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6631U - 一种护眼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眼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6631U
CN220256631U CN202321655103.2U CN202321655103U CN220256631U CN 220256631 U CN220256631 U CN 220256631U CN 202321655103 U CN202321655103 U CN 202321655103U CN 220256631 U CN220256631 U CN 220256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
spacing
connecting band
protection
plastic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51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文
常红燕
李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Doctor Zh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Doctor Zh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Doctor Zh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Doctor Zh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51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6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6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6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眼贴结构;包括护眼贴本体和束缚组件,束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限位柱、限位弧块、抵持弹簧和多个限位圈,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与护眼贴本体连接,第一连接带具有多个限位孔,多个限位圈均与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限位孔内,限位柱与第二连接带固定连接,并分别与多个限位圈相适配,限位柱具有凹槽,限位弧块与凹槽相适配,抵持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柱和限位弧块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了能够便于将护眼贴本体进行戴取,方便对护眼贴本体进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护眼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眼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麻及头颈部手术中,医生主要采用湿纱布覆盖、涂眼膏、手术贴膜固定等措施对眼进行保护。湿纱布上的棉线容易进眼成异物,湿纱布内面容易摩擦角膜;涂眼膏、手术贴膜固定容易刺激眼睛。
在现有技术专利中CN205234755U公开了一种医用护眼贴,包括护眼贴本体,护眼贴本体包括水凝胶层和无纺布层,水凝胶层压制于无纺布层上,无纺布层上对应眼睛处设有开孔,无纺布层两端设有弹性带固定处,弹性带固定处上设有弹性带,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时操作方便,材质舒适,持水能力强,柔软、贴服性好,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全麻或头颈部手术患者眼睛湿润度,避免眼睛干涩、角膜损伤。
但是在上述方式中,采用弹性带将护眼贴在患者头部进行固定,戴取过程中需要对弹性带拉伸,导致对护眼贴的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眼贴结构,解决了现有护眼贴通过弹性带在患者头部进行固定,戴取过程中需要对弹性带拉伸,导致对护眼贴的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护眼贴结构,包括护眼贴本体和束缚组件,所述束缚组件设置于所述护眼贴本体上;
所述束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限位柱、限位弧块、抵持弹簧和多个限位圈,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分别与所述护眼贴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具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圈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固定连接,并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圈相适配,所述限位柱具有凹槽,所述限位弧块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抵持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弧块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束缚组件还包括拉块,所述拉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外壁。
其中,所述束缚组件还包括两块软垫,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内壁均设置有所述软垫。
其中,所述护眼贴结构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套设于所述护眼贴本体的外部。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PVC衬板和塑料膜,所述护眼贴本体设置于所述PVC衬板上,所述塑料膜与所述PVC衬板粘接,所述护眼贴本体位于所述PVC衬板和所述塑料膜之间。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拨块,所述拨块与所述塑料膜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塑料膜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护眼贴结构,在对所述护眼贴本体进行使用时,选择所述第一连接带上对应的所述限位圈,然后将所述限位圈套设所述限位柱的外壁,并向里滑动,此时所述限位弧块会受到所述限位圈的挤压,所述限位弧块进入所述凹槽内对所述抵持弹簧挤压,当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贴合时,通过所述抵持弹簧的弹性力推动所述限位弧块复位,所述限位弧块在所述限位圈上限位,使得将所述第一连接带在所述第二连接带上固定,从而完成对所述护眼贴本体佩戴;当对所述护眼贴本体取下时,通过将所述限位弧块按压进所述限位柱的所述凹槽内,然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所述限位圈脱离所述限位柱,使得将所述护眼贴本体取下,上述过程操作方便,利于对所述护眼贴本体的使用,实现了能够便于将所述护眼贴本体进行戴取,方便对所述护眼贴本体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限位柱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1-护眼贴本体、102-第一连接带、103-第二连接带、104-限位柱、105-限位弧块、106-抵持弹簧、107-限位圈、108-拉块、109-软垫、110-限位孔、111-凹槽、201-PVC衬板、202-塑料膜、203-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限位柱104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眼贴结构:包括护眼贴本体101和束缚组件,所述束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102、第二连接带103、限位柱104、限位弧块105、抵持弹簧106、多个限位圈107、拉块108和两块软垫109。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护眼贴通过弹性带在患者头部进行固定,戴取过程中需要对弹性带拉伸,导致对护眼贴的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带102和所述第二连接带103分别与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102具有多个限位孔110,多个所述限位圈107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带102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110内,所述限位柱104与所述第二连接带103固定连接,并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圈107相适配,所述限位柱104具有凹槽111,所述限位弧块105与所述凹槽111相适配,所述抵持弹簧10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柱104和所述限位弧块105固定连接,在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使用时,选择所述第一连接带102上对应的所述限位圈107,然后将所述限位圈107套设所述限位柱104的外壁,并向里滑动,此时所述限位弧块105会受到所述限位圈107的挤压,所述限位弧块105进入所述凹槽111内对所述抵持弹簧106挤压,当所述第一连接带102与所述第二连接带103贴合时,通过所述抵持弹簧106的弹性力推动所述限位弧块105复位,所述限位弧块105在所述限位圈107上限位,使得将所述第一连接带102在所述第二连接带103上固定,从而完成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佩戴;当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取下时,通过将所述限位弧块105按压进所述限位柱104的所述凹槽111内,然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带102上的所述限位圈107脱离所述限位柱104,使得将所述护眼贴本体101取下,上述过程操作方便,利于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的使用,实现了能够便于将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戴取,方便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使用。
