀南
杜呈欣
阚庭明
蔡晓蕾
吴卉
张铭
孟宇坤
汪晓臣
孟川舒
郭浩波
彭博
张赞
韩鹏非
左艳芳
马腾飞
李宝
曹青元
杨楠
王俐文
王振欣
李勇
刘惠涛
李佳宁
贾晨
钟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23205078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5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5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5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涉及站台门控制技术领域,该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盘;控制器,控制器与中央控制盘串行通信连接,控制器的处理芯片为GD32F107VCT芯片,驱动器,驱动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以接收来自控制器的运动指令,驱动器的处理芯片为GD32F103RCT芯片,驱动器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运动指令用于指示驱动器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站台门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门单元控制系统中设置单个驱动器来分别控制两个站台门电机的运行状态,减少了门控单元在站台门内部占用空间,降低了设备运维成本。

Description

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站台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中车站的站台门是一种将轨道区与候车区隔离的安全防护设备,保障了乘客的候车安全。
相关技术中,轨道交通的站台门控制系统主要由逻辑控制单元和门控单元(DoorControl Unit,DCU)组成,其中,DCU是门机系统的关键部件并安装在站台上,每道滑动门控单元均至少包括两个驱动器来分别控两个站台门电机转动,从而控制站台门的两扇滑动门的运动,当滑动门控单元数量增多时,需要设置更多的硬软件资源,占用了站台门的内部空间,同时增加了门控单元的制备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控单元设计复杂导致占用站台门的内部空间较多、门控单元制备成本更高的缺陷,减少了门控单元在站台门内部占用空间,降低了设备运维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包括:
中央控制盘;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中央控制盘串行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处理芯片为GD32F107VCT芯片;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接收来自控制器的运动指令,所述驱动器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器的处理芯片为GD32F103RCT芯片,所述运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驱动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站台门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通过485通信线与所述中央控制盘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NSi83085隔离通信芯片与所述中央控制盘进行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交互。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通过CAN通信与所述驱动器通信连接,所述CAN通信的磁隔为SCM3721ASA芯片,所述CAN通信接口的驱动芯片为SIT1050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驱动器包括:
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采样器,所述采样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采样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出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直流无刷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包括:
LTV-247光电耦合器,所述LTV-247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外部信号设备的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来自所述外部信号设备的状态信息,所述LTV-247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7V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ULN2803-D18集成块,所述ULN2803-D18集成块的输入端与所述GD32F107VCT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来自来所述GD32F107VCT芯片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ULN2803-D18集成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外部信号设备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外部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编码器为MS3275差分线路接收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为Ai74HC04SA反相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采样器包括:
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所述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SGM722XS/TR放大器,所述SGM722XS/TR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SGM722XS/TR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OR-M601光电耦合器,所述OR-M60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
SF20A60FA芯片的SPM模块,所述SPM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OR-M601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SPM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
供电器,所述供电器采用反激式结构,所述供电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在每个门单元控制系统中设置单个驱动器来分别控制两个站台门电机的运行状态,从而控制每个站台门的两扇滑动门的运动状态,减少了门控单元在站台门内部占用空间,降低了设备运维成本;另外,控制器和驱动器均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芯片,解决了主流芯片获取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与站台门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0:中央控制盘;120:控制器;130:驱动器;
