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6505U - 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6505U
CN220256505U CN202323104951.7U CN202323104951U CN220256505U CN 220256505 U CN220256505 U CN 220256505U CN 202323104951 U CN202323104951 U CN 202323104951U CN 220256505 U CN220256505 U CN 220256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ixing structure
compressor
elbow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049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
黄琦
肖茜
张海宇
徐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Industry 416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Industry 416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Industry 416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uclear Industry 416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31049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6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6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6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迫止血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肘正中压迫器,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和连接带;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设置于连接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一固定部分别与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在第一固定部的任意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设置压迫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分别固定在患者肘部的两侧的大臂和小臂上,能够固定住患者肘部的角度保持不动,压迫结构压迫在患者的穿刺点,压迫力度可调节,止血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PCI治疗手段通常选择穿刺的动脉为桡动脉、股动脉,桡动脉穿刺具有患者术后无需平卧制动的优点,而股动脉穿刺术后对患者的臂部活动限制较低,故在临床治疗中,这两种应用较为普遍。但是有些特殊情况下,部分患者需要穿刺肱动脉来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上使用的止血方式为通过使用桡动脉压迫器固定在肘部进行止血,但患者手部弯曲后容易导致出血,由于肱动脉位于上臂及肘部位置,且肱动脉的穿刺点通常位于上臂,而由于肘部的关系,而通常此处的活动范围较大,穿刺伤口压迫较为困难,导致以上的止血方式压迫均不稳定,止血效果欠佳。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肘正中压迫器,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和连接带;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设置于连接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一固定部分别与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在第一固定部的任意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设置压迫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分别固定在患者肘部的两侧的大臂和小臂上,能够固定住患者肘部的角度保持不动,防止手部弯曲后出血,压迫结构可压迫在患者的穿刺点,压迫力度可调节,压迫止血装置稳定,止血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为半圆形,内部为中空,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端连接处设置铰链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二端连接处设置锁死结构;所述锁死结构包括锁死钩和锁死块;所述锁死块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上,所述锁死钩设置在第二固定部上,所述锁死钩与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锁死块上设置弧形孔,所述锁死钩能伸入弧形孔内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锁死。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侧设置软垫,保证患者伸入胳膊后的舒适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两侧上设置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两侧设置第二固定杆,任意一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端部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短轴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铰接。
进一步,另一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端部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的螺纹反向设置螺纹孔内设置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螺纹,可拧紧固定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包括螺纹杆和操作部,所述螺纹杆和操作部固定连接,旋转操作部可固定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进而固定患者的大臂和小臂。
进一步,所述压迫结构设置为气囊,所述气囊能够给患者的穿刺部位施加压力,进行止血。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和延伸段上设置魔术贴,所述延伸段可绕患者的肘上部后固定在连接带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分别设置气囊,通过给气囊充气可保证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能够适应手臂不同粗细的患者。
进一步,所述压迫结构外侧设置绷带,所述绷带与压迫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具有弹性,保证患者使用时肘部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以及二者可锁定,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分别固定在患者肘部的两侧的大臂和小臂上,能够固定住患者肘部的角度保持不动,防止手部弯曲后出血;通过设置压迫结构,并且压迫结构的压力可调节,保证了能够给患者提供合适的压力,压迫止血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部与连接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结构;2、第二固定结构;3、连接带;4、第一固定部;5、第二固定部;6、锁死钩;7、锁死块;8、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10、螺纹杆;11、操作部;12、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照图1-5,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肘正中压迫器,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1、第二固定结构2和连接带3;第一固定结构1和第二固定结构2转动连接,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2均包括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转动连接,第一固定结构1和第二固定结构2设置于连接带3的两侧,第一固定结构1的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结构2的第一固定部4分别与连接带3固定连接,连接带3在第一固定部4的任意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延伸段上设置压迫结构;第一固定结构1、第二固定结构2分别固定在患者肘部的两侧的大臂和小臂上,能够固定住患者肘部的角度保持不动,防止手部弯曲后出血,压迫结构可压迫在患者的穿刺点,压迫力度可调节,压迫止血装置稳定,止血效果好。
如图1-3,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均为半圆形,内部为中空,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第一端连接处设置铰链连接。
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第二端连接处设置锁死结构;锁死结构包括锁死钩6和锁死块7;锁死块7设置在第一固定部4上,锁死钩6设置在第二固定部5上,锁死钩6与第二固定部5转动连接,锁死块7上设置弧形孔,锁死钩6能伸入弧形孔内将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锁死。
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内侧设置软垫,保证患者伸入胳膊后的舒适性。
