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0128U - 尖峰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尖峰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0128U
CN220270128U CN202321688024.1U CN202321688024U CN220270128U CN 220270128 U CN220270128 U CN 220270128U CN 202321688024 U CN202321688024 U CN 202321688024U CN 220270128 U CN220270128 U CN 220270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water
tank
branch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80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郜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Hebei Long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Hebei Long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Hebei Long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Hebei Long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80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0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0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0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尖峰冷却系统。该尖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机组、第二机组、第一补水流路和调控装置。第一机组包括第一泵前池和第一池前流路。第二机组包括第二泵前池和第二池前流路。第一补水流路的一端连通于第二池前流路,另一端连通于第一池前流路或第一泵前池,以用于将流经第二池前流路的部分液体引导至第一泵前池中。调控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于第一补水流路上的补水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补水阀信号连接。该尖峰冷却系统能够实现对第一泵前池的自动补水,避免了如现有技术中人工补水人员成本高且可靠性低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尖峰冷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尖峰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火电空冷机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尖峰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尖峰冷却系统一般包括两个机组,分别记为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中均包括泵前池和冷却塔。其中,泵前池中的冷却水是尖峰冷却系统中的重要冷却源头。因此,针对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的泵前池中的冷却水液位的控制,是保证尖峰冷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通常,要求泵前池内的冷却水液位高于设定液位且两个机组的泵前池内的液位保持平衡。
但是,由于在日常生产运行中,厂内公共用电、采暖用汽、外售工业用汽都是由第一机组所承担,进而导致第一机组的冷却塔蒸发量相比第二机组的蒸发量大。由此,直接导致第一机组的泵前池液位下降速度要比第二机组快,二者难以保持平衡状态。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外设补水通道用于对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的泵前池进行补水。然而,这样的补水方式需要人工实时观察两个机组的泵前池液位,并对补水通道上的补水阀频繁调整,以保证泵前池的液位能够处于平衡状态。人工补水人员成本高且可靠性低,同时也给尖峰冷却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尖峰冷却系统,以能够便捷有效地调节两个机组的泵前池液位,保证尖峰冷却系统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尖峰冷却系统,以能够实现便捷有效地调节第一泵前池和第二泵前池内的液位,保证尖峰冷却系统的安全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尖峰冷却系统。该尖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机组,包括第一泵前池和连通于所述第一泵前池的入口的第一池前流路;第二机组,包括第二泵前池和连通于所述第二泵前池的入口的第二池前流路;第一补水流路,所述第一补水流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池前流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池前流路或所述第一泵前池,以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二池前流路的部分液体引导至所述第一泵前池中;以及调控装置,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泵前池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泵前池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补水流路上的补水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所述补水阀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池前流路上的第一冷却塔,所述第一池前流路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入口的第一塔前支路,所述第二机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池前流路上的第二冷却塔,所述第二池前流路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冷却塔的入口的第二塔前支路,所述第一补水流路包括第一补水支路,所述第一补水支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塔前支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塔前支路或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入口,所述补水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补水支路上的第一补水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塔的数量为多个且并联布置,所述第二塔前支路包括第二总管和第二支管,每一所述第二冷却塔各自通过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二总管,所述第一补水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二总管或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支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补水支路与所述第二塔前支路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上游。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塔的数量为多个且并联布置,所述第一塔前支路包括第一总管和第一支管,每一所述第一冷却塔各自通过所述第一支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总管,所述第一补水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一总管或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支管或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补水支路与所述第一塔前支路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下游。