其中,所述拉块108与所述第一连接带1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带102的外壁,通过所述拉块108能够便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带102进行牵引拉动。
其次,所述第一连接带102和所述第二连接带103的内壁均设置有所述软垫109,所述软垫109增加所述第一连接带102和所述第二连接带103与患者头部接触的舒适度。
在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使用时,选择所述第一连接带102上对应的所述限位圈107,然后将所述限位圈107套设所述限位柱104的外壁,并向里滑动,此时所述限位弧块105会受到所述限位圈107的挤压,所述限位弧块105进入所述凹槽111内对所述抵持弹簧106挤压,当所述第一连接带102与所述第二连接带103贴合时,通过所述抵持弹簧106的弹性力推动所述限位弧块105复位,所述限位弧块105在所述限位圈107上限位,使得将所述第一连接带102在所述第二连接带103上固定,从而完成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佩戴;当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取下时,通过将所述限位弧块105按压进所述限位柱104的所述凹槽111内,然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带102上的所述限位圈107脱离所述限位柱104,使得将所述护眼贴本体101取下,上述过程操作方便,利于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的使用;所述软垫109增加所述第一连接带102和所述第二连接带103与患者头部接触的舒适度,实现了能够便于将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戴取,方便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使用。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其中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眼贴结构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PVC衬板201、塑料膜202和拨块203。
所述防护组件套设于所述护眼贴本体101的外部,通过所述防护组件能够避免所述护眼贴本体101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保障所述护眼贴本体101的正常使用。
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设置于所述PVC衬板201上,所述塑料膜202与所述PVC衬板201粘接,所述护眼贴本体101位于所述PVC衬板201和所述塑料膜202之间,所述PVC衬板201与所述塑料膜202形成所述护眼贴本体101的容纳空间,所述PVC衬板201与所述塑料膜202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防护,在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使用时,通过将所述塑料膜202从所述PVC衬板201上拆卸下,然后使用所述护眼贴本体101,实现能够避免所述护眼贴本体101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保障所述护眼贴本体101的正常使用。
所述拨块203与所述塑料膜2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塑料膜202的外壁,通过所述拨块203便于将所述塑料膜202从所述PVC衬板201撕下,方便使用护眼贴本体101。
所述PVC衬板201与所述塑料膜202形成所述护眼贴本体101的容纳空间,所述PVC衬板201与所述塑料膜202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防护,在对所述护眼贴本体101进行使用时,通过向外拉动所述拨块203将所述塑料膜202从所述PVC衬板201上拆卸下,然后使用所述护眼贴本体101,实现能够避免所述护眼贴本体101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保障所述护眼贴本体101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护眼贴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护眼贴本体和束缚组件,所述束缚组件设置于所述护眼贴本体上;
所述束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限位柱、限位弧块、抵持弹簧和多个限位圈,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分别与所述护眼贴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具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圈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固定连接,并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圈相适配,所述限位柱具有凹槽,所述限位弧块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抵持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弧块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缚组件还包括拉块,所述拉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外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眼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缚组件还包括两块软垫,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内壁均设置有所述软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眼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眼贴结构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套设于所述护眼贴本体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眼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PVC衬板和塑料膜,所述护眼贴本体设置于所述PVC衬板上,所述塑料膜与所述PVC衬板粘接,所述护眼贴本体位于所述PVC衬板和所述塑料膜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眼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拨块,所述拨块与所述塑料膜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塑料膜的外壁。
CN202321655103.2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护眼贴结构 Active CN220256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103.2U CN220256631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护眼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103.2U CN220256631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护眼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6631U true CN220256631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5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5103.2U Active CN220256631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护眼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6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56631U (zh) 一种护眼贴结构
CN109620536B (zh) 一种术后恢复眼罩
CN204169962U (zh) 一种男性泌尿术后安全罩
CN208287145U (zh) 一种眼科护理眼罩
CN212973207U (zh) 一种精神科用肢体约束带
CN213096287U (zh) 一种儿童感染科用的防护口罩
CN204655669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CN213130302U (zh) 眼镜佩戴者耳部术后包扎装置
CN214259651U (zh) 一种创伤急救眼罩
CN210811965U (zh) 一种新型挂耳式近视手术用眼罩
CN216652620U (zh) 一种用于白内障术后的防撞眼罩
CN209966930U (zh) 神经外科用头圈
CN209827264U (zh) 一种一次性医用改良头套
CN213963943U (zh) 一种耳蜗病人用伤口固定装置
CN215131238U (zh) 一种防足下垂的牵引装置
CN213046967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听诊器及防护配件
CN218833011U (zh) 一种眼罩
CN212345510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手术用防护帽
CN210582829U (zh) 防护眼罩
CN214907597U (zh) 一种起搏器囊代加压器
CN216019155U (zh) 一种防硌脚减震型袜子
CN220876849U (zh) 一种儿童用防止血贴脱落的固定腰带
CN219185379U (zh) 一种无创机械通气固定帽
CN213822038U (zh) 一种眼科手术后用眼罩
CN209137073U (zh) 一种眼科护理用医用眼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