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5583U -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5583U
CN220265583U CN202321179395.7U CN202321179395U CN220265583U CN 220265583 U CN220265583 U CN 220265583U CN 202321179395 U CN202321179395 U CN 202321179395U CN 220265583 U CN220265583 U CN 220265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lime
combustion
support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93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前
周浩宇
魏进超
李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93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5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5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5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40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lime, e.g. limestone regeneration of lime in pulp and sugar mills

Abstract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石灰窑。石灰窑内设有预热段、煅烧段、冷却段。煅烧段内设有燃料喷枪,且煅烧段连接有助燃风管道。煅烧段和冷却段的烟气出口连接至预热段。从预热段的烟气出口引出的烟气排出管道分出三条支路,分别为燃料输送风管道、助燃烟气管道、换热管道。其中,燃料输送风管道连接至燃料喷枪。助燃烟气管道连接至助燃风管道,助燃风管道上同时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换热管道连接至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在煅烧段将传统的空气助燃改为由O2与CO2气体混合的富氧助燃,避免了在燃料燃烧过程中引入N2等杂质成分对CO2的稀释,大幅度提高石灰生产过程尾气CO2浓度,在生产石灰的同时,获得高纯度CO2气体。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属于石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灰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2020年国内石灰产量约3亿吨,产业规模庞大。但同时,石灰生产会造成大量的CO2排放。据统计,生产1kg石灰会产生1.1kgCO2排放,以此估计,我国石灰生产过程向大气中排放的CO2总量超过3亿吨/年,在全行业碳减排碳达峰背景下,开发低CO2排放的石灰生产工艺和技术,成为本领域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现阶段工业石灰生产,主要采用简单的预热-煅烧-冷却工艺生产工艺。煅烧环节所需的热量采用化石燃料燃烧直接供热的方式提供,冷却环节冷媒介质采用常温空气,预热环节则利用煅烧和冷却环节产生的高温烟气作为热源。这样的工艺设计能够充分的利用烟气余热,具有较高的燃料利用效率。但是,由于煅烧烟气与冷却空气混合,尾气中N2等杂质气体较多,导致外排尾气中CO2浓度较低,一般仅为(20~30%),使得对尾气中CO2的富集捕集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导致现阶段石灰窑尾气中CO2富集捕集几乎为零,产生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浪费。
图2是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石灰生产工艺。常温(~20℃)石灰原料(石灰石CaCO3)物料在预热工序被逐渐加热至预热温度(~600℃),物料中(游离的或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水分被脱除,后进入煅烧工序;在煅烧工序中,向物料提供大功率的热量,使物料迅速升温至约1050℃,物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aO并释放CO2,完成煅烧;生成的高温CaO在冷却工序中被冷却至100℃,形成成品石灰。煅烧工序物料升温和物料分解所需的热量通常以原煤等固体燃料的燃烧放热提供,冷却工序采用常温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冷却工序和煅烧工序产生的高温烟气则进入预热工序,为物料的预热提供热量,最后形成低温(~120℃)尾气从系统中排出。
