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3522U - 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3522U
CN220273522U CN202321085331.0U CN202321085331U CN220273522U CN 220273522 U CN220273522 U CN 220273522U CN 202321085331 U CN202321085331 U CN 202321085331U CN 220273522 U CN220273522 U CN 220273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resistor
power
pol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53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峰
史照渊
袁旭
罗林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fang Electric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fang Electr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fang Electric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fang Electr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53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3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3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3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电源、功率控制模块、预充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主动放电模块、电源输出端以及单片机;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控制模块、预充模块以及主动放电模块的启动控制回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压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连接,功率控制模块的关断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直流输入电源分别与功率控制模块和预充模块的电源接线端连接,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设有输出控制回路,输出控制回路分别与电压检测模块、主动放电模块及电源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被测产品的自动充放电及功能检测,并为FCT测试板提供过流过压保护。

Description

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助力自行车目前在国内外属于热门产业,需求量非常大。电助力自行车上都要用到PCBA板,PCBA板大规模下线时需要进行FCT测试,以验证全部功能。FCT(FunctionalCircuit Test,功能测试)它指的是对测试目标板(UUT:UnitUnder Test)提供模拟的运行环境(激励和负载),使其工作于各种设计状态,从而获取到各个状态的参数来验证PCBA板的功能好坏的测试方法。现有的FCT测试装置, PCBA板在测试的过程中,要先进行充电,而在检测完成后,如果不能泄放余电,PCBA板在后续的装配过程中会发生短路打火。其次,在测试过程中,如果PCBA板存在母线短路或者功率模块短路,则容易导致FCT测试电路的损坏。因而,需要对现有的FCT测试板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的FCT测试板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电源、功率控制模块、预充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主动放电模块、电源输出端以及单片机;
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控制模块、预充模块以及主动放电模块的启动控制回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压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连接,功率控制模块的关断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直流输入电源分别与功率控制模块和预充模块的电源接线端连接,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设有输出控制回路,输出控制回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检测模块、主动放电模块及电源输出端连接;
功率控制模块用于为被测产品提供所需的检测电源,并持续检测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
预充模块用于为被测产品充电;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持续检测被测产品上的电压值,并发送信号至单片机;
主动放电模块用于在被测产品检测完成或检测出现故障时主动泄放被测产品上的预充电;
电源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用于对应连接被测产品的正极和负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功率控制芯片、启动控制回路和输出控制回路,启动控制回路的一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启动控制回路的另一端与功率控制芯片的使能引脚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输出控制回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电源连接端VCC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电源连接端VCC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通过滤波电容C2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接地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通过启动控制回路来控制功率控制芯片的启动,进而控制输出控制回路的开关。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启动控制回路包括隔离光耦V1、限流电阻R1、上拉电阻R5和下拉电阻R14,隔离光耦V1的低压端的阳极通过限流电阻R1与工作电源VCC连接,低压端的阴极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MainPow_EN_M连接,隔离光耦V1的高压端的阳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隔离光耦V1的高压端的阴极通过上拉电阻R5与功率控制芯片的使能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使能端通过下拉电阻R14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在功率控制芯片的使能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之间设有滤波电容C5。