131:编码器;132:霍尔传感器;133:采样器;
134:驱动模块;140:供电器;150:站台门电机;
151:第一电机;152: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盘110、控制器120和驱动器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交通的站台门控制系统中的中央控制盘110可以接收多个外部信号设备发送的控制/状态/时间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中央控制盘110可以接受站台门上的应急门开关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站台门的不同模式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不同,例如,在站台门的自动模式第一控制指令可以是“自动开滑动门”和“自动关滑动门”等命令,也可以是在手动模式下对应的“就地开滑动门”、“就地关滑动门”和“隔离本道滑动门”等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与中央控制盘110串行通信连接,控制器120的处理芯片为GD32F107VCT芯片,控制器120用于对中央控制盘110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进行逻辑处理,得到运动指令,运动指令用于控制站台门的运动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与中央控制盘110可以通过隔离通信芯片以隔离的方式与中央控制盘110进行串行通信,例如,串行通信可以是基于MODBUS协议的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20的开发平台(对应处理芯片)为GD32F107VCT芯片,该芯片为国产自主研发的芯片,从芯片的主频、存储、经济性、场景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该型号的芯片性价比高,获取难度低。
在该实施例中,以GD32F107VCT芯片作为控制器120的处理器,控制器120提供与中央控制盘110连接的硬线连接接口及与上位机监控系统通信的MODBUS总线接口,并通过接口电路连接电磁锁、接近开关状态灯和蜂鸣器等外围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20通过MODBUS模块接收中央控制盘110的MODBUS通信接口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逻辑处理,得到指示站台门电机150运行的运动指令。
驱动器130,驱动器130与控制器120通信连接,驱动器130分别与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电连接,驱动器130的处理芯片为GD32F103RCT芯片,驱动器130用于基于控制器120发送的运动指令分别控制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驱动站台门运动,运动指令基于控制器120对中央控制盘110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进行逻辑处理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DCU中可以包括一个控制器120和一个驱动器130,一个驱动器130可以同时控制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的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站台门电机150可以是无刷直流电机,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机。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器130控制两个无刷直流电机带动站台门的左滑动门和右滑动门进行开门或关门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器130通过不同的驱动电路控制左右滑动门的无刷直流电机进行开关门动作。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与站台门电机的连接示意图,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站台门电机150包括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第一电机151与站台门的左滑门传动连接,第二电机152与站台门的右滑门传动连接;驱动电路包括左侧电机采样电路和右侧电机采样电路,左侧电机采样电路由整形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光电隔离器构成,左侧电机采样电路接收第一电机151发送的霍尔传感器132信号和编码器131信号;右侧电机采样电路由整形电路和信号转换电路构成,右侧电机采样电路用于接收第二电机152发送的霍尔传感器132信号和编码器131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左侧无刷直流电机与驱动器130之间距离(通常为8m左右)超过右侧无刷直流电机与驱动器130之间距离,考虑到限压降和电磁干扰等因素,驱动器130中的左侧无刷直流电机采样电路采用升压和光电隔离处理,编码器131和霍尔传感器132采用12V供电,当电机霍尔传感器132信号通过光耦芯片(对应光电隔离器)进行光电隔离,将驱动器130内的电机霍尔传感器132信号的对应供压降低至5V,然后通过反相器(对应整形电路)整形后发送至GD32F103RCT芯片,电机编码器131信号通过光耦芯片进行光电隔离后,能够将驱动器130内的电机编码器131信号的对应供压降低至5V,然后通过芯片转换器(对应信号转换电路)将差分信号转换至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信号后发送至GD32F103RCT芯片。
在该实施例中,右侧无刷直流电机与驱动器130之间距离设置在驱动器130附近,右侧无刷直流电机接收第二电机152发送的电机编码器131信号,无需采取升将压处理,则通过信号转换电路将差分信号转换至TTL信号后发送至GD32F103RCT芯片;右侧无刷直流电机接收第二电机152发送的电机霍尔传感器132信号,无需采取升将压处理,直接将电机霍尔传感器132信号通过反相器(对应整形电路)整形后发送至GD32F103RCT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在每个门单元控制系统中设置单个驱动器130来分别控制两个站台门电机150的运行状态,从而控制每个站台门的两扇滑动门的运动状态,减少了门控单元在站台门内部占用空间,降低了设备运维成本;另外,控制器120的处理芯片和驱动器130的处理芯片均为国产自主研发的芯片,解决了主流芯片获取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通过485通信线与中央控制盘110通信连接,控制器120通过NSi83085隔离通信芯片与中央控制盘110进行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交互。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RS-485两线制接线方式将控制器120的端口与中央控制盘110的外接端口进行连接,并采用NSi83085隔离通信芯片实现中央控制盘110与控制器120间的数据交互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还用于基于MODBUS协议向中央控制盘110发送站台门的门体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20还用于接收外部信号设备发送的状态信息,对这些状态信息进行逻辑处理得到站台门的门体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并将站台门的门体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盘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还可以通过NSi83085隔离通信芯片与PTE(PortableTest Equipment,便携式测试设备)进行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交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设置NSi83085隔离通信芯片实现控制器120与中央控制盘110间的数据交互,完成了国产隔离通信芯片在控制器120和中央控制盘110间数据交互的适配,解决了主流芯片获取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通过CAN通信与驱动器130通信连接,CAN通信的磁隔为SCM3721ASA芯片,CAN通信接口的驱动芯片为SIT1050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信用于将控制器120得到的运动指令传输至驱动器130。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20通过CAN总线接口连接到驱动器130,以实现对站台电机的运行控制。