上述工艺下,原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和基于空气的冷却过程都会往烟气系统中引入大量的N2等杂质成分,使排出系统的尾气中CO2浓度非常低,一般仅为20~30%。CO2富集、捕集成本与烟气中CO2初始浓度呈负相关,CO2浓度越低,富集捕集成本越高。现有工序下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太低导致富集捕集成本高,成为制约石灰生产过程中CO2回收利用的主要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低而导致的CO2排放量大、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石灰窑的煅烧段和冷却段的烟气出口连接至预热段,从预热段的烟气出口引出的烟气排出管道分出燃料输送风管道、助燃烟气管道、换热管道三条支路,其中,与煅烧段相连接的助燃风管道分别与助燃烟气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连接。基于该装置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煅烧段将传统的空气助燃风改为由O2与CO2气体混合形成的富氧助燃风,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在燃料燃烧过程中引入N2等杂质成分对CO2的稀释,大幅度提高石灰生产过程尾气CO2浓度,即在生产石灰的同时,能够获得高纯度CO2气体副产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石灰窑。石灰窑内设有预热段、煅烧段、冷却段。煅烧段内设有燃料喷枪,且煅烧段连接有助燃风管道。煅烧段和冷却段的烟气出口连接至预热段。从预热段的烟气出口引出的烟气排出管道分出三条支路,分别为燃料输送风管道、助燃烟气管道、换热管道。其中,燃料输送风管道连接至燃料喷枪。助燃烟气管道连接至助燃风管道,助燃风管道上同时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换热管道连接至换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氧气输送管道先连接至换热器,从换热器的出口引出的热氧气管道与助燃烟气管道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助燃风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中,从换热器的另一出口引出的低温热风管道分出两条支路,分别为冷却风管道和CO2成品管道。其中,冷却风管道连接至冷却段的冷却风入口。CO2成品管道连接至CO2成品系统。
作为优选,冷却风管道上还设有冷却器。优选,所述冷却器为水浴池或空气冷却器。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混合器。所述混合器设置在热氧气管道与助燃烟气管道两者合并的位置。混合器的出口与助燃风管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流器。所述第一分流器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分出燃料输送风管道、助燃烟气管道、换热管道三条支路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二分流器。所述第二分流器设置在低温热风管道分出冷却风管道和CO2成品管道两条支路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上。优选,所述除尘器为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助燃烟气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氧气输送管道或热氧气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设置在石灰窑的冷却段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连接。
针对现有技术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低而导致的CO2排放量大、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所述石灰生产系统包括石灰窑,石灰窑内设有预热段、煅烧段、冷却段。煅烧段内设置有埋入式的燃料喷枪(例如煤粉喷枪),且煅烧段连接有助燃风管道,预热段的上部设有烟气出口。煅烧段和冷却段的烟气出口连接至预热段。从预热段的烟气出口引出的烟气排出管道分出三条支路,分别为燃料输送风管道、助燃烟气管道、换热管道。其中,燃料输送风管道连接至燃料喷枪。助燃烟气管道连接至助燃风管道,助燃风管道上同时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换热管道连接至换热器。基于该装置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煅烧段将传统的空气助燃风改为由氧气与CO2气体混合形成的富氧助燃风,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在燃料燃烧过程中引入N2等杂质成分对CO2的稀释,实现CO2气体的富集,因而能够对煅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主要成分为CO2气体)进行循环利用,实现系统内燃料输送载气、助燃风的混合、余热利用等工序所需CO2气体的自循环供给,在生产石灰的同时,获得高纯度CO2气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石灰窑的结构不做限定,例如所述石灰窑可以是常用的双膛石灰竖窑结构。其主要由相互镜像的两个窑膛组成,两个窑膛中间设置有气体相互连通的连接通道。两个窑膛中的一个窑膛为燃烧膛,包括位于上部的煅烧段和位于下部的冷却段,另一个窑膛为蓄热膛,即石灰窑的预热段。两个窑膛周期性的交换角色,从而完成石灰的连续煅烧。
作为优选方案,本申请中所述氧气输送管道先连接至换热器,从换热器的出口引出的热氧气管道与助燃烟气管道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助燃风管道,即氧气输送管道所输送的冷的或常温氧气在换热器内与预热段排出至换热管道内的烟气进行换热升温后再进入助燃风管道,与助燃烟气管道内的CO2气体两者在助燃风管道内混合形成具有一定温度的助燃风,而后送入煅烧段,从而能够提升助燃效果,减少燃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为加强助燃风的混匀效果,本申请在热氧气管道与助燃烟气管道两者合并的位置增设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的出口与助燃风管道连接。