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通过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MainPow_EN_M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功率控制芯片的启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出控制回路包括N-MOS管Q1、驱动电阻R2、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驱动脚通过驱动电阻R2与N-MOS管Q1的G极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检测端SENSE和OUT分别与N-MOS管Q1的D极和S极连接,检测N-MOS管Q1的D极与S极之间的电压,N-MOS管Q1的S极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连接,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并联连接,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的一端与N-MOS管Q1的D极连接,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检测端SENSE与N-MOS管Q1的D极连接。通过这种设置,能够通过功率控制芯片控制N-MOS管Q1的导通和断开,并能对N-MOS管Q1的D极与S极之间的电压进行检测,进而检测被测产品的预充电是否完成,以便于关断预充电模块,并启动功率控制芯片,开始对被测产品进行检测;同时能对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上的电流进行检测,当被测产品发生短路时,电流迅速增大,通过电流的检测能够及时检测到短路故障,并通过功率控制芯片的关断信号输出端向单片机发送信号,单片机停止向启动控制回路发送信号,使功率控制芯片停止输出,实现对功率控制芯片的过电流保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脚VREF通过分压电阻R8连接可编程限流保护脚PROG,可编程限流保护脚PROG通过分压电阻R15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通过这种设置,参考电压脚VREF能够输出典型值4V的电压,可编程限流保护脚PROG通过参考电压脚VREF提供的电压,由R8和R15分压,来确定功率控制芯片的限流值,当功率控制芯片的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上的电流超过功率控制芯片的限流值时,通过关断信号输出端向单片机发送信号,单片机停止向启动控制回路发送信号,使功率控制芯片停止输出,实现对功率控制芯片的过电流保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故障周期设定脚TIMER通过电容C3接地,来确定芯片内部检测故障的时钟周期,功率控制芯片的过压脚OV通过分压电阻R10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通过分压电阻R13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在过压脚OV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之间设有滤波电容C4。通过故障周期设定脚TIMER与电容C3的连接来确定芯片内部检测故障的时钟周期,当直流电源输入电压过高时,通过过压脚OV来对功率控制芯片进行过压保护,通过关断信号输出端向单片机发送信号,单片机停止向启动控制回路发送信号,使功率控制芯片停止输出,实现对功率控制芯片的过压保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预充模块包括隔离光耦V2、P-MOS管Q2、限流电阻R9、电阻R4、电阻R6、功率电阻RP1,隔离光耦V2的低压侧的阳极通过限流电阻R9与工作电源VCC连接,隔离光耦V2的低压侧的阴极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PowerPrecharge_M连接,隔离光耦V2的高压侧的阴极接地,隔离光耦V2的高压侧的阳极通过电阻R6与P-MOS管Q2的G极连接,电阻R4的两端分别连接P-MOS管Q2的G极和S极,P-MOS管Q2的S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P-MOS管Q2的D极与功率电阻RP1连接,功率电阻RP1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端连接,电源输出端的负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通过这种设置,能够通过单片机控制预充模块的启动,在被测产品与供电电路连接后,自动开始对被测产品进行预充电,以便于被测产品后续的带电检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3、电阻R7和电容C1,电容C1并联在电阻R7的两端,电阻R7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Vbus_AN,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采样信号输入端Vbus_AN。通过这种设置,能够对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主动放电模块包括隔离光耦V3、限流电阻R12、N-MOS管Q3、电阻R11、电阻R16及功率电阻RP2,隔离光耦V3的低压侧的阳极连接限流电阻R12连接工作电源VCC,隔离光耦V3的低压侧的阴极连接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PowDischarge_M,隔离光耦V3的高压侧的阴极通过电阻R16连接电源输出端的负极,隔离光耦V3的高压侧的阳极与N-MOS管Q3的G极连接,N-MOS管Q3的S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连接,N-MOS管Q3的D极通过功率电阻RP2连接北侧产品的正极,电阻R11的两端分别连接N-MOS管Q3的G极与D极,在电源输出端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有稳压管D2,稳压管D2的阳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2的阴极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连接有稳压管D1,稳压管D1的阳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1的阴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在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还连接有输入点解电容C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虽然用到了单片机和功率控制芯片,但是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功率控制芯片的控制程序以及单片机的控制程序主要是用于对电路参数的设置及检测,并不涉及程序的改进,因而本实用新型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设置了预充模块,电源能通过预充模块给被测产品充电,使被测产品能带电检测,检测被测产品的全部功能,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主动放电模块,在被测产品检测完成后,能够自动释放被测产品上剩余的电量,防止产品在后续装配过程中短路打火;2)本实用新型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设置了电压检测模块,能持续监控被测产品上的电压,根据电压判断被测产品预充电是否完成以及放电是否完成,并能对检测过程的电压进行监控;3)本实用新型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的功率控制模块对电流进行持续监测,当被测产品存在短路故障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迅速增大,功率控制模块通过关断信号输出端向单片机发送信号,使单片机停止向功率控制模块的启动控制回路输出控制信号,使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出控制回路断开,通过这种设置实现对电路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片机的各引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直流输入电源1,功率控制模块2,预充模块3,电压检测模块4,主动放电模块5,电源输出端6,单片机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电源1、功率控制模块2、预充模块3、电压检测模块4、主动放电模块5、电源输出端6以及单片机7。