第一固定结构1两侧上设置第一固定杆8,第二固定结构2两侧设置第二固定杆9,任意一侧的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端部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短轴将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铰接。
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端部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的螺纹反向设置螺纹孔内设置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螺纹,可拧紧固定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之间的角度。
固定块包括螺纹杆10和操作部11,螺纹杆10和操作部11固定连接,旋转操作部11可固定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进而固定患者的大臂和小臂。
如图2,4,压迫结构设置为气囊12,气囊12能够给患者的穿刺部位施加压力,进行止血。
连接带3和延伸段上设置魔术贴,延伸段可绕患者的肘上部后固定在连接带3上;连接带3上设置雄魔术贴,延伸段上设置雌魔术贴或者连接带3上设置雌魔术贴,延伸段上设置雄魔术贴。
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内分别设置气囊12,通过给气囊12充气可保证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能够适应手臂不同粗细的患者。所有的气囊12上均设置充气口,气囊12表面可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12对患者的压力。
压迫结构外侧设置绷带,绷带与压迫结构可拆卸连接。
连接带3具有弹性,保证患者使用时肘部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囊12可与外部的充气装置连接;充气装置包括气泵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气泵和压力传感器连接,气泵与充气口连接,气泵设置多个出气口,能够同时给多个气囊12充气,控制器上可设置压迫结构对患者的压力和第一固定结构1、第二固定结构2对患者手臂的压力;所有气囊12的压力均可调;控制器选用现有技术即可。
充气口处还可设置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气囊12内的压力达到指定数值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停止充气,可对每个气囊12对患者手臂的压力进行精确控制。
使用时,先将所有气囊12放气,再将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打开,将患者的大臂和小臂放入第一固定结构1和第二固定结构2内,再将连接带3的延伸段缠绕患者的肘部,通过魔术贴固定,再将第二固定部5固定在第一固定部4上,将锁死钩6伸入锁死块7锁死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将第一固定结构1和第二固定结构2内的气囊12充气,并将第一固定结构1和第二固定结构2调整至合适角度,给连接带3上的气囊12充气压迫穿刺点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肘正中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和连接带;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设置于连接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一固定部分别与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在第一固定部的任意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设置压迫结构;所述压迫结构设置为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正中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为半圆形,内部为中空,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端连接处设置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肘正中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二端连接处设置锁死结构;所述锁死结构包括锁死钩和锁死块;所述锁死块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上,所述锁死钩设置在第二固定部上,所述锁死钩与第二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锁死块上设置弧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正中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侧设置软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正中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两侧上设置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两侧设置第二固定杆,任意一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端部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短轴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肘正中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端部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的螺纹反向设置,螺纹孔内设置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螺纹,可拧紧固定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固定块包括螺纹杆和操作部,所述螺纹杆和操作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正中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和延伸段上设置魔术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正中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分别设置气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肘正中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结构外侧设置绷带,所述绷带与压迫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带具有弹性。
CN202323104951.7U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Active CN220256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4951.7U CN220256505U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4951.7U CN220256505U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6505U true CN220256505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98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04951.7U Active CN220256505U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6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723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for an adjustable radial and ulnar compression wristband
US9763670B2 (en) Compression unit and a radial artery compression system
US10390839B2 (e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ans for an adjustable compression wristband
CN207561950U (zh) 一种多功能肱动脉气囊压迫带
WO2010102426A1 (zh) 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11131232U (zh) 双气囊桡动脉压迫器
CN107049411B (zh) 一种压力可控柔性自适应压脉止血装置
CN208160700U (zh) 一种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加压包扎腿套
CN220256505U (zh) 一种肘正中压迫器
CN110559042A (zh) 一种止血压迫装置
CN210204840U (zh) 一种介入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器
CN213372284U (zh) 一种气囊式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209826864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联合下肢制动装置
CN110559040A (zh) 一种止血封堵压迫装置
CN215191981U (zh) 止血带
CN210697740U (zh) 一种穿刺点止血压迫器
CN214966228U (zh) 一种医用弹力绷带
RU19936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емостаза после интервенционных вмешательств
CN211609923U (zh) 一种医用股动脉股静脉压迫平角裤
CN210249974U (zh) 介入穿刺点压迫止血装置
CN219070500U (zh) 一次性止血按压装置
CN218899577U (zh) 一种临床加压止血护理装置
CN211271595U (zh) 一种动静脉内瘘理疗带
CN215652035U (zh) 一种术后护理腹带
CN215079238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固定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