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3729U -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3729U
CN220273729U CN202321224810.6U CN202321224810U CN220273729U CN 220273729 U CN220273729 U CN 220273729U CN 202321224810 U CN202321224810 U CN 202321224810U CN 220273729 U CN220273729 U CN 220273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conference
output end
modul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248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高原
任小勇
卓莹
龙林
李冉
刘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Yangtz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Yangtz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Yangtz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Yangtz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248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3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3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3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包括会议室设备、与会议室设备连接的音视频处理设备以及与音视频处理设备连接的人脸识别设备和会议储存设备;本实用新型,视频会议终端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输送至视频矩阵,视频矩阵将各路视频频信号输出至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中,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将视频信号转换成网络数字信号并通过网络交换机上传至无纸化服务器,通过无线AP,移动终端可无线访问无纸化服务器接收视频信号;增设的人脸识别设备设置管理员权限才可对无纸化服务器进行操作,提高了信息安全性,而增设的会议储存设备,则可对视频信号进行记录存储,以便后续的办公所需,提高了无纸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视频交互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会议,是指位于两个或多个地点的人们,通过通信设备和网络,进行面对面交谈的会议。根据参会地点数目不同,视频会议可分为点对点会议和多点会议。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对谈话内容安全性、会议质量、会议规模没有要求,可以采用如腾讯QQ这样的视频软件来进行视频聊天;而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商务视频会议,要求有稳定安全的网络、可靠的会议质量、正式的会议环境等条件,则需要使用专业的视频会议设备,组建专门的视频会议系统;由于这样的视频会议系统都要用到电视来显示,也被称为电视会议、视讯会议。
随着技术的发展,线上办公早已成为常态化,线上办公线上视频会议等是大势所趋;但是传统的视频会议的形式较为单一,在安全、环保、高效率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使得线上视频会议能够兼容更多形式,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增加其品质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包括会议室设备、与会议室设备连接的音视频处理设备以及与音视频处理设备连接的人脸识别设备和会议储存设备;
会议室设备包括置于会议室内的视频会议终端、与视频会议终端连接的调音台、视频矩阵和高清摄像机,音视频处理设备包括与视频矩阵连接的视频信息采集工作站、与视频信息采集工作站连接的网络交换机、以及与网络交换机连接的无纸化会议服务器和无线AP。
上述的调音台的输入端与会议主机的输出端连接,会议主机的输入端与麦克风的输出端连接,调音台的输出端与功放的输入端连接,且调音台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视频会议终端的输出/输入端连接,视频会议终端的输出端分别与电视设备和视频矩阵的输入端连接,视频矩阵的输出端分别与投影设备和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的输入端连接,且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内加装了视频采集卡,网络交换机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无纸化会议服务器、无线AP以及会议储存设备的输出/输入端连接,无纸化会议服务器设有高清摄像头,所述无线AP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
上述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摄像头开关、与摄像头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的高清摄像头,与高清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的人脸识别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人脸特征提取模块以及与人脸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人脸信息对比模块,且人脸信息对比模块的输入端与人脸信息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人脸信息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纸化会议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会议储存设备包括用户注册端、与用户注册端相互连接的注册登录端以及与注册登录端相互连接的设备处理器,且设备处理器包括影像检测模块、与影像检测模块连接的储存装置以及与储存装置连接的音源检测模块。
上述的储存装置包括数据记录模块、与数据记录模块连接的储存模块,以及与储存模块连接的数据读取模块,所述影像检测模块31)和音源检测模块(433)分别与网络交换机(22)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来提醒保护眼睛的眼镜装置,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会议开始时,视频会议终端将视频信号输送给视频矩阵,视频矩阵利用切换的方法将各路视频信号输出至加装视频采集卡的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中,进行视频信号处理,并将处理得到的网络数字信号输出至网络交换机中,然后通过网络交换机输出给无纸化会议服务器,移动终端通过无线AP访问无纸化会议服务器接收由视频信号转换而成的网络数字信号。
2.通过增设的人脸识别设备设置管理员权限才可对无纸化会议服务器进行操作,当会议视频由无纸化会议服务器传出时,仅有管理员有权限通过服务器将视频信息传输至网络交换机中或接收,提高了信息安全性,而增设的会议储存设备,则是对上述的两种不同来源的视频会议信息,在其传播过程中的记录存储,以便后续的办公所需,提高了无纸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人脸识别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会议储存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会议室设备1、视频会议终端11、调音台12、视频矩阵13、高清摄像机14、会议主机15、麦克风16、功放17、电视设备18、投影设备19、音视频处理设备2、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21、网络交换机22、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无线AP24、移动终端25、人脸识别设备3、摄像头开关31、人脸识别模块32、人脸特征提取模块33、人脸信息对比模块34、人脸信息数据库35、会议储存设备4、用户注册端41、注册登录端42、设备处理器43、影像检测模块431、储存装置432、音源检测模块43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中所示,如图1-3中所示,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包括会议室设备1、与会议室设备1连接的音视频处理设备2以及与音视频处理设备2连接的人脸识别设备3和会议储存设备4;
会议室设备1包括置于会议室内的视频会议终端11、与视频会议终端11连接的调音台12、视频矩阵13和高清摄像机14,音视频处理设备2包括与视频矩阵13连接的视频信息采集工作站21、与视频信息采集工作站21连接的网络交换机22、以及与网络交换机22连接的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和无线AP24。