直流输入电源1为外部输入的直流电源,用于为测试电路提供直流电源,POWER+和POWER-分别为其正负母线,且负极接地。在直流电源的正极POWER+与负极POWER-之间并联有输入稳压管D1和输入电解电容EC1,稳压管的阳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稳压管的阴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
电源输出端6用于连接被测产品的正极和负极。
功率控制模块2包括功率控制芯片U1、启动控制回路和输出控制回路。
功率控制芯片U1可以选用TI的TPS2492芯片。
启动控制回路的一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POWER+连接,启动控制回路的另一端与功率控制芯片U1的使能引脚UVEN连接,功率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与输出控制回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U1的电源连接端VCC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POWER+连接,功率控制芯片U1的电源连接端VCC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POWER-通过滤波电容C2连接,功率控制芯片U1的接地端GND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POWER-连接。
启动控制回路包括隔离光耦V1、限流电阻R1、上拉电阻R5和下拉电阻R14。
隔离光耦V1用以隔离高压侧及低压侧,R1为低压侧限流电阻,用以限制通过V1低压侧流过内部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隔离光耦V1的低压端的阳极通过限流电阻R1与工作电源VCC连接,低压端的阴极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MainPow_EN_M连接,隔离光耦V1的高压端的阳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POWER+,隔离光耦V1的高压端的阴极通过上拉电阻R5与功率控制芯片U1的使能端UVEN连接,功率控制芯片U1的使能端UVEN通过下拉电阻R14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POWER-连接,在功率控制芯片U1的使能端UVEN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POWER-之间设有滤波电容C5。
R14为UVEN的下拉电阻,保证没有使能信号时,TPS2492处于不工作的状态。R5为UVEN的上拉电阻,当V1低压侧导通时,UVEN会获得使能信号。
输出控制回路包括N-MOS管Q1、驱动电阻R2、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所述功率控制芯片U1的驱动脚GATE通过驱动电阻R2与N-MOS管Q1的G极连接,驱动脚GATE用以驱动主功率管Q1,R2为其驱动电阻。功率控制芯片U 1的检测端SENSE和OUT分别与N-MOS管Q1的D极和S极连接,检测N-MOS管Q1的D极与S极之间的电压,N-MOS管Q1的S极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连接,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并联连接,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的一端与N-MOS管Q1的D极连接,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POWER+连接,功率控制芯片U 1的检测端SENSE与N-MOS管Q1的D极连接,以监测主回路上的电流值,防止损毁芯片,C2为其滤波电容。
功率控制芯片U1的参考电压脚VREF通过分压电阻R8连接可编程限流保护脚PROG,可编程限流保护脚PROG通过分压电阻R15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POWER-。参考电压脚VREF输出典型值4V的电压。可编程限流保护脚PROG通过VREF提供的电压,由R8和R15分压,来确定限流值。
功率控制芯片的故障周期设定脚TIMER通过电容C3接地,来确定芯片内部检测故障的时钟周期,功率控制芯片的过压脚OV通过分压电阻R10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POWER+,通过分压电阻R13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POWER-,在过压脚OV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POWER-之间设有滤波电容C4。过压脚OV由POWER+经过R10和R13分压获得,当直流输入电源输入过压时,对功率控制芯片U1进行保护,C4为其滤波电容。
预充模块3包括隔离光耦V2、P-MOS管Q2、限流电阻R9、电阻R4、电阻R6、功率电阻RP1,隔离光耦V2的低压侧的阳极通过限流电阻R9与工作电源VCC连接,隔离光耦V2的低压侧的阴极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PowerPrecharge_M连接,隔离光耦V2的高压侧的阴极接地,隔离光耦V2的高压侧的阳极通过电阻R6与P-MOS管Q2的G极连接,电阻R4的两端分别连接P-MOS管Q2的G极和S极,P-MOS管Q2的S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POWER+连接,P-MOS管Q2的D极与功率电阻RP1连接,功率电阻RP1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端连接,电源输出端的负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POWER-。单片机发出的预充使能信号PowPrecharge_M接到隔离光耦V2,隔离光耦V2用以隔离高压侧与低压侧。R9为低压侧限流电阻,用以限制通过V2低压侧流过内部发光二极管的电流。Q2为P-MOS管,与金属膜电阻RP1构成预充回路,电阻R4、R6用以控制Q2,当V2的高压侧对地导通后,Q2即导通,开始给被测产品预充。
电压检测模块4包括电阻R3、电阻R7和电容C1,电容C1并联在电阻R7的两端,电阻R7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POWER-,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Vbus_AN,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采样信号输入端Vbus_AN。R3和R7构成电压采样电路,采集输出电压,再经过高阻放大电路进入单片机,C1为其滤波电容。