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将从换热器的另一出口引出的低温热风管道分出两条支路,分别为冷却风管道和CO2成品管道。其中,冷却风管道连接至冷却段的冷却风入口。CO2成品管道连接至CO2成品系统。也就是说,本申请在将煅烧段的助燃风由常用的空气助燃风改为氧气与CO2气体混合形成的富氧助燃风的基础上,同时将冷却段的冷却介质由常用的空气改为CO2气流,因而煅烧段和冷却段两者所产生的高温烟气的主要成分均为CO2气体,即避免了现有技术在燃料燃烧和基于空气的冷却过程中引入氧气和N2等杂质成分对CO2的稀释,实现了CO2气体的富集,大大提升石灰生产尾气中CO2浓度。故而,本申请能够通过烟气循环的方式,将煅烧段和冷却段产生的高温烟气(即高纯度CO2气体)在预热石灰石物料后分别用于燃料输送、助燃风的混合、冷却气体及高纯度CO2成品的产出。而在换热器内与氧气换热降温后的CO2气体再输送至冷却段或作为产品输出,在实现系统内各工序所需CO2气体的自循环供给的同时,将烟气的余热利用达到了最大化,也保证了各工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在冷却风管道上设有冷却器,用于将与氧气换热降温后的CO2气体再经过冷却降温后输送至冷却段,从而加强对煅烧生成的高温CaO的冷却效果,以确保得到的成品石灰冷却完全。所述冷却器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水浴池或空气冷却器。
一般来说,CO2气体不做助燃成分,本实用新型打破常规,在煅烧段中将传统的空气助燃风改为由氧气与CO2气体混合形成的富氧助燃风。首先,空气助燃风替换为氧气与CO2混合气的助燃风,能够避免空气中的N2等杂质成分对CO2的稀释,燃料燃烧后的生成物也主要为CO2,进一步提高煅烧工序产生的烟气中CO2的浓度;其次,氧气与CO2混合气的助燃风相较于空气助燃风,两者的惰性成分分别为CO2和N2,而CO2和N2两者的热物性不同,CO2的比热容约为840j/kg-K,N2的比热容约为740j/kg-K,故而本申请方案中的氧气与CO2混合气的助燃风更能满足石灰生产系统内的传热,提高生产效率。另外,若助燃风采用纯氧,则很可能会出现氧气未反应完全,即在燃料燃烧过程中存在引入氧气等杂质成分对CO2稀释的情况;同样的,CO2和氧气两者的热物性不同,CO2的比热容明显大于氧气的比热容,即在助燃风中引入CO2成分既能够保证系统传热,又能够大大提高石灰生产过程尾气中CO2浓度,实现在生产石灰的同时,对CO2气体的循环回收利用,从而有效克服现有石灰生产工艺CO2排放量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本申请中,考虑到对燃烧温度的控制,在石灰窑这种多孔介质空间燃烧中,为维持与空气助燃相似的燃烧温度,保持适宜的燃烧氛围,在所述氧气与CO2气体混合形成的助燃风中,氧气的浓度(体积占比)一般维持在27~31%,CO2的体积占比则为69~73%。其中,具体的浓度值与燃料种类和热值有关。例如,在使用石灰窑上典型燃料高炉煤气时,氧气的浓度这一值约为27~28%。为保证混合后助燃风中两种气体的占比,维持适宜的燃烧氛围,本实用新型在助燃烟气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在氧气输送管道(或热氧气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两阀门的设置用于对助燃风中氧气与CO2气体的量进行实时按需调控。
本实用新型在烟气排出管道分出燃料输送风管道、助燃烟气管道、换热管道三条支路的位置设置第一分流器,在低温热风管道分出冷却风管道和CO2成品管道两条支路的位置设置第二分流器,两分流器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预热段排出烟气分配比例的实时按需调控。
在本申请中,采用上述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进行石灰生产,其主要工艺包括预热、煅烧和冷却等3个作用于料流的主工序,同时辅以一次混合、除尘、一次分流、换热、二次混合、二次分流和水浴(或冷却)等7个作用于气流的辅助工序。具体如下:
主工序(料流工序):
预热:采用煅烧和冷却工序获得高温风(约850℃)将块状石灰石物料均匀升温至约600℃。煅烧:利用原煤等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使石灰石迅速升温至煅烧温度(1050℃),使CaCO3迅速完成分解,生成CaO并释放CO2。冷却:煅烧获得的高温块状CaO采用约20℃的CO2气流冷却至100℃以下,获得块状的成品石灰,送入石灰成品系统。
辅助工序(气流工序):
一次混合:将煅烧工序和冷却工序产生的两股高温CO2气体(温度分别为1050℃和约600℃)进行均匀混合,混合后气体温度约850℃,混合后的高温烟气用于预热常温石灰石(约20℃)。除尘:经过预热工序的高温烟气温度由850℃下降至约120℃,此时烟气中混杂有大量CaCO3和CaO粉尘,在进入下游工序之前通过电除尘或布袋除尘,将烟气中的粉尘去除。一次分流:经过除尘净化后的烟气(主要成分为CO2气体)分流成三股,分别用于下游的煤粉输送、氧气预热和助燃风混合,即一部分CO2气体作为煤粉输送的载气,一部分CO2气体送入下游换热工序,预热用作助燃的纯氧,剩余CO2气体作为助燃风成分与预热后的O2混合(即二次混合工序)。换热:将工业纯氧(常温约20℃)与一次分流后的烟气进行换热,将氧气温度提升至约100℃,烟气则进一步降温至约80℃。二次分流:将烟气分流成两股,一股送入下游水浴工序,一股作为高纯度CO2产物直接产出,送入CO2成品系统。水浴:二次分流后的烟气经过水浴后,温度进一步下降至约20℃,然后作为冷却气体输送至冷却工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煅烧段常用的空气助燃风改为由氧气与CO2气体混合形成的富氧助燃风,同时将冷却段的冷却介质由常用的空气改为CO2气流,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N2等杂质成分对CO2的稀释,大幅度提高石灰生产过程尾气CO2浓度,即在生产石灰的同时,能够获得高纯度CO2气体副产物。