在该实施例中,CAN通信的磁隔(SCM3721ASA芯片)以及CAN通信接口的驱动芯片(SIT1050芯片)均为国内自主研发芯片,该类芯片的获取难度低,且性价比高。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分别以SIT1050芯片为驱动芯片,以SCM3721ASA芯片为磁隔离在GD32F107VCT芯片与驱动器130之间建立CAN通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SIT1050芯片和SCM3721ASA芯片建立控制器120和驱动器130之间的CAN通信,利用国产自主研发芯片搭建CAN通信,提高国产芯片在站台门控制系统应用中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器130包括:编码器131,编码器131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电连接,编码器131的输出端与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霍尔传感器132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电连接,霍尔传感器132的输出端与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采样器133,采样器133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电连接,采样器133的输出端与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模块134,驱动模块134的输入端与GD32F103RCT芯片的输出电连接,驱动模块134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传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编码器131用于采集站台门电机150的差分信号,并将差分信号发送至GD32F103RCT芯片,霍尔传感器132用于采集站台门电机150的转子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GD32F103RCT芯片,采样器133用于采集站台门电机150运动时产生的电流信号,并将电流信号发送至GD32F103RCT芯片,驱动模块134与站台门电机150传动连接,驱动模块134用于基于运动指令控制站台门电机150运动。
在图4所示的实施实例中,驱动器130以GD32F103RCT芯片作为开发平台,并通过编码器131、电机霍尔传感器132、采样器133和驱动模块134对站台门电机150进行控制;其中,驱动模块134由OR-M601光耦隔离及SF20A60FA的SPM模块组成,驱动模块134能够为站台门电机150的线圈提供动力电源;采样器133由NSi1200-DSWVR线性光耦及SGM722XS/TR精密放大器组成,采样器133用于在站台门电机150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实时采样;霍尔传感器132由Ai74HC04SA反相器组成,用于实时检测电机霍尔传感器132信号,并将电机霍尔传感器132信号对应的TTL信号发送至GD32F103RCT芯片进行处理;编码器131由MS3275差分线路接收器得到,编码器131用于实时检测编码器131信号对应的差分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霍尔传感器132与站台门的DCU之间通过硬线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GD32F103RCT芯片用于根据电机的运动状态和电机的转子位置来控制驱动模块134驱动站台门电机150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霍尔传感器132采集的站台门电机150的转子所在的位置时存在偏差或遗漏的现象,可以通过在驱动器130内设置编码器131实时反馈站台门电机150的转子位置,然后依照电机的转子绕线决定开启或关闭换流器,以提高定子电流的换向效率;编码器131将电机的转动角度转化为脉冲数量,且编码器131分辨率越高,可检测的转子旋转角度精度越高;编码器131可实时反馈电机实际转速,进行速度和位置的闭环控制,最后通过电机转子状态对站台门电机150的运行进行控制,从而提高对滑动门运动的控制精度。
在该实施例中,编码器131可以是差分编码器131,差分编码器131可以根据站台门电机150的运行状态输出多路差分信号,并通过差分信号转换芯片将所述差分信号转换为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信号后传输至处GD32F103RCT芯片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将控制器120中的编码器131、电机霍尔传感器132、采样器133和驱动模块134分别设置为国产芯片以实现控制器120对站台门电机150的运动控制,提高国产芯片在站台门控制系统应用中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均为直流无刷电机。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器130分别通过编码器131、电机霍尔传感器132、采样器133和驱动模块134等硬件实现对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运行状态的控制,而在对硬件调试或控制时,可以采用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算法调制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的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站台门电机150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站台门电机150为无刷直流电机时,可以采用SVPWM(Space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策略对站台门电机150进行无极调速时,电机中绕组电流波形的谐波成分小,使得电机转矩脉动降低,旋转磁场更逼近圆形,而且使直流母线电压的利用率有了很大提高,且更易于实现数字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器120采用SVPWM控制策略对站台门电机150进行无极调速,提高了站台门电机150的运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包括:LTV-247光电耦合器121,LTV-247光电耦合器121的输入端与外部信号设备的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来自所述外部信号设备的状态信息,LTV-247光电耦合器121的输出端与GD32F107V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ULN2803-D18集成块122,ULN2803-D18集成块122的输入端与GD32F107VCT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来自来GD32F107VCT芯片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ULN2803-D18集成块122的输出端与外部信号设备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外部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第二控制指令基于控制器120对外部信号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逻辑处理得到。