主动放电模块5包括隔离光耦V3、限流电阻R12、N-MOS管Q3、电阻R11、电阻R16及功率电阻RP2,隔离光耦V3的低压侧的阳极连接限流电阻R12连接工作电源VCC,隔离光耦V3的低压侧的阴极连接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PowDischarge_M,隔离光耦V3的高压侧的阴极通过电阻R16连接电源输出端的负极,隔离光耦V3的高压侧的阳极与N-MOS管Q3的G极连接,N-MOS管Q3的S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连接,N-MOS管Q3的D极通过功率电阻RP2连接北侧产品的正极,电阻R11的两端分别连接N-MOS管Q3的G极与D极,在电源输出端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有稳压管D2,稳压管D2的阳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2的阴极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连接。单片机发出的放电使能信号PowDischarge_M接到隔离光耦V3,隔离光耦V3用以隔离高压侧及低压侧,R12为低压侧限流电阻,用以限制通过V3低压侧流过内部发光二极管的电流。Q3为N-MOS管,与金属膜电阻RP3构成放电回路,电阻R11、R16用以控制Q3,当V3的高压侧对地导通后,Q3即导通,对被测产品进行放电。
单片机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控制模块、预充模块以及主动放电模块的启动控制回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7能向功率控制模块2的启动控制回路输出MainPow_EN_M信号,向预充模块的启动控制回路输出PowPrecharge_M信号,向主动放电模块的启动控制回路输出PowDischarge_M信号。电压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连接,向单片机发送Vbus_AN信号,功率控制模块的关断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向单片机发送IMon_M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在使用时,先将被测产品连接到本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然后测试人员按下启动按钮,通知单片机发出信号PowPrecharge_M,启动预充模块。电源通过预充模块给被测产品较为缓慢的充电,防止快速的充电给被测产品带来损伤。
当单片机7通过电压检测模块的信号Vbus_AN,检测到被测产品的电压已经接近电源输入的电压时,发出信号MainPow_EN_M,使能功率控制芯片TPS2492,持续给被测产品供电,并且在稍短时间后,关闭预充模块,即拉低信号PowPrecharge_M。至此,完成被测产品的上电。
测试过程中,TPS2492会分别检测采样电阻两端和主功率管Q1两端的电压值。如果被测产品有短路故障,导致测试中输出的电流过大,芯片会硬件关断输出,并且通过IMon_M将过流信息传送给单片机,从而关断TPS2492的使能信号MainPow_EN_M。
当测试完成或者测试出现故障时,单片机会首先确认是否拉低了PowPrecharge_M以及MainPow_EN_M,保证不会继续供电,然后会使能PowDischarge_M对被测设备进行放电,Vbus_AN会持续监测电压,当Vbus_AN监测到电压降低到一定等级后,会通知操作人员断开被测设备,以进行下一次测试或者返修。
本实用新型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能通过预充模块给被测产品充电,使被测产品能带电检测,检测被测产品的全部功能,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主动放电模块,在被测产品检测完成后,能够自动释放被测产品上剩余的电量,防止产品在后续装配过程中短路打火;本实用新型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能持续监控被测产品上的电压,根据电压判断被测产品预充电是否完成以及放电是否完成,并能对检测过程的电压进行监控;本实用新型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的能对主回路电流进行持续监测,当被测产品存在短路故障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迅速增大,功率控制模块通过关断信号输出端向单片机发送信号,使单片机停止向功率控制模块的启动控制回路输出控制信号,使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出控制回路断开,通过这种设置实现对电路的保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入电源、功率控制模块、预充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主动放电模块、电源输出端以及单片机;
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控制模块、预充模块以及主动放电模块的启动控制回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压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连接,功率控制模块的关断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直流输入电源分别与功率控制模块和预充模块的电源接线端连接,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设有输出控制回路,输出控制回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检测模块、主动放电模块及电源输出端连接;
功率控制模块用于为被测产品提供所需的检测电源,并持续检测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
预充模块用于为被测产品充电;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持续检测被测产品上的电压值,并发送信号至单片机;
主动放电模块用于在被测产品检测完成或检测出现故障时主动泄放被测产品上的预充电;
电源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用于对应连接被测产品的正极和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功率控制芯片、启动控制回路和输出控制回路,启动控制回路的一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启动控制回路的另一端与功率控制芯片的使能引脚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输出控制回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电源连接端VCC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电源连接端VCC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通过滤波电容C2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接地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回路包括隔离光耦V1、限流电阻R1、上拉电阻R5和下拉电阻R14,隔离光耦V1的低压端的阳极通过限流电阻R1与工作电源VCC连接,低压端的阴极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MainPow_EN_M连接,隔离光耦V1的高压端的阳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隔离光耦V1的高压端的阴极通过上拉电阻R5与功率控制芯片的使能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使能端通过下拉电阻R14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在功率控制芯片的使能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之间设有滤波电容C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回路包括N-MOS管Q1、驱动电阻R2、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驱动脚通过驱动电阻R2与N-MOS管Q1的G极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检测端SENSE和OUT分别与N-MOS管Q1的D极和S极连接,检测N-MOS管Q1的D极与S极之