2、本实用新型将煅烧段和冷却段产生的两股高温CO2气体进行混合后分流用于下游的冷却气体、煤粉输送、助燃风的预热混合及高纯度CO2成品的产出,通过对CO2气体的富集与循环,从而实现系统内冷却气体、燃料输送载气、助燃风的预热混合等工序所需CO2气体的自循环供给,同时获得高纯度CO2气体,即实现CO2气体的资源化利用,从而避免现有石灰生产工艺CO2排放量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打破常规,采用氧气与CO2混合气的助燃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N2或O2等杂质成分对CO2的稀释,而且,CO2的比热容大于N2和O2的比热容,即在助燃风中引入CO2成分既能够保证系统传热,又能够大大提高石灰生产过程尾气中CO2浓度,实现在生产石灰的同时,对CO2气体的循环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石灰生产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
A:石灰窑;A1:预热段;A2:煅烧段;A3:冷却段;1:换热器;2:CO2成品系统;3:冷却器;4:混合器;501:第一分流器;502:第二分流器;6:除尘器;701:第一阀门;702:第二阀门;8:石灰成品系统;
L1:助燃风管道;L2:烟气排出管道;L3:燃料输送风管道;L4:助燃烟气管道;L5:换热管道;L6:氧气输送管道;L7:热氧气管道;L8:低温热风管道;L9:冷却风管道;L10:CO2成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石灰窑A。石灰窑A内设有预热段A1、煅烧段A2、冷却段A3。煅烧段A2内设有燃料喷枪,且煅烧段A2连接有助燃风管道L1。煅烧段A2和冷却段A3的烟气出口连接至预热段A1。从预热段A1的烟气出口引出的烟气排出管道L2分出三条支路,分别为燃料输送风管道L3、助燃烟气管道L4、换热管道L5。其中,燃料输送风管道L3连接至燃料喷枪。助燃烟气管道L4连接至助燃风管道L1,助燃风管道L1上同时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L6。换热管道L5连接至换热器1。
作为优选,所述氧气输送管道L6先连接至换热器1,从换热器1的出口引出的热氧气管道L7与助燃烟气管道L4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助燃风管道L1。
在本实用新型中,从换热器1的另一出口引出的低温热风管道L8分出两条支路,分别为冷却风管道L9和CO2成品管道L10。其中,冷却风管道L9连接至冷却段A3的冷却风入口。CO2成品管道L10连接至CO2成品系统2。
作为优选,冷却风管道L9上还设有冷却器3。优选,所述冷却器3为水浴池或空气冷却器。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混合器4。所述混合器4设置在热氧气管道L7与助燃烟气管道L4两者合并的位置。混合器4的出口与助燃风管道L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流器501。所述第一分流器501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分出燃料输送风管道L3、助燃烟气管道L4、换热管道L5三条支路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二分流器502。所述第二分流器502设置在低温热风管道L8分出冷却风管道L9和CO2成品管道L10两条支路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除尘器6。所述除尘器6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上。优选,所述除尘器6为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助燃烟气管道L4上设有第一阀门701。氧气输送管道L6或热氧气管道L7上设有第二阀门702。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8。设置在石灰窑A的冷却段A3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8连接。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石灰窑A。石灰窑A内设有预热段A1、煅烧段A2、冷却段A3。煅烧段A2内设有燃料喷枪,且煅烧段A2连接有助燃风管道L1。煅烧段A2和冷却段A3的烟气出口连接至预热段A1。从预热段A1的烟气出口引出的烟气排出管道L2分出三条支路,分别为燃料输送风管道L3、助燃烟气管道L4、换热管道L5。其中,燃料输送风管道L3连接至燃料喷枪。助燃烟气管道L4连接至助燃风管道L1,助燃风管道L1上同时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L6。换热管道L5连接至换热器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石灰窑A为双膛石灰竖窑,其主要由相互镜像的两个窑膛组成,两个窑膛中间设置有气体相互连通的连接通道。两个窑膛中的一个窑膛为燃烧膛,包括位于上部的煅烧段和位于下部的冷却段,另一个窑膛为蓄热膛,即石灰窑的预热段。两个窑膛周期性的交换角色,从而完成石灰的连续煅烧。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氧气输送管道L6先连接至换热器1,从换热器1的出口引出的热氧气管道L7与助燃烟气管道L4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助燃风管道L1。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从换热器1的另一出口引出的低温热风管道L8分出两条支路,分别为冷却风管道L9和CO2成品管道L10。其中,冷却风管道L9连接至冷却段A3的冷却风入口。CO2成品管道L10连接至CO2成品系统2。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冷却风管道L9上还设有冷却器3。所述冷却器3为水浴池。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3,只是冷却风管道L9上还设有冷却器3。所述冷却器3为空气冷却器。