上述的调音台12的输入端与会议主机15的输出端连接,会议主机15的输入端与麦克风16的输出端连接,调音台12的输出端与功放17的输入端连接,且调音台12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视频会议终端11的输出/输入端连接,视频会议终端1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视设备18和视频矩阵13的输入端连接,视频矩阵13的输出端分别与投影设备19和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21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21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22的输入端连接,且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21内加装了视频采集卡,网络交换机22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无线AP24以及会议储存设备4的输出/输入端连接,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设有高清摄像头,所述无线AP24与移动终端25无线连接。
上述的人脸识别设备3包括摄像头开关31、与摄像头开关31的输出端连接的高清摄像头,与高清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的人脸识别模块32、与人脸识别模块32的输出端连接的人脸特征提取模块33以及与人脸特征提取模块33的输出端连接的人脸信息对比模块34,且人脸信息对比模块34的输入端与人脸信息数据库35的输出端连接,人脸信息对比模块34的输出端与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会议储存设备4包括用户注册端41、与用户注册端41相互连接的注册登录端42以及与注册登录端42相互连接的设备处理器43,且设备处理器43包括影像检测模块431、与影像检测模块431连接的储存装置432以及与储存装置432连接的音源检测模块433。
上述的储存装置432包括数据记录模块、与数据记录模块连接的储存模块,以及与储存模块连接的数据读取模块,所述影像检测模块431和音源检测模块433分别与网络交换机22的输出端连接。
工作原理:当会议开始时,视频会议终端11将视频信号输送给视频矩阵13,视频矩阵13利用切换的方法将各路视频信号输出至加装视频采集卡的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21中,将视频信号处理成网络数字信号后输出至网络交换机22中,然后通过网络交换机22输出给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移动终端25通过无线AP24访问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接收由视频信号转换而成的网络数字信号;通过增设的人脸识别设备3设置管理员权限才可对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进行操作,当会议视频由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传出时,仅有管理员有权限通过服务器将视频信息传输至网络交换机22中或接收,提高了信息安全性,而增设的会议储存设备4,则是对上述的两种不同来源的视频会议信息,在其传播过程中的记录存储,以便后续的办公所需,提高了无纸化程度。

Claims (6)

1.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会议室设备(1)、与会议室设备(1)连接的音视频处理设备(2)以及与音视频处理设备(2)连接的人脸识别设备(3)和会议储存设备(4);
会议室设备(1)包括置于会议室内的视频会议终端(11)、与视频会议终端(11)连接的调音台(12)、视频矩阵(13)和高清摄像机(14),音视频处理设备(2)包括与视频矩阵(13)连接的视频信息采集工作站(21)、与视频信息采集工作站(21)连接的网络交换机(22)、以及与网络交换机(22)连接的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和无线AP(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音台(12)的输入端与会议主机(15)的输出端连接,会议主机(15)的输入端与麦克风(16)的输出端连接,调音台(12)的输出端与功放(17)的输入端连接,且调音台(12)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视频会议终端(11)的输出/输入端连接,视频会议终端(1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视设备(18)和视频矩阵(13)的输入端连接,视频矩阵(13)的输出端分别与投影设备(19)和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21)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21)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22)的输入端连接,且视频信号采集工作站(21)内加装了视频采集卡,网络交换机(22)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无线AP(24)以及会议储存设备(4)的输出/输入端连接,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设有高清摄像头,所述无线AP(24)与移动终端(25)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脸识别设备(3)包括摄像头开关(31)、与摄像头开关(31)的输出端连接的高清摄像头,与高清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的人脸识别模块(32)、与人脸识别模块(32)的输出端连接的人脸特征提取模块(33)以及与人脸特征提取模块(33)的输出端连接的人脸信息对比模块(34),且人脸信息对比模块(34)的输入端与人脸信息数据库(35)的输出端连接,人脸信息对比模块(34)的输出端与无纸化会议服务器(23)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会议储存设备(4)包括用户注册端(41)、与用户注册端(41)相互连接的注册登录端(42)以及与注册登录端(42)相互连接的设备处理器(43),且设备处理器(43)包括影像检测模块(431)、与影像检测模块(431)连接的储存装置(432)以及与储存装置(432)连接的音源检测模块(4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存装置(432)包括数据记录模块、与数据记录模块连接的储存模块,以及与储存模块连接的数据读取模块,所述影像检测模块(431)和音源检测模块(433)分别与网络交换机(22)的输出端连接。
CN202321224810.6U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Active CN220273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4810.6U CN220273729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4810.6U CN220273729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3729U true CN220273729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4810.6U Active CN220273729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3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6453B (zh) 视频信号的辅助信息叠加方法及装置
CN102460487B (zh) 混合课程教学的系统和方法
CA2865545C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device
CN102984496B (zh) 视频会议中的视音频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97774A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系统、装置、计算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4038722A (zh) 一种视频会议的内容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2325246B (zh)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服务器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10943909A (zh) 一种音视频融合通信服务器
CN110798644A (zh) 一种基于hdmi信号转换的无线投屏会议系统
CN215682450U (zh) 一种采用无线传输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CN111107301A (zh) 一种视频会议平台及基于视频会议平台的通讯方法
CN201398221Y (zh) 手机摄像直播系统
CN220273729U (zh)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CN111767898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6042A (zh) 一种在线教育管理用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8881787B (zh) 一种会议终端、移动终端以及会议实现方法
CN105306695A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11509180U (zh) 多功能音视频处理设备
CN116582636A (zh) 一种视频会场无线桌面投送系统
CN216017005U (zh) 一种智慧型全数字会议系统
CN105516641A (zh) 基于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移动式会议系统
CN210804824U (zh) 一种具有同步板书和直播功能的远程互动教学系统
CN109740170B (zh) 一种互动式智能会议系统
CN107404627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会议系统
CN115022573A (zh) 一种桌面视频会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