优选地,所述第一池前流路还包括连通在所述第一冷却塔和所述第一泵前池之间的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二池前流路还包括连通在所述第二冷却塔和所述第二泵前池之间的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补水流路还包括第二补水支路,所述第二补水支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或所述第一泵前池,所述补水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补水支路上的第二补水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补水支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下游,所述第二补水支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游。
优选地,所述尖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补水流路,所述第二补水流路的出水端连通有两个分支管道,两个所述分支管道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泵前池连通,另一者与所述第二泵前池连通,两个所述分支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补水阀和第四补水阀。
优选地,所述尖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凝汽器和第二凝汽器,所述第一凝汽器与所述第一泵前池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二凝汽器与所述第二泵前池之间通过第四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创新性地在第二池前流路与第一池前流路或第一泵前池之间设置有第一补水流路,进而使得流经第二池前流路的部分液体能够被补入至第一泵前池中,以保证第一泵前池和第二泵前池内的液位处于平衡状态。
进一步地,调控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第一泵前池的自动补水,避免了如现有技术中人工补水人员成本高且可靠性低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尖峰冷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尖峰冷却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尖峰冷却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机组;11、第一泵前池;12、第一冷却塔;13、第一池前流路;131、第一塔前支路;131a、第一总管;131b、第一支管;132、第一连接管道;133、第一控制阀;134、第一过滤器;2、第二机组;21、第二泵前池;22、第二冷却塔;23、第二池前流路;231、第二塔前支路;231a、第二总管;231b、第二支管;232、第二连接管道;233、第二控制阀;234、第二过滤器;3、第一补水流路;31、第一补水支路;32、第二补水支路;33、第一补水阀;34、第二补水阀;4、第二补水流路;41、分支管道;42、第三补水阀;43、第四补水阀;5、第三连接管道;6、第四连接管道;7、第一循环水泵;8、第二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尖峰冷却系统。该尖峰冷却系统可以包括第一机组1、第二机组2、第一补水流路3和调控装置。其中,第一机组1可以包括第一泵前池11和连通于第一泵前池11的入口的第一池前流路13。相应地,第二机组2可以包括第二泵前池21和连通于第二泵前池21的入口的第二池前流路23。第一补水流路3的一端连通于第二池前流路23,另一端连通于第一池前流路13或第一泵前池11,以用于将流经第二池前流路23的部分液体引导至第一泵前池11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补水流路3的设置使得流经第二池前流路23的部分液体能够被补入至第一泵前池11中,以保证第一泵前池11和第二泵前池21内的液位处于平衡状态。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尖峰冷却系统中还可以包括调控装置。具体地,该调控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器、设置于第一泵前池11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第二泵前池21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第一补水流路3上的补水阀。在安装过程中,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补水阀信号连接,例如可以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信号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泵前池11内的液位,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二泵前池21内的液位。在一些应用场景下,控制器能够接收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传递的液位值信号,并控制补水阀打开和关闭,以实现对第一泵前池11内的液位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该调控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第一泵前池11的自动补水,避免了如现有技术中人工补水人员成本高且可靠性低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尖峰冷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其中,控制器可以为例如PLC控制器或单片机等,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机组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池前流路13上的第一冷却塔12。第一池前流路13可以包括连通于第一冷却塔12的入口的第一塔前支路131。相应地,第二机组2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二池前流路23上的第二冷却塔22。第二池前流路23可以包括连通于第二冷却塔22的入口的第二塔前支路231。此外,上文中提及的第一补水流路3可以包括第一补水支路31。补水阀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补水支路31上的第一补水阀33。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将第一补水支路31的一端连通于第二塔前支路231,另一端连通于第一塔前支路131。这样的连接方式能够将流经第二塔前支路231的部分液体通过第一补水支路31被补入至第一塔前支路131。进一步地,补入至第一塔前支路131的部分液体能够被补入至第一冷却塔12中进行冷却。更进一步地,冷却后的部分液体能够被最终补入至第一泵前池11中,实现第一泵前池11和第二泵前池21液位平衡的目的。
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将第一补水支路31的一端连通于第二塔前支路231,另一端连通于第一冷却塔12的入口。这样的连接方式相较于上文中提及的将第一补水支路3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塔前支路131和第二塔前支路231的连接方式,能够在实现将部分液体补入第一泵前池11的同时,还能够简化整个补水流程并提升补水操作的可靠性,避免了第一塔前支路131上设置的其他阀门对整个补水过程造成的流路复杂的问题。具体地,流经第二塔前支路231的部分液体能够直接通过控制第一补水阀33打开并补入至第一冷却塔12中进行冷却。进一步地,冷却后的部分液体能够被最终补入至第一泵前池11中,实现第一泵前池11和第二泵前池21液位平衡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冷却塔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并联布置。上文中提及的第二塔前支路231可以包括第二总管231a和第二支管231b。在安装过程中,每一第二冷却塔22各自通过第二支管231b连通于第二总管231a。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将第一补水支路31连通于任意一个第二支管231b,以实现将流经第二支管231b的部分液体通过第一补水支路31被补入至第一塔前支路131的目的。在本场景下可选地,第二支管231b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33。第一补水支路31与第二塔前支路231的连通处位于第二控制阀233的上游。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流经第二支管231b的部分液体能够被直接补入至第一塔前支路131,避免了第二控制阀233对整个补水过程造成的流路复杂的问题。