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4,只是该系统还包括混合器4。所述混合器4设置在热氧气管道L7与助燃烟气管道L4两者合并的位置。混合器4的出口与助燃风管道L1连接。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6,只是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流器501。所述第一分流器501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分出燃料输送风管道L3、助燃烟气管道L4、换热管道L5三条支路的位置。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该系统还包括第二分流器502。所述第二分流器502设置在低温热风管道L8分出冷却风管道L9和CO2成品管道L10两条支路的位置。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只是该系统还包括除尘器6。所述除尘器6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上。所述除尘器6为电除尘器。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8,只是该系统还包括除尘器6。所述除尘器6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上。所述除尘器6为布袋除尘器。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0,只是助燃烟气管道L4上设有第一阀门701。热氧气管道L7上设有第二阀门702。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11,只是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8。设置在石灰窑A的冷却段A3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8连接。

Claims (25)

1.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石灰窑(A);石灰窑(A)内设有预热段(A1)、煅烧段(A2)、冷却段(A3);煅烧段(A2)内设有燃料喷枪,且煅烧段(A2)连接有助燃风管道(L1);煅烧段(A2)和冷却段(A3)的烟气出口连接至预热段(A1);从预热段(A1)的烟气出口引出的烟气排出管道(L2)分出三条支路,分别为燃料输送风管道(L3)、助燃烟气管道(L4)、换热管道(L5);其中,燃料输送风管道(L3)连接至燃料喷枪;助燃烟气管道(L4)连接至助燃风管道(L1),助燃风管道(L1)上同时连接有氧气输送管道(L6);换热管道(L5)连接至换热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输送管道(L6)先连接至换热器(1),从换热器(1)的出口引出的热氧气管道(L7)与助燃烟气管道(L4)两者在合并后连接至助燃风管道(L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换热器(1)的另一出口引出的低温热风管道(L8)分出两条支路,分别为冷却风管道(L9)和CO2成品管道(L10);其中,冷却风管道(L9)连接至冷却段(A3)的冷却风入口;CO2成品管道(L10)连接至CO2成品系统(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风管道(L9)上还设有冷却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3)为水浴池或空气冷却器。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混合器(4);所述混合器(4)设置在热氧气管道(L7)与助燃烟气管道(L4)两者合并的位置;混合器(4)的出口与助燃风管道(L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流器(501);所述第一分流器(501)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分出燃料输送风管道(L3)、助燃烟气管道(L4)、换热管道(L5)三条支路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流器(501);所述第一分流器(501)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分出燃料输送风管道(L3)、助燃烟气管道(L4)、换热管道(L5)三条支路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二分流器(502);所述第二分流器(502)设置在低温热风管道(L8)分出冷却风管道(L9)和CO2成品管道(L10)两条支路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8中任一项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除尘器(6);所述除尘器(6)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除尘器(6);所述除尘器(6)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除尘器(6);所述除尘器(6)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除尘器(6);所述除尘器(6)设置在烟气排出管道(L2)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6)为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6)为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