间的电压,N-MOS管Q1的S极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连接,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并联连接,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的一端与N-MOS管Q1的D极连接,采样电阻RS1和采样电阻RS2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检测端SENSE与N-MOS管Q1的D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脚VREF通过分压电阻R8连接可编程限流保护脚PROG,可编程限流保护脚PROG通过分压电阻R15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故障周期设定脚TIMER通过电容C3接地,来确定芯片内部检测故障的时钟周期,功率控制芯片的过压脚OV通过分压电阻R10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通过分压电阻R13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在过压脚OV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之间设有滤波电容C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模块包括隔离光耦V2、P-MOS管Q2、限流电阻R9、电阻R4、电阻R6、功率电阻RP1,隔离光耦V2的低压侧的阳极通过限流电阻R9与工作电源VCC连接,隔离光耦V2的低压侧的阴极与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PowerPrecharge_M连接,隔离光耦V2的高压侧的阴极接地,隔离光耦V2的高压侧的阳极通过电阻R6与P-MOS管Q2的G极连接,电阻R4的两端分别连接P-MOS管Q2的G极和S极,P-MOS管Q2的S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P-MOS管Q2的D极与功率电阻RP1连接,功率电阻RP1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端连接,电源输出端的负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3、电阻R7和电容C1,电容C1并联在电阻R7的两端,电阻R7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Vbus_AN,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采样信号输入端Vbus_A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放电模块包括隔离光耦V3、限流电阻R12、N-MOS管Q3、电阻R11、电阻R16及功率电阻RP2,隔离光耦V3的低压侧的阳极连接限流电阻R12连接工作电源VCC,隔离光耦V3的低压侧的阴极连接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PowDischarge_M,隔离光耦V3的高压侧的阴极通过电阻R16连接电源输出端的负极,隔离光耦V3的高压侧的阳极与N-MOS管Q3的G极连接,N-MOS管Q3的S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连接,N-MOS管Q3的D极通过功率电阻RP2连接北侧产品的正极,电阻R11的两端分别连接N-MOS管Q3的G极与D极,在电源输出端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有稳压管D2,稳压管D2的阳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2的阴极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连接有稳压管D1,稳压管D1的阳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1的阴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在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还连接有输入点解电容C1。
CN202321085331.0U 2023-05-08 2023-05-08 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Active CN220273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5331.0U CN220273522U (zh) 2023-05-08 2023-05-08 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5331.0U CN220273522U (zh) 2023-05-08 2023-05-08 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3522U true CN220273522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5331.0U Active CN220273522U (zh) 2023-05-08 2023-05-08 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3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6634A1 (zh) 电动汽车充电开关检测方法、装置
CN109936189A (zh) 串联电池的均衡充电电路、装置及其方法
CN209675961U (zh) 一种整合ptc控制器的预充电装置
CN105656122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dc-dc变换器
CN105186636B (zh) 电源充电电路
CN103399571A (zh) 用于电动车电机控制器高压回路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913129A (zh) 上电自检检测电路和方法
CN109342941A (zh) 继电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2737017A (zh) 一种统一存储阵列的备份电池充电控制电路
CN111082495A (zh) 一种bms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675960U (zh) 一种预充保护装置
CN209296837U (zh) 电容测试装置及设备
CN220273522U (zh) 电助力自行车电控fct测试板供电电路
CN104655973A (zh) 一种ups系统中检测电池模块短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91199A (zh) 直流充电桩高压继电器的主接触点粘连检测方法
CN112636307A (zh) 驱动器预充电及上电电路
CN111572365A (zh) 一种分级预充回路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4421581B (zh) 一种备份电池单元的控制电路、方法、装置及存储系统
CN103135059A (zh) 一种电池短路电路及电池短路的测试方法
CN116165500A (zh) 一种充放电mos管的故障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4539920U (zh) 继电器故障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0109225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整机电流测试电路
CN112952924A (zh) 一种电池管理装置以及一种电器装置
CN217182976U (zh) 一种低压电池模组充电保护电路
CN217215962U (zh) 一种buck-全桥拓扑的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