在该实施例中,外部信号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站台门的揽控信号、站台门的电磁锁反馈信号、就地控制盘控制信号、站台门的应急门信号和站台门的端门信号。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LTV-247光电耦合器采集控缆信号、电磁锁反馈信号、就地控制盘控制信号、应急门信号和端门信号等,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至GD32F107VCT芯片进行逻辑处理,并由ULN2803-D18集成块根据滑动门当前状态实现对门头指示灯及蜂鸣器、端门指示灯、电磁锁线圈的控制输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在控制器120中设置输入电路121和输出电路122,能够实现对对外部信号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且利用国产芯片得到输入电路121和输出电路122,提高国产芯片在站台门控制系统应用中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器131为MS3275差分线路接收器,霍尔传感器132为Ai74HC04SA反相器。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MS3275差分线路接收器作为编码器131,并将电机的转动角度转化为脉冲数量,得到编码器131信号对应的TTL信号;采用Ai74HC04SA作为霍尔传感器132,用于实时检测电机霍尔传感器132信号,并将电机霍尔传感器132信号对应的TTL信号发送至GD32F103RCT芯片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将驱动器130中的编码器131和霍尔传感器132均采用国产芯片替代,提高国产芯片在站台门控制系统应用中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样器133包括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和SGM722XS/TR放大器,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SGM722XS/TR放大器的输入端与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SGM722XS/TR放大器的输出端与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SGM722XS/TR放大器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采样器133采用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和SGM722XS/TR放大器,用于将实时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字信号输入至GD32F103RCT芯片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34包括OR-M601光电耦合器和SF20A60FA芯片的SPM模块,OR-M60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GD32F103RCT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SPM模块的输入端与OR-M601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电连接,SPM模块的输入端与OR-M601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电连接,SPM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OR-M601光电耦合器用于接收GD32F103RCT芯片发送的PWM信号,SF20A60FA芯片的SPM模块用于基于PWM信号向站台门电机150的线圈提供电能。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GD32F103RCT芯片根据编码器131、霍尔传感器132和采样器133发送的信息调节PWM信号,并由OR-M601光电耦合器接收PWM信号并将其发送至SF20A60FA芯片的SPM模块中,SPM模块对站台门电机150的线圈提供电能,以控制电机中转子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对站台门电机150运行状态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还包括:供电器140,供电器140采用反激式结构,供电器140分别与控制器120和驱动器130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供电器140用于给控制器120和驱动器130提供恒定的直流电压。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供电器140可以为控制器120和驱动器130分别提供110V的直流电源输入,以保证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工作时的稳定和安全。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供电器140可以为控制器120提供110V的直流电压,一方面,通过开关变压器将110V的直流电压转换成3.3V的直流电压,以保障GD32F107VCT芯片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光电隔离器(对应DC5V2)将110V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以供控制器120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20(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进行数据交互;另外,通过其他光电隔离器将110V的直流电压降压,用于保证输入电路121(对应LTV-247光电耦合器)和输出电路122(对应ULN2803-D18集成块)的正常工作。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供电器140可以为驱动器130提供110V的直流电压,一方面,通过开关变压器将110V的直流电压转换成3.3V的直流电压,以保障GD32F103RCT芯片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光电隔离器(对应DC5V1)将110V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使得控制器120和驱动器130能通过CAN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供电器140采用反激式结构得到不同范围的供电电压,实现对控制器120和驱动器130中的各模块进行供电,提升了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运行时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控制盘;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中央控制盘串行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处理芯片为GD32F107VCT芯片;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接收来自控制器的运动指令,所述驱动器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器的处理芯片为GD32F103RCT芯片,所述运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驱动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站台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485通信线与所述中央控制盘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NSi83085隔离通信芯片与所述中央控制盘进行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CAN通信与所述驱动器通信连接,所述CAN通信的磁隔为SCM3721ASA芯片,所述CAN通信接口的驱动芯片为SIT1050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