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将第一补水支路31连通于第二总管231a。这样的连接方式相较于上文中将第一补水支路31连通于任意一个第二支管231b的方案,能够在实现将部分液体补入第一塔前支路131的前提下,凭借第二总管231a中足够的水压,有效的实现将部分液体补入第一塔前支路131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塔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并联布置。上文中提及的第一塔前支路131可以包括第一总管131a和第一支管131b。在安装过程中,每一第一冷却塔12各自通过第一支管131b连通于第一总管131a。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将第一补水支路31连通于任意一个第一支管131b,以实现将流经第一补水支路31的部分液体通过第一支管131b补入至第一冷却塔12的目的。在本场景下可选地,第一支管131b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33。第一补水支路31与第一塔前支路131的连通处位于第一控制阀133的下游。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流经第一支管131b的部分液体能够被直接补入至第一冷却塔12,避免了第一控制阀133对整个补水过程造成的流路复杂的问题。
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将第一补水支路31连通于任意一个第一冷却塔12的入口。这样的连接方式相较于上文中将第一补水支路31连通于任意一个第一支管131b的方案,能够实现将部分液体补入至第一冷却塔12的同时,还能够简化整个补水过程并提升补水的可靠性,避免了第一支管131b上设置的第一控制阀133对整个补水过程造成的流路复杂的问题。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在又一些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将第一补水支路31连通于第一总管131a。只要能够实现将流经第二塔前支路231中的部分液体补入至第一冷却塔12中即可。具体对第一补水支路31于第一塔前支路131的连通位置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
综上所述,在本公开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关于第一补水支路31、第一塔前支路131和第二塔前支路231三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地,可以是将第一补水支路31的一端连接至第二塔前支路231的第二总管231a上,另一端直接连接至第一冷却塔12的入口。这样的连接方式能够在保证补水目的的前提下,且能够实现仅通过控制第一补水阀33对第一补水支路31的补水进行控制,避免了过多的其他阀门导致的流路复杂的问题。此外,将第一补水支管连通于第二总管231a上也提高了补水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尖峰冷却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补水流路4。第二补水流路4的出水端连通有两个分支管道4。其中,两个分支管道4中的一者与第一泵前池11连通,另一者与第二泵前池21连通。两个分支管道4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补水阀42和第四补水阀43。在使用过程中,若第一泵前池11和第二泵前池21内的液位过低,需要进行大量补水时,可以分别打开第三补水阀42和第四补水阀43,即可实现对第一泵前池11和第二泵前池21内进行相应的补水操作,以保证尖峰冷却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尖峰冷却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凝汽器(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凝汽器(图中未示出)。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凝汽器与第一泵前池1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道5连通。第三连接管道5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7。第二凝汽器与第二泵前池21之间通过第四连接管道6连通。第四连接管道6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8。第一循环水泵7和第二循环水泵8能够分别将第一泵前池11和第二泵前池21内的冷却水泵入至相应的凝气器中,进而使得第一凝汽器和第二凝汽器能够进行相应的冷却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一补水流路3还可以同时或者单独设置在其他位置。在此同时也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仅仅是第一补水流路3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关于尖峰冷却系统中的其他部件的相关内容与上文中的第一个实施例完全相同,为了保证行文的简洁性,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具体地,关于第一补水流路3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可以为:
第一补水流路3还可以包括第二补水支路32。补水阀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补水支路32上的第二补水阀34。第一池前流路13还可以包括连通在第一冷却塔12和第一泵前池11之间的第一连接管道132。第二池前流路23还可以包括连通在第二冷却塔22和第二泵前池21之间的第二连接管道232。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二补水支路32的一端连通于第二连接管道232,另一端连通于第一连接管道132。在本场景下可选地,第一连接管道132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过滤器134。第二连接管道232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过滤器234。示意性地,第一过滤器134和第二过滤器234可以是滤网。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装置,在此不做限制。在安装过程中,第二补水支路32与第二连接管道232的连通处位于第二过滤器234的下游。第二补水支路32与第一连接管道132的连通处位于第一过滤器134的下游。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经由第二冷却塔22冷却后的部分液体能够先被过滤然后通过第二补水支路32补入至第一连接管道132中。进一步地,流经第一连接管道132的部分液体能够被补入至第一泵前池11内,从而实现了第一泵前池11和第二泵前池21液位平衡的目的,第一过滤器134和第二过滤器234的设置保证了流入至第一泵前池11和第二泵前池21内的液体的水质。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二补水支路32的一端连通于第二连接管道232,另一端连通于第一泵前池11。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一补水支路31、第二补水支路32中可以利用管路中的水压将流经第二池前流路23的部分液体引导至第一池前流路13或第一泵前池11中,还可以的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在第一补水支路31以及/或者第二补水支路32上设置水泵,以引导液体的流动,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组,包括第一泵前池和连通于所述第一泵前池的入口的第一池前流路;
第二机组,包括第二泵前池和连通于所述第二泵前池的入口的第二池前流路;
第一补水流路,所述第一补水流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池前流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池前流路或所述第一泵前池,以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二池前流路的部分液体引导至所述第一泵前池中;以及