16.根据权利要求2-5、8、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助燃烟气管道(L4)上设有第一阀门(701);氧气输送管道(L6)或热氧气管道(L7)上设有第二阀门(702)。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助燃烟气管道(L4)上设有第一阀门(701);氧气输送管道(L6)或热氧气管道(L7)上设有第二阀门(702)。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助燃烟气管道(L4)上设有第一阀门(701);氧气输送管道(L6)或热氧气管道(L7)上设有第二阀门(702)。
19.根据权利要求1-5、8、11-14、17-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8);设置在石灰窑(A)的冷却段(A3)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8)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8);设置在石灰窑(A)的冷却段(A3)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8)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8);设置在石灰窑(A)的冷却段(A3)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8)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8);设置在石灰窑(A)的冷却段(A3)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8)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8);设置在石灰窑(A)的冷却段(A3)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8)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8);设置在石灰窑(A)的冷却段(A3)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8)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石灰成品系统(8);设置在石灰窑(A)的冷却段(A3)底部的排料口与石灰成品系统(8)连接。
CN202321179395.7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Active CN220265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9395.7U CN220265583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9395.7U CN220265583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5583U true CN220265583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9395.7U Active CN220265583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5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1183B (zh) 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水泥窑系统及水泥熟料制备方法
CN101792276B (zh) 适合分离捕集co2的部分全氧型水泥生产方法
CN210922156U (zh) 一种水泥预分解窑系统
CN112608049B (zh) 一种循环预热的低能耗碳富集水泥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12390551B (zh) 由离线型分解炉改造的可调节co2富集量水泥窑系统及方法
CN113267053B (zh) 一种全氧燃烧循环预热生产水泥熟料的系统及方法
WO2021026714A1 (zh) 一种水泥预分解窑系统及制备水泥熟料的方法
CN102112833A (zh) 在设备中制造水泥熟料的方法以及如此制造水泥熟料的设备
CN112500001B (zh) 一种低能耗碳富集水泥生产系统及生产水泥熟料的方法
CN220265584U (zh) 一种零co2排放的石灰制备系统
CN211035717U (zh) 可实现钙循环的水泥预分解窑系统
CN210855855U (zh) 由在线型分解炉改造的可调节co2富集量水泥窑系统
CN112390552B (zh) 可实现钙循环的水泥预分解窑系统及制备水泥熟料的方法
CN105152141B (zh) 一种石膏制酸热工工艺及装置
CN113670069B (zh) 低co2分压环境水泥烧成系统及水泥熟料制备方法
CN103241717B (zh) 一种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的烘干煅烧工艺及装置
CN116477854A (zh) 一种基于碳减排的石灰窑装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20265583U (zh) 一种提升石灰生产尾气co2浓度的石灰生产系统
CN115159876B (zh) 一种低能耗碳捕集水泥熟料生产系统及制备水泥熟料方法
CN107270730B (zh) 烧结机内循环烟气减排系统
CN205023854U (zh) 一种石膏制酸热工装置
WO2022236593A1 (zh) 一种全氧燃烧生产水泥熟料的系统及方法
WO2021026713A1 (zh) 由在线型分解炉改造的可调节co2富集量水泥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80092A (zh) 一种新型干法水泥窑预热预分解系统及方法
CN220485559U (zh) 一种基于碳减排的石灰窑装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