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采样器,所述采样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采样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出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直流无刷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LTV-247光电耦合器,所述LTV-247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外部信号设备的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来自所述外部信号设备的状态信息,所述LTV-247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7V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ULN2803-D18集成块,所述ULN2803-D18集成块的输入端与所述GD32F107VCT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来自来所述GD32F107VCT芯片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ULN2803-D18集成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外部信号设备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外部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为MS3275差分线路接收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为Ai74HC04SA反相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包括:
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所述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SGM722XS/TR放大器,所述SGM722XS/TR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NSi1200-DSWVR线性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SGM722XS/TR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OR-M601光电耦合器,所述OR-M60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GD32F103RCT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
SF20A60FA芯片的SPM模块,所述SPM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OR-M601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SPM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供电器,所述供电器采用反激式结构,所述供电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器电连接。
CN202320507824.2U 2023-03-09 2023-03-09 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Active CN220285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7824.2U CN220285564U (zh) 2023-03-09 2023-03-09 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7824.2U CN220285564U (zh) 2023-03-09 2023-03-09 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5564U true CN220285564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1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7824.2U Active CN220285564U (zh) 2023-03-09 2023-03-09 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5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7352B (zh) 用于对带有多个线圈系统的传动机馈电的电路
CN201302669Y (zh) 运行状态监测的直流电机驱动系统
CN106849824B (zh) 电动驱动装置、电动驱动系统以及电动设备
CN106849702A (zh) 一种带有故障监测功能的新型旋转整流器
CN101761284A (zh) 轨道交通安全门的控制器
CN101488728A (zh) 无电解电容器的电梯驱动逆变器系统
CN109455188A (zh) 一种铁水牵引车交流电气控制系统
CN112290844A (zh) 一种悬挂式中低速永磁悬浮列车运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932975A (zh) 一种永磁磁浮道岔的智能控制器
CN220285564U (zh) 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CN113253703B (zh) 一种高速磁浮列车模拟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1817473B (zh) 交流矿井提升机转子变频系统
CN111707935B (zh) 电机模拟系统
JP5486336B2 (ja) 車両用電力変換器の制御装置
CN201240724Y (zh) 电梯轿箱和门机一体化控制器
CN201447728U (zh) 一种挖掘机全数字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CN201665453U (zh) 电梯控制器
CN113110109B (zh) 一种高速磁浮列车电机模拟测试装置及系统
CN211001770U (zh) 一种船用人力与电能直流电耦合驱动系统
CN201560061U (zh) 一种新型的起重机速度自动控制装置
CN213115924U (zh) 轨道交通中站台门门单元控制系统
CN201347316Y (zh) 电梯控制系统
CN2900736Y (zh) 扁平型永磁动铁式直线电机开门机
CN212649383U (zh) 轨道交通中站台门驱动系统
CN212588284U (zh) 一种三相电机全自动调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