调控装置,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泵前池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泵前池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补水流路上的补水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所述补水阀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池前流路上的第一冷却塔,所述第一池前流路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入口的第一塔前支路,所述第二机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池前流路上的第二冷却塔,所述第二池前流路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冷却塔的入口的第二塔前支路,所述第一补水流路包括第一补水支路,所述第一补水支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塔前支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塔前支路或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入口,所述补水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补水支路上的第一补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塔的数量为多个且并联布置,所述第二塔前支路包括第二总管和第二支管,每一所述第二冷却塔各自通过所述第二支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总管,所述第一补水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二总管或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补水支路与所述第二塔前支路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塔的数量为多个且并联布置,所述第一塔前支路包括第一总管和第一支管,每一所述第一冷却塔各自通过所述第一支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总管,所述第一补水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一总管或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支管或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补水支路与所述第一塔前支路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下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前流路还包括连通在所述第一冷却塔和所述第一泵前池之间的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二池前流路还包括连通在所述第二冷却塔和所述第二泵前池之间的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补水流路还包括第二补水支路,所述第二补水支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或所述第一泵前池,所述补水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补水支路上的第二补水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补水支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下游,所述第二补水支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补水流路,所述第二补水流路的出水端连通有两个分支管道,两个所述分支管道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泵前池连通,另一者与所述第二泵前池连通,两个所述分支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补水阀和第四补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凝汽器和第二凝汽器,所述第一凝汽器与所述第一泵前池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二凝汽器与所述第二泵前池之间通过第四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
CN202321688024.1U 2023-06-29 2023-06-29 尖峰冷却系统 Active CN220270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8024.1U CN220270128U (zh) 2023-06-29 2023-06-29 尖峰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8024.1U CN220270128U (zh) 2023-06-29 2023-06-29 尖峰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0128U true CN220270128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5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8024.1U Active CN220270128U (zh) 2023-06-29 2023-06-29 尖峰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0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4895A (zh) 一种服务器液冷系统及水泵一用一备无扰切换控制方法
CN111878889A (zh) 一种能降低供热主管网流量波动的换热站系统
CN220270128U (zh) 尖峰冷却系统
CN105066341A (zh) 适用于空调二级泵系统的变水温控制系统
CN107152711B (zh) 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4830333U (zh) 适用于空调二级泵系统的变水温控制系统
CN107741164A (zh) 火力电厂冷却水循环加药系统
CN211233397U (zh) 一种水温控制系统
CN205279558U (zh) 一供多台负载以纯水为介质的冷却装置
CN206158816U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供给调压及温控装置
KR101797973B1 (ko) 급탕 예열과 냉각기능을 포함하는 급탕 난방 통합배관 시스템
CN109442979A (zh) 一种高温竖窑烧嘴冷却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5316684U (zh) 一种热水制造控温系统
CN220871251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池调节系统
CN112944321A (zh) 吹管期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50811U (zh) 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16429844U (zh) 一种风电水冷系统冷却液调配结构
CN210141604U (zh) 一种智能换热机组的自动补水定压系统
CN113149119A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凝结水精准加氧控制系统
CN209310468U (zh) 一种高温竖窑烧嘴冷却水系统
CN113309747A (zh) 一种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压阀块温控模拟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20707862U (zh) 常温压力循环系统
RU105719U1 (ru) Блочный тепловой пункт (варианты)
CN216048680U (zh) 一种控制液体温度和流量装置
CN219829520U (zh)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